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工業園區法院105天「盤活」自貿區的這家困境企業

2020-12-18 中國網東海資訊

近日,蘇州工業園區法院受理了一起涉自貿區科技企業申請破產重整案,在充分尊重各方利害關係人意思自治的基礎上,推行「庭外磋商」與「庭內重整」有力銜接、「意思自治」與「法治保障」雙管齊下,60天完成預重整,45天完成重整,債權人通過率100%,快速、靈活、高效地挽救了這家困境企業。

「法治是最好的營商環境。」該院緊緊圍繞蘇州自貿片區改革創新的目標和任務,制定出臺了《關於建設中國(江蘇)自由貿易試驗區蘇州片區司法保障機制的實施方案》,通過建立破產企業識別制度等一系列服務破產的舉措,為盤活企業資本,助力企業恢復生產,優化自貿片區營商環境,提供了高效優質的法治保障。

創新企業陷困,初探重整新模式

某科技公司是一家位於蘇州自貿片區的技術型民營企業,主要從事軟體產品的研製、開發和生產。近年來,因經營不善陷入財務困境,加之對外提供擔保導致負債纍纍,被諸多債權人提起訴訟、申請強制執行。

主審法官王賢成

通過實地調研,該案主審法官王賢成了解到,該企業名下資產不足以清償已知債務,預計破產清算狀態下的債務清償率極低。同時,考慮到該企業在伺服器領域較強的科研能力和實力,且具有繼續運維的價值和再生希望,該院組成合議庭並快速作出預判,初步決定嘗試採用破產重整挽救企業。

合議庭

據主要債權人介紹,「重整的難度很大。」儘管破產重整程序可能提高清償率,但是否有投資人提供償債資金、其他債權人是否支持、能否形成可行的重整方案等問題,都增加了重整的不確定性。

在與各方當事人溝通的過程中,合議庭成員吳婕、劉佳政逐漸萌生出這樣的想法:「能否預先在庭外組織利害關係人進行磋商,在對重整計劃主要內容達成一致的基礎上,再向庭內重整過渡,最終實現各方利益最大化?」

這一想法得到了主要債權人、意向投資人、債務人及其出資人的支持,各方向蘇州工業園區法院申請對債務公司進行預重整。

充分意思自治,法治引領預重整方案

所謂「預重整」,其重點在「預」字之上,即在法庭正式啟動重整程序前,預先開展債務重組等相關工作,以判斷債務人是否具備重整價值及重整成功可能性,提高法庭內重整程序的審判效率。當前,我國立法層面缺乏針對預重整的統一規範,各地司法實務仍處於「摸著石頭過河」的階段。

為了讓預重整工作有法、有據可依,保障預重整與重整的平穩銜接,蘇州工業園區法院召開協調會,經協商,各方利害關係人確定預重整期間為60日,若預重整期間屆滿,未能形成預重整方案的或預重整方案未獲得表決通過的,各方同意撤回預重整申請預重整程序終止。

綜合聽取相關利害關係人意見後,園區法院於2019年1月19日立案登記並指定江蘇立泰律師事務所擔任債務人的臨時管理人。在法院指導和綜合利害關係人意見的基礎上,管理人擬定《預重整規則》,對預重整期間債務人的義務、臨時管理人的職責、債權表的初步確認、表決規則、禁止反言規則、預重整與重整的銜接等內容作出了明確規定。經各方利害關係人籤署,《預重整規則》正式生效並對各方產生法律約束力。

蘇州工業園區法院副院長汪春鳴說,「適用當事人意思自治,實則體現了園區法院以人民為中心的準則。本案中,《預重整規則》在嚴格遵循《企業破產法》及相關司法解釋的同時,又適度給予各方利害關係人共同磋商、權衡利弊的自由,充分彰顯了預重整對當事人意思自治的尊重,是對意思自治與法治保障融合審理的一次成功探索。」

