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前上供水果,到底要不要洗?99歲寺廟僧人說:這樣就可以

2020-12-21 巫小姐的信

文章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導語

隨著時代和社會的飛速發展,人們的精神文化需要得到充足才能夠跟得上物慾橫流的時代,那麼這個時候佛教就漸漸的走入了尋常百姓家裡。現在越來越多的人信仰佛教,那麼在家中供佛也就成為了一種常態。當這個習慣成為常態的時候,有些注意事項就不得不提。

我們當中許多人其實都不知道怎樣供佛或者是供佛到底需要用什麼方式,再或者供佛究竟有哪些忌諱。這些都是大多數人不知道的。而這樣就會導致許多人在拜佛求平安或者是祈求保佑的時候得不到佛的回應。其實這大多都是因為供佛方式不對。

很多人都很糾結供佛的水果究竟要不要洗乾淨,其實這一點並沒有明確的規定的,因為佛前供應的水果一般都是蘋果梨等能夠保存很久的水果。然而這個問題之所以會得到大多數人的疑惑,其實是因為大家並不了解佛家文化導致的。

其實水果應該清洗乾淨再供最好,並且如果有條件最好能夠三天換一次 並且那些要切開上供的水果要記得洗乾淨之後再切開上供。

那麼今天就來和小編一起看看到底要不要洗上供的水果和其中的忌諱吧。

一、水果最好要洗

我們都知道著名的法師妙祥法師曾經說過:"上供的水果必須得洗,因為你不能帶著細菌、埋汰的東西供佛。"要知道我們上供的水果往往並不是佛所吃的水果,而是我們的一片心意,那麼作為我們的心意,自然就要保證自己是帶著尊重佛敬仰佛的心態來做。

因為佛早就成佛了,他並不需要去吃也他也不存在吃不吃的問題。但是洗不洗則是另一個態度上的問題。都說態度決定一切,要知道如果你不洗,那就代表著你沒有恭敬心,佛自然也是不會保佑你的,因為只有心懷恭敬並且摒除雜念才能夠得到佛的保佑。

二、洗水果是洗掉我們心裡的汙垢

佛教文化裡有著三德六味的說法,其中的"三德",其實就是指清淨德、柔潤德、如法德,我們供佛,一定要做到如法、清淨。所以洗水果其實是洗去我們心裡的汙垢雜念,只有心無雜念才能夠讓佛感知到,才會保佑你。如果拜佛的時候心都不能夠安靜下來,不能夠做到沒有一絲雜念汙垢,那麼佛作為通曉一切的存在,當他看到你心裡不潔淨的心思之後,也自然會知道你心裡的想法,從而不保佑你。

雖然說佛教並沒有一定要要求你在供果的時候要去特意清洗,但是實際上你的知道雖然話是這麼說,但是該做的還是一定要做到位。作為人的我們自然是心底裡敬畏坲的,所以才要去清洗水果,也是在清洗我們的內心的雜念。

三、有些供果其實可以不用清洗

其實有些水果是不需要清洗的,因為現在這個社會我們去超市裡購買的一些水果商家們為了追求外觀美麗鮮豔,往往會經歷一些清洗和處理,那麼我們買到這些水果其實是不用清洗的。因為他們已經很乾淨 不用清洗就可以擺上。

而有一些水果比如桃子葡萄一類的水果,清洗的時候一個不小心就會導致外觀有所損壞,這樣的水果其實清洗了反而不能夠上供了。況且清洗葡萄難免會把葡萄枝洗脫落,這樣一來葡萄更加容易壞掉,反而放不了多久。所以我們上供水果也不必過分強求清洗,只要能夠做到沒有汙垢即可。

真正的祭祀求佛還是得取決於你的誠心,只有你心誠了,心淨了,佛才會聆聽你的聲音,實現你的願望,保佑你。佛門重清淨,正是如此清淨才是拜佛真正需要做到的事情,如果連這一點都做不到,那麼談何拜佛?

圖片源自網絡,若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更多內容請關注我們,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讚或分享給更多的人!

