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心草案被告認罪,回顧事件:缺乏自我保護意識的孩子真的很危險

2020-12-14 優米MaMa

一、李心草被告當庭認罪認罰

很久前一起案件就在網上鬧得沸沸揚揚,案件主角叫李心草,與同學一起去酒吧喝酒,期間一直被灌醉,然後還被人壓在身下,等她表明自己想回宿舍時拉住她,不讓她回宿舍。

後來她坐上計程車後,從計程車左側開門,因情緒激動到江邊跳江而亡。這個女孩自己也沒有想到自己的生命就此畫上了句號,而在前幾天她還訂好了國慶節要回家的車票,還和媽媽道別晚安,讓同學幫她把書帶去教室,準備第二天直接去上課。

這件事情將近一年的發酵,終於快要落下帷幕,李心草被告在今天當庭認罪認罰,也算圓了李媽媽的一個心願。這件事情也給我們敲響了警鐘,孩子要有自我保護意識,在遇見自己不想做的事情,學會及時拒絕並保證自己的人身安全

很多時候我們在面臨別人的盛情邀請或是一些請求時,會不好意思去拒絕,這也與中國傳統有關,總不想給別人難堪,但是有時候也要考慮自己。在這件事情中李心草不勝酒力,卻面對一杯一杯遞過來的酒,沒有拒絕。

作為同學,讓李心草喝酒卻沒有管控好李心草的行為,在情緒不穩定的時候卻沒有給予安慰,反而施以暴力,這也是他們的失職。

而李心草沒有一定的自我保護意識,所以在花一樣的年紀丟掉了自己的性命,也從側面反映現代社會中很多人的自我保護意識不夠。

二、缺乏自我保護意識對孩子的傷害

或許是因為童話故事裡面描述了世界太過美好,而且家長也不願意讓孩子接觸黑暗的東西,所以很多孩子自我保護意識並不夠。很多時候存在的潛在危險都會影響孩子,輕則給父母家長和孩子一個警告,重則會讓孩子丟失生命。那麼缺乏自我保護意識,會對孩子造成什麼傷害呢?

(1)不懂得拒絕別人

好像在成年人的世界裡,沒有明確的拒絕,而是委婉的推脫。或許是因為中國的傳統文化認為直接拒絕別人是不禮貌的,而家長有時候並沒有意識到孩子的身份,在小孩子的世界裡黑白分明,所以他們更傾向於明確的拒絕。

那麼在父母的潛移默化影響之下,孩子可能也無法拒絕別人,在危險到來的時候不懂得及時保護自己,任由別人傷害自己。李心草在意識模糊,也要一杯一杯的喝過別人遞過來的酒,這就從側面反映李心草不懂得拒絕,缺乏自我保護意識。

(2)造成不必要的傷害

這個世界是未知的,所以很多事情自己也無法預料是否會發生。那麼我們要做到的就是未雨綢繆,仔細考慮可能會發生的事情。而在缺乏自我保護意識的孩子心裡並沒有考慮這麼多,所以很多時候可能會面臨未知的危險。

比如有些父母並沒有教會孩子面對陌生的善意或是莫名的請求表示拒絕,很多拐賣案件就是由於這個原因。還有小朋友在做遊戲或是出去玩的時候,因為缺乏自我保護意識而讓自己受到傷害。

三、父母如何培養孩子的自我保護意識

其實很多小朋友在幼兒園就要學習很多自我保護意識以及一些安全常識。但父母作為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孩子最開始的啟蒙應當是父母,所以很多東西父母要提前教會小朋友學會自我保護。那麼父母如何培養孩子的自我保護意識呢?

(1)教會孩子基本的安全知識

很多小朋友不懂事,在路過一些圍欄的時候,看見狹窄的縫隙把頭或者手往外伸,但是有時候預判失敗,將頭或者手都卡在裡面,還麻煩消防叔叔幫他們解決。所以父母要教會孩子基本的安全意識,在狹窄的地方,讓他們不要輕易的將身體去嘗試,而且要學會基本的逃生知識。很多新聞放出一些小朋友在家裡面著火或者發生其他意外事件時安全逃出來,這些都歸功於父母的教導。

(2)擁有性別意識

古話說過,男女七歲不同席,這句話還是有一定道理的,但是還是要教會孩子男女性別有差異。在一個綜藝節目中,有一個小男孩試圖將芭比娃娃的裙子掀起來,但是被一旁的家長及時制止住,並告訴他不可以侵犯女孩子的隱私所以不要隨便掀起小朋友的衣服。作為父母也要教會小朋友一些隱私部位,不要被其他人看到,並學會拒絕別人的不合理請求。

(3)拒絕不合理請求

韓劇中常常會看見父母教導小孩子,一個大人是不會上孩子尋求幫助的,所以要告訴孩子善良的同時須得帶些鋒芒,要仔細辨別別人是否真的需要幫助,還是懷揣惡意尋求幫助。

或許有些大人是真的需要幫助,但是在絕大多數情況下,大人只會尋找和自己一樣大的人解決,而不是找一個比自己弱小的小孩尋求幫助,所以要讓孩子仔細辨別。在遇到別人不合理的請求或是強硬的態度時,誰會拒絕並跑向安全地帶,以保證自己的人身安全。

