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兩會特別報導:誠苑小區節前用上淨水裝置

2020-12-18 搜狐網

  因液化氣供暖比較貴,誠苑小區南裡每個樓門邊都堆滿了蜂窩煤。信報記者 趙磊/攝

  住進樓房還要燒煤取暖,水質太差居民不敢飲用,門口有條臭水溝,不小心就會掉進去……這就是一年前豐臺區誠苑小區南裡居民面臨的生活困境,雖然這裡是北京市第一批經濟適用房,但小區居民卻沒有過多的自豪感。入住8年來,這些問題就一直困擾著他們。

  市政協委員唐俊傑從去年開始奔走呼籲,多次向政協兩會提出提案。在有關政府部門的推動下,現在門前的臭水溝已經整治完畢,小區的自來水和天然氣管道也按計劃鋪設,春節前,居民將用上淨水裝置,困擾小區的三大生活難題很快就會得到解決。

  從前

  取暖難

  樓門邊堆滿了蜂窩煤

  據介紹,誠苑小區南裡的3、4、5、7、8號樓採用的是分戶供暖,燃氣由小區液化氣站提供。平時做飯用用液化氣還行,要是取暖的話,很多居民都負擔不起。一位大媽告訴記者,她家就是混合液化氣供暖,每平方米5元,「一個供暖季下來得1萬多元,誰燒得起啊?我們只好在每個樓門邊堆滿蜂窩煤,覺得冷就燒點兒。」

  飲水難

  居民訂桶裝純淨水喝

  由於小區使用的供水系統是自備井,南城水質本來就很差,水的硬度很高,除了洗衣洗菜,很多居民都不敢直接飲用。「以前由於水垢太多,家裡電水壺、電熱水器經常壞,淋浴的噴頭幾乎一年換一個,全被水垢堵死了。不少居民都是自己訂桶裝純淨水喝,附近幾個水站的生意都跟著火了起來。」一位居民說。

  出行難

  經常有人掉進臭水溝

  「當初,我們剛住過來的時候,聽說有人晚上掉進溝裡還是小區的新聞,後來就習以為常了。」小區一位居民告訴記者,誠苑南裡小區門口本來是一條排水溝,多年以來已經逐漸演變成了臭水溝,「下遊通向小龍河,晚上沒有路燈,有時居民晚上回家,騎著自行車,不小心就會掉進水溝裡。」

  現在

  有盼頭

  明年可能用上天然氣

  前兩天,記者在小區裡採訪發現,還有不少居民使用煤採暖,可能是天氣比較暖和的緣故,有些住戶只在夜間燒煤,或者用電暖器取暖。「聽說政府很重視我們小區,關於申請天然氣的報告也已經提交給有關部門,由開發商和相關部門協商解決,明年冬季我們可能用上天然氣。」一位居民對記者說。

  有結果

  春節前安裝淨水裝置

  「水的問題上級部門正在解決,我們決定在春節前給小區安裝一個淨水裝置。」小區物業負責人告訴記者,為了淨化小區的水質,物業準備拿出5萬元,安裝一個淨水裝置,雖然不能徹底改變現在的水質,但還能起到一定淨化作用。區水務局也表示積極協助首建開發公司,儘快為小區解決自來水問題。

  有保障

  溝渠兩側砌上了圍牆

  記者看到,曾經的臭水溝兩側已經被砌成圍牆,兩邊的環境也大有改觀,居民們門前的這個「隱患」基本消除了。一位居民告訴記者,去年9月份有關部門就開始整治這條臭水溝,剛開始居民們都要求明溝改為暗溝,可是由於這條溝渠還承擔著防洪作用,因此就在兩側砌上了圍牆,保證居民出入安全。

  建議回放

  居民配套設施應儘快改善

  「現在整個城南地區的基礎設施都在改善,這裡居民配套設施也應該引起有關部門的注意。沒有與市政設施銜接,居民生活質量就難以保障。」唐俊傑委員在去年的兩會上提出了「關於改善誠苑小區生活必備設施的建議」提案。

