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這裡是廣州八熙翻譯的《好文精選》欄目,今天要和大家分享的是村上春樹幾年前在一家書店的講座上談關於翻譯的事兒。話說回來,我也算是半個村上迷,沒畢業以前,他出的書我都是必追的,直到出來工作了,沒啥時間,也就沒再讀過了。再看到他的書時,總感覺是:這位好朋友又出新書了啊!
哈哈~小時候還覺得,要是能和村上見一面,必定是拿著我這個看得發黃的書讓他幫我籤個字。但有這麼一天,看到一篇文章,寫著,你喜歡的可能不是村上春樹的文字,而是翻譯後的文字。那時還頗有同感。
原來村上也是一位很出名的翻譯。
他說,發現自己越來越多做翻譯工作,「幾乎成為最愛的活動了」,「遊走於兩個不同的經驗(翻譯與寫作),有助帶動思潮能量。」村上春樹極少在公眾場合演說,能邀得他出動,是因為當時要推他的新書《村上春樹的翻譯作品》(村上春樹 翻訳(ほとんど)全仕事)。
村上迷都知道村上春樹愛翻譯,他曾經談起「相比寫小說,我更享受翻譯」,「三十歲我寫了《聽風的歌》拿下新人獎,當時最高興的莫過於從此可以放心翻譯了」。他早已說過要出版一本談自己翻譯生涯的書,在2000年出版的《翻譯夜話》(村上春樹、柴田元幸合著),以及早前出版的《翻譯教室》,收錄了村上春樹與翻譯家柴田元幸的對談,而這次的《村上春樹 翻訳(ほとんど)全仕事》則是村上春樹回顧自己36年的翻譯生涯,詳細道出70個翻譯作品的想法,同時也收錄跟柴田元幸的訪談。
可能因為是談自己喜愛的事,村上在座談會上表現得輕鬆幽默。
村上春樹在會上說:「身為小說家,我想寫什麼就寫什麼,但當我做翻譯時,必須以謙卑的態度,尊重所有限制,經常覺得要把那個自我(ego)。」
「通過翻譯,我認識到那些優秀的作家,從他們身上學到了很多很多,而且是繼續不斷地發掘、不斷地學習。對於創作者來說,可怕的是成為井底之蛙。翻譯對我來說,可以說是向外面的世界打開了一扇窗。」
通過小說創作與翻譯兩種截然不同的經驗,村上春樹形容是很好的平衡與互動。
村上春樹又在會上朗讀自己翻譯Raymond Chandler(雷蒙.錢德勒)的短篇作品。他說,錢德勒讓他知道「自己還是一個成長中的小說家」。
這段話跟村上春樹多年前的話是一致的,他說過小說創作耗掉很多時間精神體力,以至完成後,必須要休養一段時間,以補充體力,尤其是腦力。那靠什麼補充?就是翻譯(《翻譯夜話》,文藝春秋)。
又說:「『翻譯的神』一定真的存在什麼地方,我選擇自己喜歡的作品,盡心盡力,一部部一直珍惜地翻譯過來。就算還很不夠完美,雖然進步很少,但我想技巧應該在逐漸提升。翻譯的神可能在天上一直盯著,心想『村上也相當努力地在翻譯著。在這裡應該給他一點獎賞』也不一定。為了不辜負翻譯的神,我天天自戒今後也必須努力做優秀的翻譯。」(200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