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相處,貴在志同道合,貴在知心。但是生活中的朋友,總有一方拼命付出,拼命討好,但是一味地付出,卻被視為理所當然,反而遭到傷害。
《處世懸鏡》是一本警示勸人的謀略奇書,辨言識兇,匯集人生百態,修身處世,囊括人生是非。書中講到朋友、戀人相處,記住這兩句話更重要。
【恩不可過,過施則不繼,不繼則怨生;情不可密,密交則難久,中斷則疏薄之嫌。】
譯文:
施恩不是越多越好,不可過量施予,過分施恩一則來很難長久,而且一旦未能持續恩遇,難免會使對方產生怨謗的情緒;交情也是如此,不可過分親密,過分親密也很難保持長久,遇到了中斷就顯出疏遠淡薄的嫌隙來了。
相處之道在於恰到好處,適可而止。這是為人處世的一種至高境界,是一種哲學觀念。適可而止就會防止極端產生,就像吃飯睡覺,吃多了睡多了就會不舒服,而吃少了睡少了就達不到身體的需求。朋友相處的本質是過猶不及,適可而止,仔細揣摩,才能體會其中的智慧。
給與別人,幫助別人,不能毫無條件,不能毫無底線,有事情,找你就答應,要東西,一要就給;犯錯誤,全都原諒;有傷害,都能接受。無償付出成了習慣,被傷害就離你不遠了。
【金玉滿堂,久而不知其貴;蘭蕙滿庭,久而不聞其香。故,鮮生喜,熟生厭也,君子戒之】
譯文:
金玉珠寶堆滿了屋子,時間久了就不覺得珍貴了;蘭花蕙草長滿了院子,時間久了就聞不到香氣了,所以說,新鮮的東西大家都喜歡,太熟悉就會遭到厭棄。君子應該以之為戒。
沒有得到的東西總是最好的,一旦擁有就失去了他的價值。無論是生活、事業還是婚姻似乎都無一例外的印證了這一事實,那麼怎麼才能讓新鮮感長久呢?那就是距離,與工作產生一定的距離,與愛人產生一定的距離。適當改變下自己的生活,每天有點新鮮感;厭倦了工作就出去走走;朋友相處更是如此,過分親密反而會產生裂隙。
喜新厭舊,是人之本性,山珍海味吃多了會膩,豪宅美女享受多了,也不會覺得她有多珍貴。但是不離不棄,患難與共同樣是人之本性。聰明的人總是在不遠不近處,分清彼此,信守契約,不會過於散漫、不會過於親密,不會不重自製,不會過於不拘小節,彼此留有一片私人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