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城西有座275年的古園,園內有座怪怪的「九曲」橋,「三折」「六...

2021-02-08 話匣子

「三折」「六彎」

一座本該連在一起的「九曲」橋

卻一分為二

置於「睡蓮池」兩側

引得世人浮想聯翩.

(九曲橋·六彎)

曲水園·水

"三折」「六彎」遙相而望,尤其是略顯簡陋的「六彎」,僅六塊石板置於太湖石上,幾多悽婉之美,已引得不少「美人」拔草、打卡於此,留下倩影無數。

(荷花池·左襟得月軒 右帶迎曦亭)

山光悅鳥性,潭影空人心。亭臺軒榭錯落有致,花草藤蘿詩情畫意.此情此景何處覓得?魔都五大古典園林之一的青浦「曲水園」是也!

是不是很驚豔?話匣妹首次踏進此園,也驚訝於在魔都的西南角,竟有如此宛若天成,自然成趣的精緻古園。

細問之下,得知此園始建於乾隆十年(公元1745年),已有275年的歷史。園子原是青浦城隍廟的附屬園林,據說為了建此園,曾向城中每個居民徵募一文錢,故又有「一文園」之稱。

乾隆四十九年(公元1784年),拓地池築堤累石,增建樓臺,前後歷四十餘年,建成二十四景,三十餘畝的園林。

嘉慶三年(1798年),江蘇學使劉雲房蒞青浦,應知縣楊東屏之邀,在園中宴飲。劉雲房見一溪貫園,兩池繞山,有蘭亭意趣,便取王羲之《蘭亭集序》中「流觴曲水」之意,易其名為「曲水園」。

上海曲水園與上海市內的豫園、南翔古漪園、嘉定秋霞圃、松江醉白池齊名,為上海市五大古典園林之一。

曲水園·人

如去曲水園,需挑對時間,若想聽聞世間百事,覽盡百姓交談之趣,則需上午趕早。

進門,小走幾步,左拐,順著爽朗的笑聲便可尋得唐爺爺和他的老哥們,「昨天,補發的退休工資已經拿到了,儂去拿了嗎?」「儂補發了多少?」「400多塊.」「哎喲,儂比吾尼多,儂是有工齡的人,比阿拉農保是要多,恭喜恭喜!」

一杯茶,一瓶熱水壺,十多位老哥兒,擇「舟居非水」(外形似舟的一座旱舫),依欄而坐,十多年來,每天必到,風雨無阻。

「我們都住在周邊,遠的也有從十幾公裡外的村裡騎著電瓶車來的,一天不來,心裡都空蕩蕩的。」一旁的李爺爺主動搭訕,「這裡鳥語花香,四季如畫,春天看花,夏天賞荷,秋天聞桂,冬天賞雪,前兩天下起了小雨,雨中曲水園更是美得不得了.」

作別唐爺爺他們,再往園中走,原來這種圍坐一起、暢談甚歡的場景,園內比比皆是。

「我們這個園子,市區裡也許沒有多少人知道,可是在青浦遠近聞名,長年累月,興趣相投之人便自然成團,每天相約於此,亭臺樓閣之間,都是他們固定相約之地。」曲水園園長張靜說道。

午後的曲水園歸於寧靜,走過凝和堂,穿過花神堂,一窪碧水映入眼帘,荷花池上,左襟得月軒,右帶迎曦亭,假山池沼相映成趣,碧波之上,配以園方加裝的氣霧裝置,所營造的如夢似幻之景,仿若踏入仙境,美不勝收。

偶有遊客坐於亭內,行走於石橋之上,也成了這幽謐之景中的點綴,成了一道提亮之色

曲水園·建築

水景、疊山、綠樹、亭臺.中國古典園林之美,建築之美是靈魂。曲水園的古建築有20多處、將近3000平方米,包括了廳、堂、樓、閣、亭、廊、舫、榭等,大部分是歇山式,比如單簷、重簷,青瓦白牆,就是典型的江南園林建築。

