滷水配方香料與知識

2021-02-06 廚工坊

川式滷水的風味菜品,是以熱制涼吃的風格展示出菜餚的不同特色的,並且以色香味醇而見長,兼具取料廣泛,品種繁多,製作精益求精,易於存放等諸多特點。不論是紅滷、白滷、還是黃滷,它們的調製都離不開基礎鹹味與各種香味調料。因使用香料的配比不同、以及烹製技法等手段的不同,所以川式滷水菜品的芳香,就呈現出了萬紫千紅各具風格之特色。

在川式滷菜的傳統使用中,滷包的運用尤其顯現風格特色,在運用不同的香味原料的技法中,使用各異的制味料衍生出來的滷味菜系就千百萬化了。若要滷製出不同口味的滷味菜,籍由香辛料的特徵調配出自己獨門口味的滷汁,是最後的法寶。

1、枸杞:

味道清香甘美,有養血明目、治療頭暈目眩、滋補肝腎的功效。

2、漢源花椒:

味道辛香麻辣,有增香、解膩、除腥的功效,用油爆香更能增添香氣。

3、八角:

八角(大茴香)具有特殊香味和甜味,為五香粉主要原料。

4、當歸:

味道苦中帶甘,能增加香氣並具有消腫止痛的療效。

5、肉桂:

肉桂味道辛香略帶微甜,是肉類烹調中不可或缺的調味品。

6、小茴香:

形似稻粒香氣濃烈,具有去腥異、增香氣解膩味的功效。

7、篳撥:

味辛辣有特異香氣,對祛寒、腹瀉、嘔吐、痛症等有療效。

8、丁香:

有濃鬱的香味是滷、醬製品常用調料,具有促進消化與清理腸道的效果。

9、甘草:

甘草味甘香略甜苦,有提味的功能,在滷汁運用中可以切片或磨成粉來使用。

10、山奈:

香味濃鬱,味道辛辣,有祛寒溫中,消食止痛的功效。

11、白胡椒:

味道芳香辛辣,具有增香及去腥的作用。

12、白芷:

味道甘且性溫,能消腫止痛,也有美白皮膚的效果。

13、草果:

草果味道略為辛辣,能夠提味、去腥,具有建胃解痰的功效。

14、白豆蔻:

種子具強烈香氣,味道辛辣,具有行氣暖胃,解酒止痢的功效。

15、草蔻:

原產地雲南,種子極具濃烈香氣,味道辛辣,具有暖胃止吐的功效。

16、陳皮:

味道甜而帶香,具有化痰止咳、開胃建脾的效用。

17、川明參:

為五加科植物明參的乾燥物,大補元氣,補脾益肺,有安神補虛之效。

18、黨參:

根、芽、葉、花、以及果實有多種人參皂甙(有機化合物的一類,多存在於植物體只,在實際運用中的車前草、甘草、陳皮等都是含有此類甙的提取物)。

19、甘松:

味道辛香,是調製滷汁常用香味料,特別是針對牛羊肉除異解騷的必用原料。

20、靈香草:

有特殊的清香味道,在實際運用中常見於滷汁的增香原料使用。

21、木香:

有提味的功能,在滷汁運用中可以切片或磨成粉來使用。

22、排草:

其味辛香,具有特殊的芳香味道,是川式紅滷汁運用中的常見增香原料。

23、青花椒:

具有特殊的清香味道,辛香麻辣、有增香、解膩、除腥的功效,用油爆香更能增添香氣。

24、香果:

具有提味的功能,在滷汁運用中可以切片或磨成粉來使用。

25、香葉:

有提味增加香氣的功能,在滷汁運用中常見於廣泛的運用。

26、小良姜:

味辛香,具有特殊的清香味道,在川式滷汁中的運用常見於增香原料運用。

27、黃枝子:

具有特殊的清香味道,是川式滷汁的運用中常見提色增香原料。

28、紫草皮:

在川式滷汁的運用中常見於滷汁提色的使用,以杜絕任何化學色素的使用。

29、茂汶花椒:

味道辛香麻辣,有增香、解膩、除腥的功效,用油爆香更能增添香氣。

滷菜的顏色相對其它菜餚的顏色而言,其調製難度稍微要大一些。這不僅因為滷菜一般都是批量製作,也因滷製時所用香辛料中含有的各種不同成份對著色物的影響比較大。

因此要想掌握好調製滷菜顏色的技巧,就得了解相應著色物的性質、特點和運用。

1、正確理解食用色素

說到色素,人們多少都有點談虎色變的感覺,這是因為對色素不夠了解。色素是用以顯示顏色的物質,又稱著色劑或著色物。

而食用色素是色素中的一個種類,它是指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變原有的食物顏色,或增加食物相應顏色的物質,加入這種物質,可以改善和增進食慾,且對人體無害。

