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德宏首次拍攝到針尾鴨 德宏觀測、拍攝到的鳥類種類升至711種
本次拍攝到的針尾鴨。(張海鈺 攝)12月2日,德宏自然生態攝影師張海鈺在瑞麗市弄莫湖公園拍攝到3隻針尾鴨,經香港觀鳥會前主席張浩輝博士等人核查確認,這是針尾鴨在德宏的首次影像記錄。至此,在德宏觀測、拍攝到的鳥類種類由710種升至711種,更加逼近全國鳥類種數的50%。針尾鴨(學名:Anas acuta)是中型遊禽,屬水鴨類。體長43—72釐米,體重0.5—1千克。
-
青海湖首次監測到水鳥草鷺 鳥種記錄增加至224種
記者從青海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了解到,在開展青海湖水鳥監測過程中新監測到草鷺,為青海湖鳥種同時也是青海省的鳥類再添新記錄。至此,青海湖鳥種記錄增加至224種。 據介紹,監測人員於5月22日12時許在小泊湖溼地發現一隻較大體型的呈灰、慄及黑色的涉禽,這隻體色明顯有別於平常所見的其它鷺科水鳥,引起了觀測人員的注意。
-
118種鳥類現身 刷新觀鳥圖鑑
由專業觀鳥者和業餘隊員共同組成的10支隊伍在短短12個小時內,記錄下118種鳥類身影,並為南京觀鳥圖鑑更新了大濱鷸、白額燕鷗等鳥種。昨天清晨5點多,「鳥友」劉威就已經從仙林出發,奔赴觀鳥「聖地」——位於浦口的老山國家森林公園,這支隊伍的專業人員率先抵達,業餘選手則隨後趕到。在參賽選手們建立的微信群裡,早上4點便有鳥友「活躍」,戲稱自己要「起得比鳥早」。
-
118種鳥類現身 刷新南京觀鳥圖鑑
由專業觀鳥者和業餘隊員共同組成的10支隊伍在短短12個小時內,記錄下118種鳥類身影,並為南京觀鳥圖鑑更新了大濱鷸、白額燕鷗等鳥種。 21日清晨5點多,「鳥友」劉威就已經從仙林出發,奔赴觀鳥「聖地」——位於浦口的老山國家森林公園,這支隊伍的專業人員率先抵達,業餘選手則隨後趕到。在參賽選手們建立的微信群裡,早上4點便有鳥友「活躍」,戲稱自己要「起得比鳥早」。
-
570種!江西鳥類鑑定完畢(圖)
文/全媒體記者石鵬 圖/記者許南平 石鵬 中國江西網訊 8月24日,記者從省林業部門獲悉,根據鄱陽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和省林業廳與全國鳥類環志中心合作研究的最新結果顯示,我省新增鳥類20種,達22目84科280屬570種(620種和亞種),佔我國鳥類1445種的39.52%。這也是我省迄今最全面最準確的鳥類名錄。
-
雲南德宏供電局防止黃嘴河燕鷗棲息地淹沒
王小靜 孫華5月即將到來,德宏可能提前進入汛期,此時,最憂心的是南方電網雲南德宏供電局。為了保護黃嘴河燕鷗,德宏供電局與盈江縣環境生態部門以及所涉流域電站多次對接協調,實施安全流量放水,防止發生因電站排洩水流量而造成水位暴漲,造成黃嘴河燕鷗巢穴被淹沒。
-
東洞庭湖越冬水鳥超過13萬隻 監測到4種新記錄鳥類
監測到4種新記錄鳥類 湖南日報4月2日訊(記者 徐亞平 通訊員 張脫冬 易朗朗)4月1日,湖南東洞庭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發布了《鳥類監測公報》:截至2015年3月,該保護區共記錄到鳥類18目64科342種,其中國家一級保護鳥類7種,二級保護鳥類44種。
-
記者拍下全球性易危鳥照片 刷新浙江鳥類新記錄
左圖中的鳥是一種 「全球性易危」鳥類——短尾鴉雀! 3月1日,我在寧波四明山拍攝到這種鳥。浙江省野生動植物保護協會野鳥分會會長、鳥類生態學博士陳水華看了照片後確認,短尾鴉雀為首次有照片確證的浙江鳥類新記錄!而右圖中的鳥是寧波城郊常見的棕頭鴉雀,尾部明顯比左圖的鳥長。
-
西藏自治區發現鳥類分布新記錄種黑腹濱鷸
專家:未來可能會有更多新發現 西藏自治區林業調查規劃研究院研究人員今年冬季在西藏拉薩林周縣發現了2隻鷸科鳥類——黑腹濱鷸,系西藏鳥類分布新記錄種。這一新發現的相關文章也已刊登在《動物學雜誌》上,文章第一作者為自治區林業調查規劃研究院工程師陳越。
-
初中女生「追鳥」 一年多記錄55種野生鳥類