  唐俊傑委員表示,目前南苑地區市政供水、天然氣管線已鋪設完畢,有關部門應加大力度,督促開發商儘快解決小區通入市政自來水、天然氣問題,相關部門積極予以協調;取消小區內的液化氣站,排除小區內易燃易爆氣體的安全隱患;有關部門應將小區南裡門前穿過的排汙明溝改成暗溝,保障行人出行安全。

  辦理情況

  小區已具備通自來水條件

  豐臺區政府在回復唐俊傑委員時表示,區政府高度重視,並組織相關單位多次召開協調會,對解決小區自來水、供電、燃氣、排水等問題進行研討,並就存在的問題達成共識。目前,市政自來水管網已接通到五愛屯路路口,該小區已具備通自來水的條件。

  此外,市政燃氣管網已鋪設到五愛屯路路口,目前馬家堡西路南延工程已開工建設,市政燃氣管線隨道路同期鋪設。北京市燃氣集團公司表示,積極協助首建開發公司的工作,協調集資建設單位和馬家堡西路南延燃氣施工等部門,為誠苑小區接入正式燃氣而努力。

  再訪委員

  今年將繼續呼籲相關問題

  「現在事情有了一些進展,但我還要繼續呼籲,爭取早日解決小區配套設施問題。」昨天,市政協委員唐俊傑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由於臨近兩會,她已經寫好了兩份關於誠苑小區配套設施的提案。一個是《關於儘快解決誠苑小區生活飲用水的建議》和《關於儘快解決誠苑小區天然氣的建議》。

  關於小區水和天然氣的問題她表示,由於從南苑西路的主管線到小區紅線的500多米公共線路費用較大,開發商、物業公司和自來水公司、燃氣公司均無力擔負,使水和氣遲遲不能引入小區。

