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暑黃鱔賽人參,韭菜炒鱔絲,比鹽城八大碗之一「軟兜長魚」好吃

2020-12-20 蘭蘭水果養生菜餚

今天,我來到單位附近的鄉鎮的農貿市場,這裡的菜明顯比生鮮超市新鮮很多,價格也比超市便宜不少,尤其是鮮活有力活蹦亂跳,鮮嫩肥美的黃鱔(長魚),只有25元1斤,我一下子買了2斤,準備好好做幾道用黃鱔做的美食,既解解饞,享受美味,又補補身體,加強營養,增強人體免疫力,提高人體體質。

民間自古就有「小暑黃鱔賽人參」的說法,黃鱔(又稱為長魚)以小暑前後最為肥美,大小以筆桿粗細最佳。此時正值小暑時節,是我們吃黃鱔(長魚)的好時候。黃鱔最有名的吃法是「軟兜長魚」,又稱"軟兜鱔魚",是家鄉鹽城「八大碗」之一,屬於淮揚菜中最負有盛名的一道名菜。這道鮮嫩可口別具一格的美味佳菜,黃鱔魚肉嫩、味道鮮美,營養豐富,非常使人喜歡,贊口不絕,悠久流長。

黃鱔(長魚)營養非常豐富,富含不飽和脂肪酸,經常食用對記憶力有很好的增強作用,黃鱔中含有特殊的物質鱔魚素,食用之後能抑制體內血糖的升高,有效治療糖尿病。黃鱔(長魚)中的蛋白質含量也非常高,屬於高蛋白食物,經常食用有利於身體發育,可以增強人的免疫力,是很好的滋養品,有清熱解毒、涼血止痛、祛風消腫、補血、補氣、消炎、消毒、除風溼等功效。

黃鱔(長魚)是河鮮之一,不僅營養豐富,而且味道鮮美,可以做出各種好吃的美食。最負盛名的就是家鄉的「軟兜長魚」啦。今天,分享這道韭菜炒鱔絲也非常鮮美,好吃一點不比「軟兜長魚」差。有著和「軟兜長魚」一樣的肉嫩爽滑,味道鮮美,還有韭菜的清香。現在分享一下其做法,希望大家喜愛。

主要食材:黃鱔(長魚)300克,韭菜100克。

配料:蒜瓣4粒、蔥姜、鹽、生抽、油適量。

做法步驟:

第一步、活殺黃鱔魚,準備鱔絲。

吃黃鱔(長魚)要活殺現做菜,以保持黃鱔(長魚)的肉質鮮嫩,黃鱔(長魚)要挑選筆桿粗細的大小最為合適,魚肉最為鮮嫩,體色為灰黃色,鮮活有力亂蹦亂跳的活鱔。最好現殺現烹,不要吃死黃鱔魚,如果需要存放一二天時,可以買幾條泥鰍跟黃鱔魚一起放在盆裡,這樣可以保持黃鱔魚鮮活的品質。黃鱔(長魚)的身體是圓筒形,全身能分泌出非常油滑的黏液,一不小心,它就能從你手中溜之大吉。所以宰殺時,還要掌握一些技巧。

宰殺黃鱔(長魚)做鱔絲比較普遍的方法是:在鍋內放上適量的鹽和醋,把黃鱔(長魚)用布袋(或者漁網)包裹兜著,放入鍋中倒入開水,立即蓋上缸蓋,待鱔魚都張開嘴,即可取出(不可時間太長)放入涼水中。接著用左手的三個手指(食指、中指、無名指),勾住魚的頸部,右手持尖刃刀,將刀尖刺入魚腹面的頸部,並向尾部順長劃割,一般要用三刀,因為黃鱔的骨刺是三角形的。劃開後,去除內臟,把鱔絲洗淨放在盤中備用;

第二步、將100克韭菜洗淨切成3釐米左右的絲,放在盤中備用,4粒蒜瓣和姜切成片也放在盤中備用;

第三步、熱鍋冷油,先放入姜蒜爆香,再加入鱔絲繼續爆炒,最後放入韭菜絲翻炒,添加鹽

和生抽少許調味即可出鍋裝盤。

這道精心烹製的韭菜炒鱔絲就做好了,味道非常鮮美,好吃一點不比名菜「軟兜長魚」差。有著和「軟兜長魚」一樣的肉嫩爽滑,味道鮮美,還有韭菜的清香,開胃好吃飯。如果你喜歡的話,記得學做給家人吃,不僅美味好吃,而且還能滋補身體。如果你有黃鱔(長魚)好的其它吃法,也請你分享給我們,讓我們一起學習交流,做出各種美味菜餚。謝謝!

