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播放 GIF 0.0M
昨天,辣麻麻收到一條媽媽的投訴:一款網紅嬰兒食用油有「毒」!
這位媽媽特別生氣:
「躲過了問題疫苗,躲過了毒奶粉,卻沒躲過拉杜藍喬,給寶寶的第一口油,挑來挑去,結果挑了個有『毒』的!
200塊錢!你賣給我瓶水也好呀,為什麼要拿這東西害我的孩子?!」
讓辣麻麻沒想到的是:四個月前因為被檢查出含致癌物,被旗艦店下架的拉杜藍喬食用油,今天還在拼多多上熱賣!
為了讓媽媽們了解拉杜藍喬被查這件事,也學到科學的輔食知識,辣麻麻今天要掀開這款網紅核桃油的「真面目」。
【嫌本文太長不看版】
1、出事的拉杜藍喬核桃油,裡頭殘留的鄰苯二甲酸酯類物質,是致癌物,會影響孩子的性發育!
2、孩子12個月以後都需要通過食物或食物油額外補充脂肪;
3、脂肪是孩子成長發育中最重要的能量補給營養素;
4、亞麻籽油、紫蘇油是最適合孩子的食用油;
5、手工自製的油,黃麴黴毒素普遍偏高,不適合食用!
6、不要迷信任何一種油!
定期更換食物油種類,調整烹飪方式才最健康的餵養方式。
首先,我們來看看——拉杜藍喬到底怎麼了?
用網友的說法是,一場更換代理商引發的「自殺式爆料」:
這個法國品牌說自己有了新的中國總經銷商,結果被自己授權的前任「中國獨家代理商」,爆料:自家部分產品有鄰苯二甲酸酯類物質殘留!
還在當天,把產品在天貓、京東旗艦店緊急下架。
這事兒一出來,很多媽媽炸了!
明星辣媽孫怡都無語了。
很多網友想罵人:
「給寶寶吃的東西,都是買最好的,買貴的,現在跟我說,產品有問題,那我寶寶吃了該怎麼辦?你這樣和變相害人,有啥區別!」
「一小瓶拉杜藍喬,抵超市裡兩三壺油。這麼貴的油,出這種問題,有良心嗎?有良心嗎?有良心嗎!」
「小小嬰兒,剛來到這個世界,就遭受毒害,太可憐了!你們太可恨了!」
光在微博上,就有20000多位「受害者」討論地熱火朝天。
辣麻麻了解到:這是個被很多大V推薦過的法國核桃油品牌,它自稱含有DHA,對孩子眼部和腦部發育都很有好處。我們很多爸媽都認它。
(拉杜藍喬核桃油在某寶的宣傳頁)
現在你告訴我:這兩個批次的核桃油在自查時,發現有鄰苯二甲酸酯類物質(DEHP)殘留!
這個鄰苯二甲酸酯究竟是個什麼東西呢?
批號 20190417 ,檢出 DEHP 為 1.17mg/kg。
批號 20190115 ,檢出 DEHP 為 1.86mg/kg,超標 0.36mg/kg。
辣麻麻去查了這個東西,它是一種塑化劑。
這玩意兒可是世界衛生組織國際癌症研究機構認證的致癌物啊!
媽媽們不炸才怪!
這種致癌物會長期留在人體,會干擾大家的內分泌,導致女孩性早熟、男孩女性化、尿道下裂、隱睪等,孕婦攝入過多也可能導致男嬰生殖器官異常!
大家萬萬想不到,它就藏在這些漂洋過海來的油裡。
就在拉杜藍喬自爆後第二天,上海靜安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就發布了調查結果:這家公司賣的油都是從法國拿貨,過海關也沒申報成嬰幼兒專用食品。
剩下有問題的油,該下架下架,該召回召回。
可是,截至發稿前,拼多多app上還在賣拉杜藍喬。
怎麼來的,我是不知道了。
辣麻麻提醒大家:
請各位姐妹檢查一下買的核桃油批次,
如果買的是官方通報的5個正常批次,可以暫且放下心來。
辣麻麻提醒大家——
這款網紅油出了問題,大家肯定寒了心。
可是油這個東西,寶寶還是要吃的。
小寶貝們一出生就開始接受各種油脂,媽媽的乳汁中就含有豐富的脂肪,母乳的熱量有40%~50%是由脂肪提供的,而且小寶貝們也非常需要這些油脂。
那麼,脂肪對寶寶有什麼好處呢?
它是寶寶大腦發育所需營養素中最重要的一位,有助於寶寶的大腦發育;
還能促進脂溶性維生素A、D、E、K的吸收;
寶寶視覺發育也和脂肪關係緊密。
說來大家可能難以相信:嬰兒對於脂肪的需求量遠高於成人,而食用油99%以上的成分就是脂肪。
寶寶添加輔食後,母乳和配方奶自然會減少,寶寶能從乳汁中獲取的脂肪也就會隨之減少,這時候就必須要從輔食中獲取新的「脂肪補給站」 了,如果不能從輔食中獲取充足的脂肪,那寶寶就很有可能營養不良。
具體攝入量可以參考以下數據(家用白瓷勺大概是10g):
7~12個月:推薦量0~10g食用油;
1~2歲:推薦攝入5~15g食用油;
2~3歲:推薦攝入10~20g食用油;
4~5 歲:推薦攝入 20~25g 食用油;
當然,這些推薦的食用油攝入量都要根據寶寶的餵養情況,日常攝入的食物種類、飲食結構、寶寶的體重等進行調整。
比方說,7~12個月的寶寶如果每天有攝入600~800ml的母乳或配方奶,那每天再給寶寶吃1 個雞蛋、50g豬肉就好啦,不用特意吃食用油。添加規則也是:由少到多。
說到這兒,
媽媽應該更頭疼:
網紅產品都出事了,我怎麼選輔食油呢?