相關焦點

  • 佛前上供水果,數量到底是3個還是4個?佛者說這個數量最好
    導語在我們日常生活中經常會去寺廟裡燒香拜佛,並且上供一些水果給佛,許多會把精挑細選的水果上供給佛,大多數人都把注意力放在水果的質量上,希望把高質量,沒有損壞的給佛但是很少人會注意到水果該放幾個。有些人會問為什麼我們要注意水果放幾個呢?
  • 佛教:佛前上供水果,有4條不成文「規矩」,一定要知道!
    大多數信佛的人,都會在家中擺佛堂,相較於寺廟的佛堂,雖然小了很多,但是卻十分方便,可以每天祭拜。為了表達對佛祖的信奉,人們都會擺上供品,寺廟中是由僧人擺放的,自己就不必在意,可是當在自己家中擺佛堂時,一定要知道上供水果的這四條""禁忌"1, 破損的水果不可以擺"花開結果"照應了因果關係,而"種豆得豆,種瓜得瓜"則照應了善有善報,惡有惡報。
  • 佛前上供水果,這2點「禁忌」,一定要注意!
    每一種供養都代表一定的法義,比如佛前供水,告誡眾生要修清淨心、平等心。佛前點燈,寓意照破無明黑暗,點亮智慧和光明,等等。佛前供香,代表皈依佛法僧三寶、勤修戒定慧三學,點燃心香。那麼佛前供果呢?本篇文章,小編帶大家簡單了解一下佛前供果的意義及注意事項。佛前上供水果,這2點「禁忌」,一定要注意!
  • 佛前上供水果,牢記這兩個字,福報無量!
    佛前供養物品,供養的是大眾的慈悲心,人們想要修福,就要先學會發心布施、發心「舍」。供養任何東西,都不是做給佛菩薩看的,而是利益自己、利益大眾。而你內心的至誠恭敬才是對佛菩薩最好的供養。佛門主要有供花、供果、供香、供水、供燈、供樂等等供養方式。每一種方式都有其特殊的法義。本篇文章,小編帶大家一起來談談佛前供果的注意事項及其深意。佛前上供水果,牢記「因果」這兩個字,福報無量。
  • 佛前上供水果,這3點「禁忌」,一定要牢記!
    比如佛前供奉「大悲水」,水代表著一種清淨平等,以此告誡眾生要修持清淨平等菩提心。佛前供燈,寓意照破世間無明黑暗,遠離愚痴無明,令佛法的光芒普照十方。佛前供香,「香」被奉為佛法的信使,將佛法的訊息傳遍虛空法界,令一切眾生聞之受益。燒香,更是點燃心靈之香,「戒定慧」真香,而不是為了求取感應。佛前供水果亦是如此,佛菩薩是不會吃的。佛前上供水果,這3點「禁忌」,一定要牢記!
  • 佛教:佛前上供水果,這3條「禁忌」,一定要知道!
    我們如果到寺院裡去,會發現神聖莊嚴的佛菩薩寶像前總是擺放著各種各樣的供品,比如水果、鮮花、香支、燈燭、大悲水,還有清心悅耳的佛樂不絕於耳,等等。無論做何種供養,全在於供養者發心,只要用心真誠,皆功不唐捐。但是我們要明白的是,佛前做供養,不是「作秀」,不是裝樣子,不是做「表面」功德。我們也不要以世俗功利之心禮佛,不要將其視為與佛菩薩的「交易」或「賄賂」。
  • 佛前上供水果,牢記這兩個字,讓你的功德更圓滿!
    比如佛前供燈,意為照破世間無明黑暗,點亮心中的光明和智慧,遠離愚痴煩惱、顛倒妄想。佛前供水,水清淨平和,意在提醒眾生要心善清淨。佛前供花,花清淨美好,代表「善因」,提醒大眾要種好因、不造惡業。那麼,佛前供果又有什麼法義呢?佛前上供水果,牢記「因果」二字,讓你的功德更圓滿!
  • 佛教:佛前上供水果,這幾條「禁忌」,你知道嗎?
    人們為了能夠得到佛祖的庇佑,常常會在寺廟裡面燒香祈福,祈求功德無量,在這時,最不能忽略的就是有關於在寺廟中應該做到的禮數,而同樣在這些禮數當中,我們常常也會需要一些上供貢品,供給佛祖。眾生皆為平等,有時候不是說你供奉的貢品越好,佛祖就更加保護你,並不然,所以對於那些喜歡燒高香和搶頭香的行為,佛祖也是不吃這套的,那麼對待一些貢品,人們在供養的時候,要怎麼避雷呢?這就不得不提這三種供養中的「禁忌」你一定要注意!
  • 佛前上供水果,牢記這四點,功德圓滿!
    上供三寶,下施眾生,就是在積德修福。《增一阿含經》中有載,過去佛世,信眾布施僧團飲食、衣物、臥具、湯藥,也即所謂「四事供養」。而佛入滅後,善男信女又將香、花、燈、果、水等物供養於佛前,以此感念佛恩,續佛慧命。這其中,水果可以說是最為普遍、常見的供品之一。佛前上供水果時,若能牢記下文這四點,功德圓滿!
  • 佛前上供水果,這三點「禁忌」,不可不知!
    很多在家學佛的人,都有在佛前上供水果的習慣,可是佛前供果,有三點「禁忌」,佛子不可不知!其一,不執著於相。在我看來,學佛首先要明佛理,供佛則要知其義。學佛是為了作佛,覺悟空性、無我,對世間虛幻不生執著。水果供佛是表法「因果」,暗含明因識果,斷惡修善之意。
  • 佛前上供花果,這些「禁忌」,不可不知!