做菜小結:

1、這道菜吃的是黃鱔(長魚)的鮮、嫩、脆,需大火快速燒制,時間一般控制在1分鐘左右,時間過長口感會變軟。

2、黃鱔(長魚)要挑選筆桿粗細的大小最為合適,魚肉最為鮮嫩,體色為灰黃色,鮮活有力亂蹦亂跳的活鱔,當天宰殺當天食用,不可過夜,以保持肉質鮮嫩。

3、 將活長魚下入沸水鍋後,要立即蓋緊鍋蓋,以防長魚竄出,黃鱔(長魚)在開水中時間不要太長,太爛了就不好劃鱔絲了,也影響口感。

相關焦點

  • 韭菜炒黃鱔絲,好吃超過「軟兜長魚」,魚肉鮮嫩爽滑,味道鮮美
    民間自古就有「小暑黃鱔賽人參」的說法,黃鱔(又稱為長魚)以小暑前後最為肥美,大小以筆桿粗細最佳。此時正值小暑時節,是我們吃黃鱔(長魚)的好時候。黃鱔最有名的吃法是「軟兜長魚」,又稱"軟兜鱔魚",是家鄉鹽城「八大碗」之一,屬於淮揚菜中最負有盛名的一道名菜。這道鮮嫩可口別具一格的美味佳菜,黃鱔魚肉嫩、味道鮮美,營養豐富,非常使人喜歡,贊口不絕,悠久流長。
  • 小暑黃鱔賽人參——話說「幹煸鱔絲」
    我毫不客氣地點了一道「幹煸鱔絲」,一則因我喜食鱔魚,二則也為專欄文章尋找素材。鱔魚,又稱黃鱔,善魚、長魚等,古稱鱣、鱔。生活於稻田、池塘、河溝中,四季均產,小暑前後最肥美。鱔魚全身營養價值較高,每百克黃鱔含蛋白質18克,脂肪1.4克,磷206毫克,鈣42毫克,鐵2.5毫克,硫胺素0.06毫克,核黃素0.98毫克。
  • 鱔魚,上海叫「黃鱔」,揚州稱「長魚」,吃鱔魚真的長力氣?
    每天都有分享,完全是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小暑過後,就到了吃鱔魚的時候。鱔魚,上海叫「黃鱔」,揚州稱「長魚」,也有叫田鱔、田鰻的,還有的地方叫無鱗公子。鱔魚一年四季都有的吃,但是最佳食用時間是在6至8月。這期間的鱔魚最肥,肉質最鮮嫩,滋補效果也最強。民間有「初夏吃鱔魚,勝過吃人參」、「小暑鱔魚賽人參」的說法。
  • 這三道菜美味可口,有道菜 民間有「小暑黃鱔賽人參」的說法
    這三道菜美味可口,有道菜 民間有「小暑黃鱔賽人參」的說法幹煸黃鱔幹煸黃鱔是一道美食,主要食材是鮮活黃鱔500克、芹黃100克。選肚黃肉厚的鮮活黃鱔剖腹去骨,斬去頭尾,切成約8釐米長、筷於頭粗的絲。芹黃切成約4釐米長的節。鄲縣豆瓣剁細。炒鍋置火上,下素油燒至200℃,下鱔魚絲煸至水分基本揮發後,烹入料酒。移偏火上略焙約3一4分鐘,然後移正火上提鍋煸炒,並下豆瓣煸至油呈紅色,下姜、蒜絲炒勻,加鹽、醬油、芹黃稍炒,淋少許醋和麻油和勻,起鍋裝盤,撒上花椒麵即成。為經濟性食用魚,一般以活魚販售,市場上的黃鱔多是人工養殖,以南部養殖較多。
  • 經典食材,美味的黃鱔!
    黃鱔,俗稱鱔魚(鱓魚)、田鱔或田鰻,亦名長魚、血魚、羅魚、無鱗公子等,為輻鰭魚綱合鰓目合鰓魚科的淡水底棲肉食性魚類,可養殖供食用,具有經濟價值。
  • 小暑黃鱔賽人參
