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南不北」的淮安,憑啥能出「開國第一菜」?

2020-12-20 小饕校友
▲ 一口淮安絲瓜茶饊,北方的香和南方的鮮,全都有了。

秦嶺-淮河

是中國南北方的地理分界

這條線因為特殊的區位

在飲食口味上兼容南北

越秦嶺,有西北豪邁、巴蜀百味

走淮河,看中原厚實,淮揚清婉

國慶、中秋長假

讓我們一起沿著這條線

南北「通吃」

第六站

江蘇·淮安

東西奔流的淮河與溝通南北的大運河相會,孕育了這座叫淮安的城市。

▲ 淮安,通江連河,曾號稱「九省通衢」。

劃分了中國南方與北方的淮河,從淮安市區穿城而過。南來北往的人們相互交流、天南海北的食材相互碰撞,在這座「不南不北」的城市,碰撞出了中國最會吃的一群人,並催生了八大菜系之一的淮揚菜

勤行(註:廚師界)有句俗語:

「一張淮安嘴,吃遍南和北。」

▲ 淮安南北分界公園,中間的球體象徵南北分界點。

有一種特產,叫「淮安廚子」

說起「九省通衢」,人們馬上想到武漢。三百年前,淮安之地也曾擁有這個美譽。

南方的船、北方的馬,熙熙攘攘,把各方的物產、人流、文化帶到了這裡。明嘉靖年間,北方的晉商、南方的徽商都搶灘這片熱土。清代,淮安和周邊的淮鹽每年創造的稅額一度佔到全國財政收入的1/4。

▲ 淮安,南船北馬交匯之地。

富起來的大鹽商特別會吃,千方百計搜羅天下名廚和奇珍異品,這也催生了一樣特產:淮安廚子。曾有無數朝廷大員點名要淮安廚子,地方官離任時常常要把一兩位淮安廚子帶走,甚至於,淮安廚子還被當做禮物送給好友或上司。

淮安俗語:「做秀才易,當廚子難。」可見,淮安人對於吃的要求有多苛刻!時至今日,淮安依然是淮揚菜的重要傳承地,中國淮揚菜文化博物館就坐落於此。

▲ 淮安廚子,是淮安美食的創造者。

為了準備慶祝新中國成立的「開國第一宴」,工作人員煞費苦心。如何既體現國宴的莊重大方,又能適合天南海北賓客們的口味呢?周總理推薦了家鄉的淮揚菜——它不過鹹、不過辣,不酸、不苦,不太甜、也不油,南方人和北方人都能接受。

從此,來自淮安的味道,成為國宴的標準,也留在無數中外賓客的味覺記憶中。

▲ 又鮮又香的淮安美食,你吃過哪些?按照順序分別是:軟兜長魚、欽工肉圓、香煎魚餅、鼓樓茶饊、文樓蟹黃湯包、盱眙小龍蝦。

「不令不食」,淮安菜幾乎不出圈

不同於魯菜的鹹香、粵菜的清淡、川菜的麻辣,作為淮揚菜分支的淮安菜,以清爽新鮮為特色,最講究「不令不食」,不是時令的食材,一概不要。正所謂:

「醉蟹不看燈,風雞不過燈,

刀魚不過清明,鱘魚不過端午。」

▲ 中國淮揚菜文化博物館展示的「淮」系列食材。

軟兜長魚 | 開國第一菜

長魚在別處統稱鱔魚。淮安人固執地認為,只有家鄉又肥又長的鱔魚,才配得上「長魚」的稱呼。高明的淮安廚師可以用長魚做主料,做出三天不重樣的108道長魚宴

最有名的當屬軟兜長魚。這道鹹鮮適口的菜早已登上國宴,掌勺的主廚就來自淮安。

▲ 軟兜長魚,到了客人們面前才掀開蓋子。

所謂軟兜,由三兜組成:

第一兜,便是將活長魚用紗布兜扎,放入帶有蔥、姜、鹽、醋的沸水鍋內,氽至魚身捲曲,口張開時撈出,然後專剔其最嫩的脊肉烹製。

第二兜,成菜後,用筷子夾起,純嫩的魚肉兩端一垂,猶如小孩胸前的兜肚帶。

第三兜,說的是吃之前,用湯匙兜住。

▲ 只有選鱔魚身上最嫩的肉,才能達到「軟兜」的效果。

白炮蝦仁 | 離開淮安就不靈

洪澤湖出產的白條蝦誕生的「白炮蝦仁」,與軟兜長魚並稱「淮炒雙峰」。新鮮的白條蝦用薑汁「餵養」12小時後,取蝦仁抓拌上漿,熱鍋冷油下鍋急炒,這樣才能激發鮮蝦甜嫩的口感

▲ 白炮,聽起來簡單,做起來考究。

白炮蝦仁口感爽嫩,味道甘甜,既考驗食材的新鮮程度,更考驗廚師對於火候的掌握,做這道菜,從來都是一名合格淮揚廚師的必修課

這道菜曾與軟兜長魚競爭「開國第一菜」,可惜白條蝦嬌貴異常,離開了土生土長的環境立刻死亡,最終與國宴菜失之交臂。

▲ 白炮蝦仁,與軟兜長魚並稱「淮炒雙峰」。

淮安民間 | 還有多少寶藏美味?

除了宴席大菜,淮安民間還有無數菜餚,以欽工肉圓、平橋豆腐、朱橋甲魚為代表的,都因所在鄉鎮而得名。

▲ 油炸欽工肉圓。圖/無線淮安

欽工肉圓,取豬後腿的精瘦肉,用刀背或鐵棍拍打成糊狀,而後拌以適量肥肉,粗精鹽、雞汁、蛋清、鹼粉、純豆粉、姜蔥等佐料,下鍋或汆湯,或油炸,皆成美味。這樣製作的肉圓,入口鮮美、咬起來Q彈極了,有的肉圓甚至打出口號:「能當桌球打!」

▲不用刀剁,只用鐵棍拍打成肉糊,這樣的欽工肉圓才更有彈性。上圖/紀錄片《水潤淮安》;下圖/花樣淮安

平橋豆腐,選用內脂豆腐,將其切成一致的菱形小塊,配以雞肉丁、香菇丁、香菜沫,起鍋淋一層明油既能增加香氣,又能保溫保香。

這碗豆腐羹看似平平無奇,實則「金玉其中」:為得到一碗鮮湯,需要海參、蝦米、雞胸脯肉、蘑菇、乾貝、火腿的參與,燴制時還要用到原汁雞湯、鯽魚腦、蟹黃、豬油、蔥、姜等佐料。

▲ 「勺不起,氣不起」的平橋豆腐。圖/紀錄片《水潤淮安》

同樣看起來平平無奇,實則暗藏玄機的菜品還有朱橋甲魚。它的外貌跟普通的甲魚湯沒啥區別,特別之處在於:這甲魚已經被細細拆骨。除了主料甲魚,海參、魷魚、冬筍、火腿用以提鮮。

▲ 朱橋甲魚,每一口都是精華。

淮安河湖中蒲草叢生,造就了一道「開洋蒲菜」用雞湯把蒲菜半燒、半燜,而後扣上海米一同蒸製,蒲菜清甜、細嫩,湯汁清鮮。淡淡的蒲菜香,爽脆的口感比筍尖還嫩。

▲ 開洋蒲菜,高湯保留著湖水的氣息。

能玩「分子料理」,也能猛吃小龍蝦

這幾年突然流行起各種「分子料理」,就是將食物的味覺以分子為單位進行處理,打破食材原貌,重新搭配和塑形,從外形很難看出原有食材

淮安人聽到這樣的話一定會嗤之以鼻:呵呵,這「分子料理」嘛,我們二百年前就有了好嘛!至少,當地的漣水雞糕就是一道名副其實的「分子料理」。

製作雞糕以雞胸肉做主料,剔除筋膜將雞肉與肥膘肉斬成細茸,剁到什麼程度呢?掀起案板肉蓉自然流動,沒有一點顆粒感,像雪花膏一樣嫩滑。而後加入蛋清、雞清湯、蔥薑汁、黃酒、精鹽、溼澱粉等攪打上勁。