  她建議由自來水公司牽頭向北京市政府相關部門積極申請,籌措資金,解決小區外自來水公共基礎設施建設費用,徹底解決誠苑小區生活飲用水問題。

  同時,她還建議,小區紅線至小區入戶天然氣管道鋪設的費用由開發商和物業共同承擔,徹底解決誠苑小區生活和採暖用氣問題。

  信報記者 趙磊

相關焦點

  • 南苑街道「微改造」打通誠苑小區道路微循環
    安裝84組隔離護欄、施畫8處交通標誌、增設3塊標識牌、組建交通自治小分隊加強勸導……南苑街道堅持防疫工作不鬆懈,「民聲」訴求有迴響,近日,對誠苑小區交通道路實施「微改造」,切實打通道路微循環,使區域交通擁堵下降70%。
  • 小區飲水機產1升淨水浪費3升尾水 被稱費水機
    今年1月5日中國之聲《央廣新聞》報導稱,「保守估計目前北京有4萬臺淨水機,即使按照每臺機器每天生產一噸純淨水排出2噸尾水來計算,每天全北京排出的尾水就有8萬噸,對於北京這個嚴重缺水的城市來說,這個數字無疑是觸目驚心的。」不過,「4萬臺」的數字記者未得到證實。
  • 誠苑小區外路堵髒亂水溝臭
    我家住誠苑小區。在小區南邊有一個南苑公園,從小區走過去,也就5、6分鐘的路,可就是這短短路程,我們每次走都感到危險,道路的環境實在是太差了。在窄窄的行人道上,不僅有黑車司機,還有開餐廳的把桌子擺到外面,道路被堵得水洩不通。附近誠苑小區、飛騰家園的居民每天走這條路都要抱怨。路邊的臭水溝,一年四季漂浮著垃圾、散發著惡臭,已經近10年了,沒有人來治理。前幾天,我發現好幾隻流浪狗還掉到了河裡,上不來,差點淹死。溝邊還堆滿垃圾,實在是令人難以忍受。
  • 社區防控「當家人」——記南苑街道誠苑社區黨委書記孫亞麗
    「原先誠苑中裡居民過條馬路就能進到誠苑南裡小區小超市裡採購,非常方便。疫情期間,實施小區封閉式管理,誠苑中裡居民需要前往周邊超市購物。」孫亞麗坦言,剛開始確實有些居民感到不適應、不方便,但隨著疫情形勢嚴峻和社區反覆做思想工作,居民們逐步理解和支持。
  • 南苑街道誠苑社區「快腿應急小分隊」排險清障防汛忙
    南苑街道誠苑社區 「快腿應急小分隊」,17名隊員除了2名社區幹部外,其他都是社區居民和轄區單位負責人,有熱心、有技能、有感召、講奉獻是他們的標籤。一心守護居民的防汛「戰鬥員」面對大雨、冰雹傾盆而下,南苑街道誠苑社區副主任、「快腿應急小分隊」副隊長孫勝光, 「連軸轉」參與社區疫情防控後,剛到家沒等坐穩,就騎上自行車頂風冒雨直奔自己的「責任區」——誠苑新興村。
  • 豐臺誠苑中裡小區南門外 一公裡排洪溝長年臭味燻人
    走出地鐵4號線新宮站,在路人的指引下,記者沿著槐房西路向北步行約一公裡來到了誠苑中裡小區。在28號樓前,記者詢問一位大媽小區內是否有一條水溝,大媽說小區內有條溝很臭,已經有很多年了,但是始終沒有人治理。在大媽的帶領下,記者來到了位於小區南門的水溝。這條水溝位於誠苑中裡和誠苑南裡兩個小區之間,呈東西流向,水質呈淡綠色,水面約有兩米寬,低於路面約一米多,溝兩側有兩道半米多高的水泥護牆。
  • 失管小區整治、環境治理開始涉及豐臺這27個社區,快看看有您家嗎
    >綜合改造工程競爭性磋商的公告項目概況項目名稱:誠苑中裡失管小區專項治理項目綜合改造工程預算金額:萬元(人民幣)>本項目工程量清單及圖紙範圍內包括但不限於:誠苑中裡小區屋面、陽臺防水維修工程及道路工程,誠苑中裡小區綠化補植工程,南苑街道誠苑小區門禁監控工程,南苑街道誠苑小區道路修補工程。
  • ...雲中報導綻多屏——2020年河南廣播電視臺全國兩會報導分析
    由於疫情防控的需要,2020年組成了由47名記者組成北京兩會報導組,其中真正上會的只有5人,相比2019年人數減少近百人。面對「代表委員出不來,記者攝像進不去」的情況,河南廣電以「5G 支撐,雲媒制播」為理念,全面創新報導方式,把採訪從「面對面」變成了「屏對屏」。河南廣電圍繞2020年全國兩會,推出「再出發 更出彩」宣傳總主題,旗下所屬媒體各展其長,打出組合拳,形成合力。
  • 家裡水質硬 安裝「淨水」來解決
    但出於地區水質、經濟承受能力、個人喜好等條件的不同,並不是每一個家庭都需要安裝一整套完整的系統,業主們可以根據自家情況自行搭配選用淨水設備。  A 「前置」前期粗過濾  「我家新交房的小區裡,鄰居們最近都在安裝前置過濾器,這種設備是否必要?主要能起到什麼作用呢?」近日,一位讀者諮詢本報記者。
  • 「兩會宣傳紅榜」全媒聯動 新疆臺多語種加強兩會宣傳報導
    為展示和總結廣電兩會宣傳工作,我們開設「兩會宣傳紅榜」,選登有關機構在兩會宣傳工作上的亮點、成效和創新舉措,促進經驗交流借鑑,提升輿論宣傳能力,推動廣電為兩會匯民聲、聚民意、傳民情強化輿論支撐,為奪取常態化疫情防控和完成經濟社會發展主要目標任務雙勝利作出貢獻。歡迎相關單位來稿。