    央廣網北京7月8日消息 7月7日,正式迎來了小暑節氣。有句俗語說:「小暑黃鱔賽人參」,意在讓人們在小暑節氣前後多食用黃鱔,從中醫角度來講,黃鱔性溫味甘,具有補中益氣、補肝脾、除風溼等作用。而從營養學角度來說,黃鱔在魚類中屬於熱量較低的那種,和紅色肉類比熱量就更低了,但所含蛋白質、維生素和礦物質卻一點也不低,所以也較適合天氣炎熱時食用。夏季,上班族長期呆在空調房內,還容易出現「乾眼症」,因此除了黃鱔以外,我們還應該多食用胡蘿蔔、河蚌等食物,同時應注意多補充水分。
  • 炎炎七月小暑到 鮮藕黃鱔入饌來
    「不時不食」的蘇州人吃黃鱔,常常只在鱔魚的銷售旺季——小暑前後。其他時間若想解饞,就只能去地道的蘇幫菜館點一道「響油鱔糊」,或者到麵店裡要一份鱔糊面過過癮了。在蘇幫菜裡,黃鱔大致有兩種做法:鱔絲和鱔段。前者是將處理好的鱔魚肉切成條狀,放入各類作料爆炒。當然這只是家常做法,倘若是蘇幫名菜「響油鱔糊」,估計一般人是做不來的。
  • 初秋食補 長魚當道
    長魚,江蘇蘇北地區的人應該很熟悉,其實就是黃鱔,蘇北地區習慣稱之為長魚,由於外形像蛇,偶爾也被叫成「小蛇」。江淮地區盛產長魚,「軟兜長魚」就是淮揚菜中最富盛名的一道菜餚。長魚不但肉質鮮美,營養價值也是極高的。初秋食補,長魚是最好不過了。長魚一般生活在水邊泥洞和石縫裡,夏季出來,十一月開始就會在洞中冬眠。
  • 小暑養生|黃鱔賽人參,飲食有三寶
    小暑飲食須知 1、飲食清淡,少辛辣,忌油膩; 2、加強營養,多吃富含維生素的食物,還要多吃養心、護心的食物; 3、用荷葉、茯苓、扁豆、薏米、豬苓、澤瀉、木棉花等材料煲成的湯粥非常適合此時節食用; 4、不可一味追求吃苦瓜等涼性食物,還需佐以蔥姜蒜、香菜、韭菜等辛溫之物。
  • 原汁原味| 劃鱔絲,原來就要半死不活的
    老蘇州有說法,「小暑黃鱔賽人參」。但黃鱔未必要等到暑熱天才吃,每年清明過後,天氣轉暖,黃鱔開始大量上市,直到十月底。此時段的黃鱔肉質最為肥美。之後開始減產,再到來年回暖。這會兒是吃黃鱔的好時候,蘇州人又深知黃鱔的營養價值好比甲魚。菜場裡劃鱔絲、開鱔背的開始忙碌。
  • 細嫩鮮美香氣四溢——韭菜炒鱔絲
    韭菜炒鱔絲現在人們都非常重視養生,人們有條件可以吃一些保健品,或者是平時就著重食療,這樣對身體健康是非常有幫助的。今天小編就教大家一款韭菜炒鱔絲的做法,黃鱔營養豐富老少皆宜,有著增強記憶和補氣血的良好功效,韭菜柔嫩辛香作為一種良好的調味材料,味道鮮美,與黃鱔搭配在一起翻炒,細嫩鮮美香氣四溢。做法:準備製作過程中需要用到的食材,首先我們將黃鱔用清水清洗乾淨,去掉骨頭和內臟,切成段狀放在一邊等待備用。
  • 小暑黃鱔賽人參  鱔筒燒肉也銷魂
    再過幾天就是小暑了,一年當中,小暑前後的黃鱔,最為肥美。因此在端午節小長假,先買了幾根黃鱔打打牙祭。說起黃鱔,冬蟄夏出。冬天蟄伏,春天開始攝食,到小暑前後,已經積蓄了大半年的能量,此時的黃鱔刺少肉厚,滋味正濃。