▲ 漣水燴雞糕。

雞清湯是用豬骨、雞架、火腿、海米熬煮,中間還要用雞肉蓉打去沫子。數次吊清,才能得到一鍋絕味清湯。最後,加入讓人獲得酥嫩口感的角色——山藥泥。大部分雞肉蓉上籠屜蒸熟,餘下的雞肉蓉和蛋黃混合塗抹在熟雞糕上蒸熟,最後得到的是一道金銀相纏、黃白相間的雞

另一樣「分子料理」美食是高溝捆蹄。漣水縣高溝地區有句俗語:

「中秋向後日漸涼,高溝捆蹄人人嘗。」

豐腴甜酥的雞糕,展現了南方人的細膩柔軟;高溝捆蹄,則從裡到外透露著北方人的粗獷豪氣

選用豬蹄髈的瘦肉切成大片,加入調味料醃製,灌進腸衣當中。接下來用草繩緊緊扎住肉卷,放回原湯燉煮兩個小時。緊緊的綑紮讓肉的分子與分子加深交流,形成彈牙紮實的口感。一口下去,滿滿的肉香,誰都抵擋不住。

▲ 高溝捆蹄。

吃完了大魚大肉,就得去茶樓清清口。對於淮安人來說,喝茶少不了兩樣茶點——鼓樓茶饊與文樓湯包。

鼓樓茶饊,選用上白精面、芝麻油、細鹽或綿白糖配製,拉成纖細油亮宛如絲線一樣的麵條,繞成各式各樣的圖案形狀,再放到麻油中泡炸。淮安人過去走親戚,必不可少的禮品就是一盒茶饊。

▲ 金黃的茶饊,香、脆、酥、甜。圖/淮安發布

淮安是周總理的故鄉,文樓蟹黃湯包是他在故鄉時最愛吃的美食之一。文樓湯包其皮極薄,是不發酵的死麵皮,韌勁兒十足;內餡則由肉皮、雞丁、蟹黃、蝦米、海參、竹筍等20多種原料製成的脂膏

蒸熟後,膏餡化為液態,包子呈半透明,肉眼可見液餡流動,誰看到都忍不住咬破,趕緊吸上一口。

▲ 文樓湯包。上圖/淮安發布,下圖/紀錄片《江蘇味道》

以上菜品因為食材產地、季節所限,很難走出淮安。但有一樣淮安特產,我們都耳熟能詳,那就是盱眙小龍蝦!這裡小龍蝦與其他地方的最大區別是「三白二多」。三白是——腹白、腮白、肉白,二多是——黃多、肉多。

據美團發布的小龍蝦消費報告,銷量冠軍是十三香小龍蝦,它的起源地就是淮安。在北上廣論只賣的小龍蝦,到了淮安都是論斤吃——不僅價格便宜,而且個頭、口味不知好上多少倍。

▲ 盱眙萬人小龍蝦宴的火爆場面。圖 / 視覺中國

過完蝦癮後,最好來一碗當地的「淮餃」,幾口熱湯下去安撫躁動的腸胃,這一天才算完美結束。

一碗淮安面,終結南北口水戰

每年秋冬,凌冽的寒風從北方而至,輕易就可跨越無遮擋的淮河。此時,來上一大碗濃湯熱菜的淮安槓子面(註:做法、吃法與甘肅槓子面無關),暖流瞬間到達體內。

自古北方多吃麵,南方多吃米,淮安雖然物候與南方相似,但優越的地理位置讓淮安米麵兼備。

▲ 一切新鮮的食材,都可以入面。圖/視覺中國

同樣是蓋澆面,外地的蓋澆面通常是用撈麵,碗裡不加湯,澆頭種類也較少。淮安麵條湯底用大骨熬湯,帶鹼的麵條下鍋快煮,煮熟後盛在碗裡,湯是湯,面是面。精細的面與鮮濃的湯交融在一起,就是地道的淮安味兒。

