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味對別人好,時間久了反而會受到傷害,記住這三句話更重要

2020-12-14 騰訊網

文|凌小麥

感情最怕什麼?

怕的是自己一直掏心掏肺,真心實意,一腔熱血,最後卻換來不懂感恩,忘恩負義。

這年頭,有時候你心眼好,可能被人看成缺心眼。你人老實,卻被當成軟柿子捏,你善良,被人當成傻子看待。

總以為世界如此美好,沒有欺騙,沒有傷害,可是並非如此。在有些人的心中,利益永遠排在第一位。你全心全意,別人卻虛情假意。有時候你對別人好,反而受到傷害,讓人寒心。

人,總要寒心一次,才知道世界並不是誰都能以心換心。當被最信任的人欺騙,你看懂了人性。被最真心對待的人辜負,你才懂得了要留點心眼。

人海茫茫,人心最叵測。你待人善良一點,有人會認為你是懦弱,你一味對別人好,時間久了反而會受到傷害,記住這三句話更重要。

你的善良要給對的人,對不懂感恩的人不必掏心掏肺。

我們都期望善良不要被辜負,但人心是很難猜的,這世上並不是每一次付出都會有回報。

感恩是對別人的回饋,感恩是對他人的報答。有的人無毫感恩之心,習慣了別人對他的好,當有一天你沒辦法滿足他的時候,他就變得仇視你。說到底,那些不懂感恩的人比狼還可怕。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底線,即使做好事也不例外。我們的善良是要有原則、分對象、有鋒芒的,對於那些不懂感恩的人,你做得再多,也得不到回報。請不要把善良留給不懂感恩的人,遇到不懂感恩的人,請收起你的善良,儘快遠離。

我們要做善良的人,但是要做有智慧的好人,別便宜了居心叵測的小人,看你善良利就用你。不是所有人都懂得感恩,不是所有的付出都會得到回報,你要把你的善良,留給懂得感恩的人。

你的善良要有鋒芒,對得寸進尺的人,不必心軟。

善良,不是一文不值的塵土,一個善良的人在對別人付出的時候,也應該學會保護自己。

世界上哪有那麼多的將心比心,你總是一味的付出,不過是慣出來得寸進尺的人。你太過心軟,就註定自己不好受。別讓自己的善良卻被利用,也別讓自己的心軟總被欺負。

如果一個人的善良沒有鋒芒,心軟沒有底線,就是一種傷害自己的行為。一個人越是善良,待人的底線應該越高一些,這樣才能避免縱容他人,也能保護自己。

不懂感恩的人,永遠只強調別人的拒絕,卻從來記不住別人的付出。對那些得寸進尺的人,你如果一味的縱容和退讓,到頭來只會把自己憋成內傷。唯有懂得取悅自己,才是終身浪漫的開始。

做人要真誠,別傷人,別欺人,別讓人寒心!

雪怕太陽,草怕霜,樹怕傷根,人怕傷心!暖一顆心需要很多年,涼一顆心只需要一瞬,而且再也捂不暖了。

世界這麼大,有人對你好是最大的福氣!要倍加珍惜,千萬別寒了人心。做人,講的就是良心二字。別人對你好,你要感恩,別人對你好是因為在乎你,你不要傷了他們的心。

如果說人與人之間的相遇靠的是緣分,那麼人和人的相處,靠的則是真誠。人與人之間總是互相的,你對我真心,我便與你貼心。寒了的心,暖不回,別辜負真心,別做讓人心寒的事,要知恩圖報。