庭內重整加速,45天助力企業「重生」

預重整方案表決通過後,各方利害關係人一致同意,向蘇州工業園區法院申請對債務人進行重整,蘇州工業園區法院於2020年3月23日裁定受理。

開庭

重整期間,管理人在預重整方案的基礎上起草了重整計劃草案,並提交各方利害關係人審查。

2020年4月30日,債務公司第一次債權人會議召開,重整計劃草案以100%全票通過率表決通過。各方還一致放棄異議權,同意不向法院請求撤銷債權人會議決議,加快重整進程。

2020年5月6日,管理人向園區法院申請批准重整計劃。

2020年5月7日,園區法院裁定批准重整計劃,終止重整程序。

從預重整到進入正式重整,僅耗時2個月。從法院受理重整申請,到批准重整計劃,僅耗時45天,極大地提高了重整效率。

管理人表示,「預重整打破了各方利害人的溝通壁壘,所有信息全程如實披露、透明可視,促進了預重整向重整的有效銜接,確保了重整得以又快又好地進展。」

債務人相關情況的準確性和完整性是重整成功的前提。如果債務人隱瞞或遺漏了重要信息,將可能導致預重整失敗、各方努力付諸流水,更嚴重者可能導致重整失敗、債務人宣告破產。為了避免這一後果,《預重整規則》規定債務人應當全面、準確、及時地披露相關信息。據此,管理人積極督促債務人如實披露,主動跟進信息調查,使得利害關係人可以全面如實掌握債務人情況,為重整的順利推進奠定了信賴基礎,大大減少了不必要的溝通成本和時間消耗。

蘇州工業園區法院副院長汪春鳴說,「受到疫情衝擊,資本市場上類似該案中具有再生價值的民營企業面臨破產危機的情形時有發生,這要求人民法院必須進一步強化企業幫扶力度,特別是中小微企業復產復業,為盤活蘇州自貿片區的價值企業,助力優化園區營商環境提供有力的法治保障。」(之源 王驊)