大骨熬湯是基礎,精髓在於澆頭。處在通衢要道、佔盡南北地利的淮安,擁有異常豐富的食材,幾乎任何一樣都能變成淮安麵條的澆頭。肉絲、豬肝、拆骨肉、蝦仁、腰花、肚絲、長魚……四條腿的、多條腿的、沒有腿的,統統可以入面。

這些澆頭可不是簡單煮熟了事,而是事先大火煸炒。淮安人常說,家鄉的麵條有種獨特的「鍋底味」,這股味道主要來自配菜的爆炒,而且是一碗一炒、現炒現澆。

▲ 馬親王去淮安,第一件事就是吃長魚槓子面。

面對這碗鮮香,無論是南方人還是北方人,都很難拒絕。

相關焦點

  • 開國第一宴是淮安名廚傑作
    這本書首次提出了開國第一宴,也指明主廚是朱殿榮,他是淮安人。關於開國第一宴的菜譜,張玉珠和朱幸年都笑著說,過去烹飪前都是廚師用張白張臨時寫的,不像現在要事先寫個菜譜讓客人定奪一下。第一宴的「菜譜」,雖說當時寫的,但是保密的,用完就要處理掉的,因此不可能留下完整的開國大典的菜譜,所以說網上傳的開國大典的菜譜不是真的。
  • 江蘇最不出圈的美食腹地,親自去一趟才懂它的寶藏
    它「不南不北」也「又南又北」,劃分中國南北的淮河緩緩地從市區穿城而過,在南方人眼裡,他們是北方,而在北方人眼裡,他們是南方。它不是江南卻勝似江南,因運河而生,也因運河興,「南船北馬、九省通衢」。作為淮揚菜分支的淮安菜,也如同它的地理位置一般「又南又北」,既有南方菜鮮、脆、嫩的特色,又融合了北方菜鹹、色、濃的特點,形成了甜鹹適中、鹹中微甜的風味。
  • 淮安十大名菜 不愧為淮揚菜發源地之一
    MAIGOO小編為你整理了淮安十大名菜,包含了軟兜長魚、盱眙十三香龍蝦等淮安名菜被評為「中國菜」江蘇十大經典名菜,包含了白袍蝦仁、平橋豆腐、開洋蒲菜、欽工肉圓、朱橋甲魚羹、蔣壩酸湯魚圓、淮陰碼頭湯羊肉等淮安十大地標菜品,以及淮安經典宴席名菜淮安長魚宴,一起來看看淮安經典淮揚名菜吧。  1、淮安軟兜長魚 「中國菜」江蘇十大經典名菜/開國第一菜
  • 乾隆稱讚其為「天下第一菜」,淮安這道菜究竟有何特色?
    平橋豆腐屬淮揚菜系,是江蘇淮安的一道名菜,作為淮揚菜系的扛鼎之作,自有其過人之處。   平橋豆腐絕在兩條:   二是成菜上桌後,因其起鍋時淋了一層明油看似不冒熱氣,其實很燙,勺不起,氣不起,勺起氣起,因此需吹後食之,小心慢用。
  • 揭秘「開國第一宴」,淮揚菜為何入選宴會菜單?
    69年以後,2018年9月10日,鄭州,由中國烹飪協會舉辦的向世界發布」中國菜「活動暨全國省級低於經典名菜、明宴發布會上,「開國第一宴」入選「北京主題名宴」。北京玉華臺飯莊國宴級」大鍋菜「開國第一宴的共60桌,菜品分為冷菜、熱菜、湯品、點心四道,從菜單不難看出是按照傳統中國桌飯標準和程序設計的,這對於以西餐,尤其是法餐見長的北京飯店來說
  • 外冷內熱的老淮安平橋豆腐,乾隆皇帝贊它「天下第一菜」
    平橋鎮在老淮安的南端,與揚州寶應接壤,西傍京杭大運河,有上千年的建鎮歷史。那說起平橋鎮最出名的莫過於入選過滿漢全席的佳餚--平橋豆腐。平橋豆腐屬淮揚菜系,是江蘇淮安的一道名菜,作為淮揚菜系的扛鼎之作,自有其過人之處。
