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交通管理中,程序公正原則實現的四種保障性制度!

2020-12-23 木林普法

在道路交通安全管理中,能夠保證程序公正原則得以實現的相關保障性制度,主要包括以下四個方面:

一是,迴避制度。

迴避,是指道路交通安全管理主體及其辦案人員由於與本案有利害關係或者其他可能影響案件公正處理的關係而不參加該案的調查、審查、審批等活動。

關於迴避制度,《道路交通安全違法行為處理程序規定》中並沒有完整的規定,主要是根據第八十條,適用《公安機關辦理行政案件程序規定》中的規定。

二是,調查和決定分離制度。

調查和決定分離制度,是指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案件的具體調查人員不得作為道路交通安全管理行為的決定者。

在具體的實踐操作中,一般情況下,一個決定的作出,要由辦案人員、法制審核人員和審批人員分別完成各自的工作,法制審核人員和審批人員主要是依據辦案人員提交的卷宗來作判斷。

其實,這也就是行政案件中,甚至是行政訴訟中的參與了前程序要在後程序中迴避制度的落實。

三是,合議制度。

《道路交通安全違法行為處理程序規定》中沒有明確列出該制度,《道路交通事故處理工作規範》第90條中有一個對死亡事故和其他疑難、複雜案件的集體討論制度。

關於該制度,主要規定在《行政處罰法》第38條中,對情節複雜或重大違法行為給予較重的行政處罰,行政機關的負責人應當集體討論。

該規定作為行政處罰的一般規定,在道路交通違法行為處理中,同樣應該遵守。

該觀點的疑問在於司法權是否幹涉了行政權的行使!畢竟內部的合議制度更多體現的內部事務,是一種內部保障程序,民眾和司法機關應關注的焦點在於行政行為的外部體現。

以上三個觀點主要來源於:鄭才城、譚正江、畢華編著的《道路交通安全法學》,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出版社,第155-156頁。

四是,法律審核人員的資格限制制度。

自2018年起,《行政處罰法》第38條中還規定,在行政機關負責人作了決定之前,應當由從事行政處罰決定審核的人員進行審核。行政機關中初次從事行政處罰決定審核的人員,應當通過國家統一法律職業資格考試取得法律職業資格。