相關焦點

  • 蘇州園區法院:構築「最舒心」營商環境 助力自貿區行穩致遠
    「對於我司進入執行階段的案件,我們的執行幹警敢闖善為,對症下藥,堅持剛柔並濟原則,秉持服務大局、司法為民、文明執行理念,服務『六穩』『六保』、優化營商環境等工作任務,第一時間聯合蘇州中院成立專項行動小組,狠抓執法辦案第一要務,全力突破執行難題,為企業排憂解難……」近日,金龍聯合汽車工業園區(蘇州)有限公司在給蘇州園區法院的一封感謝信中寫道。
  • 中新合作再出發:蘇州工業園區打造自貿區建設「蘇州樣板」
    11月29日,國內首個獲批上市的國家級經開區開發運營主體花落蘇州工業園區。繼江蘇自貿區蘇州片區獲批後,時隔三個月,蘇州工業園區再次成為焦點。 蘇州工業園區是江蘇自貿試驗區蘇州片區建設的主陣地。江蘇自貿區蘇州片區掛牌三個月,各項工作火熱推進,成績單不斷刷新。
  • 江蘇蘇州工業園區舉辦講座:以自貿區理念促進高質量發展
    4月22日,澎湃新聞記者注意到,據江蘇省蘇州市蘇州工業園區官方網站消息,近日,蘇州工業園區舉辦了「以自貿試驗區理念促進蘇州工業園區更高水平開放和更高質量發展」專題講座,深入剖析自貿試驗區制度創新的理論與實踐。
  • 全力推進自貿區成為金融創新標杆 蘇州工業園區推「金融16條」
    中國江蘇網1月17日訊 16日,蘇州自貿片區管委會發布自貿區建設情況,出臺支持自貿區金融創新發展的「金融16條」新政,全力推進自貿區建設。當天發布的《關於推進蘇州自貿片區金融開放創新的若干意見》,從提升金融發展層級、強化金融創新發展能力、推動機構提質增效、優化金融生態環境四方面入手,推出16項舉措。
  • 蘇州工業園區企業產出(SARS-CoV-2)檢測試劑盒
    7月28日,蘇州工業園區綜保區企業碧迪快速診斷產品(蘇州)公司,研發的新型冠狀病毒(SARS-CoV-2)抗原檢測試劑盒正式生產,此款試劑盒15分鐘內提供檢測結果。據了解,碧迪快速診斷產品(蘇州)有限公司是跨國醫療企業BD在蘇州設立的第2家獨資企業,是碧迪在全球重要的生產基地之一,主要開發與生產快診醫療產品,支持碧迪快診產品在世界各國、地區的市場需求。碧迪蘇州公司發揮全球製造網絡和規模優勢,將在短期內提升新型冠狀病毒抗原檢測試劑盒產能,預計到今年9月底,產能將達到每周200萬隻試劑盒。
  • 蘇州工業園區成立國際商事法庭 全國地級市首家
    近日,蘇州國際商事法庭在蘇州工業園區揭牌。蘇州國際商事法庭是經最高人民法院批准,在地方法院設立的首個國際商事法庭。據介紹,作為蘇州市中級人民法院的專門審判機構,該法庭集中管轄蘇州市範圍內有關涉外商事案件,具體管轄蘇州市轄區訴訟標的額不滿人民幣50億元的第一審涉外民商事案件,當事人不服蘇州工業園區人民法院作出的涉外民商事案件判決、裁定提起上訴的案件,應由蘇州市中級人民法院受理的其他具有涉外因素或與開放型經濟相關的案件等,包括一方當事人為外商獨資企業的民商事案件、信用證及保函糾紛案件
  • 蘇州工業園區人民法院獲評全國優秀法院
    蘇州工業園區人民法院獲評全國優秀法院 2021-01-13 14:4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在蘇州工業園區!
    天上午蘇州工業園區感知物聯網金融科技研究院正式揭牌作為國內首個物聯網金融科技類專門研究機構,該研究院旨在推動物聯網與金融的深度融合蘇州工業園區感知物聯網金融科技研究院蘇州工業園區感知物聯網金融科技研究院秉持物聯網科技服務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理念,開發了物聯網金融科技服務平臺,架起了金融機構和中小微實體企業之間客觀可信的橋梁,打通了金融資金向實體經濟投放的安全高效的通道。
  • 蘇州工業園區創建優質營商環境讓企業「值得來、還想來」
    原標題:蘇州工業園區創建優質營商環境讓企業「值得來、還想來」優質營商環境要對標世界一流,也要緊扣企業需求。「近年來,江蘇省蘇州工業園區發力優化營商環境,要把這片開放創新的熱土打造成為企業『值得來、還想來』的投資首選地。」蘇州市委常委、蘇州工業園區黨工委書記吳慶文說。
  • 擦亮中新蘇州工業園區金字招牌
    26年前,中新兩國決定合作共建蘇州工業園區,開啟了兩國政府間深層次合作的先河,取得了豐碩成果,創造了優秀經驗。當前,蘇州正積極搶抓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戰略機遇,加快推進傳統產業智能化改造、數位化轉型,加大力度培育生物醫藥、納米技術等新興產業,大力發展生產性服務業,發展動能不斷增強、優勢日益凸顯。希望進一步密切交流合作,持續擦亮中新合作蘇州工業園區這塊「金字招牌」,攜手開創友好合作新局面。