食用色素又分為人工合成食用色素和天然食用色素。

人工合成食用色素

人工合成食用色素大多是從煤焦油中提煉並分離出來的原料製成的,如日落黃、胭脂紅、檸檬黃等。

人工合成食用色素在相關規定的「限量使用範圍內」合理使用,是安全的,它相對於天然食用色素而言,具有色澤更鮮豔、功能更穩定、著色力更強、成本低廉、使用方便等優點。

不過如果濫用或泛用,還是會給人體帶來危害,所以在實際烹調中並不主張過多使用。

天然食用色素

天然食用色素不僅對人體無害,而且還含有人體所需的有益成份。其是從天然原料中提取精煉出來,具有某種相應顏色的產品。

其中植物原料有薑黃、梔子等;動物原料有含在蝦表皮裡的蝦紅素等;微生物原料有紅曲米等。

天然食用色素相對於人工合成食用色素而言,成本較高,著色力和穩定性略差,但是安全性高,還含有人體所需的有益物質,並具有某些特殊功能。

比如薑黃色素具有降血脂、降血糖、消炎、抗病毒等作用;紅曲米具有降血脂、消食等功效;紫草紅有抗炎症、清熱解毒等作用。

天然食用色素的種類有很多,如辣椒紅、梔子黃、薑黃、紅曲色素、紫草紅、桑葚紅等幾十種。

2、滷製品取色的原則

在給滷水調色時,應秉持「無為而治」的態度。無為即是自然,治即是治理,「無為而治」就是不要過多地幹預,刻意去改變。

意思是說,在滷製品的主要色澤確定以後,只要顏色在合理的範疇內,就讓它順應自然的變化而變化。

舉個例子,四川的黑雞全身皆為黑色,我們在用黑雞製作滷製品時,是應該刻意地去改變它的顏色,還是遵循原料自身的本色呢?

答案是保持本色。

現在,很多滷製品就是保持本色,不刻意使用著色物,用常見的調味料和香料,將滷水調成什麼顏色,滷水就是什麼顏色,再與滷製原料的自身顏色結合,就是成品的顏色,這就是自然、天然之色。

3、天然食用色素的運用

糖色調色:先調色後調味

川味傳統紅滷水一般都要用糖色去調色,並且是先調色後調味,但具體到多少滷湯應該添加多少糖色,都沒有硬性的規定,幾乎都是廚師憑藉自己的經驗去靈活掌握。

為什麼要先調色後調味呢?答案是因為糖色的顏色能夠在150℃的高溫下,保持相對穩定,同時也不會因為滷水酸鹼度的變化而變色。

在實際的滷製工作中,也並非一次性地將顏色調整到位,而是要經過多次調試,直到顏色達到相對飽和為止。

紅曲色素在滷製時的運用

紅曲色素在滷製時的運用,通常是將紅曲米熬製成紅曲水後,再調入滷水中。

紅曲色素在實際滷製過程中,往往會加入適量焦糖色素與之混合使用。這是因為紅曲色素對酸鹼度和光比較敏感,穩定性較差,因此加入適量焦糖色素能夠彌補其不足之處。

所以用紅曲米作為著色物的滷製品,要儘量避光保存,以減少色澤的氧化反應。

用梔子作為調色物

用梔子作為調色物時,應選擇色紅、形圓、子仁飽滿者。

通常的做法是:先把梔子放清水鍋裡熬製成汁水,再用熬出來的黃色汁水去炒製糖色,這就相當於梔子與糖色混合使用了,其原因也是由於梔子黃對光比較敏感。

用醬油給滷水調色

醬油在川滷中使用較少。因為很多人認為,用醬油給滷水調色後,會讓滷製品發黑,這也許是傳統醬油的製作工藝與現在有所不同而造成的。

醬油的紅褐色與焦糖色素的顏色很相近,而且現代醬油在製作過程中,也會加入適量焦糖色素去調色。

有人曾經用老抽和生抽混合後,再給滷製品上色調味,這樣的滷製品在正常避開日光照射和冷藏,並且不再進行二次滷製加熱的情況下,其色澤保持了 1~3天,並沒有明顯的發黑現象,而且味道還更鮮醇。

