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率和匯率的交互影響及利率平價理論

2020-12-19 東方財富網

原標題:USG外匯點學院丨利率和匯率的交互影響及利率平價理論

  利率對匯率的主要影響

  利率對匯率產生影響主要從兩方面:經常帳戶和資本帳戶。

  經常帳戶:利率變化會影響企業成本進而影響出口,引起國際收支變化,最終影響匯率變動。

  如利率上升時,企業成本增加,使出口商品競爭力下降,出口額減少,引起國際收支轉向逆差,帶來本國幣貶值壓力或直接導致本國幣匯率下跌。

  資本帳戶:利率的變化通過影響套利資本流動而引起國際收支變化,最終影響匯率變動。

  如利率上升,國際資本大量流入,增加對本國貨幣的需求,國際收支轉向順差,帶來本國貨幣的壓力或直接導致本國幣升值。

  匯率對利率的影響

  匯率對利率的影響也從兩方面:經常帳戶和資本帳戶。

  經常帳戶:匯率變動會通過產品相對價格的變動影響到國際收支,最終影響利率。

  如國家貨幣貶值,出口產品價格相對下降,進口產品價格相對上升,導致出口增多、進口減少及貿易順差,外匯儲備增加,本國幣投放增大,最後導致利率下降。

  資本帳戶:匯率變動會通過投資者對未來匯率變動的預期而影響到國際套利資本的走向,最終影響利率。例如本國貨幣貶值。

  若投資者認為本國幣將進一步貶值,導致資本外移,為使本國貨幣不過度貶值,央行在外匯市場進行公開市場操作,使得國內貨幣減少,相對利率上升。

  若投資者認為本國幣貶值後會出現反彈,會導致國際套利資本流入,為了維持幣值穩定,則可能會導致利率下降。

  利率平價理論與理論缺陷

  「利率平價理論」是由凱恩斯和愛因齊格提出的遠期匯率決定理論。他們認為均衡匯率是通過國際拋、補、套利所引起外匯交易形成的。

  在兩國利率存在差異的情況下,資金將從低利率國流向高利率國以謀取利潤。但套利者在比較金融資產的收益率時,不僅考慮兩種資產利率所提供的收益率,還要考慮兩種資產由於匯率變動所產生的收益變動,即外匯風險。

  這一理論存在缺陷,主要表現在:

  1。 利率平價說沒有考慮交易成本。然而,交易成本卻是很重要的因素。如果各種交易成本過高,就會影響套利收益,從而影響匯率與利率的關係。如果考慮交易成本,國際間的拋補套利活動在達到利率平價之前就會停止。

  2。 利率平價說假定不存在資本流動障礙,假定資金能順利,不受限制地在國際間流動。但實際上,資金在國際間流動會受到外匯管制和外匯市場不發達等因素的阻礙。目前,只有在少數國際金融中心才存在完善的期匯市場,資金流動所受限制也少。

  3。 利率平價說還假定套利資金規模是無限的,故套利者能不斷進行拋補套利,直到利率平價成立。

  隨著拋、補、套利的不斷進行,遠期差價就會不斷加大,直到兩種資產所提供的收益率完全相等,這時拋補套利活動就會停止,遠期差價正好等於兩國利差,即利率平價成立。

  因此我們可以歸納出利率平價說的基本觀點:遠期差價是由兩國利率差異決定的,並且高利率國貨幣在期匯市場上必定下降,低利率國貨幣在期匯市場上必定提升

  資本帳:影響套利資本流動而引起國際收支變化。

  匯率變化

  經常帳:經由產品相對價格的變動影響到國際收支,最終影響利率。

  資本帳:通過投資者對未來匯率變動的預期而影響到國際套利資本的走向,最終影響利率。

  理論缺陷

  利率平價說沒有考慮交易成本。

  理論假定不存在資本流動障礙,不受限制地在國際間順利流動

  理論假定套利資金規模是無限的,故套利者能不斷進行拋補套利,直到利率平價成立。

  非隸屬關係免責聲明: USG並不暗示文中所描述之個體與USG有任何直接隸屬關係或認可、授權、贊助,或其以任何方式與USG有正式關聯。

(文章來源:匯通網)

(責任編輯:DF529)