    比如,我們在佛前點燈,其功德利益就在於照破眾生內心的無明煩惱黑暗,點亮心中的智慧,不迷茫、不愚痴。點燈,點的是智慧心燈,內心清淨明亮,就是「佛光普照」。再比如佛前供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告誡世人要圓融無礙、利他無我,培養一顆慈悲平等心。另外,水清淨澄澈,也是提醒眾生修行要修好己心,不生邪念、貪念,內心善良清淨。那麼,佛前上供花果又有什麼表法呢?
  • 佛教:佛前上供「花果」,這幾點常識,要謹記!
    那麼,佛前都可以做哪些供養呢?有供花、供果、供香、供燈、供水、供樂等等。每一種供養都代表一定的法義,可以啟發眾生。很多人對佛門常識也不太了解,難免會出錯,有失恭敬。本篇文章,小編就先來帶大家了解一下佛前供花果的含義以及幾點常識,希望大家能受益。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 99歲老僧說:佛前擺放水果,這3條「禁忌」,一定要注意!
    與眾多善男信女一樣,因為對大乘教法的篤信,水果成了擺在佛前最常用的供養。六時禮拜,日日不輟,我曾有深蒙法益之感,卻不知也已在無形中長養了貢高我慢之心。直到在外出差,空閒時遊覽一座清幽古剎,一位年近百歲老僧的話,就如「當頭棒喝」,一語驚醒了夢中人。原來,供養諸佛,並非將水果擺到佛前就萬事大吉,有三條「禁忌」,學佛人一定要注意。
  • 佛前供水果,這樣做,功德更圓滿!
    為表對佛菩薩的恭敬和感恩,佛教裡廣作供養,或佛前供花、供果、或供水、供燈,等等。許多人可能不解,為什麼要做供養呢?難道佛菩薩會吃嗎?佛菩薩當然不會吃,我們上供,供養的不止那外在的東西,而是我們的懺悔心、清淨心、平等心、慈悲心。不論佛前供什麼,一切功德皆來自內心。
  • 佛前供水果不要糾結用什麼水果,做到四個字,會功德無量
    佛前供水果不要糾結用什麼水果,做到四個字,會功德無量。有些人會時常到寺廟燒香拜佛,祈求保佑自己和全家幸福安康。有所求是無可厚非的,畢竟「佛事門中有求必應」。但要求的如理如法,也就是合理合法。依據因果,求自己就可以辦到。求富貴可以財布施,求健康長壽,從不殺生做起,而且還要放生。求升官升職,可以學一下《了凡四訓》裡,袁了凡先生的做法,每天都做善事。求生男生女,可恭敬念誦禮拜南無觀世音菩薩,加上多做善事。還有些人會帶著水果供佛,不要糾結用什麼水果。有的人為蘋果比較好,畢竟有平安的意思。有的不敢用「梨」,畢竟梨有分離的意思,不吉祥。
  • 佛前上供花果,牢記這兩個字,讓你的功德更圓滿!
    以功利心供養佛,有福德,但無功德。佛前種種供養,利益的不是佛菩薩,而是我們自己。供養是佛教裡佛菩薩度化世人的一種善巧方便法,每一種供養都有它深刻的寓意和表法,比如佛前供水,寓意眾生修行要不染汙垢雜塵,一心清淨持戒,才能有所成就。供養本身沒有什麼玄妙,是它的法義使眾生受益。佛前每一種供養都有它帶來的殊勝功德。本文,小編就佛前供養花和果,來談談它們的妙不可言的功德。
  • 面對到處圈錢的寺廟,我想說真正的僧人是不需要金錢供養的
    因此現如今國人都喜歡進寺廟拜佛保佑自己各方面順順利利,找尋自己的精神支柱。佛教之所以可以傳播兩千多年不衰,取代道教成為我國主流宗教,與佛教的核心思想是密不可分的。但如今國內很多佛教寺院卻並沒「開悟」,還停留在世俗間,寺廟收門票的,設功德箱的,上香收費的,點燈收費的比比皆是。更有意思的是虔誠拜佛的人因為沒錢而不敢進寺院。有朋友會說了:僧人也是人,沒錢吃什么喝什麼?寺廟沒錢怎麼修繕?佛法怎麼弘揚?
  • 佛教:佛前供「水果」,牢記這3點「禁忌」,功德無量!
    一、佛前所供水果不要有破損我們在選擇供果時一定要注意,要保證水果的完整無缺、無破損、無腐爛,否則以壞果供佛,不但積不到福德,反而造業,也是不如理如法,有失恭敬。我們的行為代表我們的心、我們的念頭,一定要嚴謹,不可疏忽。
  • 佛教:佛前供水果,這2件事情不知道,都是徒勞
    導語一看到關於佛的信息,就會想起一句話"心中有佛,所見皆佛",佛是我們父母甚至我們的信仰,我們通過燒香鮮花拜佛來表達自己對於佛的敬仰和皈依之心,在拜佛時我們也會選擇購買水果來祭拜佛祖,但是我們要清楚,佛可以是我們的信仰,但是如果妄想通過拜佛以此來藉助佛祖的"神力"來提升自己的財力或者權勢
  • 佛前供水果,這3條「禁忌」,一定要知道!
    我們經常去寺院會發現,寺院裡佛菩薩聖像前總是供奉著各種各樣的物品,比如鮮花、水果、燈油、香支、大悲水,以及齋食,等等。為什麼要供這些東西?供這些東西,佛菩薩會食用嗎?相信很多人有此疑惑。其實,佛前所供物品,是為了培養眾生的布施心,以此修養功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