賽龍熱鬧蕩心中,粽子飄香迎端陽!鶴山人今年端午這樣過

2020-12-09 騰訊網

我們的節日

-4-

當艾草的清香氤氳了整個屋子

餐桌上飄起蜜粽的甜香

今天,農曆五月初五

端午節到了

端午凝聚了中國人

與自然和諧共處的智慧

仲夏時節天氣溼熱

先民用艾草、蒲葉防疫防病

順應天時,趨利避害

小孩佩戴香包,系五色線

到七夕節才剪下來

丟到屋簷任喜鵲銜取

驅蟲驅疫,期盼多福安康

如今,端午的節日物語

變得更加豐富

龍舟競賽是最熱鬧的活動

棹影斡波,鼓聲劈浪

激揚拼搏的精神

彰顯生命的力量

朵朵香粽是最鍾情的味道

軟糯可口,唇齒流連

或鹹或甜都要品嘗

世間百味都是好味

馮銘軍 攝

一片粽葉,裹入縷縷情思

一把艾草,插上憧憬期望

今天

願你收穫仲夏時節的美妙與安康

盡享假日的悠閒與快樂!

鶴山天氣預告

雖然今早有陣雨降溫

但是

目前鶴山高溫黃色預警信號

仍在生效!

今天我們迎來端午假期的第一天

但天氣還是一成不變的

因為副熱帶高壓就像個大鍋蓋一樣

牢牢地罩住華南地區

熱氣根本無處可逃!

不過未來幾天

「副高」有點鬆動

偏南氣流趁機上位!

將帶來不穩定的雷雨天氣,

端午假期需注意陣雨突襲!

其中

25日(今天)有陣雨或雷陣雨

局部雨勢較大

伴有雷電、短時大風

外出要注意做好防禦

展望27日開始

天氣轉晴熱~

總體來說

端午假期三天(25-27日)

還是離不開一個「熱」字。

雖然下雨算是行走的天然空調,

但雷雨愛玩「快閃」,來得快去得也快。

建 議

1、天氣炎熱,需注意防暑降溫,及時補充水分。

2、端午假期有不穩定雷雨天氣,需注意防範局地強降水、雷雨大風對假期活動的影響。

3、夏天遊泳請到正規泳池,不要到沒有防護的江河野泳。

假期出行要注意

端午出行注意防範風雨

端午期間,高速公路7座及以下小客車不免費,出行車流主要以返鄉探親和短途自駕遊車輛為主。受疫情影響,以及中考高考臨近,預計部分車主出行意願不強,端午期間高速公路整體車流量跟平時不會有太多變化。預計返程高峰預計在6月27日出現。

布丁君提醒各位車主

假期出門在外要注意行車安全

出行前認真檢查車輛

確保車輛技術狀況良好

避免因車輛故障引發交通事故

若遇降雨,請減速慢行

謹防路面溼滑、車速過快

這些路段有交通管制

廣惠高速

受6月8日強降雨導致邊坡塌方的影響,廣惠高速往惠州方向K1909+000-K1907+500(龍溪至博羅段)、往廣州方向K1909+000-K1910+000(博羅至龍溪段)進行邊坡搶險施工。兩處施工點均佔據第三車道及應急車道,第一、第二車道可通行。

此外,花莞高速沙埔立交上跨廣惠高速拼寬橋橋面系、河惠莞高速慄崗互通上跨、併線廣惠高速施工,車輛需留意路面狀況,安全低速通過。

開陽高速

從2019年12月6日起至2020年7月31日止,水口互通湛江方向出口匝道進行拆除重建,實施全封閉施工。往湛江方向車輛需繞行至開陽高速開平站駛出,或提前繞道新臺高速司前站駛出。

6月10日12時至7月10日12時,開陽高速江門段沙塘站因改造施工,實施全封閉交通管制。管制期間,需出入開陽高速沙塘站的車輛請繞行至相鄰的開平站或塘口站進出。

5月29日12時至6月29日12時,開陽高速陽江段白沙站因匝道改造施工,實施全封閉交通管制。管制期間,需出入開陽高速白沙站的車輛請繞行相鄰的高速公路收費站。

虎門大橋

端午節期間,虎門大橋仍實施全天禁止貨車及40座以上客車通行。同時,虎門大橋懸索橋段(K37+800至K38+700)因應急施工需封閉雙向應急車道,請車輛有序通行。

莞佛高速大湧橋西行方向

今年4月7日至7月28日期間,G9411莞佛高速公路南沙路段大湧高架橋西行方向(虎門大橋至南沙坦尾立交)封閉,啟動橋面處治工程。封閉期間,東行方向(南沙坦尾立交至虎門方向)改為雙向通行。過往車輛也可選擇往廣珠北–南沙大橋方向繞行。

