坎昆氣候大會議程近半 《京都議定書》存廢起波瀾

2020-12-12 中國日報網

12月4日,坎昆氣候大會議程近半,各方針對《京都議定書》後續存廢問題的爭論日益升溫,《京都議定書》二期減排承諾「難產」。

日本謀求「脫軌」 引發各方關切

從開幕式起,日本代表就在多個場合公開表態,「日本不會在任何情況或任何形勢下就《京都議定書》設定減排目標。」日本內閣官房長官仙谷由人11月30日重申,日本堅決反對延長《京都議定書》第二承諾期,因為該議定書僅覆蓋排放量佔全球27%的國家,「這不公平也無效」。

日本謀求「脫軌」,立即引發各方極大關切。輿論分析認為,日本堅決廢止議定書事實上等於要親手「掐死」1997年12月在日本「出生」的《京都議定書》,意在謀求一個覆蓋中美印等國的新協議,這有可能引發長期對《京都議定書》持消極、被動姿態的加拿大、俄羅斯、澳大利亞等其他「傘形國家」步其後塵,給正在艱難推進的坎昆談判進程蒙上陰影。

「77國集團加中國」發言人、葉門代表阿卜杜拉·阿薩德當即警告說,如果日本不在《京都議定書》問題上作出讓步,坎昆會議將很難達成最終協議。美洲玻利瓦爾聯盟代表、委內瑞拉首席談判代表克勞迪婭強烈譴責某些發達國家試圖擬訂一份替代《京都議定書》的草案,警告發達國家的陰謀「不會得逞」,「履行《京都議定書》絕對沒有商量的餘地」。中國外交部氣候變化談判特別代表、中國代表團副團長黃惠康3日在中日歐三方談判代表聯合記者會上也表達了中方對《京都議定書》前景的嚴重關切,他敦促各方恪守「共同但有區別的責任」原則和「峇里路線圖」有關精神,繼續堅持並推進《京都議定書》第二承諾期,推動談判進程取得實質進展。

各方較量升溫 走向拭目以待

為了就2012年至2020年第二承諾期的中期減排作出具體規定,發展中國家陣營堅持要求發達國家——被公認為當前全球變暖的始作俑者並最具應對氣候變化能力的國家,應儘早作出具有法律約束力的減排承諾,到2020年將排放量在1990年基礎上減排40%,並同意發展中國家自願採取行動控制本國碳排放增長。發展中國家視《京都議定書》為談判一大基石,力圖在本次會議上擴大議定書規定的減排期限和目標,並使其變得更具約束力、可核查以及可執行。與此同時,各方還寄望游離於《京都議定書》之外的碳排放大國美國也能被納入正式軌道。

當前,受經濟危機等多重因素影響,發達國家在恪守《京都議定書》方面的分化不斷加劇。在本次會議前半程的談判中,美方談判代表總體表現積極,不僅重申了歐巴馬政府繼續維持此前作出的在2005年基礎上減排17%的中期承諾,還與中方在透明度問題上進行了建設性的磋商。但美方同時聲稱中印等新興經濟體也必須作出正式承諾進行同步減排。

歐盟高級談判代表彼得·維特克3日明確表態:「歐盟將單方面到2020年在1990年基礎上減排20%。如果其他國家跟進,歐盟將把減排目標提高至30%。」但彼得也同時表示,如果中美等國不採取相應行動,單靠歐盟推進顯然無法解決氣候變化問題。

截至今天,坎昆氣候大會議事日程已近半,然而《京都議定書》二期減排承諾卻出現「難產」,其責任應由發達國家承擔。美、日、歐等發達國家在延續《京都議定書》二期承諾問題上採取拖延戰術,避而不談人均碳排放數值和歷史累積排放量,有意對中印等氣候責任完全不同的發展中國家倒打一耙,實為逃避承擔減排義務。

對於目前的僵局,「基礎四國」之一巴西代表團團長菲格雷斯·馬查多3日強烈呼籲各方相互「作出讓步」,希望各方拿出誠意,提高談判質量。「坎昆會議就剩下最後一周,各方必須準備向終點衝刺。」中國代表團副團長、首席談判代表蘇偉也敦促談判各方應從大局出發,抱著積極、建設性的態度,拿出妥協精神,以推動坎昆會議最終取得平衡的結果。

(來源:人民網 編輯:陳笛)