人這一生,最珍貴的永遠是良心。別傷人,別坑人,別負人,摸著良心做人,憑著本分做事。一定別失信,別忘恩。

人這一世,最不可欺的就是人心,別用無情來傷人心,別用冷漠來寒人心。要恪守做人的底線,堅守做人的初心,別忘記了根本,別把良心丟失。

相關焦點

  • 一味對別人好,時間久了反而遭到傷害,記住這兩句話更重要
    但是生活中的朋友,總有一方拼命付出,拼命討好,但是一味地付出,卻被視為理所當然,反而遭到傷害。《處世懸鏡》是一本警示勸人的謀略奇書,辨言識兇,匯集人生百態,修身處世,囊括人生是非。書中講到朋友、戀人相處,記住這兩句話更重要。
  • 一味對別人好,時間久了反而遭到傷害,記住這兩句話更重要
    但是生活中的朋友,總有一方拼命付出,拼命討好,但是一味地付出,卻被視為理所當然,反而遭到傷害。《處世懸鏡》是一本警示勸人的謀略奇書,辨言識兇,匯集人生百態,修身處世,囊括人生是非。書中講到朋友、戀人相處,記住這兩句話更重要。
  • 別人傷害我,我該不該反擊?學佛只能一味忍讓嗎?
    別人傷害我,我該不該反擊?學佛只能一味忍讓嗎?社會上很多黑暗的事情層出不窮,壞人總是以不同的方式傷害無辜,掠奪錢財、威脅利誘、坑蒙拐騙、甚至殘害性命。但反觀其他的社會性事件,家暴、鬥毆甚至性侵傷害,尚未涉及到性命安全的事情,這類事件背後的評論,譴責受害者「一個巴掌拍不響」的言論尤其多,周圍人打著以和為貴的旗幟,以息事寧人的態度,勸說當事人忍讓一下,「鬧大了對誰都不好」、「道個歉就算了,沒什麼大不了」;諸如此類的言論還有很多,而很多修佛的人也利用佛法來背書,受到別人的傷害,最好學會安忍。
  • 一味生氣,不過是用別人的愚蠢來懲罰自己,反而會使事情變得更糟
    更有甚者,情緒可能甚至會傷害別人而無法復原。所以,我們一定要做自己情緒的主人,不要受壞情緒的控制,尤其是在情緒不好的時候不要做出判斷。一天,一個和尚來到寶山禪師那裡,氣呼呼地對他說,一位施主用侮辱的話指責他。寶山禪師建議他寫一封內容尖刻的信回敬那傢伙。「可以狠狠地罵他一頓。」寶山禪師說。
  • 這三句話最傷人,爛在肚子裡也不要說!
    人與人之間的相處,想要更加長久,感情更加穩固,給別人留下好印象,那就要學會如何說話。俗話說:「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不會說話的人,始終會斷了自己的後路,傷人又傷己。人生,管住自己的嘴,永遠不要說這三句話傷人的人,才能贏得別人對自己的好感。
  • 人生中有三句話最傷人,千萬不要說!
    文/飛魚如果你有故事,可以找我人生中有三句話最傷人:對人諷刺挖苦的話,和親近的人說狠話,不能隨便說掏心窩子的話,千萬不要說!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有的人從來不懂這些,呈口舌之快而已,卻不知傷了別人的心如刀子割傷了人。一個人最好的修養就是打人莫打臉,罵人莫揭短,做人要學會尊重別人,人前留一線,日後好相見。在說話之前先掂量下說出去會不會傷害別人,儘量站在別人立場想問題,給別人個臺階下。
  • 傻乎乎的,拿真心對別人卻總是受到傷害的三個星座
    文 | 佔卜君並不是所有的付出都能得到回報,也並不是所有的真心都能被人所珍惜,在我們身邊中,就有這樣的三個星座,他們拿真心對別人,但卻總是受到傷害,就讓我們看看吧他們對別人沒有防備之心,總是覺得自己朋友是不會害自己的,無條件的相信朋友。就算朋友做的事情是錯的,他們也會義無反顧的支持他們。朋友在他們的生命中是很重要的一部分,在他們眼裡友情非常非常的珍貴,身邊的朋友更是不可替代。他們不僅重視友情,為人還非常正直謙虛,為人處事時非常謹慎,做起事來小心翼翼。
  • 為什麼「好」女人太容易被傷害,「壞」女人反而更能掌控愛情?
    人們常說「男人不壞,女人不愛」,但是我覺得這句話不僅適用於男人,還適用於女人,在愛情裡面,一個「壞男人」往往會獲得女人的青睞,反觀那些好男人,那些老實人,不懂得怎麼討女生歡心,相反的,女人適當的壞一點更能討男人喜歡,相比那些「聽話乖巧」的女人來說,那些驕傲任性的女人反而會更讓男人有征服欲
  • 生氣時,記好這三句話
    之所以會有如此強烈的憤怒,因為團體中,帶領者無意的忽略,讓她體驗到了在原生家庭中被父母所忽略的痛苦與絕望。面對此情此景,帶領者說了三句話,僅僅是三句話,便融化了她的憤怒,讓她真切地體驗到了在原生家庭中所缺乏的包容、理解、愛與溫暖。這三句話是:「謝謝你告訴我你的憤怒。對不起,我無心中傷害了你。我的本意不是這樣的。」
  • 別人傷害我,我該不該反擊?學佛只能一味忍讓嗎?