凝和堂為全園景物中心,建於清乾隆三十二年(公元1767年)。「凝」意穩定,「和」義和諧,代表修行之地。單簷歇山式,青瓦白牆,四方而高,十分莊嚴。堂脊飾龍鳳,象徵福祥。當年營造此堂是為了祈求國泰民安。

縱觀全園,曲水園雖為道家城隍廟附園,卻融合了道家、釋家、儒家於一體,園內諸多景物名稱與建築物、裝飾物表現形態均深含不同的寓意,可謂「百家融合」,而最終均成為服務於廣大百姓的絕佳之所。

曲水園·樹

曲水園之靈秀除了水面、奇石、假山,還離不開處處可見的古樹名木。

全園百年古樹51株,超過80年樹齡的也有20株,共有19個品種,是上海最大的古樹群。其中,古桂花就有23株,因此金秋來到園內金桂掛於枝頭,滿園飄香。

(銀杏古樹)

園中的一對近300年的銀杏夫妻樹,蒼鬱沖天,高15米,胸圍2.1米,雌樹斜靠於雄樹,猶如溫婉的妻子依偎於偉岸丈夫的肩頭,盡顯恩愛之情。

春天裡銀杏長出如扇新葉,玲瓏奇特,鳥在樹上築巢,哺育幼雛;秋天裡黃葉滿樹,碩果纍纍,秋風吹過,不時有籽實飄落,人稱「送子樹」。

(白皮松)

花神堂庭院內兩棵樹白皮松也是稀罕之外,稀罕到是上海最大最老的白皮松。

高約9.5米,胸圍1.0米左右,冠幅達10米。樹幹微曲傾斜,姿態優美。白皮松的樹皮一片一片,仿佛是貼在樹幹上似的,很不牢固,呈不規則鱗片狀剝落,白皮松經陽光照射,似乎閃爍有光,遠遠望去,水靈靈的。清奇秀逸,宛如銀龍。

盈盈一水山亭恍對

脈脈兩情風月頻傳

一園曲水

山水花木,亭臺樓榭

觀之不盡,回味無窮

今天下午2點,請走進直播間,跟著話匣妹來一場「庭院深深深幾許,步移換景無窮」的午後遊園之旅,感受古人的匠心,品味曲水流觴的悠遠文脈.

敬請關注今天下午

2點的視頻直播

您可進入「話匣子」微信公眾號的

「精彩直播」欄目收看

話匣子FM客戶端、話匣子FM微博

也將同步直播

本期精彩內容

還將於本周六上午10點至11點

上海新聞廣播FM93.4的

《周末來打卡》節目中播出

歡迎收聽!

(部分圖片取自網絡)