韶贛高速梅嶺站出口

因擴建施工需要,從5月1日0時起至10月31日24時止,梅嶺站出口車道進行改造,實施出口雙向全封閉施工。途經車輛需繞行至南雄站、珠璣站駛出,或江西康大高速大餘站駛出。

今天是農曆五月初五

豔陽似火

雖然今年因為特殊原因

古勞水鄉的龍舟賽並未舉行

馮銘軍 攝

初一起,初二忌

初三初四扒出屎

初五初六扛過基

初七初八摳泥屎

……

這首朗朗上口的民諺

依然在古勞水鄉各處

口耳相傳

在龍舟文化的薰陶下

古勞水鄉兒女

對龍舟有著一份深厚的感情

深植於血脈裡

歷盡滄桑依然經久不衰

馮銘軍 攝

在古勞水鄉

數百年來

水鄉人民把龍及龍舟當作是吉祥之物

他們祈求

每年只要對龍拜祭

舞了龍頭,「扒」了龍舟,洗了龍舟水

就會風調雨順,五穀豐登,六畜興旺

國泰民安,人興財旺,家庭幸福,福壽綿長

我們今天一起來重溫一下

起龍舟、賽龍舟、埋龍舟……

三夾騰龍的各個環節

起 龍 舟

每年農曆四月初八後至五月初一前

古勞各村都有一系列的起龍儀式

習俗包括有起龍、祭龍(祭河神)、

畫龍點睛、舞龍頭、唱龍舟、

包粽子、練橈等等

歐蕊榮 攝

沉睡了一年的龍舟被喚醒

龍頭、龍尾先出水,再到龍身

待到龍舟安全出水後

把龍舟上的水放乾淨

一聲號令下

數十男丁一齊將龍船舉起抬到岸上

馮銘軍 攝

龍舟洗涮乾淨重新上油

紮好龍筋

再由德高望重的村中長輩

畫龍點睛

祈福儀式結束後

龍船被抬到外河中

進行遊龍或比賽

馮銘軍 攝

河中央搭起彩樓

俗稱「龍門」

龍門兩邊貼上對聯

扒丁將龍舟駛入龍門

將一尾生猛鯉魚拋入河中

取名「鯉魚跳龍門」的吉祥之意

馮銘軍 攝

賽 龍 舟

馮穎瑤 攝

馮銘軍 攝

三夾賽龍舟以農曆五月初三、初四兩天最為精彩。這兩天,由沙坪城區通往賽區——古勞三夾橋至昇平圩河道,十裡堤圍,都是前來觀看龍舟賽的群眾,三夾河兩岸的觀賽臺上更是人山人海,密不透風。爆竹聲、鑼鼓聲匯成一片,震耳欲聾。無論是烈日當空,還是遇上大雨淋頭,群眾看龍舟賽的興趣絲毫不減。

睇 龍 舟

馮穎瑤 攝

歐蕊榮 攝

每年的端午節,古勞水鄉的三夾騰龍如約而至。遇上大比之年,三夾河兩岸座無虛席,精彩的龍舟競渡吸引來自珠江三角洲、港澳臺同胞、海外華僑數以萬人前來觀看,場面非常壯觀。即便是平常的年份,古勞水鄉兒女也會呼朋喚友,攜兒帶孫,在河堤上睇龍船、講龍船經,將三夾騰龍這份歷史悠久的文化傳承下去。

馮穎瑤 攝

趙蘭芳 攝

水鄉人都相信洗了龍舟水,就會風調雨順,五穀豐登,六畜興旺,國泰民安,人興財旺,家庭幸福,福壽綿長。

龍 舟 飯

李建榮 攝

任家宜 攝

張海泉 攝

每年的端午節初一至初五,各村全村男女老少齊聚祠堂,喝酒聚餐,俗稱「龍船飯」,招待親朋戚友,氣氛極其熱烈、祥和。各村的龍舟隊也回到祠堂裡,同村民們一起吃「龍船飯」,飯席上議論熱烈,總結經驗,相互鼓勵,明年再奪好成績。

埋 龍 舟

歐蕊榮 攝

「初五初六扛過基」是指農曆五月初四比賽完後,初五後扒丁就將龍舟抬過基在埋龍船的附近擺放好,俗稱「龍過基」。

「初七初八摳泥屎」意思就是將龍舟埋在河塘底,讓泥漿掩埋整艘龍船。

農曆五月初五之後,一年一度的龍舟賽結束各村便忙著把龍舟「扛過基」(三夾堤圍),送回「龍床」,將龍舟掩埋到河湧底藏起來。

埋龍舟之日,敲鑼打鼓,鞭炮齊鳴,村民歡騰,先由村長率領眾人在祠堂裡舉行拜祭儀式,祭奠神祉,保村安民。之後,眾「扒丁」將龍舟抬起,在有經驗的老船長指揮下,把龍舟抬到圍基的小河湧裡,拔起船底的木塞,將龍舟沉入水底,再用木柱固定好。龍頭、龍尾、船槳、龍鼓、銅鑼等放入祠堂的「龍船屋」裡保管起來。「三夾騰龍」活動至此圓滿結束。

端午小長假

想好去哪玩了嗎?