相關焦點

  • 利率平價理論 為何在中國失靈了?
    ◎傅 勇  經濟學博士 財經專欄作者  利率平價理論在多大程度上能成立,取決於利差在資本流動性因素中所佔的比重。所以,中美利差不應是國內貨幣政策不可逾越的天花板,我們只有強化而不是放鬆資本項目管制,在人民幣匯率制度和國內金融體制足夠完善之前,資本項目放開步伐應慎之又慎。
  • 購買力和利率平價助推人民幣貶值
    ⊙海通證券研究所 於建國  國務院12月3日常務會議確定的金融促進經濟發展9項措施中,第一次明確地把匯率列為繼存款準備金率和利率之後,當前貨幣調控政策三大手段之一。這預示著今年7月份以來實際執行的盯住單一美元匯率政策將告結束。筆者認為,除了匯率波動幅度擴大外,人民幣對美元亦進入長期貶值通道。
  • 人民幣非拋補利率平價為什麼不成立 中國將蒙受巨大福利損失
    當時中美利差每年大概有3個百分點,人民幣匯率相對美元每年升值2%。這非常反常。因為按照國際金融理論中的非拋補利率平價,高利率的貨幣應該在遠期貶值。  過去的研究將人民幣非拋補利率平價不成立歸咎於資本管制。但是,2013年的人民幣國際化政策已經在一定程度上放鬆了資本管制,利差與匯差之間的偏離反而越來越遠。
  • 下半年越南盾匯率利率走勢分析及預測
    撰稿:陳峰,建行胡志明市分行下半年越南盾匯率利率走勢分析及預測
  • 眾裡尋他千百度:三種理論視角下的人民幣匯率均衡水平
    新財富APP(www.ikuyu.cn), 溝通資本與分析師的橋梁,提供有深度的見解作者   中信證券   明明匯率本質上可以認為是一國貨幣的對外價格,因此直接決定因素其實是供求關係。但影響供求的因素紛繁複雜,難以衡量,根據國際金融理論中的匯率決定理論,在假設前提後可將匯率決定理論簡化為購買力平價說、利率平價說、國際收支說等多種學說。
  • 利率的期限結構三大理論的觀點是什麼?
    三大理論及觀點說明1、無偏預期理論【觀點】長期即期利率是短期預期利率的無偏估計。【解析】假定人們對未來短期利率具有確定的預期;假定資金在長期資金市場和短期資金市場之間的流動完全自由。(自由流動)2、分割市場理論【觀點】即期利率水平完全由各個期限市場上的供求關係決定,單個市場上的利率變化不會對其他市場上的供求關係產生影響。【解析】認為不同期限的債券市場互不相關。
  • 降準、降息、房貸利率、人民幣匯率……剛剛,央行和銀保監會權威...
    中國央行副行長劉國強今天在國新辦吹風會上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短期主要看改革(完善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形成機制),改革以後看情況,降準、降息都有空間,但是降不降還要根據經濟增長和物價形勢。4.新的LPR機制對人民幣匯率沒有直接影響。最近人民幣匯率波動是市場供求決定的結果,這完全是一個市場化的行為。
  • 香港金管局:目前港元匯率、利率保持平穩
    來源:中國證券網上證報中國證券網訊(記者 張驕)美聯儲公開市場委員會昨晚決定將聯邦基金利率的目標區間下調100基點至0-0.25%。因應美聯儲的決定,香港金融管理局(下稱香港金管局)今日根據預設公式,下調基本利率至0.86%。
  • 面對港美息差 香港將保持匯率穩定和推動利率正常化
    新華社香港3月21日電題:面對港美息差 香港將保持匯率穩定和推動利率正常化新華社記者 張歡美國當地時間20日,美聯儲表示將減慢加息步伐和9月停止縮表。不過,目前港元和美元利率仍存在一定差距,為資金從港元流向美元提供了誘因。
  • 匯率破7與國債破3之間的聯繫
    在利率平價理論的框架之下,匯率與利率之間存在著較為明顯的聯動效應,二者之間具有一定的相關性。2011年以前我國匯率與中美利差之間的傳導機制並不順暢,聯動機制並不明顯,然而隨著人民幣匯率逐步市場化,中美利差變化與匯率預期、資本流動聯繫趨於加強,利率平價理論的有效性也逐漸增強。
  • 貴金屬:實際利率定價黃金的利率框架
    黃金的實際利率定價理論,即美國實際利率定價黃金,是目前金融領域運用最為廣泛的黃金研究框架。目前,最為主流的即為實際利率定價理論,即美國實際利率定價黃金。一方面,黃金作為金融資產,價格變動受到利率主導;另一方面,黃金作為實物資產,其最大的特點即為抗通脹,價格隨著通脹進行調整。此外,貨幣屬性又使得黃金與美國經濟的相關性更高。綜合結果,即為金價變動收到美國實際利率影響。