相關焦點

  • 京都議定書成氣候大會焦點 日本固執己見遭抨擊
    中新社坎昆11月30日電 題:《京都議定書》成氣候大會焦點 日本固執己見遭抨擊  中新社記者 李洋  坎昆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剛剛進入第二天,談判氣氛卻陷入了緊張狀態。《京都議定書》成為談判焦點。日本談判代表堅決反對延續《京都議定書》,遭到很多談判代表和非政府組織的強烈反對。
  • 德班氣候大會:《京都議定書》二承諾期成疑
    至2012年年底,第一承諾期將終止,如果不能達成第二承諾期,《議定書》將出現空當,甚至有人認為,《京都議定書》將從此無疾而終。在德班會議正式開幕之前,各國對於《議定書》第二承諾期是去是留的表態相當謹慎。事實上,圍繞此問題,國際社會主要存在三種觀點。
  • 坎昆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過半,在主辦國墨西哥的協調下談判取得了...
    坎昆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過半,在主辦國墨西哥的協調下談判取得了一些進展,但《京都議定書》第二承諾期問題卻猶如一座難以跨越的大山橫亙在各國談判代表面前。幾天來各方圍繞《京都議定書》後續存廢問題的爭論日益升溫,這一問題也已成為影響坎昆會議進程的主要因素之一。
  • 坎昆角力《京都議定書》第二承諾期減排指標
    墨西哥坎昆,瑪雅文明發祥地。2010年11月29日-12月10日,在此舉行的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上,減緩、透明度、資金、技術轉移和REDD等議題或能有所進展,而碳市場未來是否會蓬勃發展?  根據世界銀行今年的報告,2009年全球碳市場達到1440億美元。
  • 坎昆角力京都議定書 或開展第二承諾期
    墨西哥坎昆,瑪雅文明發祥地。2010年11月29日-12月10日,在此舉行的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上,減緩、透明度、資金、技術轉移和REDD等議題或能有所進展,而碳市場未來是否會蓬勃發展?根據世界銀行今年的報告,2009年全球碳市場達到1440億美元。
  • 德班氣候大會閉幕 《京都議定書》「起死回生」
    中新網德班12月11日電(記者 俞嵐 周銳)經過一天一夜的「加時」鏖戰,德班氣候大會終於在11日清晨拉上帷幕。此次會議通過了「德班一攬子決定」,同意《京都議定書》第二承諾期在2013年生效。但由於發達國家缺乏政治誠意,「峇里路線圖」談判仍未完成。  過去兩周,《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17次締約方會議暨《京都議定書》第7次締約方會議在南非舉行。
  • 德班氣候大會決定實施京都議定書第二承諾期
    核心提示:12月11日德班氣候大會閉幕。經過近兩周「馬拉松式」的談判,大會通過決議,建立德班增強行動平臺特設工作組,決定實施《京都議定書》第二承諾期並啟動綠色氣候基金。從2013年開始實施。
  • 日本欲棄《京都議定書》 輿論批日背信棄義
    中新社北京12月1日電 (韓碩) 坎昆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開幕第二天,各國代表的唇槍舌戰尚未完全展開,日本代表便公開表示打算在2012年後放棄《京都議定書》。這引起輿論一片指責,也給接下來的談判帶來了陰霾。  這並不是日本第一次提出退出的意願。
  • 日本拒絕承諾京都議定書二期減排目標
    11月30日,在墨西哥海濱城市坎昆,與會代表參加會議。新華社發京華時報12月2日報導墨西哥坎昆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坎昆會議)日本談判代表團11月30日獲「每日化石獎」。這項「榮譽」由與會非政府組織每天頒發給阻礙談判進程最大的「絆腳石」:日本代表因強硬拒絕就《京都議定書》第二階段承諾減排目標,受到多方批評。日本態度強硬拒絕承諾第二階段目標坎昆會議當天剛進入第二天,《京都議定書》工作組談判即出現停滯,原因之一是日本代表連續在不同場合宣稱「永遠」不會就議定書第二階段承諾減排目標。
  • 誰在反對《京都議定書》
    談氣候變化不能不談《京都議定書》。《京都議定書》是世界各國集體應對氣候變化的一個裡程碑,是至今為止唯一的應對氣候變化的國際條約,體現了在應對氣候變化中所確立的各種原則,比如「共同但帶有區別的責任」、「歷史責任」和「各自應對能力」等。在氣候變化談判的語言詞彙中,《京都議定書》高登榜首。
  • 日拒絕延長京都議定書 或將導致治理全球變暖功虧一簣