作為小朋友心智還未完全成熟,所以很多東西都不太懂,那麼作為父母應當教會孩子基本的安全意識和自我保護意識,在面對未知情況下,需要自己仔細辨別並作出最優選擇。在生活中的點點滴滴,都可以向孩子教授自我保護意識,傳授安全意識,讓孩子健康成長。

相關焦點

  • 臺灣高雄燃氣爆炸案開庭 趙建喬等3被告均不認罪
    中新網3月20日電 據臺灣「中央社」報導,臺灣高雄石化氣爆案造成重大傷亡,高雄地方法院20日首度召開準備庭,傳喚到庭的養工處長趙建喬等3名被告,都不認罪。  20日出庭的3人分別為高雄市府養工處長趙建喬、下水道工程處前工程員邱炳文及下水道工程處前副工程司楊宗仁。3人出庭報到時都不發一語,快步走入法院報到。
  • 孩子上幼兒園被欺負,你只會罵孩子膽小?教會孩子自我保護才重要
    當孩子從小學會自我保護,或是小孩從小就知道愛護尊重他人,那麼這個世界就會少了很多的霸凌案例。當孩子在幼兒園時被同學欺負,不要只會指責孩子膽小,要用實際行動告訴孩子學會自我保護才是最重要的。說到在校園中被欺負的事件,我們經常能聽到身邊人抱怨自己家小孩在學校時被某個「小霸王」打了,家長嘴裡罵罵咧咧,一邊推搡孩子不會反擊,但也沒有絲毫行動教會他自我保護,等到下一次孩子又被打時,才氣憤打電話給班主任,我要告訴這些家長,這樣的行為壓根就沒有用。在幼兒園裡,當孩子遭受霸凌的時,家長要學會教孩子擁有自我保護技能。「你為什麼那麼膽小,一點用都沒有。」
  • 雲南9月輿情地圖:輿論點讚瑞麗疫情防控措施及效果 李心草案一審...
    當月雲南熱點輿情集中在司法警務、疫情防控、經濟民生、文化教育方面,其中「李心草案一審宣判」「鎮雄回應男孩為報父仇輟學追兇17年」等成為輿論關注度較高的熱點事件。雲南網絡熱點輿情事件TOP10  當月「雲南網絡熱點輿情事件TOP10」榜單上,「瑞麗出現2例輸入性新冠肺炎病例全市城區人員居家隔離」相關輿情熱度最高,並引發輿論持續關注。
  • 消費者缺乏購票常識和自我保護意識 網上搶機票不慎跌陷阱
    但是,不少消費者由於缺乏購票常識和自我保護意識,容易上當受騙,雲先生、陳女士等人就不小心「中招」了。  【市民投訴】網購機票「被取消」雲先生在一家機票代理公司的官網下單購買了1張2月18日出發、從西安到濟南的機票,並按照該公司網站的提示支付了610元票款,可付款後的訂單狀態一直顯示為「等待付款」,於是撥打網站顯示的400熱線進行詢問。
  • 雲南昆明李心草案一審開庭 被告人當庭認罪
    被告人羅秉乾當庭表示認罪認罰。附帶民事訴訟原告人及訴訟代理人就附帶民事訴訟部分發表了意見。合議庭充分保障了訴訟參與人的各項訴訟權利。被告人家屬、被害人家屬、人大代表、政協委員、新聞記者及部分群眾旁聽了案件審理。法院將擇期宣判。
  • 千峽湖沉屍案第四度開庭 三被告仍拒不認罪
    受審的被告有9位,其中胡方權、張崇宣、金朝國三被告被指控涉嫌故意殺人。  三名被告被指控故意殺人  法庭上避重就輕互相推諉  先來回顧一下警方提供的案情:  胡某與張某原有生意來往,從2010年起的兩年裡,相互之間資金拆借非常頻繁。胡某自稱借給張某資金2650萬元以及其他大額賭債。
  • 李心草溺亡案16名民警被問責處理 昆明李心草案六個疑問
    2020年9月21日,「李心草案」一審公開宣判,昆明市盤龍區人民法院對被告人羅秉乾以過失致人死亡罪判處有期徒刑一年零六個月。就廣大網民關注的涉案其他問題,昆明市有關辦案機關接受了新華社記者的專訪,進行了回應。  一、李心草溺亡前發生了什麼?
  • 寒假如何做好「安全教育」,試著去讓孩子體驗危險,是最有效方式
    讓孩子體驗危險,是最有效的"安全教育"最典型的"安全教育"就是家長打著安全的口號對孩子進行過度的保護。為了避免危險和傷害,索性就讓孩子直接避開任何危險的因素。但是家長對孩子的過度保護只會讓孩子慢慢變得"易碎"。
  • 記者安全指南:如何在危險世界中自我保護
    今年2月,美國保護記者委員會正式發布《記者安全指南——如何在危險和不斷變化的世界裡報導新聞》報告。報告指出,對於新聞工作者來說,我們的世界是一個越來越危險的地方。而「與過去任何一個時代相比,今天的記者其實更加需要依靠自己和相互幫助」。
