貞節牌坊是封建時代為表彰守節、殉節的婦女建立的牌坊。說得好聽是給女人頒發的榮譽,用來讚頌女子的貞潔。
為了這份光榮,卻葬送的是一個女人的一生。一個女人在如花的年紀沒有盼頭的煎熬的活著直至生命的凋零。
對於她們來說,活著沒盼頭,死又無可奈何。長壽的更是煎熬。何時是個頭,何時能解脫,估計是一生的自我追問。
就是這樣日復一日苦苦的守候,才能得到一塊牌坊。沒人會記得她活著有多痛苦。世人只會知道這個家族或者這座小鎮有塊牌坊。
今天推薦一部以貞節牌坊為主題的電視劇《牌坊下的女人》,翻拍自臺灣電視劇《貞女烈女豪放女》。對於這部劇還是很有爭議的,很多人覺得翻拍的並沒有原版的好,不知道你們認為哪部好呢?
這部劇講述的是:民國六年,在江南清河鎮裡有兩個封建的大家庭:一是號稱「佟半朝」的佟家和「暴發戶」季家。兩家一向不對頭,劇開頭前朝當紅太監單公公假借聖諭頒發的貞節牌坊給季寡母,季家一時風光無限。
而佟家族長佟善群因心生嫉妒,便要自家女人也守回個貞節牌坊、烈女碑來,以彰顯門庭,致使三個無辜女人陷入了愛不能愛、恨不能恨的人間地獄……
而經過了種種家庭變故,佟大太太素蓉服毒自殺,二太太鳳琴瘋了並且離開了這座小鎮,佟善群精神失常,守寡的弟媳其貞依然愛著曾經傷她很深的佟善群,陪在他的身邊。
這部劇相信很多人也有看過。我印象最深的是片頭曲一句話:「誰願美夢中醒來,可是還是要醒來。」我想這句話放在各個場合下都是適用的。
我們都希望活在美夢中,但現實又是那麼殘忍地將我們從夢中抽離出來。而這部劇佟善群這個偽善迂腐的形象更是封建禮教下絕大多數思想陳舊的大男子代表。寬待己嚴於人就是這些男子的處事方式。既能收穫面子又不需要付出。
從這部劇的小人物出發去闡述整個故事,以小見大,如果拍得不好,就會惹得眾人唾罵。實際上這部劇確實把封建禮教下對女子的剝削和殘害拍出來了。這值得讚揚。
現代人這麼看這塊牌坊,只能感嘆,這是封建制度下,泯滅人性的愚昧思想。是漫長歷史長河中禍害女性的枷鎖。古人難道不知道嗎?她們知道,卻無力改變。所處的時代不同,看待事情的態度也不同。如此不公,摧殘人性。就因為女子無處可發聲,女子只能當男人的附庸。
如今女子有了發聲的渠道,女子也能自強獨立,女子終於不再只是別人的附庸了。
時至今日,我們應該以尊重的態度去看待古代願意和夫君一同尋死的烈婦和那些一輩子從一而終的貞潔女子。寬容地對待那些丈夫不幸去世,再嫁的女子。
用一輩子去等待一個不歸人,只為換得一塊冰冷的牌坊,只是為了滿足別人的私慾,女人要求的只是幸福罷了。
劇荒,不知道看什麼?
關注飄雪不迷路,看飄雪嘮嗑嘮嗑。
煲劇不斷,快樂加倍。下次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