    環球網記者仲偉東12月3日報導,據美國彭博社12月2日消息,日本日前表示《京都議定書》有效期滿之後,將不再準備延長該協議。不過,由中國、印度和巴西領導的發展中國家表示,日本的這一決定不利於減少溫室氣體排放,可能會導致治理全球氣候變暖的努力功虧一簣。1997年,包括日本在內的84個國家和地區共同籤署了《京都議定書》,一致同意減少溫室氣體的排放。
  • 【盤點】歷屆氣候變化大會成果(組圖)
    此次巴黎大會又稱《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二十一次締約國大會暨《京都議定書》第十一次締約方會議。事實上,類似的會議於1995年起每年舉行一次。大會分別以《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及《京都議定書》締約方大會決定的形式發表了《哥本哈根協議》,決定延續「峇里路線圖」的談判進程,授權《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及《京都議定書》兩個工作組繼續進行談判,並在2010年底完成工作。
  • 《京都議定書》介紹
    為了人類免受氣候變暖的威脅,1997年12月,《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3次締約方大會在日本京都召開。149個國家和地區的代表通過了旨在限制發達國家溫室氣體排放量以抑制全球變暖的《京都議定書》。《京都議定書》規定,到2010年,所有發達國家二氧化碳等6種溫室氣體的排放量,要比1990年減少5.2%。
  • 韓國:減排努力初見成效 支持延長《京都議定書》
    11月28日至12月9日,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第17屆全體締約方大會在南非德班召開。面對全球氣候問題日益凸顯、《京都議定書》第一承諾期即將到期的緊迫形勢,各國政府能否摒棄分歧、共同承擔遏制全球氣候變暖的責任呢?
  • 德班大會閉幕 《京都議定書》「起死回生」
    經過一天一夜的「加時」鏖戰,德班氣候大會終於在12月11日清晨拉上帷幕。此次會議通過了「德班一攬子決定」,同意《京都議定書》第二承諾期在2013年生效。但由於發達國家缺乏政治誠意,「峇里路線圖」談判仍未完成。
  • 專訪:拋棄《京都議定書》將是國際氣候談判倒退
    專訪:拋棄《京都議定書》將是國際氣候談判的嚴重倒退——訪發展改革委應對氣候變化司司長蘇偉    新華社曼谷10月9日電(記者 朱麗 張秋來)聯合國2009年第四次氣候變化談判會議9日下午在曼谷落幕,中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應對氣候變化司司長、
  • 德班氣候大會達成最低目標
    儘管德班氣候大會批准了一攬子決議,但是分析人士指出,部分內容不夠具體,措辭留有巨大漏洞,可能讓某些國家得以逃避減排責任。如果今後幾年內無法扭轉減排局面,全球可能陷入災難境地。12月11日,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終於在南非德班閉幕,各國代表經過最後衝刺,4份決議在11日清晨艱難降生。
  • 風雲變幻20年:氣候變化談判歷程和氣候大會展望
    1997年通過了《京都議定書》    《公約》雖確定了控制溫室氣體排放的目標,但沒有確定發達國家溫室氣體量化減排指標。為確保《公約》得到有效實施,1995年在德國柏林召開的《公約》第1次締約方大會通過了「柏林授權」,決定通過談判制定一項議定書,主要是確定發達國家2000年後的減排義務和時間表。
  • 2011南非德班氣候大會:拯救人類的最後機會
    這一切,皆因2011年底南非德班氣候變化大會迫在眉睫,從哥本哈根到坎昆,應對氣候變化,踐行低碳發展已經成為全球關注焦點和世界各國共識。然而,發達國家的責任缺失、遲疑消極,南北陣營的意見不一,使得哥本哈根黯然落幕,坎昆再次陷入迷局猜想。在《京都議定書》即將到期的時候,德班成為了「拯救人類的最後機會」。悲觀的「德班」?
  • 多哈氣候大會通過《京都議定書》修正案-中國氣象局政府門戶網站
    新華網多哈12月8日電(記者徐曉蕾 楊元勇 陳瑩)經歷了一天的「加時賽」之後,在多哈舉行的聯合國氣候大會通過一攬子決議,於當地時間8日深夜落下帷幕。  大會主席、卡達廉潔和行政監督機構主席阿卜杜拉·阿提亞當晚宣布,大會通過的決議中包括《京都議定書》(以下簡稱《議定書》)修正案,從法律上確保了《議定書》第二承諾期在2013年實施。  此外,大會還通過了有關長期氣候資金、《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以下簡稱《公約》)長期合作工作組成果、德班平臺以及損失損害補償機制等方面的多項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