  • 中國銀行三季報點評:匯率、利率風險值得關注
    儘管中行在報告中稱其外匯淨敞口在第三季度繼續下降,匯率風險得到進一步控制,但我們發現,中行在第三季度產生了12.45億元的淨交易(主要是外匯交易和利率衍生產品)虧損,而該指標在上半年虧損1.93億元。隨著人民幣匯率及利率體制改革的深入,中國的銀行業將面臨更大的利率和匯率風險。這應該引起投資者的關注.
  • 美聯儲零利率盡顯寬鬆 日元匯率逼近紀錄新高
    在美聯儲表達將實行「零利率」至2014年底的政策意向後,美元走弱帶動非美貨幣紛紛逞強,其中最為明顯的就是日元、澳元等貨幣的大幅升值。 在美聯儲表達將實行「零利率」至2014年底的政策意向後,美元走弱帶動非美貨幣紛紛逞強,其中最為明顯的就是日元、澳元等貨幣的大幅升值。到昨天記者發稿時,日元兌美元為76.1,距離歷史高點不到1%。
  • 中國利率市場現狀:七大利率如何傳導?
    中國利率體系可分為7類,其中較為重要的種類有貨幣政策利率、銀行間市場利率、交易所利率、存貸款利率和標準化債權利率。其理想的傳導途徑為:央行執行貨幣政策形成貨幣政策利率,傳導至銀行間市場,再由金融機構傳導至交易所利率及標準化債權利率、由銀行傳導至存貸款利率,最終影響實體經濟。
  • 尋匯早報|中國央行維持LPR利率不變,人民幣匯率回暖升值
    · 美聯儲提醒經濟風險,美元指數回調收跌;· 央行維持LPR利率不便,人民幣回暖升值;· 英國物價指數創低迷,商品貨幣顯著升值。疫情影響下美債收益率下跌昨日美國10年期國債收益率跌至-0.66%,創下3月初以來最低水平,顯示債市對經濟復甦前景更為謹慎,疫情可能重新點燃投資者對美元和美債安全性需求。
  • 烏克蘭危機致盧布匯率跳水 俄央行上調利率應對
    【環球網綜合報導】據俄羅斯《導報》3月4日消息,受烏克蘭危機影響,盧布投資者擔心將面臨新的冷戰威脅,紛紛拋售盧布。對此,俄羅斯央行將關鍵利率從5.5%上調至7%,同時對外匯市場也採取了大規模的幹預措施。據統計,俄羅斯約有70%的外國投資者購買了俄羅斯公司的股票,同時有70%的外國投資者購買了俄羅斯的歐洲債券。
  • 名義利率和實際利率原來差別這麼大?
    來源:智匯掌上金融名義利率和實際利率是兩個不同的概念,從名字上就能看出兩者的不同,其實是既有不同又有聯繫的,今天小編就給大家來仔細講一下兩者之間的區別和聯繫。一、實際利率與名義利率有的區別名義利率並不是投資者能夠獲得的真實收益,還與貨幣的購買力有關。如果發生通貨膨脹,投資者所得的貨幣購買力會貶值,因此投資者所獲得的真實收益必須剔出通貨膨脹的影響,這就是實際利率。實際利率,指物價水平不變,從而貨幣購買力不變條件下的利息率。
  • 澤平宏觀:中國利率市場現狀:七大利率如何傳導?
    產品市場中,居民對「資本節慾」的傾向與對當前消費的時間偏好程度決定了儲蓄函數,企業對投資回報率的預期決定了投資函數,儲蓄與投資共同形成了產品市場的利率-產出均衡;貨幣市場中,居民出於交易、預防、投機三大動機形成的流動性偏好決定了貨幣需求,而央行決定了貨幣供給,貨幣需求和貨幣供給共同形成了貨幣市場的利率-產出均衡。於是兩個市場的同時均衡決定了利率,這就是理論上的利率市場化決定。
  • 匯率分析框架與人民幣展望
    從外匯交易層面來看,選擇外匯還是持有本幣,取決於保值、支付和投機需求;而從經濟要素角度出發,一國長期匯率取決於其經濟基本面。代表性理論包括:保值功能——購買力平價理論,「支付功能」——國際收支理論,投機需求——利率平價理論。「巴拉薩-薩繆爾森效應」,「匯率超調理論」和「匯率的資產組合理論」等可看作前述三種理論的延伸。
  • 央行取消信用卡透支利率上下限管理 對持卡人有影響嗎,透支利率...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央行取消信用卡透支利率上下限管理 對持卡人有影響嗎,透支利率扮演什麼角色 央行取消信用卡透支利率限制,具體是怎麼通知的? 近日,央行發布了《中國人民銀行關於推進信用卡透支利率市場化改革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