  • 神木市檢察院分析研判危險駕駛案件特點及成因
    2、被告人多為中年男性受酒文化影響,酒駕行為主要集中在中年男性,這類人群社會交際廣,應酬多,避免不了以酒會友,一旦放鬆自我約束,就容易造成醉酒駕車。涉案的316名被告人均為男性。3、醉駕者酒精含量超標比例較大根據法律規定,車輛駕駛人員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大於或等於80mg/100ml的駕駛行為,是醉酒駕車。
  • 中國遊客安全意識淡化,泰國旅遊讓人惶恐,如何化解旅行危險
    就以最近的一件安全事件為例:泰國的兩艘遊船在普吉島附近的海域意外翻船,這造成了47名中國遊客遇難,此次事件引發了極大多數遊客的恐慌,不只是沉船事故,在整個泰國還有很多地方都充滿安全隱患,諸如砍人事件、大象傷人事件、謀殺事件等,這讓人想起來就毛骨悚然。泰國政府在旅遊安全這一塊,真的做得不夠到位嗎?作為遊客,他們又應當吸取什麼樣的教訓呢?
  • 流浪貓的自我保護意識很強,想把它關進航空箱實行救助需要這麼做
    貓咪從來都是一種很有自己內心想法的動物,它們擁有發達的自我保護意識,有些甚至已經成為了身體的本能。特別是小區裡面常見的流浪貓,可能有很多好心的朋友餵過它們,熟悉了以後也可以摸一摸,但如果你要把它抱走或者關進箱子裡,它們就會很緊張。
  • 知危險會避險,這些交通安全知識講給孩子聽|安全公開課
    知危險會避險,安全文明出行 今天是第九個「全國交通安全日」,今年的主題是「知危險會避險,安全文明出行」。這些交通安全常識,家長要講給孩子聽。
  • 臺灣富味鄉混油案首開庭 6被告只認摻油不認罪
    中國臺灣網11月18日消息 據臺灣媒體報導,臺灣彰化縣富味鄉食品公司的頂級、特級、高級3款純黑麻油被控摻混黃麻油、特黑油(即玉米胚芽油),彰化地方法院今天首度開庭,富味鄉負責人陳文南開庭前說,會以最大誠意處理善後,不過被法官問到是否認罪時,陳文南只認攙油不認罪名。
  • 知危險會避險,這些交通安全知識講給孩子聽 | 安全公開課
    知危險會避險,這些交通安全知識講給孩子聽 | 安全公開課 2020-12-02 21:1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如何幫寶寶度過自我意識的敏感期
    其實這是孩子的自我意識在萌芽,孩子已經進入了自我意識敏感期。敏感期是蒙特梭利最偉大的貢獻之一,她通過對幼兒自然行為的細緻、耐心、系統地觀察,指出:兒童在每一個特定的時期都有一種特殊的感受能力,這種感受能力促使他對環境中的某些事物很敏感,對有關事物的注意力很集中,很耐心,而對其他事物則置若罔聞,蒙氏將其稱為敏感期。
  • 這次,我們深深記住了曾在海邊堆沙堡的兩個孩子
    不是因為看手機而沒看好孩子,即便緊盯著孩子,你是否知道有一種危險叫離岸流?暑期到了,面對炎炎烈日火爐般的烘烤,走,一起趕海去! 海邊溺亡事件令人痛心,但對危險本身具有足夠的認識和防範才最為關鍵。從小培養孩子的安全意識,是每個家庭教育中的必修課,每位家長都不容忽視。沒有無知,就沒有傷害。提高安全意識,請從小做起。
  • 扁家弊案春節後首開庭 被告蔡銘傑蔡銘哲認罪
    專題:陳水扁深陷弊案被裁定羈押    據臺灣TVBS電視新聞報導,臺北地方法院審理扁家弊案今天傳喚被告蔡銘傑、蔡銘哲,兩人均當庭認罪並請求協商。
  • 香港旺角暴亂事件三被告被判入獄 主謀梁天琦刑期6年
    案件主謀,梁天琦2016年2月春節期間,香港旺角發生暴亂事件,致使數十名警務人員受傷。三名主要被告於上月被裁定暴動罪及襲警罪成立,香港高等法院今早對其宣判刑期。法官彭寶琴判刑時表示,參與暴動的後果均屬咎由自取,法庭不接受政治訴求為求情理由,亦不容許將民生及政治等爭議訴諸暴力,因此判處旺角暴亂主謀、「本土民主前線」前發言人梁天琦入獄6年,第二被告黃家駒入獄3年半,第三被告盧建民入獄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