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紀80年代初,武漢僅有三家外事酒店,勝利、璇宮和江漢飯店(即德明飯店),所謂外事酒店,即只接待外賓,港澳華僑,憑回鄉證和護照才能入住。
曾經的璇宮飯店
三家酒店各具特色,但房間數都非常少,最多的江漢飯店新舊樓加起來,也不超過100間。
於是,武漢市便籌備建立晴川飯店。
晴川飯店舊影
1979年,全國僅有四所旅遊專業學校,湖北省旅遊學校是其中之一,這是湖北第一批專業酒店人的誕生地。
200多名學生,5個班,4個英文班,1個日文班,最後這批人中的70多人進入了晴川飯店,其他的被分配至另外3家和揚子江遊輪。
此時的酒店是純粹接待性質,服務的標準和規範,都要靠老師傅帶;但這些所謂的老師傅,都是下放知青,沒有專業的酒店知識。
同時期,在全國有4家著名飯店,廣州的白天鵝飯店、南京的金陵飯店、四川的岷山飯店和武漢的晴川飯店。白天鵝地位最高,廣州離香港近,有很多先進的理念。
晴川飯店發售的年曆,當年在武漢非常流行
晴川飯店的起點很高,很多服務程序,都是自己摸索寫出來的,排房全靠手工,工作量太大,前臺4個人,分2班,24小時輪軸轉。那個時候沒有傳真的概念,只有電傳,於是晴川飯店配備了一臺IBM終端電腦,請雷達學院的人編程,報表、登記、查詢、排房、列印都能在電腦上完成,還是解決了一些問題。
1985年,晴川飯店有了武漢酒店業的第一臺電腦。
作為涉外酒店,晴川飯店接待過無數名人政要,是進行武漢接待最高規格的酒店,也接待過港商外商,以及外國旅遊者;普通的市民想進來,去頂樓看一看長江,都沒有辦法,曾經有萬元戶拿著錢要住酒店,都是不讓進的。
普通市民要憑參觀券進酒店
80年代中期,港商和外商紛紛進入武漢,需要撥打電話。當時而言,只有漢口才有城控電話,可以直撥海外;因此,晴川飯店,接了兩條線到酒店,一條電話線,一條傳真線。這些都讓晴川人有優越感,即使工資是按全國標準發,但酒店的福利和社會地位都讓人羨慕。
80年代,也是晴川飯店最風光的時期,一直到90年代中,酒店開始合資。
如今,勝利和江漢飯店都已不復存在,只有漢陽江邊的晴川酒店,合資後聘請洲際酒店集團管理,成為假日品牌的一員,依然陪伴著晴川歷歷漢陽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