-本文完-

版權聲明:轉載前請聯繫後臺授權

相關焦點

  • 上海城西有座275年的古園,園內有座怪怪的「九曲」橋,「三折」「六彎」分置碧池兩側,引得「美人」紛至沓來打卡於此.....
    「三折」「六彎」一座本該連在一起的「九曲」橋卻一分為二置於「睡蓮池」兩側引得世人浮想聯翩......"三折」「六彎」遙相而望,尤其是略顯簡陋的「六彎」,僅六塊石板置於太湖石上,幾多悽婉之美,已引得不少「美人」拔草、打卡於此,留下倩影無數。
  • 青浦這座275年的古園,引得「美人」紛至沓來打卡於此...
    「三折」「六彎」一座本該連在一起的「九曲」橋卻一分為二置於「睡蓮池」兩側引得世人浮想聯翩......(九曲橋·六彎)曲水園·水「三折」「六彎」遙相而望,尤其是略顯簡陋的「六彎」,僅六塊石板置於太湖石上,幾多悽婉之美,已引得不少「美人」拔草、打卡於此,留下倩影無數。(荷花池·左襟得月軒 右帶迎曦亭)山光悅鳥性,潭影空人心。
  • 海鹽綺園
    馮纘齋是清同治年間的一個商人,祖上居住在海鹽城西,以釀造業起家。到馮纘齋時已成為海鹽有名的醬園主,並在上海南市豆市街開設馮萬通醬園,至今那裡還有馮萬通醬園的招牌。     第二進三樂堂是馮家接待來訪朋友的場所,堂上匾額是我國著名園林古建築家、上海同濟大學原教授陳從周先生補書。
  • 雲城四古橋 座座有來頭
    這又古又今、亦中亦洋的樣子,蘊藏著它建成後的幾段辛酸往事。 當年東安縣屬羅定州管轄,縣府在建造縣城的同時,還傾力修築通往羅定州的官道,它就是著名的東山大道。九龍橋是東山大道第一橋,建於萬曆六年(公元1578年),位於縣城西門外一公裡的南山河上。據說,大紺山上有九條龍脈往這邊延伸,因而取名九龍橋。
  • 《紅樓夢》87版取景地,「浙中數第一」古園,園林景觀媲美拙政園
    我們喜聞樂見的《紅樓夢》87版的取景地有許多景區,大部分在江南園林,天南海北的取景,單「大觀園」的取景地點就有上海大觀園,北京大觀園,蘇州的耦園、藝圃、萬景山莊,無錫寄暢園,揚州的瘦西湖、何園,杭州西湖的曲院風荷、阮公墩、西泠印社,海鹽綺園,崇州(成都下轄)罨畫池等。
  • 這座鐵橋,計劃使用80年,如今早過百年,經歷地震洪水,仍然堅固
    蘭州是古絲綢之路上的重鎮,早在5000年前,古人類就在這裡生活。蘭州的旅遊資源很豐富,黃河風情線、中山橋、五泉山公園、白塔山、興隆山、甘肅博物館,小西湖,水車博覽園等等,五泉山公園有霍去病的雕像。截止2017年底,蘭州市人口369.31萬。有漢族,回族,蒙古族,壯族等36個民族。
  • 園外看是一層,園內看是兩層,頤和園有座造型獨特的矚新樓
    諧趣園最初是乾隆仿無錫寄暢園所建的惠山園,到嘉慶朝擴建時改名為諧趣園,而現在我們看到的建築基本都是光緒時期重建的,今天旮旯兒和大家聊聊諧趣園內一座設計獨特的矚新樓。有圖有故事,遊覽更有意思的北京城,敬請關注旮旯兒的頭條號【犄角旮旯逛北京】,一千多篇原創照片文字,歡迎朋友們閱讀轉發。
  • 上海有座「五星公園」距外灘46公裡,景色不輸拙政園可免費預約
    上海有座「五星公園」,距外灘46公裡,景色不輸拙政園可免費預約講到公園,很多朋友都會想到極具江南古典美的拙政園。其實在我們上海,就有一個佔地面積約六十餘畝的「五星公園」,這園內的景色可絲毫不輸拙政園,它的名字就叫做古華園。這個公園裡面包含了22座風格各異的景區,既能賞花看樹,又能徒步放鬆,並對外免費開放。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從外灘出發,驅車向46公裡外的古華園前進吧。
  • 古南通的六座橋:歷史悠久 各有風情
    南通人都知道南通有六橋,那這六橋到底是那六橋呢?南通以前有過很多名字,比如靜海、崇州、崇川、紫琅等等,大家最熟悉的還是「通州」這個名字,「南通州,北通州, 南北通州通南北」這個很出名的對子中的「南通州」講的就是咱們古南通。
  • 上海有座「五星公園」,距外灘46公裡,景色不輸拙政園可免費預約