4、調色要靈活運用

滷水調色的工藝流程和方法極其簡單,但這些著色物在給滷製品上色時的化學反應則相對複雜,它會隨滷水的酸鹼度、溫度、滷製時間、光照等諸多因素的變化而變化。

所以,我們必須了解著色物的基本特點和性能,這樣在實際運用中,才能更加靈活地混用它們去合理調色,以彌補單一著色物的不足。

對滷味製品的調色,基本上都是先將著色物調入滷水鍋裡,然後再觀察滷水的顏色和滷製品的顏色是否符合成品要求。

調色時,應多次分別加入著色物,不宜一次性調色。除了特殊要求以外,滷製品的顏色應堅持「寧淺勿深」的原則。

至於是調味前去調色,還是調味後去調色,或者是滷製品起鍋前去調色,都應根據選用的著色物特性而定,最終目的是讓著色的效果達到最佳。

1、滷菜簡介

川味滷菜屬五香味型中最大宗的一類,它具有粑、軟、味美濃香、老少皆宜、清潔衛生,存放時間長、攜帶食用方便等特點。

滷菜製作的關鍵在於調製滷水,而川味滷水有紅滷和白滷二種,兩種滷水的風味基本相同。其區別主要在於紅滷中加有適量的冰糖糖色,適於滷製淺色的原料;白滷中則不加糖色,適於滷製深色的原料(如牛肉、羊肉)。

2、滷料配方

山奈5克,八角25克,桂皮15克,小茴15克,草果15克,丁香15克,甘草15克,花椒20克,砂仁頭10克,草豆蔻5克,老薑100克,大蔥150克,紹酒100克,精鹽適量,熟菜油20克,冰糖250克,清水5000克。

以上配料為一次滷水用量,根據滷製品數量,可按比例適當增減用量。 

3、滷水製作

1)、除姜、蔥外,將所有香料分兩等份,分別裝入兩個紗布袋內紮緊袋口製成香料袋。 


2)、將冰糖砸碎,炒鍋置火上放菜油和冰糖100克,炒至熔化呈銀紅色,摻清水250克製成糖色。 

3)、鍋內摻清水5000克,放入拍刀姜、蔥把子、鹽、冰糖、紹酒、糖色(使湯呈淺紅茶色)和香料袋,用小火煮(約1小時)至香味四溢即成滷水備用。 

4)、包好的香料袋還可以留下待下次再煮,煮成的滷水可以連續使用。每次煮完後,除去雜質泡沫,撇去浮油,淨下來的淨滷水再加入食鹽煮沸後,即將滷水盛入陶瓷滷水缸中保存。 

5)、下一次滷製時,便把滷水倒入鍋裡,並放入上次的香料袋再煮,如香料袋已翻煮多次,滷水也變渾濁並感覺無香味時,應換新的香料袋和滷水,以保持滷水的質量。 

4、滷水運用須知

1)、動物性原料均須先焯水後,再入滷鍋滷製入味軟熟。經常滷製鮮味足的動物性原料,能使滷水質量提高。

 
2)、鮮味的原料(豬肉、雞、鴨)最好能與異味重的原料(牛、羊、肉、腸、肚等)分別使用滷水,以保證滷製品的質量。 

3)、滷豆製品的滷水最好是一次性使用,不要回用。 

4)、常檢查滷水鹹度、色澤、香味及滷水量,並隨時添補或更換,保證滷水質量。 

6、原料加工及滷製方法 

1)、原料加工:

將滷菜原料(各種葷素食品),肉類洗淨焯水去腥,切塊(一般體積較大的整塊肉類切成重約200克左右塊狀),心肝、肚腸、雞鴨肫、翅膀、蹄掌、鴨鵝頭頸等小件食品無須切塊。

焯水時間應視原料質地決定,鮮味較好、異味輕的原料,焯水以能除去血腥味,撈出即可入滷鍋為度;牛、羊肉、肚、腸等異味重的原料,焯至熟後(泡煮15分鐘)再撈入滷鍋;素菜(豆製品、豆果類)洗淨即可。 

2)、滷製方法:

將原料入滷鍋,滷汁應淹沒原料,旺火燒沸除去浮沫,小火燜至成熟或粑。要視原料質地老、嫩靈活掌握火候,通常在保持95℃溫度的滷水鍋內浸滷40分鐘左右,以粑軟不綿為度,即為成品。 

1、滷水的保管

滷水要經常濾去雜質,保證清潔衛生,存放時需燒沸,除去過多的油脂,盛入陶瓷缸或搪瓷桶(盆)內不動,如長期不用,也應經常燒沸後再儲存。

2、滷製品的二次變鮮方法

這是為減少損耗,將當天未銷售完的、無任何變質的、報損又不符合條件的、第二天又賣相欠佳影響正常販賣的滷菜,經過再次加工後再販售的方法。

一般第二次滷製可用白滷,時間以煮透為度,販售時要記得先售出。

滷菜有它的特性,經過多次滷製加熱後,滷菜會越變越黑,賣相會變差。一般情況下,為了保持滷製品的新鮮度,在販賣時,託盤內應加滷水汁,銷售人員要經常做翻面的動作,以維持鮮度。當天未銷售完的滷製品,第二天可以切成片製成涼拌菜販賣。

