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稱讚其為「天下第一菜」,淮安這道菜究竟有何特色?

2020-12-23 荔枝網新聞

  平橋鎮在老淮安的南端,與揚州寶應接壤,西傍京杭大運河,有上千年的建鎮歷史。

  那說起平橋鎮最出名的莫過於入選過滿漢全席的佳餚--平橋豆腐。平橋豆腐屬淮揚菜系,是江蘇淮安的一道名菜,作為淮揚菜系的扛鼎之作,自有其過人之處。

  平橋豆腐絕在兩條:

  一是選用內脂豆腐,將其切成一致的菱形小塊,配以雞肉丁、香菇丁、香菜沫,用鯽魚腦和雞湯調味,普天之下,只此一家;

  二是成菜上桌後,因其起鍋時淋了一層明油看似不冒熱氣,其實很燙,勺不起,氣不起,勺起氣起,因此需吹後食之,小心慢用。

  平橋豆腐讓那麼多的人情有獨鍾,慕名神往,除了具有濃厚的地方特色外,還有一個有趣的傳說。

  據說乾隆下江南時,路過平橋。當時,平橋小鎮上有位腰纏萬貫的林姓大財主,聽說乾隆爺南巡經過平橋,想獻媚巴結一下。因此,花費巨資,從平橋小鎮至老淮安城,一路紅毯鋪地,張燈結彩,乾隆爺果真被他的紅毯引到了平橋。

  大財主在接駕前預先就想過了,一國之君什麼山珍海味沒吃過?必須出奇制勝,才能徵服乾隆爺的胃口。於是乎,他別出心裁地讓家廚用鯽魚腦、老母雞湯,燴自製的嫩豆腐,烹製一道菜餚。

  而乾隆爺一吃,嘖嘖稱奇,連連稱讚:「好菜,好菜,此乃天下第一菜。」便問財主菜名,財主便隨口答曰,平橋豆腐。於是乎,平橋豆腐由此橫空出世,一舉成名,成為淮揚菜系裡的傳統名菜。

  平橋豆腐名氣甚大,那它是如何烹製的呢?

  燴制時,用原汁雞湯,加上鯽魚腦和蟹黃、豬油、蔥、姜等佐料,煮沸後,將去滷的精豆腐片和熟肉丁、蝦米、少許醬油一起放進鍋裡。

  燒開之後,用菱粉勾芡,再加少許味精便可起鍋了。若要增加香味,還可稍加一點麻油或胡椒粉。判別是否是平橋豆腐,除了上述的輔佐料以外,關鍵在於豆腐的刀工。

  平橋豆腐的碎片,就像瓜子一般,切得越薄,越顯出功夫,同時也越入味。

  如今漫步平橋鎮,已經無法尋覓林百萬的子孫後裔了,但是平橋鎮的街鋪裡,還到處懸掛著正宗平橋豆腐的招牌。南來北往的行人,路經這裡,免不了要品嘗一下。除了那菜餚確實令人回味不已外,那與之並存下來關於乾隆皇帝的傳聞,經過幾百年來的加工打造,乍一聽來,也是津津有味的。

  平橋豆腐曾進入過清代宮廷食譜。新中國開國大典時,平橋豆腐也曾上過「開國第一宴」的宴桌。在淮揚菜中,平橋豆腐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人們常說「青菜豆腐保平安」就可知,豆腐在中國人生活中的意義是可見一斑的。但吃豆腐吃出名堂、吃出水平的還要算老淮安平橋人,一道被稱為「天下第一菜」的平橋豆腐,成為淮揚菜系中的著名佳餚,流傳到江浙滬、北上廣,甚至歐美海外。倘若到了老淮安旅遊,那就請不要忘記,去吃一吃老淮安淮揚美食之一的「平橋豆腐」!