都知道嘉興綠化做得好,但是樹林裡究竟穿梭著多少種野生鳥類呢?有個初中女生在節假日裡跟著爸爸去公園追尋鳥的蹤影,歷時1年零3個月,寫下了一份有趣的調查報告。報告顯示,嘉興市區至少有55種野生鳥類。 清朝時的48種鳥還在嗎? 阮小伊是嘉興一中實驗學校的初三學生,她的爸爸是我市著名的專門拍攝鳥類的攝影師阮翔。「我懂事起就常和爸爸一起去觀鳥。」跟著爸爸一起看到的鳥類太多了,阮小伊特別想知道在嘉興到底可以看到多少種鳥。
-
雲南省鳥類新記錄,坐標保山青華海
近日,東方鴴、斑胸濱鷸、棕尾鵟、短趾雕等近十種珍稀鳥類陸續抵達保山青華海國家溼地公園。經專家鑑定,新增鳥類記錄9種。>其中,東方鴴為雲南省鳥類新記錄,保山市鳥類新記錄6種,分別是東方鴴、斑胸濱鷸、黑腹濱鷸、三趾濱鷸、短趾雕、棕尾鵟。
-
京山又發現14種新鳥種,長相太驚豔了,目前已記錄243種鳥類
但在某一天,它們被京山觀鳥愛好者發現並拍攝下來,從而成為了京山鳥類名錄中的一部分。寸草心鄉村環境保護促進會會刊《鄉村觀鳥》雜誌特設了一個欄目叫《京山鳥種新記錄》,會根據京山和外地鳥友的觀鳥、攝鳥記錄,不定期發布京山新發現的鳥種,展示京山鳥類之美。
-
雲南官民攜手營造「鳥類天堂」
中新網昆明4月2日電 (記者 刀志楠)1日,正值「國際愛鳥日」,在位於中緬邊境的雲南省德宏州,一場「愛鳥周」活動正式啟動,當地森林公安、林草局、鳥類保護志願者等將在接下來的一周,在德宏進行鳥類攝影,向沿途村民宣傳鳥類保護知識。
-
成都境內記錄鳥類496種 白喉斑秧雞首現四川
報告顯示,2020年夏秋季(7月1日-10月31日)調查共記錄到鳥類238種23576隻,相較一、二季度261種不重複記錄56種。其中白喉斑秧雞為成都鳥類新記錄,亦是四川鳥類新記錄。目前成都市記錄鳥種達496種。
-
鳥類專家多年追蹤記錄,滇池有13種海鷗
11月24日,記者從昆明鳥類協會了解到,據專家多年觀察記錄,和紅嘴鷗一起來昆明越冬或遷徙路過的鷗類,不止紅嘴鷗一種,據《雲南鳥類名錄2020.1》記載,滇池流域共出現過13種鷗類。昆明鳥類協會秘書長趙雪冰介紹,國內外鳥類專家近十年來加強了影像記錄,這些鷗類的高清美圖得以呈現在讀者眼前。
-
青海隆寶鳥類新記錄——翹鼻麻鴨
4月下旬,青海隆寶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站組織技術人員分兩組同步開展隆寶保護區春季鳥類監測工作,此次共記錄鳥類39種5700餘只,其中,黑頸鶴103隻,赤麻鴨520餘只,斑頭雁4400餘只。與2019年同期相比,隆寶保護區鳥類種類增加了4種,調查發現新增鳥類記錄1種——翹鼻麻鴨。
-
愛鳥周30日啟動 成都植物園今年已記錄71種鳥類
原標題:愛鳥周30日啟動 成都植物園今年已記錄71種鳥類 四川在線消息(四川在線記者 李慶)四川省第33屆「愛鳥周」將於本周日(30日)啟動,成都市植物園屆時將舉辦以「觀鳥愛鳥護鳥,共享自然之美」為主題的愛鳥活動。成都市植物園27日稱,植物園是名符其實的鳥類天堂,自2014年以來志願者在成都植物園已發現並記錄了71種鳥類。
-
【生態】劍鴴、大杓鷸現身,保山青華海鳥類監測記錄增至265種
原標題:【生態】劍鴴、大杓鷸現身,保山青華海鳥類監測記錄增至265種 近日 保山青華海溼地公園飛來「新朋友」 經專家鑑定發現> 新增記錄鳥類13種 其中 7種為保山新紀錄 來(棕臀鳳鶥在《中國鳥類野外手冊》中記錄為棕肛鳳鶥)
-
成都境內記錄鳥類達496種!你能猜出這些都是什麼鳥?
11月14日,記者從成都市公園城市建設管理局獲悉,《2020年成都市生物多樣性(鳥類)監測及野生動物疫源疫病監測巡護報告(夏秋季2020.07.01—10.31)》出爐。報告顯示,2020年夏秋季(7月1日—10月31日)調查共記錄到鳥類238種23576隻,相較一、二季度261種不重複記錄56種。
-
將樂龍棲山鳥類再添新記錄——斑鶇
為了做好鳥種記錄,立即用長焦鏡頭進行拍攝,通過圖片對照《福建鳥類圖鑑》,並經福建省觀鳥會專家確定此種為斑鶇,是龍棲山新記錄鳥種。 近年來隨著龍棲山整體生態環境持續向好,自然保護管理工作有效性進一步加強,生物多樣性觀測規範化、持續性的開展,龍棲山鳥類種類不斷刷新和增加,生物多樣性和物種豐富度明顯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