首先我們要學會如何「挑脂肪」。
脂肪對於人體的營養價值取決於脂肪酸的組成:必需脂肪酸(亞油酸和亞麻酸)含量、飽和脂肪酸與不飽和脂肪酸比例等因素。
目前被確認的人體必需脂肪酸是ω-6系列的亞油酸和ω-3系列的α-亞麻酸。(必需脂肪酸指人體生命活動所必需的不飽和脂肪酸)
不飽和脂肪酸對嬰幼兒的生長發育及其重要。
α-亞麻酸可在體內轉化為DHA(但轉化率其實很低,想補充DHA還不如多吃海魚),幫助人體維持正常視覺功能,也是組成磷脂的重要成分(有活化細胞、荷爾蒙的分泌、增強人體的免疫力等作用),膽固醇的正常代謝也需要它的參與。
缺乏時會引起生長遲緩、皮膚異常、毛細血管脆性增加、紅細胞易破碎、血小板減少、創口不易癒合、易受感染等臨床症狀。
飽和脂肪酸被認為是導致膽固醇升高的元兇,從而可能引起心臟病、高血壓等疾病,不建議過多食用。
所以,選擇食物油時我們要選擇含不飽和脂肪酸的。
目前市面上的食用油主要分為植物油和動物油:
核桃油、橄欖油、花生油、大豆油、芝麻油、亞麻籽油、紫蘇油、葵花籽油、玉米油等植物性食用油多為不飽和脂肪酸。
其中亞麻籽油、紫蘇油富含α-亞麻酸,是《中國居民膳食膳食指南》中推薦的首選油脂,也是比較適合孩子的,因為它富含60%上下的 α-亞麻酸,含有10%α-亞麻酸的核桃油緊隨其後,缺點嘛,就是貴。
橄欖油、花生油、大豆油、芝麻油等也是不錯的替代品。
但豬油、黃油、奶油等動物食物油的脂肪就是飽和脂肪酸,少數植物如椰子油、可可油、棕櫚油等中也含有不少的飽和脂肪酸,這類油就不適合給孩子吃了(偶爾食用沒關係,但不建議作為主要食用油)。
還有一種常見的「人工油」反式脂肪,也是不建議給孩子吃的,因為它會增加心血管疾病得風險,媽媽們在購買蛋糕甜品時看到配方上寫著氫化植物油、代可可脂、起酥油、人造奶油、植脂末、奶精這些配料的,就要當心是反式脂肪啦。
很多媽媽說,外面賣的油不放心,自製的油總可以吃了吧?
too youny too simple!
且不說自製油的衛生問題、密封問題、含雜質問題了,自製油最大的危害是劇毒物質黃麴黴毒素超標呀。
這是一種毒素相當於鶴頂紅 68 倍,氰化鉀的10倍的「毒物」。
花生、玉米都是是黃麴黴毒素最喜歡汙染的作物之一,正規企業在生產過程有多道工序,分揀篩選和精煉的過程,可降低花生油中黃麴黴毒素含量。
生產完後,工作人員還需要進行黃麴黴毒素含量進行檢測,符合標準才會銷售。
但小作坊卻是幾乎沒有這些工序的。
所以姐妹們不要太迷信純手工自製油!
想必看到這很多媽媽又會問——
那要選擇什麼品牌的食用油給孩子?
原則上來講,大品牌總是比小品牌、手工製作是有保障的,所以一定要說選什麼品牌的話就選大品牌吧,重點看看脂肪成分。
食物油其實對於寶寶來說最大的作用就是提供脂肪,我們也沒有必要去迷信哪種油。
定期更換食用油的種類,根據不同的烹飪方式選擇合適的用油。不同類的食用油合理搭配,才是科學、經濟的用油選擇。
以下6條原則是在選擇使用寶寶食用油的時候建議參考的:
1、多攝入不飽和脂肪酸(植物油),動物油不是不能吃,但不建議作為主力;
2、嬰幼兒可以多吃一些富含α-亞麻酸的油(紫蘇籽油或亞麻籽油);
3、搭配食用不同種類的食用油,不要一直食用一種油;
4、不要在輔食中過量加油,應根據對應年齡推薦含量攝入;
5、儘量減少爆炒和油炸食物,烹飪時要控制油溫,不要油冒煙再炒菜;
6、不要買散裝油,選油儘量選小包裝油。
每次寫這類文章,我都感嘆,當媽太不容易了:
每個媽媽都努力想讓孩子健康成長。
可有些品牌,卻利用了媽媽們這份愛。
我想對這些品牌說:你們太可恥了!
但是,媽媽們也不必太焦慮。
大家都是頭一次當媽呀。
有時候想想,
我們給孩子的愛,並不是靠買這些網紅品牌來加碼的,也不是靠花錢多少顯現出來的。
我們給孩子的愛,每一份愛都是唯一的——
這裡面有我們的耐心,還有我們為寶寶一點一點付出的時間。
有我們走過的彎路,也有在不斷往前看。
這才是最珍貴的母愛。
點擊「在看」
耐心,是媽媽給孩子最好的禮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