  • 端午黃鱔賽人參:有聲有色有滋味的響油鱔絲,3招制勝
    端午黃鱔賽人參:有聲有色有滋味的響油鱔絲,3招制勝 2020-06-25 19:3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小暑 | 倏忽溫風至,因循小暑來 小暑鱔魚賽人參,萬戶候教您這道黃鱔料理滋補過夏
    魚長「三伏」豬三秋,增餌防病是關鍵。小暑節氣正是品嘗黃鱔的最佳時節。入夏之後,黃鱔體壯而肥,進入產卵期,其滋味愈加鮮美,滋補功能也達到高峰期。民間有「小暑黃鱔賽人參」的說法,中醫認為黃鱔性溫味甘,具有補中益氣、補肝脾、除風溼、強筋骨等作用。
  • 上海人的美味家常菜——黃鱔菜
    平日裡,燒大黃鱔少,家裡燒黃鱔是與餐館一樣的「老三篇」:炒鱔絲、炒鱔背、炒鱔糊。其實,在袁枚的《隨園食單》裡,黃鱔菜也不過三道:鱔絲羹、炒鱔、段鱔。這黃鱔能上能下,入宴能佔一席,也能做大眾面的澆頭且可湯可拌。老底子吃清炒鱔糊要去本幫德興館,這道菜與他家的蝦子大烏參齊名;現在卻是只知其一。若要吃炒鱔背,則上寧波館益慶樓。
  • 小暑黃鱔賽人參,捉黃鱔的方法你知道幾種?
    作者:陳其弟黃鱔又名鱔魚,菜場上都有,餐桌上也少不了它的蹤影,有炒鱔絲、燒鱔筒等多種菜餚。在淮揚菜系裡稱為「軟兜」。生活在湖泊、塘堰、河道、溝渠、稻田及池沼中的底部,為生活在淡水中的底棲魚類,但現在大多數都是養殖的了。黃鱔從其「稀罕」程度來說,黃鱔並不稀罕,雖說稱它為「魚」。
  • ​上海閒話 | 上海人的黃鱔菜
    請品味第一道美餐:黃鱔菜。‍黃鱔是上海人的家常菜,也是一隻當家菜,在物資匱乏的日子裡,更是只拿得出手的硬菜。記得小毛阿姐說,在婆家吃了條一斤三兩的大黃鱔。稀罕的大黃鱔要清蒸,原汁原味出自如雲似霧中,入口更顯肉頭的鮮美。平日裡,燒大黃鱔少,家裡燒黃鱔是與餐館一樣的「老三篇」:炒鱔絲、炒鱔背、炒鱔糊。其實,在袁枚的《隨園食單》裡,黃鱔菜也不過三道:鱔絲羹、炒鱔、段鱔。
  • 有好多講究的淮安名菜—軟兜長魚||謝志明
    淮安有一道對外叫得響的名菜,這就是:軟兜長魚!嚴格來講,這道菜應當是飯店賓館的高級菜,普通人家是做不出來的。這是因為,這道菜有好多講究。第一,食材的原料非常有講究。不是什麼長魚,都有資格來做軟兜長魚的。
  • 品+菜單丨軟兜長魚,1949年開國第一宴的頭道熱菜
    鱔魚也叫長魚,比如江蘇淮安的軟兜長魚遠近皆知,早在清朝鹹豐元年,淮安的108樣長魚席就已經名揚海外了。說實話,見過不吃糖的江蘇人,沒見過不把鱔魚當寶的。要嘗經典的鱔魚菜,必然是少不了響油鱔絲的。響油鱔絲的一大亮點,就在最後那一勺熱油,熱鍋中放下一塊豬油,燒到八成熱。炒熟的鱔絲放入盤裡,中間留出空間鋪上蔥花蒜末,澆上燒熱的豬油,鱔絲蔥花蒜末刺啦響,聲音和香氣便一起出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