    上海有座「五星公園」,距外灘46公裡,景色不輸拙政園可免費預約講到公園,很多朋友都會想到極具江南古典美的拙政園。其實在我們上海,就有一個佔地面積約六十餘畝的「五星公園」,這園內的景色可絲毫不輸拙政園,它的名字就叫做古華園。
  • 中核·科創園內三座星級酒店明年將開業
    時間快速奔向2020年的尾聲,中核·科創園的整體面貌漸漸從圖紙躍然於眼前。以商務辦公為核心驅動,整合企業總部辦公、酒店、居住、商業等物業為一體的55萬方城市綜合體——中核·科創園,也為我們帶來了全新的期待。
  • 上海豫園觀景[圖文]
    來上海是一定要來豫園看一看的,作為上海的著名園林,雖然它居於鬧市,面積只有2萬多平方米,但由於設計巧妙,布局曲折有致,鬧中取靜,因此成為海內外旅遊者們一直嚮往的旅遊勝地。 豫園前那典雅、別致的九曲橋,與湖心亭相依相伴成為上海的標誌之一。遊人行走在橋上彎來拐去、鬥折蛇行、移步換景。
  • 上海的四「古」公園,你有打卡幾個,說不定就在你家附近呢
    上海有四「古」公園,建造時代不同,年齡相差巨大,分別是:嘉定區的古猗園,浦東新區的古鐘園,奉賢區的古華園,閔行區的古藤園。四園都有"古"字,但是除了古猗園建於明代,其它三園都是改革開放後所建造,所以這裡的 古 並不全是代表著年代歷史悠久。
  • 上海有座明代的園林,被稱為「綠寶石」,國家4A級景區,門票12元
    這座屹立於上海西郊的古代園林古猗園,距離上海市中心約21公裡,在2006年,它成為4A級風景名勝區和上海五大古典園林之一,佔地130多英畝,整個花園被湖水環繞著,有兩個島,五座平橋連接島的兩側,一座拱橋直接連接兩個島,園內可分為六個景點,即:戲鵝池、青清園、鴛鴦湖、松鶴園、南翔壁、
  • 浙江現存最大的私家園林——海鹽綺園
    事實上,浙江現存最大的私家園林還真不在杭州,而是在海鹽,那就是海鹽的綺園。綺園始建於清同治十年(1871年),其主人是以醬園起家的馮纘齋。雖然綺園為新建,但其湖石、古樹、名木則多來自拙宜園和硯園兩座舊園。因這兩座舊園是馮纘齋妻子嫁入馮家時的陪嫁,故取「妝奩綺麗」之意,將新園命名為「綺園」。
  • 舊遊有記:鴨綠江三座橋
    在丹東才知道,最早從1909年開始,至1943年,日佔中朝期間,連接兩岸,鴨綠江上共建過不下五座橋。位於丹東江段的兩座鋼結構橋,是通常知道並看到過照片的。其中有一座是未修復的斷橋,還有一座是至今還在通行的"中朝友誼橋"。
  • 黃浦江東岸斷點今年將架12座園橋,專供漫步、跑步、騎行
    6月26日,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記者從上海市政總院獲悉,黃浦江東岸沿線今年將建成12座園橋,在貫通基礎上,供上海市民漫步、跑步、騎行、駐足拍照。設計上,這些園橋還將融入周邊景觀,成為黃浦江岸的一個個新標誌。南外灘2.2公裡岸線剖面圖。
  • 湘春門外有座古吊橋
    長沙城的北門,又叫湘春門,是長沙九座城門之一。其中頻頻提到的吊橋,便是古城長沙曾有過的湘春門外的古吊橋。古時候長沙城北湘春門外的護城河上有一座石橋,始建於漢獻帝建安十三年(公元207年)。諸葛亮派關雲長取長沙時,曾和守將黃忠作戰於此。橋側原有一座關帝廟,為後人紀念關雲長所建。清劉獻廷《廣陽雜記》中載:「長沙北門外有座關帝廟,神座下有石,上有自然之文,儼如梅樹根也。」
  • 海州故事|海州曾有5座市橋,而今只留下了一個叫市橋的地名
    自古城市為排水方面,都於城內築河,方便交通運輸物資,南京有秦淮河,海州城也不例外。海州有城起於南北朝時期,據《梁書》載:梁武帝天監十年,公元511年,朐山民殺琅琊太守劉晰,魏徐州刺史盧昶以眾十餘萬赴焉,南朝鎮遠大將軍馬仙埤率兵徵討,盧昶敗走。
  • 嘉定| 嘉定古橋之最,你知道幾座?
    原標題:嘉定 | 嘉定古橋之最,你知道幾座?  嘉定最小的橋又在哪裡?    嘉定古時的橋梁多是木橋,後來才有了竹、磚、石等橋梁,但能夠保存至今的橋梁,多以石橋為主。據不完全統計,到上世紀末,嘉定全區還留有石橋58座,其中半數以上在公園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