  • 淮揚菜,淮安為什麼排在揚州之前?
    淮安當地有一句俗語「一張淮安嘴,吃遍南和北」,這裡的「一張「,既是量詞,代表淮安人包容南北的口味;又是動詞,代表在淮安,只需要張嘴一口,就能吃到南北兩邊的不同風味
  • 在淮安,有一種美食叫「開國第一菜」:軟兜長魚,它能兜起淮安的風致
    幾乎在淮安的每條街道上,你都能找到麵館的身影。從早上六七點開始,麵條店就開始人擠人沒座位的狀態,能一直熱鬧到晚上。有的店備的料都用完了,就關門了。去晚了吃不上,也是要懊惱好一會的。進了麵館後,和老闆點頭打個招呼,到收銀臺點個長魚面,拿個號牌然後輕車熟路的找個座位坐下。長魚面剛端上桌,就香氣撲鼻,用筷子輕輕一挑,整個面碗都熱氣繚繞。
  • 運河之都淮安三天兩夜旅遊 可以深度體會曾經南船北馬 過去與現在
    淮安有著名的紅色旅遊景區ZHOUENLAI故裡景區、劉老莊八十二陵園、黃花塘那啥紀念館、蘇皖邊區ZHENGFU舊址紀念館等,生態旅遊景區古淮河文化生態景區、裏運河文化長廊、洪澤湖古堰景區、第一山國家森林公園、清晏園等。
  • 雙節推薦:舌尖上的淮揚,淮安揚州泰州鹽城洪澤湖一站搞定
    找一座可以「吃」的博物館,正宗淮揚菜經典「開國第一宴」!2020年黑珍珠上榜餐廳,特色揚州菜----揚州宴!品嘗淮安網紅老字號餐廳---淮安文樓早茶!邊享用揚州早茶,邊欣賞「千秋粉黛」的揚州文化表演!館區由南到北依次為瞻仰臺、紀念館主館、附館、周恩來總理銅像和仿北京中南海西花廳。仿北京中南海西花廳,因為能一窺中南海的神秘,人氣最旺!
  • 感受時代之變遷——遜克知青與三百多人乘座高鐵專列遊淮安
    淮安自古人文薈萃,城內名勝星如棋布。淮安府署作為全國僅存之一的古代府級官衙,凸顯其歷史地位。明清時期的淮安府城,為漕運咽喉,商業十分興盛。城區位於運河邊,水域甚廣,是南北水上交通的樞紐,素有「南船北馬舍舟登陸」之壯觀。
  • 千問千尋大運河③|從「南船北馬」,看淮安「繁會圖」
    乾隆第三次南巡時在此寫下的詩句,以「登舟」「解鞍」寥寥數字,點出淮安作為「南船北馬之地」的樞紐地位。何謂南船北馬?杜濤介紹,這是對中國古代南北交通方式的概括,即南方以船為主、北方以馬為主。而位於中國南北地理分界處,又居運河、淮河、黃河交匯咽喉之地的淮安,就成為南來北往的行人「換乘」之地。
  • 淮安的別名、宴客菜、會客禮都有啥?不止淮安,江蘇13市過年好禮好菜全公布!
    、第一所中國人辦的盲啞學校和第一所氣象站」等。:盱眙龍蝦、洪澤湖大閘蟹、高溝捆蹄、高溝今世緣、老侯野鴨、蘇粵乳鴿、淮安大頭菜、章福源【後花園】:第一山國家森林公園、鎮淮樓、缽池山公園、洪澤湖、楚秀園、周恩來故居、河下古鎮、明祖陵【特點】:淮安人傑地靈,從古至今,淮安走出的名人很多,韓信、吳承恩、周恩來.淮安至今已有2200多年的歷史,
  • 擦亮淮揚菜金字招牌 專家建言「舌尖上的淮安」