端午期間

儘量避免前往人多的地方

外出過程中要做好防護措施

佩戴好口罩

回家勤洗手

祝你端午安康!

鶴山市融媒體中心綜合整理

部分來源:人民日報、廣東發布、鶴山天氣

編輯:呂楨華

監製:呂悅怡

相關焦點

  • 賽龍熱鬧蕩心中,粽子飄香迎端陽!鶴山人今年端午這樣過
    變得更加豐富 龍舟競賽是最熱鬧的活動 棹影斡波,鼓聲劈浪 激揚拼搏的精神 彰顯生命的力量 朵朵香粽是最鍾情的味道
  • 「濃情端午,粽葉飄香」開福怡嘉熱鬧過端午
    「濃情端午,粽葉飄香」農曆五月初五,中國的傳統節日—端午節,長沙市怡嘉陽光家園為了迎接端午節活動,進行了買菜等一系列前期活動。每一年端午節都是宴請家長來家園一起過節,今年因為疫情,在家園一起過節的有志願者團隊、所有學員和老師,但同樣可以讓大家過一個熱鬧、快樂的節日。
  • 話端午|粽子飄香
    每逢端午節,留香的艾草、飛渡的龍舟、甜蜜的粽子,總會讓人再次感到中華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蘊和傳承,也讓華夏兒女感受到千年習俗,帶給我們那份深深的情懷。端午節這天,家家吃粽子。粽子好吃,要感謝我們勤勞聰明的先輩。據說,當年屈原仰望蒼天,他時刻憂慮著國家民族的命運,當傳來國都被攻陷的消息後,他徘徊在汨羅江邊,他憤怒、他哀傷。
  • 「濃情端午,粽葉飄香」開福怡嘉熱鬧過端午
    「濃情端午,粽葉飄香」農曆五月初五,中國的傳統節日—端午節,長沙市怡嘉陽光家園為了迎接端午節活動,進行了買菜等一系列前期活動。每一年端午節都是宴請家長來家園一起過節,今年因為疫情,在家園一起過節的有志願者團隊、所有學員和老師,但同樣可以讓大家過一個熱鬧、快樂的節日。
  • 粽子飄香又端午
    粽子飄香又端午作者:池陽隱士
  • 端午,又一年粽子飄香的時節
    端午,又一年粽子飄香的時節 2020-06-25 13:5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熱鬧過端午 動物們吃起「粽子」
    熱鬧過端午動物們吃起「粽子」 (1/9) "← →"翻頁
  • 只吃粽子就夠了?採一株艾草,戴一包香囊,端午這樣過才有儀式感
    植保1801班的班長王文娟稱,「做蛋兜是我們班沈沁文同學提出來的,她是揚州人,一開始她在宿舍做著玩,我們感覺特別好玩,就讓她教我們做。她說用蛋兜裝雞蛋並送給小孩子是揚州過端午節的一個傳統,每到端午她外婆就會給她做好看的蛋兜。」
  • 端午節 | 今年的端午,蘇州衛生職業技術學院這樣過
    粽情端午,願你安康  天文專家表示  今年的端午節有些特別  它是21世紀  最晚的三次端午節中的一次   你會怎樣度過這次的傳統佳節呢?  讓端午過得更有韻味吧  端午由來  每年的農曆五月初五是我國傳統的端午節,這一天,人們會通過包粽子、插艾葉、佩香囊、飲雄黃、划龍舟等活動祈福健康平安。
  • 臨縣前青塘:粽子飄香名揚天下
    青塘,一個令人嚮往的地方 劉亮亮 攝「青青蘆葦蕩,深深海眼亮,悠悠粽飄香,家家奔小康!」端午時節,走進臨縣前青塘村,到處生機勃發,滿目蒼翠、空氣清新,遊人如織,樂享滿缽粽香。特別令人欣喜的是,今年的新冠肺炎疫情並沒有阻擋前青塘村加快發展打造中國特色古村落旅遊勝地的腳步,獨具特色的青塘粽子飄香吸引了來自全國各地成千上萬遊客和中央、省、市各級媒體的數百名媒體記者慕名採訪,魅力無窮的前青塘村每天都有上萬遊客光顧,真可謂是熱鬧非凡、名揚天下。
  • ​ 又到粽子飄香時
        時光流淌,不知不覺又近粽子飄香的端午節,許多事不經意間浮出我的記憶,逸出我的腦海。  現在市場上粽子品種琳琅滿目,粽子還叫粽子,米還是叫米,可包出來的粽子,已失去了兒時的味道。記不清兒時幾歲起,在心裡有了粽子的記憶;記不清粽子關聯多少人,多少事,但與之關聯最多的便是母親,現在憶起來是那麼溫馨、難忘,久久在心中蕩漾。