    別人傷害我,我該不該反擊?學佛只能一味忍讓嗎?社會上很多黑暗的事情層出不窮,壞人總是以不同的方式傷害無辜,掠奪錢財、威脅利誘、坑蒙拐騙、甚至殘害性命。近日上海殺妻案兇手宣判,某網約車企業安全事件頻出,這種「奪命」事件一出便引得社會群情激奮。
  • 一味生氣,不過是用別人的愚蠢來懲罰自己,反而會使事情變得更糟
    更有甚者,情緒可能甚至會傷害別人而無法復原。所以,我們一定要做自己情緒的主人,不要受壞情緒的控制,尤其是在情緒不好的時候不要做出判斷。一天,一個和尚來到寶山禪師那裡,氣呼呼地對他說,一位施主用侮辱的話指責他。寶山禪師建議他寫一封內容尖刻的信回敬那傢伙。「可以狠狠地罵他一頓。」寶山禪師說。
  • 一味討好男人,反而會被看不起,要謹記
    「得不到的永遠被騷動,被偏愛的都有恃無恐」,人就是這樣,會有很多人認為,得不到的就是最好的,得到後反而變得不那麼珍惜了。作為女人,我們就要學會不卑不亢,不要一味的討好男人,只知道一直付出的傻女人是不會被珍惜的。要做到你對我好,我對你好,我視你如寶。
  • 這三句話聽情話,男人非常愛聽,女人不要不好意思了
    這三句話聽情話,男人非常愛聽,女人不要不好意思了。說起肉麻的情話,很多人都說女人才喜歡聽,但其實男人也喜歡,尤其是這三句肉麻話,別人可不要不好意思了,場內男人說這三句話他才會越來越愛你,首先我就是屬於你的。
  • 罵比打的危害更嚴重?父母說的這些話原來對孩子傷害那麼深
    」2很多家長覺得:話糙理不糙嘛,我還不是為孩子好?可是你知道嗎?對孩子來說,你這些「糙話」造成的心理傷害,比挨一頓打更嚴重!就像我的一個朋友田田,她說自己因為尿床從小總被媽媽各種冷嘲熱諷。田田被這番話嚇壞了,很長時間都不願意和人說話、沉默寡言,晚上也經常因為擔心尿床不是做噩夢、就是不敢睡著,一直到成年後都沒辦法擺脫這種深刻的自卑。田田知道媽媽很愛她、對她很好,可因為這件事,即便長大後她也沒辦法和媽媽親近得起來。
  • 與別人相處,少說這三件事,會少災禍,多福氣
    一個人說話要有分寸,否則會惹火上身。古人云:病從口入,禍從口出。凡事要三思而後言,別「口無遮攔」,否則得罪了人,自己還不知道。說話要有選擇,要知道什麼話能說,什麼話不能說。生活中,有一類人,他們總喜歡以打擊別人為樂,從而證明自己更強,以獲得莫名其妙的優越感。有時,別人會因為他們的一句話,放棄自己堅持已久的事;有時,別人會因為他們的打擊,深陷自我懷疑中難以自拔。
  • 70歲南山老僧說:人到五十,請記住這四句話,會讓我們大徹大悟
    人到五十,半生已過,請記住這四句話,它會讓你大徹大悟的啊。那麼,70歲南山老僧所說的這四句話,究竟是什麼呢?02◆第一句話:半生已過,學會守弱。70歲南山老僧說,西晉的杜預在《守弱學》中寫道:世之強弱,天之常焉。強者為尊,不敬則殃,生之大道,乃自知也。
  • 為什麼不要對一個人太好?這幾句話值得深思
    後來,老婆婆生病了,住院了一段時間。回家發現,菜園雜草叢生,蔬菜已經寥寥無幾。之後的幾天,有鄰居過來採摘菜的時候,看到老婆婆就說:「你都不打理這菜地,都沒啥菜可摘了。」更可氣的是,有人在背後說:「老婆婆嫌我們摘太多次菜了,所以故意這樣荒廢菜地,真小氣。」老婆婆聽後很寒心,決定關掉院門,只留一塊地方種菜自己吃,其他全種上花。
  • 當孩子哭的時候,有智慧的家長從不說「別哭了」,而會說這兩句話
    極力壓制著委屈,看到了一個想要傾訴可以依賴的人,本來以為可以得到安慰,卻沒有想到,得到的只是一盆更刺骨的涼水。這種傷害,比外界帶給自己的委屈實際上要大得多,甚至會直接影響到一個孩子的性格和未來走向,毫不誇張。 尤其會給孩子帶來的這幾個問題,家長應該重視。
  • 一味的忍讓和遷就,只會讓別人越來越瞧不起自己
    有時候我們的好心好意,並不會得到別人的諒解。你的遷就,會讓對方得寸進尺,因為大家都明白一個道理,欺軟怕硬,弱肉強食。這就是人性。所以我們的忍讓要因人而異,也不能一味的忍讓。那樣只會讓人感覺你好欺負。我的女兒從小就被家人教育要忍讓和幫助別人,大家庭住在一起。
  • 70歲南山老僧說:人到五十,請記住這四句話,會讓我們大徹大悟
    人到五十,半生已過,請記住這四句話,它會讓你大徹大悟的啊。那麼,70歲南山老僧所說的這四句話,究竟是什麼呢?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這句話的意思就說,才能或品行出眾的人,容易受到嫉妒、指責。在現實生活中,我們也常常看到,一些很有才能的人,反而過得不那麼地好,究其原因,就是因為這些有才能的人恃才傲物,過於高傲,結果反而受到大家的嫌棄,得不到晉升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