  • 「硬核」這樣報導2020全國兩會
    全國兩會也因為疫情的原因延期召開。全國兩會歷來是每年新聞的重頭戲,而今年的全國兩會又因為疫情的原因顯得尤為特殊。今年全國兩會的報導任務凸顯了「會期時間短,報導任務重,前方人員少,採訪形式新」等特點,尤其是以前傳統的採訪報導形式不適應當前疫情下的條件,需要在原有的基礎上進行多方面的創新。
  • 什麼是管道淨水
    在國內,自1996年上海首先實現優質直飲水工程後,由於其具有良好的經濟性及取用便利、衛生、安全等優點,引起了國內許多大中城市的重視。建設部規定生態住宅小區必須配備管道直飲水,同時也成為建設部評判各樓盤的一項重要指標。旺盛的市場需求,明確的政府導向促使管道直飲水工程在全國各地普及推廣使用,涉及領域有小區住宅、學校、寫字樓、賓館、醫院、工礦、商場、政府辦公樓等。
  • 多媒體矩陣全方位報導 山西新聞網讓兩會「一目了然」_兩會新聞...
    2015年山西兩會已落下帷幕,兩會期間,山西新聞網全面發力,不僅在第一時間傳遞兩會聲音、普及兩會知識、解讀兩會內容,而且發起與網友的實時互動、熱點對接、心聲轉達活動,真正做到了及時、準確、豐富、多彩。
  • 天山網全方位報導新疆兩會盛況獲贊
    天山網工作人員向自治區人大代表、自治區人大常委會主任乃依木·亞森介紹天山網兩會報導情況。天山網訊(記者許釋文 王靖 趙勇 金佐坤攝影報導)2017年新疆兩會期間,天山網以融媒體之力立體報導兩會,直觀解讀熱點、亮點,獲得代表委員的一致好評。
  • 守正創新,新華社兩會報導「融」有力
    新華社記者 謝環馳 攝  全國兩會開幕以來,像這樣瀏覽量過億的現象級「爆款」融媒體產品,新華社已有十多款。「融」起來的報導廣受讀者歡迎,是新華社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要求,把兩會報導作為媒體融合練兵場取得的成果。  思想是行動的先導。
  • 一場全國兩會報導總結表彰會,為何能如此「勢大力沉」
    此次全國兩會報業集團前方報導總指揮、大河網絡集團總編輯孟磊對兩會報導情況進行了總結匯報。今年兩會報導與往年有什麼不一樣?●河南手機報特別策劃「『刷』出彩河南,為中國增色」。打贏全國兩會報導戰役靠什麼?今年全國兩會報導中,河南日報報業集團始終把習近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作為首要任務,第一時間第一落點聚焦講話精神,第一時間大規模報導、第一時間反響、第一時間呼應。
  • 2019兩會報導:拼神器曬創意,嚴肅新聞也能親和有趣
    本期全媒派(ID:quanmeipai)復盤2019兩會報導新姿勢,揭秘媒體廣收自來水的神通。傳播技術敏捷迭代兩會報導進入「智媒時代」兩會報導一直是各路新聞媒體的兵家必爭之地,搶時效、爭獨家、挖熱點、建專題早就成為媒體老師們輕車熟路的基本操作。
  • 闢謠淨水能不能直接喝德國淨水機好不好淨水器的8個真相
    新聞說北京快要改用淡化海水了……▲2016年報導202個城市地下水超6成不合格▲地下水被汙染路線圖當然無論是上面提到的「地表水」還是「地下水」這都是未經處理的水源而已。空口無憑咱們來看官方新聞報導。▲2019年3月11報導山東萊西市民王先生所在小區自來水改造之後工人用有毒油漆進行封閉不僅水可能沒法喝人都沒法靠近。自來水管網改造導致水汙染此一例也▲2019年3月12日報導安徽淮南市壽縣以及下屬鄉鎮自來水發黃、渾濁、有異味。
  • 淨水設備崛起後,桶裝水的生命值還剩下多少?
    但是,這樣的情況正在逐漸發生著變化,很多小區在前些年冒出了很多社區水站,再後來家庭的淨水系統開始普及,桶裝水的生意還有那麼好做嗎?桶裝水曾是中國家庭飲用水市場的主角,它讓家家戶戶都能喝上相對乾淨而且方便的水,這一領域曾經發展成為超過千億的大市場,全國擁有近百萬名送水工,數萬家送水店。
  • 闢謠:淨水能不能直接喝?德國淨水機好不好?淨水器的8個真相!
    ▲2016年報導,202個城市地下水超6成不合格▲2019年3月11報導,山東萊西市民王先生所在小區,自來水改造之後,工人用有毒油漆進行封閉,不僅水可能沒法喝,人都沒法靠近。▲2018年11月25日報導,天津某小區,從交房後一直感覺有汽油味。最後證實,味道來自與樓內自來水管交接出的密封鉛油(用汽油勾兌),由於使用人少所以濃度較大。(新房和小區管網有二次汙染,此一例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