  • 端午節臨近,又到了粽子飄香的時節,你吃過龍遊粽子嗎?
    「粽子香,香廚房。艾葉香,香滿堂。桃枝插在大門上,出門一望麥兒黃。這兒端陽,那兒端陽,處處都端陽。」一年一度的端午節即將到來,「每逢佳節倍思親」的小夥伴們,您上哪兒尋找端午的念想與鄉愁呢?在浙江省衢州市龍遊縣,臨近端午,家家戶戶都會開始包粽子,等著在外的兒女們回家享受家鄉的味道。
  • 今年端午節,本世紀罕見!萬州這樣過的...
    今年端午節,本世紀罕見!萬州這樣過的......今年的端午節相當特別:它是21世紀最晚的三次端午節的一次在這個如此特別的日子裡我區各地各單位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共度溫馨、安康的節日。
  • 「頌楚辭贈粽子 弘揚傳統文化」 信陽師院學子詩情畫意過端午
    慷慨激昂的詩歌,抑揚頓挫的誦讀,讓人感受到中華民族的力量和自信。  自古悲憤出詩人。屈原放逐,乃賦《離騷》。去年四川發生的特大地震災難,在所有的中國人心上深深地劃下了一個巨大傷口。詩歌不僅抒發了人們心中的悲痛與感傷,而且詩歌也點燃希望,讓人們再次感到力量。
  • 端午時節粽子香
    粽子香,香廚房,  艾葉香,香滿堂。  艾條插在大門上,  出門一望麥兒黃。  吃粽子,沾白糖,  鹹肉粽子噴噴香。  這是一首年代久遠的歌謠。在端午節即將來臨時,我不由想起了它。小時候,就盼著過端午。每逢端午節,奶奶總會買來一些紅棗、花生、糯米、鮮肉等。
  • 【端午情懷】粽子飄香愛學生
    清晨,當人們還沉浸在品粽香、插艾蒿、抹雄黃等溫情而熱鬧的氛圍時,我們的校園裡早已微風輕撫、鳥語花香、書聲琅琅。不一樣的場景、一樣的溫情與熱鬧!學校領導、師生齊聚食堂,共話端午,共包粽子。同學們在包粽子過程中,心靈手巧,動作嫻熟。稻草翻飛自如,糯米潔白耀眼,配料齊全開胃,粽子稜角分明,錐體煞是可愛,清香沁人心脾。「碧艾香蒲處處忙。誰家兒共女,慶端陽。」
  • 臨縣前青塘:粽子飄香名揚天下
    青塘,一個令人嚮往的地方 劉亮亮 攝「青青蘆葦蕩,深深海眼亮,悠悠粽飄香,家家奔小康!」端午時節,走進臨縣前青塘村,到處生機勃發,滿目蒼翠、空氣清新,遊人如織,樂享滿缽粽香。端午將至,粽子飄香,全國各地慕名到前青塘的遊客逐漸多了起來。在經過大棚採摘、參觀古建築群、泛舟魚塘、品嘗粽子等一系列的鄉村旅遊項目後,遊客們提著大包小包的青塘粽子,盡興而歸。
  • 端午將至,艾葉、菖蒲熱賣,粽子飄香~
    清明插柳,端午插艾按照福鼎人的習俗端午這天除了吃粽子還習慣將艾草和菖蒲用紅線
  • 又到一年端午時 家家戶戶粽飄香
    記者注意到,此次抽檢中大部分粽子均為袋裝或盒裝,散裝粽子僅有伊藤洋華堂有限公司錦華店在售的兩個批次,且均檢測合格。  端午·客運  今日將迎來端午節出行客流高峰  本報訊(記者 張晨曦) 今日是端午節,但是不少市民昨日就已經提前出行。值得一提的是,由於今年端午節正值中、高考之後,所以在出行的大軍中學生佔了較大的比例。
  • 今年莆田人怎麼過端午?有人這樣划龍舟……
    「受到疫情影響,今年莆田多地取消了端午節的民俗活動。一天下來,想必大家或多或少都能感覺到,莆田今年的節味沒有以往濃烈……莆田人喜好過節,在民俗方面講究許多。關於端午節,一直流傳著這樣的順口溜:「初一糕,初二粽,初三螺,初四艾,初五爬龍舟,初六嘴觖觖」。初一磨米糕拜拜;初二備料包粽子;初三吸食麥螺,有醫治短脖病的說法;初四門楣上插艾草,寓意闢邪禍;初五划龍舟;初六的張著嘴巴,沒什麼可以吃的了……簡單的順口溜,反映了過往莆田人的節日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