中方對紐西蘭退出《京都議定書》表遺憾

2020-12-16 中國氣象局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洪磊在12月3日的例行記者會上就紐西蘭宣布退出《京都議定書》第二承諾期表示,聯合國氣候變化多哈會議正在舉行,即將完成《京都議定書》第二承諾期的談判,新方選擇此時宣布不參加第二承諾期,與國際社會努力背道而馳,令人遺憾。

  據報導,紐西蘭環境與氣候變化事務部長日前稱,紐西蘭將退出《京都議定書》第二承諾期,因該協議已不合時宜。

  洪磊表示,中方希望包括紐西蘭在內的所有發達國家切實履行自己的責任和義務,繼續履行減排承諾,以積極和建設性的態度參與應對氣候變化國際合作進程。

  (來源:中國新聞網 作者:賈天勇)

相關焦點

  • 加拿大退出《京都議定書》是個錯誤的決定
    「加拿大退出《京都議定書》令人遺憾」。今天上午,聽說加拿大退出《京都議定書》,英國丁鐸爾中心主任科林·樂凱芮非常驚訝。    科林·樂凱芮出生在加拿大,此次來上海將在復旦大學作一場題為《二氧化碳排放和吸收的近期趨勢及其對未來的意義》的公開演講。
  • 曾退出京都議定書現在又退巴黎協定 美國鬧哪般?
    當地時間6月1日,美國總統川普在白宮宣布美國退出《巴黎協定》,將終止《巴黎協定》的所有條款。這是繼退出跨太平洋貿易夥伴協定後,川普宣布退出的第二個由歐巴馬籤署的國際協議。而值得一說的是,16年前的2001年,時任美國總統布希對另一份有關氣候問題的協議《京都議定書》,美國也選擇退出。面對氣候問題,美國為啥總喜歡退?
  • 《京都議定書》介紹
    為了人類免受氣候變暖的威脅,1997年12月,《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3次締約方大會在日本京都召開。149個國家和地區的代表通過了旨在限制發達國家溫室氣體排放量以抑制全球變暖的《京都議定書》。《京都議定書》規定,到2010年,所有發達國家二氧化碳等6種溫室氣體的排放量,要比1990年減少5.2%。
  • 誰在反對《京都議定書》
    拒絕《京都議定書》第二承諾期,就等於扼殺了至今唯一有效的國際氣候條約。日本政府在福島核電站災難事故之後,加快了對京都議定書的拋棄,背後原因耐人尋味。其實,反對《京都議定書》和反對《京都議定書》第二承諾期的遠遠不止日本一個國家,美國和「傘形國家」集團中的一些國家都不太積極。
  • 《京都議定書》第二期明年實施 被批"軟弱無力"
    新華社快訊:多哈氣候變化會議8日通過決議,2013年開始實施《京都議定書》第二承諾期。  加拿大、日本、紐西蘭、俄羅斯退出,美國從未加入該議定。第二階段只涉及全球溫室氣體排放的15%。但他同時表示,對結果"也有遺憾"。比如,發達國家第二承諾期的減排力度明顯不夠,2020年之前的出資規模和公共資金提供情況也不令人滿意。
  • 1997年:《京都議定書》通過
    1997年底,《京都議定書》在日本通過。《議定書》規定了第一承諾期(2008-2012)主要工業發達國家的溫室氣體量化減排指標,並要求它們向發展中國家提供減排所需的資金及技術支持。2001年,美國總統布希宣布美國退出《京都議定書》。在緩慢的進展後,《京都議定書》於2005年生效。
  • 中國希望並呼籲發達國家儘早籤署《京都議定書》
    中新網2月17日電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孔泉今天下午在例行記者會上說,中國希望並呼籲發達國家儘早籤署《京都議定書  孔泉說,旨在遏制全球氣候變暖的《京都議定書》16日正式生效。中方認為,《京都議定書》是實施《聯合國氣候變化公約》的重要文件,是國際社會應對氣候變化採取具體措施的法律依據,應該儘早付諸實施。  孔泉說,氣候惡化是發達國家長期工業化的結果,人類生存的環境為此付出了代價。
  • 多哈決議:京都議定書承諾期延長八年 俄日加退出
    【埃菲社多哈12月8日電】 聯合國氣候大會今天在多哈閉幕,會議決定將《京都議定書俄羅斯、日本和加拿大退出了《京都議定書》,大會也未在「綠色氣候基金」的注資問題上取得實質性進展。《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執行秘書克裡斯蒂安娜·菲格雷斯稱,會議取得了「具有歷史性的」成果,但非政府組織卻認為,這是一次「失敗的」會議。菲格雷斯對最終達成協議表示高度讚揚,但同時也要求各國拿出更大的政治決心。
  • 遏制全球氣候變暖 《京都議定書》今日生效
    南方網訊 旨在遏制全球氣候變暖的《京都議定書》於16日正式生效。議定書要求全球工業化國家到2012年將溫室氣體排放總量在1990年排放總量的基礎上削減5. 2%,每個國家的具體目標由各國根據現狀決定。目前全球已有141個國家和地區籤署議定書,其中包括30個工業化國家。  然而,作為發起國之一的美國後來宣布退出,澳大利亞沒有籤署。