相關焦點

  • 外冷內熱的老淮安平橋豆腐,乾隆皇帝贊它「天下第一菜」
    平橋鎮在老淮安的南端,與揚州寶應接壤,西傍京杭大運河,有上千年的建鎮歷史。那說起平橋鎮最出名的莫過於入選過滿漢全席的佳餚--平橋豆腐。平橋豆腐屬淮揚菜系,是江蘇淮安的一道名菜,作為淮揚菜系的扛鼎之作,自有其過人之處。
  • 鍋巴肉片:乾隆皇帝脫口而出,「天下第一菜」
    鍋巴肉片—「天下第一菜」據傳說,乾隆皇帝下江南在一家小飯店用餐時吃到一種菜,廚師將用蝦仁、雞絲、雞湯熬成的滷汁當場澆在油炸的鍋巴上,頓時炸聲大作,濃香撲鼻。乾隆一嘗,覺得香脆可口,食趣盎然,便問這是何菜。
  • 「天下第一菜」平橋豆腐
    但吃豆腐吃出名堂、吃出水平的要算平橋人,一道被稱為「天下第一菜」的平橋豆腐,成為淮揚菜系中的著名佳餚,流傳到江浙滬、北上廣,甚至歐美海外,讓那麼多的人情有獨鍾,讓那麼多的人慕名神往,把豆腐文化發揮得那樣的淋漓盡致。由此可見平橋豆腐這道菜餚的影響力以及它在豆腐美食家族中的地位。
  • 鍋巴肉片—「天下第一菜」
    鍋巴肉片—「天下第一菜」據傳說,乾隆皇帝下江南在一家小飯店用餐時吃到一種菜,廚師將用蝦仁、雞絲、雞湯熬成的滷汁當場澆在油炸的鍋巴上,
  • 淮安的別名、宴客菜、會客禮都有啥?不止淮安,江蘇13市過年好禮好菜全公布!
    【別名】:靜海【宴客菜】:天下第一鮮、黃燜狼山雞、清蒸刀魚、淡菜皺紋肉、鉗子燒雞冠菜、清燴鱸魚片、芙蓉蜇皮、扣雞、海門山羊肉:盱眙龍蝦、洪澤湖大閘蟹、高溝捆蹄、高溝今世緣、老侯野鴨、蘇粵乳鴿、淮安大頭菜、章福源【後花園】:第一山國家森林公園、鎮淮樓、缽池山公園、洪澤湖、楚秀園、周恩來故居、河下古鎮、明祖陵【特點】:淮安人傑地靈,從古至今,淮安走出的名人很多,韓信、吳承恩、周恩來.淮安至今已有2200多年的歷史,
  • 走進江蘇,淮安的老傳統特色美食
    淮安與揚州為淮揚菜的主要起源地,而淮安菜則是「淮揚菜」的重要組成部分。早在隋唐時期淮安由於緊鄰大運河,當時就已經相當繁華,淮安菜便已是中國四大古典菜系之一明清以後.淮安菜和揚州菜開始逐漸融合到清朝乾隆年間,淮揚菜已成為全國四大菜系之一。
  • 一菜一傳奇,淮安美食
    淮安地處淮河下遊,境內河湖眾多,自古就是物產豐富的魚米之鄉。如同古運河的水緩緩流淌了千年,時光為淮安這座古城深深打上漕運鹽業的烙印。無論順流還是逆流,漕運鹽業的船帆曾經塞滿了古運河,為沿途兩岸城市帶來了繁榮與興旺;如同小溪匯集成江河湖海,淮安當地菜餚與揚州當地菜餚融合貫通,形成了著名的淮揚菜。揚州、淮安是淮揚菜的發源地,是「東南第一佳味」的正宗師承者。
  • 旅遊:江蘇美食——淮安四大名菜
    淮揚名菜:開洋蒲菜「其嫩若何,淮筍及蒲」,《詩經》這樣詠嘆著蒲菜的滋味。漢代辭賦家枚乘對家鄉的這道風味也是刻骨難忘,他把這種美好的回憶寫進了他的名作《七發》:「芻牛之腴,菜以筍蒲」。因此,又稱蒲菜為「抗金菜」。生於斯、長於斯的吳承恩在他的名作《西遊記》中寫道,孫悟空打死了艾葉花皮豹子精,解救了被困的樵夫。樵夫設野菜宴款待唐僧師徒四人,其中就有一道「蒲菜根並茭兒菜」,吳承恩贊其「近水實清華」。有詩賦歌詠,有傳奇故事,蒲菜因此也贏得了「天下第一筍」的美譽。「一箸脆思蒲菜嫩,滿盤鮮憶鯉魚香。」「春蔬那及吾淮好,入饌蒲菜不論斤」。