    淮安市宣布正式啟動「世界美食之都」申創工作,並發布《淮揚菜傳承與發展淮安宣言》,多位專家學者、烹飪大師圍繞淮揚菜文化傳承與創新發展建言獻策。新華網 胡可璐 攝  淮安市副市長顧坤在會上表示,淮揚菜素有「東南第一佳味,天下之至美」美譽,具有「五味調和、土菜精作、就地取材、百姓創造」特點,文化內涵深厚。新中國「開國第一宴」,主體就是淮揚菜。現存菜點1300餘種,盱眙龍蝦品牌價值已達169億元。
  • 品味特色的淮安美食,看淮揚菜文化了解這些「鮮」為人知的淮安故事
    明清兩朝,淮安是中國的漕運指揮中心(漕運總督)、河道治理中心(河道總督)、漕糧轉運中心(天下糧倉--常盈倉)、漕船製造中心(清江督造船廠)、鹽榷稅務中心(鹽運淮北分司、明清稅收第一關--淮安榷關、兼收揚關稅收的淮揚海道), 是大運河的重要交通樞紐。
  • 連鎮高鐵開通,小編帶你閔行出發,一路向北逛「揚淮連」
    開國第一宴淮揚菜發源在淮安, 四大名著之一《西遊記》誕生在淮安,> 兩千多年悠久歷史的淮安, 曾是南船北馬交匯之地, 在清乾隆年間盛極一時 與運河沿線的揚州、蘇州、杭州並稱為「四大都市」, 並享有「壯麗東南第一州」之譽。
  • 澤水鎮淮 湖泊與運河的天賜—《神州畫卷 / 江蘇卷 / 淮安篇》
    淮揚菜,始於春秋,興於隋唐,盛於明清,開國大典首次盛宴、國慶50周年宴會、2002年江澤民主席宴請美國總統喬治·布希等,都有淮揚菜上桌。淮揚菜系是淮安、揚州、鎮江三地風味菜的總稱;在明清以前,淮安、揚州兩府都是全國有名的大都市,都有各自的飲食文化傳統。而淮菜在隋唐之際便已是馳譽神州的中國四大古典菜系之一。
  • 農村俗話「財不走急,富不去偏,窮不向南,富不走北」,啥意思?
    文/豬友巴巴農村俗話「財不走急,富不去偏,窮不向南,富不走北」,啥意思?對於留守在家鄉的農民來說,閒暇的時候,俗語成了他們與人交際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對於一些關於錢財的俗語,在農村老話有「財不走急,富不去偏,窮不向南,富不走北」,大家知道是什麼含義嗎?俗語的魅力在於字面意思的通俗易懂,這句俗語在字面上,大家都心中有數,但是對於深層的含義呢?今天我們簡單的了解一下!
  • 江蘇淮安:這樣的小城市你從未見過,看一座小城市有怎樣的魅力!
    夜遊裏運河吃過豐盛的晚飯以後,自然是要到裏運河逛上一番的,因為這裡的夜景是整個淮安最美的夜景。很多小夥伴或許會好奇,什麼叫做裏運河呢?其實啊,裏運河就是指京杭大運河最早修鑿的河段,介於長江和淮河之間,北接中運河,南接江南運河,長170餘公裡。
  • 今天,淮安正式邁入高鐵時代!淮安向世界發出邀請!
    >七、煙臺—淮安G3227/3228(煙臺—青島—日照—連雲港—淮安—宿遷—徐州—鄭州—平頂山—襄陽)八、貴陽北—淮安G2690/2688(貴陽—長沙—武漢—信陽—鄭州—徐州—宿遷—淮安—鹽城)九、淮安—南京、上海G7794(淮安東—黃山北:淮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