  • 德班大會閉幕 《京都議定書》「起死回生」
    此次會議通過了「德班一攬子決定」,同意《京都議定書》第二承諾期在2013年生效。但由於發達國家缺乏政治誠意,「峇里路線圖」談判仍未完成。   過去兩周,《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17次締約方會議暨《京都議定書》第7次締約方會議在南非舉行。190多個國家的談判代表齊聚德班,就全球應對氣候變化再次進行集體努力。  中國代表團認為,此次會議取得了五大成果。
  • 從《京都議定書》到《巴黎協定》,美國總統又要毀約?
    16年前的那個氣候協定就是《京都議定書》。《京都議定書》是人類有史以來通過控制自身行動以減少對氣候變化影響的第一個國際文書。1997年12月,包括美國在內的公約締約方在日本京都就發達國家減少溫室氣體排放達成協議(即《京都議定書》)。
  • 俄或將拒絕《京都議定書》二期 承諾應對氣候變化
    2004年正式籤訂《京都議定書》的俄羅斯雖然在節能減排方面的壓力較小,但由於俄羅斯是世界上重要的能源出口國,因此在相關領域應當承擔起更多的國際責任。詳細情況,請聽環球資訊駐俄羅斯記者盛晶晶發回的錄音報導。
  • 達成《京都議定書》第二承諾期為何這麼難
    此次會議通過4份決議,包括實施《京都議定書》第二承諾期、啟動綠色氣候基金以及就2020年之後的減排做出安排等。參加德班會議的發展中國家代表認為,最緊迫的任務就是確定《議定書》發達國家在第二承諾期的減排安排。但回顧此次談判進程,不難發現,為氣候變化應該承擔主要責任的發達國家使出各種招數減輕自身壓力。 11月28日會議剛開幕,就傳出消息說,加拿大政府將退出京都議定書第二承諾期,這個消息遲遲得不到加拿大代表團證實,幹擾會議進程數天。
  • 《京都議定書》-中國氣象局政府門戶網站
    1997年12月,公約第3次締約方大會在日本京都召開,149個國家和地區的代表通過了旨在限制發達國家溫室氣體排放量以抑制全球變暖的《京都議定書》(以下簡稱議定書)。
  • 《京都議定書》將生效 旨在遏制全球變暖問題
    中廣網北京2月13日消息 經過七年的艱苦奮鬥,《京都議定書》終於將在周三正式生效。《京都議定書》限制工業二氧化碳及其它溫室氣體的排放量,以遏制全球氣溫暖化的趨勢。  據大公報報導,一九九七年在日本通過的《京都議定書》仍只是人類跨出的一小步。
  • 德班氣候大會閉幕 《京都議定書》「起死回生」
    此次會議通過了「德班一攬子決定」,同意《京都議定書》第二承諾期在2013年生效。但由於發達國家缺乏政治誠意,「峇里路線圖」談判仍未完成。  過去兩周,《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17次締約方會議暨《京都議定書》第7次締約方會議在南非舉行。190多個國家的談判代表齊聚德班,就全球應對氣候變化再次進行集體努力。  中國代表團認為,此次會議取得了五大成果。
  • 中方稱有發達國家曾明確表示拋棄《京都議定書》
    「美國不受約束」不確切  於慶泰表示,目前談判過程中最大的障礙是,一部分發達國家從內心想要把《京都議定書》徹底拋棄。「在發達國家與記者互動時可能是另一種表述方式,但我可以告訴大家,在封閉式的非正式磋商中,他們講得非常明確,就是要『殺掉《京都議定書》』,我多次聽到發達國家的代表告訴我們,《京都議定書》的生命期不會超過2012年,也就是到第一承諾期結束。」於慶泰強調說。  他分析說,這等於把雙軌制談判中的一條軌道拆掉,是對此前談判成果的破壞。
  • 坎昆氣候大會議程近半 《京都議定書》存廢起波瀾
    12月4日,坎昆氣候大會議程近半,各方針對《京都議定書》後續存廢問題的爭論日益升溫,《京都議定書》二期減排承諾「難產」。日本謀求「脫軌」 引發各方關切從開幕式起,日本代表就在多個場合公開表態,「日本不會在任何情況或任何形勢下就《京都議定書》設定減排目標。」
  • 發達國家食言 未完成《京都議定書》減排承諾
    數據和事實顯示,主要發達國家將完不成它們在《京都議定書》中所作的碳減排承諾。北京的分析人士指出,受主要發達國家減排不力的消極影響,全球的氣候談判進程面臨很大困難。  根據《京都議定書》的規定,在2008-2012年間,37個發達國家溫室氣體排放量應在1990年水平基礎上減少5.2%,其中歐盟整體減少8%,美國減少7%,日本和加拿大減少6%。  而根據聯合國有關機構統計,美國2007年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比1990增長18%,加拿大增長了20%,日本增長了7%。
  • 俄羅斯拒絕批准限制溫室氣體排放的京都議定書
    俄羅斯拒絕批准限制溫室氣體排放的京都議定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