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佛修行的佛子,對佛門很多問題持有疑慮,不知道如何做,才能如法修行,有一個正確的知見。故古佛大德進行了一些開示,以便佛子有明確的見解,精進修行,成就阿褥多羅三藐三菩提。
在此,簡單地探討交流,一些佛子關心的問題,共同薰習。
一、家人不支持,反對我學佛怎麼辦?
開示:那是你沒有學好。學好了,家人歡喜得很!
如若,自己在外工作努力。回家,把家人的溫馨港灣,清理得乾乾淨淨,用歡喜心對待每位家人,給人以溫暖。用清淨心對待每件事情,不去執著,隨順安然。家裡何愁不安樂,何愁不支持呢?
二、那怎樣是學好?
開示:處處沒有自己,處處理解、幫助別人。
《金剛經》:雲「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無論做什麼事,都要無所求、無所住,生清淨心。時時不為自己求安樂,處處只為眾生得離苦,理解、幫助他人離苦得樂,讓他人能夠身心清安,自在生活。
三:為什麼我經常放生,可是還是不順?
開示:放生不是交易。
放生不是交易,如果是交易和貪官汙吏有什麼區別呢?不要為了形式,放生而放生。放生是救度眾生的生命,培養慈悲之心,學習佛菩薩大慈大悲、救苦救難的無上精神。學佛就要做佛,行菩提道利益一切眾生。
四:如何念佛才能有加持?
開示:無私(無我)念佛,就有加持。
放下生活中的貪、嗔、痴,名聞利養,無我無求,用清淨心至誠念佛,就有一種殊勝的境界,身心清安,愉悅自在。
五:怎麼會著魔?
開示:自私心重、我見深、忘不了我、自私自利、一切為自己的人,容易著魔。
自高自大,一切都圍繞自私自利,以自我為中心的人,無論做什麼事,都不會遵照佛菩薩和古聖先賢的教誨去做。貪、嗔、痴作怪,違背道德和正法,就是一種邪知邪見,有了這種知見,就容易著魔。
六:原來做了很多不好的事情,怎樣才能消?
開示:佛前頂禮,罪滅河沙,誠字最重。
尊重、禮敬諸佛菩薩,發菩提心,至誠念佛學佛,就能消除自身的業障。最簡單的方法就是一心念「阿彌陀佛」。
七:念經時,總是打妄想,怎麼辦?
開示:繼續念!
初學佛時念經,心裡有妄想是正常的,不要理它,專心繼續念,念久了妄想自然而然就消除了,要堅定信心。如果,念經時沒有妄想分別,你就成就了。
八:有人罵我、害我,怎麼辦?
開示:那就謝謝他!學佛連自己都放不下,還學什麼?
名字只是世間的一個代號,他罵的是誰呀?不是我,只是幾個字而已;軀體就像人們穿的衣物,壞了就換一件,沒有什麼大不了的,放下自我,無我心不就清淨了嗎?與世無爭,達到無我的境界,誰又會害你呢?
九:我們什麼時候也可像您一樣沒有很多煩惱?
開示:放下的越多,得到的越多。
放下什麼?放下貪、嗔、痴、慢、疑,放下一點,就能顯現一些智慧。若全部放下,就能見性生清淨心、大智慧,自性生萬法,何其不多呢?
十:怎麼才能成佛?
開示:先要學會做人。
佛是覺悟的人,人人皆具有佛的本性。世人的本性就像一顆寶石被灰塵蒙蔽了,不得發光。如果把灰塵一點一點的清除乾淨,就會光亮如初,現其本性。
這些灰塵就如世人的一些不良德行、煩惱執著、頑固習性、虛妄知見等,只有在生活中慢慢改正,做一位品德優良的人,然後,念佛修行藉助佛力超越自己,學佛做佛。
佛是覺悟的人,如果連人都做不好,如何覺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