  • 最長壽皇帝乾隆一頓飯20道菜,卻從來不吃牛肉
    在江蘇宿遷,有「乾隆品嘗後大加讚賞」的車輪餅;在河北故城,有乾隆「親筆御封」的龍鳳貢面;在陝西榆林,有被乾隆「帶入宮中」的拼三鮮......最讓人哭笑不得的是,廣東的腸粉也打起了乾隆這張牌,說乾隆下江南那會兒,受了吃客大臣紀曉嵐的蠱惑,專門拐去粵西吃腸粉。
  • 寓意美好,福祿雙全,這道菜乾隆都愛吃!
    寓意美好,福祿雙全,這道菜乾隆都愛吃八寶葫蘆鴨又名八寶福祿鴨,因其外形像葫蘆,而福祿又是葫蘆的諧音,故曰福祿象徵美好福氣財氣雙全,八寶葫蘆鴨是一道美味可口的地方傳統名菜,這個菜在乾隆年間就已經遍地開花,這道菜製作工藝複雜,但是品嘗起來極具美味,因此乾隆南巡時,這是蘇州地區最著名的傳統名菜
  • 《中餐廳》的這道菜,讓外國客人連聲稱讚,究竟是怎麼做的
    《中餐廳》的這道菜,讓外國客人連聲稱讚,究竟是怎麼做的。最近有一檔節目人氣相當火爆,很多人都把它當作「下飯菜」來觀看,節目中出現的各種美食,令人垂涎三尺,這就是最近熱播的真人秀節目《中餐廳》。小編最近也在追這檔節目,對其中的一道美食——雞絲涼麵,印象尤為深刻。
  • 乾隆下江南時,一家小飯莊做的這道菜,為何讓乾隆龍顏大悅?
    在另一條街上,乾隆看到有一家小飯莊還開著門,就領著一行人趕緊走了過去。剛進門,乾隆身邊的侍衛們就要店小二上菜。店小二頭都沒抬,說道:「客官,正午已過,飯也賣完了,您還是去別處瞧瞧吧!」乾隆身邊的侍衛們聽罷,火冒三丈,準備治店小二的罪,卻被乾隆伸手攔住。
  • 這道菜被乾隆親自賜名,只因這3個特點,連日本廚師都學不會
    也曾有日本廚師學習這道菜的做法,但最後也沒有學會。這其實是用雞蛋這種食材做出的一道小吃,平常大家用雞蛋都會做什麼呢?比如說水煮蛋,茶葉蛋或者是煎雞蛋?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聽過桂花蛋這種食物,剛開始聽到這種食物的時候,以為是把桂花跟雞蛋放在一起,那能是什麼味道啊!肯定不好吃,但是在偶然的機會下嘗到了 味道簡直是太贊了!
  • 淮揚菜的三全席,化「魚」為神奇的長魚席,108道菜轟動九州
    一晃兒,在淮安的旅行已是最後一天了,晚上的飛機,還有大半天的時間,準備去淮揚菜文化博物館去看看,誰還不是個吃貨。到19世紀後半葉,以全鱔席為龍頭,全羊席、全魚席為兩翼,淮產名蔬珍饌與之相輝映的淮菜系列已基本完善。據統計,其中獨創或首創的經典餚饌400餘品(中華傳統經典餚饌共計2700餘品),具有地方風味特色的佳餚名點另有1300餘品。
  • 為什麼《西遊記》裡的菜都是淮揚菜,這就乘高鐵去一探究竟