關於該條規定,在行政處罰訴訟中,已經成為了一個新的辯點。

木林認為,該制度也應該算一個保障制度。

相關焦點

  • 評論:始終堅持程序公正與實體公正並重
    始終堅持程序公正與實體公正並重    ——二論深入貫徹全國檢察長座談會精神、全面正確實施修改後刑訴法  「正義不僅要實現,而且應當以看得見的方式實現。」實現司法正義,必須強化程序意識,始終堅持程序公正與實體公正並重。
  • 實體公正維護與程序公正建設
    【關鍵詞】司法公正  實體公正  程序公正  監督機制    【中圖分類號】DF86    【文獻標識碼】A司法公正是指以公平和正義為原則開展司法活動。實體公正維護和程序公正建設是司法公正面臨的兩項重要任務,即司法公正可分為實體公正和程序公正兩個方面。雖然不同歷史時期對司法公正的解釋不同,但一直以來,學術界對如何處理實體公正和程序公正之間的關係關注度較高。
  • 公安部新《道路交通事故處理程序規定》今起實施
    為進一步規範道路交通事故處理工作,保護當事人合法權益,公安部近日修訂發布了《道路交通事故處理程序規定》(公安部令第146號),於2018年5月1日起施行。公安部交通管理局有關負責人介紹,事故處理事關群眾切身利益,事關社會公平正義,事關公安機關執法公信力。修訂《道路交通事故處理程序規定》的目的,就是要積極回應群眾對依法、公正、高效處理道路交通事故的新期待、新要求,不斷推進道路交通事故處理規範化,切實維護當事人合法權益。
  • 要把實現程序公正擺在審判工作更加突出的位置
    ,既要看到程序公正是實現實體公正的前提和保障,更要重視程序公正的獨立價值,要儘快消除「重實體輕程序」的傳統思維定勢,把實現程序公正擺在審判工作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強人權司法保護,更好地維護和促進司法公正。
  • 程序公正的價值研究
    在我國,近年來,隨著國家立法制度的不斷完善和司法制度改革進程的不斷加快,程序正義的重要性也越來越引起社會各界特別是法律界的重視。法律程序的變革同時也引起了法律價值觀的轉變,一些法律新型術語也被移植與創生,本文亦試圖就此拋磚引玉,做一孔管見之述。
  • 程序公正與中國法治之路(一)
    按照當代「公正理論集大成者」羅爾斯的分類,公正包括實質公正、形式公正和程序公正三大類。實質公正是關於社會的實體目標和個人的實體性權利與義務的公正;形式公正是指嚴格地、一視同仁地依法辦事;程序公正則是指在制定和適用規則的過程中程序具有正當性。 實際上,形式公正是實質公正最初級的要求。
  • 道路交通安全管理中道路範圍的界定研究
    當前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中,對於如何正確理解道路的含義存在爭議,直接影響道路範圍的準確界定,有必要對界定道路範圍的意義和道路的含義進行研究,理清界定道路範圍的基本原則和思路,以確保《道路交通安全法》的正確貫徹實施,適應與道路相關的執法辦案工作需要。
  • 實現程序正義的基本標準
    程序正義,最早起源於古老的「自然公正」原則,在古羅馬法「人不能裁判有關自己的訴訟」中就蘊含了裁判程序必須公正的內容。但程序正義被當著一種法治觀念,最早是在13、14世紀英國的普通法中,當時叫做「自然主義」。而後,程序正義在美國取得前所未有的發展,被稱為「正當法律程序」。  (一)英國的自然正義。自然正義起源於古羅馬法。
  • 行進中的程序正義
    其次,在訴訟權力的分配過程中,應充分考慮訴訟雙方當事人力量差異,遵循機會的公平平等原則和差異原則。第三,通過構建和遵循公正且權利制約的程序,實現法律的公平正義。就「刑事訴訟而言,正義的結果莫過於發現案件的事實真相,使有罪者罰當其罪,還無罪者一身清白,然而訴訟認識的局限性決定了這種正義結果出現的非必然性。」
  • [湖南] 常德全力推進保障性安居工程善搭"民意橋"
    常德市武陵區城西平安廉租房小區採納居民建議,門牌上少了「廉租房」三個字,院落內通道全部實現了無障礙設施改造,2011年10月23日,在組建居民義務治安夜巡隊後,小區又由政府出資配置了電子監控系統。與平安小區類似的廉租房小區現僅武陵區就有5個。
  • 蘇州市道路運輸管理機構行政壟斷案
    辨法析理,明確行為性質  本案調查中,蘇州市交通主管部門及蘇州市道路運輸管理機構堅持認為其增設駕駛培訓市場準入條件的行為有地方性法規作為依據,如《蘇州市道路運輸條例》第八條規定:「道路運輸管理機構應當根據道路運輸發展規劃、市場供求狀況,通過招標投標等公開、擇優、無償的方式,合理引導客運、貨運出租、機動車駕駛員培訓行業的發展。
  • 政策解讀|《道路交通安全違法行為處理程序規定》重點修訂內容解讀
    為貫徹落實嚴格規範公正文明執法要求,進一步規範道路交通安全違法行為處理程序,公安部發布了新修訂的《道路交通安全違法行為處理程序規定》(以下簡稱《程序規定》),將於2020年5月1日起實施。Q一、《程序規定》修訂的主要原因和考慮是什麼?
  • 類案裁判方法丨道路交通行政處罰案件的審理思路和裁判要點
    編者按為全面提升法官的司法能力和案件的裁判品質,進一步促進類案價值取向和適法統一,實現司法公正,上海一中院探索類案裁判方法總結工作機制,通過對各類案件中普遍性、趨勢性的問題進行總結,將法官的優秀審判經驗和裁判方法進行提煉
  • 交通運輸部啟動全國道路運政管理信息系統互聯互通
    為加快推動全國道路運政管理信息系統建設,儘快實現跨區域、跨部門數據共享與業務協同,更好提升道路運輸行業的服務、監管和決策水平,交通運輸部決定啟動全國道路運政管理信息系統互聯互通工作。現將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工作目標    按照「整體規劃、統一接入,統一開發、複製推廣,重在主體、兼顧個體」的聯網思路和「先聯後統再提升,邊聯邊用出成果」的工作原則,自2015年5月起,全面啟動各地運政系統建設和聯網工作,在2015年度內全面實現全國道路運政基礎數據的共享交換,基本實現運政業務跨區域、跨部門的業務協同。
  • 交通運輸部:進一步規範道路運輸從業人員管理和服務
    道路運輸管理機構不能掌握從業人員信息,難以實現有效監管服務?為有效解決這些難題,日前,交通運輸部辦公廳印發《關於進一步規範道路運輸從業人員管理和服務有關事項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    管理應時應需而變    截至2014年底,道路運輸從業人員數量近3000萬,佔各種運輸方式從業人員總數的64%。
  • ...交通運輸部關於修改《道路運輸從業人員管理規定》的決定 道路...
    》的決定交通運輸部決定對《道路運輸從業人員管理規定》(交通部令2006年第9號)作如下修改:一、將第六條第一款修改為:「國家對經營性道路客貨運輸駕駛員、道路危險貨物運輸從業人員實行從業資格考試制度。第四條 道路運輸從業人員管理工作應當公平、公正、公開和便民。第五條 交通運輸部負責全國道路運輸從業人員管理工作。
  • 新聞通氣會丨《天津市道路交通安全若干規定》有哪些特點
    為維護我市安全暢通的道路交通環境,落實國家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規要求,2006年,我市頒布實施了《天津市道路交通安全管理若干規定》。《若干規定》的實施在維護我市道路交通秩序,預防和減少交通事故,保護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等方面發揮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 深圳經濟特區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條例
    第一章  總    則  第一條  為了加強道路交通安全管理,保障道路交通安全、有序、暢通,保護人身和財產安全,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及有關法律、行政法規的基本原則,結合深圳經濟特區(以下簡稱特區)實際,制定本條例
  • 交通運輸部辦公廳關於優化道路運輸車輛技術管理
    GB38900標準是保障「三檢合一」政策落地實施的重要支撐,將於2021年1月1日起正式實施,《道路運輸車輛綜合性能要求和檢驗方法》(GB18565—2016)將同時廢止。加快優化調整現有道路運輸車輛檢驗檢測、技術等級評定要求,完善道路運輸車輛技術管理制度體系,是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的必然要求。
  • 甘肅省監察廳在建設廳召開加強保障性住房招投標監管等方面工作...
    4月2日,省監察廳執法監察室主任李在瓊同志一行4人,在省建設廳召開加強保障性住房招投標監管、公積金管理、城市規劃等方面工作的座談會。李在瓊主任認真聽取了省建設廳關於加強保障性住房招投標監管工作的實施意見,以及在住房公積金管理、城市規劃、災後重建等方面的情況匯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