  • 蘇州工業園區開闢「企業社會責任」創新之路
    而2015年10月14日,國務院批覆同意蘇州工業園區開展開放創新綜合試驗,則又給蘇州工業園區的持續發展增添了更大的活力。如今,企業社會責任建設已成為蘇州工業園區眾多企業的發展共識,並通過聯盟企業影響和輻射到了整個開發區。「親商型」政府的新型管理樣本一天晚上,蘇州工業園區汀蘭家園的居民羅女士在QQ群裡發消息說,她聞到了從安特普工程塑料(蘇州)有限公司方向排出的刺激性氣味。凌晨3點,這家企業的環境健康安全主管李晴趕緊在群裡回復,表示立即查看。
  • 蘇州工業園區榮獲新加坡金融科技合作獎
    蘇州工業園區榮獲新加坡金融科技合作獎 2019-10-02 14:4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蘇州自貿區:以「真心」新政讓人才安心紮根舒心發展
    4月以來,蘇州工業園區陸續出臺《關於加快集聚高端和急需人才的若干意見》《關於加快集聚生物醫藥產業人才的若干措施》《蘇州工業園區金雞湖衛生人才計劃實施意見》三項新政,用「真舉實措、真金白銀」幫助企業突破人才瓶頸,讓人才安心紮根舒心發展。   2019年9月,江蘇自貿區蘇州片區掛牌,蘇州工業園區正式進入自貿區時代,承擔起探路、突圍、引領的重要使命。
  • 蘇州工業園區IPO成績單:42家企業上市 總市值約5000億元
    原標題:蘇州工業園區IPO成績單:42家企業上市,總市值約5000億元   11月5日消息,蘇州
  • 蘇州工業園區:改革開放「試驗田」 跑出發展加速度
    從窪田密布到產業新城  1994年,四個懷揣創業夢想的年輕人在蘇州成立了一家名叫寶時得的公司,從貿易、代工起步,發展成為電動工具行業的品牌跨國公司。目前,這家總部位於蘇州工業園區的企業,已擁有十多個海外分公司和研發子公司,創造了十多個世界第一的領先技術。
  • 江蘇自貿區設立一周年 蘇州「成績單」不簡單
    片區的新設立外資企業數、中方實際境外投資額、進出口總額、新增備案境外投資機構數等開放型經濟主要指標穩居全省自貿區之首,在全國新設自貿區中名列前茅。尤其今年上半年,自貿區的建設發展直接帶動區域實現進出口總額3052.45億元,增長4.5%;註冊外資20.7億美元,到帳外資12.8億美元,分別增長149%、196%。
  • 長三角一體化與蘇州自貿區的共融發展暨Distrii辦伴蘇州晉合空間...
    本次活動是Distrii辦伴借勢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戰略,及其在蘇州自貿區首個城市天際線地標項目「晉合空間」的對外開放的重要契機,從而舉辦了首屆「上海-蘇州」雙城聯動研討會,來自蘇州工業園區管委會、Distrii辦伴、戴德梁行、怡合置業等共計40多位嘉賓代表共聚一堂,從政府政策、行業趨勢、空間運營、企業服務等多重角度,共同解讀長三角一體化對於蘇州自貿區的利好,以及企業如何把握蘇州自貿區新機遇,快速布局長三角
  • 蘇州工業園區企業發展服務中心
    蘇州工業園區企業發展服務中心是園區管委會直屬事業單位,旨在通過整合政府及社會化服務資源,創新企業服務機制,為區內企業提供政策服務、科技金融服務、人才創新創業服務、資源信息服務、創業投資引導基金管理等全方位、多層次服務,對企業實施培育、培養,推動其發展壯大。
  • 一邊是拖欠養殖戶6100萬生豬款,一邊是陷入困境的企業,這家法院...
    有了法院的支持,我們還可以繼續與長春眾品合作!」11月24日,在農安縣人民法院執行指揮中心,長春眾品企業代表陳經理和農安縣84戶養殖戶代表馬先生一同將上書「為企業保駕護航正氣浩然、給百姓排憂解難克己奉公」的錦旗送到農安縣法院法官手中,表達著自己的謝意。
  • 蘇州工業園區積蓄強勁動能向更高處攀登
    當前,蘇州工業園區正圍繞構築現代化創新產業體系,不斷激發「進」的動能,決戰決勝全年目標任務。即日起,蘇州工業園區管委會推出專題,聚焦一年來創新引領支撐的發展成果、產業轉型升級攀高的成就,全方位展示園區集聚國際創新資源的良好生態與打造自主可控產業集群的有力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