    全長32公裡,沿岸風景優美、人文景點眾多,國家級、省級及市級文物保護單位百餘處,承載著淮安千年的運河文化,見證了昔日淮安漕運文化的興盛,是淮安人的母親河、文化河。淮安 味蕾之巔:不知大家有沒注意到,西遊記裡即使是西域諸國,而桌上的佳餚也都全部是淮揚菜,那為什麼《西遊記》裡的菜都是淮揚菜,這就乘高鐵去一探究竟!
  • 吃過淮安這八道著名的特色美食,你才算是真正的來過淮安!
    吃過淮安這八道著名的特色美食,你才算是真正的來過淮安!拆骨掌翅:以雞爪、雞翅熟制後去骨再澆上鮮香滷汁而成。此菜形態完整,翅肥掌脆,鮮香爽口,為下酒佳餚。漣水捆蹄:是江蘇淮安漣水縣高溝鎮的特色江蘇小吃,距今已有100多年的歷史。此菜色澤醬紅,鹹鮮香甜,鮮嫩可口,食之不膩,細嚼慢品,回味無窮。淮餃,俗稱「餛鈍」是淮安最具代表性的點心之一。鮮美滑爽。隔皮可眏字,點火即燃。
  • 這道菜只因3個「特點」,乾隆親自給它賜名,日本廚師都沒學會!
    這道菜只因3個「特點」,乾隆親自給它賜名,日本廚師都沒學會!民以食為天,中國的飲食文化更是歷史悠久,各個地方都有不同的特色美食和風味小吃,因為飲食習慣的不同,做法也都不一樣,味道也是有所差異,但是卻都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好吃,還非常有當地特色。今天給大家介紹一個地方特色小吃,這個小吃有個特點,就是吃的時候不粘筷子,不粘盤子,吃進嘴裡也不粘牙,這個小吃也非常有名氣,乾隆皇帝都品嘗過,還為它賜名呢。
  • 曾被乾隆親自賜名「三不沾」因這道菜有3特點,日本廚師都學不會
    曾被乾隆親自賜名「三不沾」因這道菜有3特點,日本廚師都學不會!對於中國的飲食文化來說真的是源遠流長,每一個地方他們都是有自己的特色小吃的,雖然說每個地方的做法是不一樣的,他們的口味吃起來也是不一樣的,但是他們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非常的好吃,其實這也是代表著當地的一種地方特色了,接下來跟大家介紹的是一種特色小吃,其實這樣的小吃非常的奇怪,在吃它的時候它不粘筷子也不粘盤子,更不在我們的牙齒,為此乾隆皇帝還親自給這個小吃賜了一個名字,「三不沾」因這道菜有3特點,日本廚師都學不會
  • 品味特色的淮安美食,看淮揚菜文化了解這些「鮮」為人知的淮安故事
    淮安「南船北馬 九省通衢」的繁華景象使得淮揚菜的起源有了這樣的描述:源於提供國家財政四分之一稅收的兩淮鹽商的鬥豪誇富,源於淮安是漕運、河道、造船、糧儲、淮北鹽集散的五大中心,為南北技藝交匯處。而目前可以考證的是,淮揚菜是發源於淮安、揚州的地方性菜系,流傳和形成於淮安、揚州、鎮江及周邊一帶,是中國傳統四大菜系之一。
  • 只因「3個特點」,乾隆給「這道菜」賜名,日本廚師想學沒學會!
    對地大物博的中國來說,特色小吃真的是數都數不過來,今天給大家介紹的這道菜是乾隆命名的「三不沾」,吃的時候不沾筷子,不沾盤子,也不沾牙齒,據說曾經有日本廚師想學,但是沒學會,當然,現在都21世紀了,肯定有會做的日本廚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