按照二維碼

加入我們/專業餐飲菜品交流

         看看有多少好友都在這裡    

                                  

每天超過200道新菜品免費交流

讓你靈感充的滿滿

朋友越來越多


相關焦點

  • 滷水的香料配方,及滷水的製作值得收藏
    大家都知道滷菜的關鍵就是滷水中的中藥包,裡面都有哪些香料?這些香料的配比又是怎樣?現就我的一個滷水配方用料詳細給大家分享下,味道不錯可以試一下。 香料由18種中草藥組成。分別為八角25克、桂皮30克、三奈12克、草果4個、玉果4個、小茴香25克、丁香5克、白芷30克、甘草12克、紅蔻8克白蔻8克、橙皮20克、砂仁5克、排草10克、畢波10克、山楂8克、良姜20克、香茅草10克.我們將這些香料備齊後先用清水侵泡10分鐘,除去灰塵。
  • 配方基礎:3種滷水香料必備知識,附帶滷水配方,建議收藏
    做滷肉時需要用到各種香料的不同組合,揮發出肉質香味,才能使滷肉散發出誘人的香氣。對不少朋友來說,由於在準備香料時由於對各項作用的不熟悉以及不能精準掌握到分量等問題,造成滷出的肉質不僅沒有香味,而且還會出現發苦、顏色發黑等問題。如何精準地掌握各種香料的合理搭配呢?
  • 滷水配方滿天飛,香料配方已亂組!可怕!可怕!可怕!
    首先,蝦哥在此申明:蝦哥所發文章的目的,一是把自己所學,所知的烹飪方面知識建個文檔,並於朋友們分享!二,想結交跟多的餐飲及愛好美食的朋友們,以達到共同探討學習的目的!再者,我發文章目的並不是為了賺稿費!我養家的收入,來源於自己的龍蝦館,我就不在這裡吹牛,自己的龍蝦館有多牛比了。但養家餬口綽綽有餘。並不是哪位網友在評論區說我為了賺稿費!
  • 滷水中鹽度和香料配方的聯動,以君料、臣料為標尺用好鹽度味飄香
    今天要和朋友們分享的依舊是十分基礎的東西,很多新手朋友們總是將目光落在了香料包之上,但是對於用好香料而言,鹽度的掌控是必須要掌握的一課,鹹是百味之首,而鹹來源於鹽度,控制好鹽度,不僅關係到香料呈現效果的好壞,同時對於各種口味的味道優劣也是舉足輕重的,今天我們就以滷水為例子,聊聊如何用好鹽。
  • 做滷水很簡單,只要記得加這6種香料,滷什麼都好吃,附滷水配方
    滷味都差不多,有些地方喜歡吃辣就會加辣椒,但是做法和配料都差不多,唯一的差別就是香辣的配方。每個人做滷味的配方都是不一樣的,做出來的味道都有一些差別。滷水的調製,關鍵要靠香料,但並不是所有的香料都放入鍋中就可以了,而且如果香料放得太多的話,味道會變得很奇怪,非常的難以下咽,我們做滷水的時候,記住加這六種香料,滷啥都好吃,
  • 正宗川式五香滷水配方配料 20斤滷水標準香料配比公開
    五香滷水香料配比是多少呢?朋友們,你們都知道做滷水什麼最重要嗎?製作滷水最重要的不是香料有多好,高湯有多濃,而是各類香料的配比,所謂好的滷味是剛剛好,不會過於濃,也不會過於淡,是那種醇香剛剛好,口感剛剛好越吃越好上癮的感覺,那今天,我們就針對這個滷水各類配料的配比比例來詳細介紹一下!我們以20斤滷水為標準,那以這個標準的滷水需要多少比例的高湯,需要多少比例的香料呢?
  • 用了40年滷肉老配方,滷水師傅詳解必用的11種香料,比例精準到克
    以說到香料的配伍,好多年輕的廚師和美食愛好者都一臉的迷茫不知所措。為什麼同樣的香料,自己就不如師傅滷的肉食香呢。秘密就是你不知道各個香料的作用,還有各個香料的計量。在有就是香料的那個先放那個後放,香料前期的處理。是用酒泡呢,還是用水泡,還是炒香等等。這些都是有講究的。
  • 滷肉師傅分享珍藏多年的滷水香料配方,全是乾貨,配比非常詳細
    滷肉師傅分享珍藏多年的滷水香料配方,全是乾貨,配比非常詳細香料是一個大家族了,中國目前已知的香料有40多種,其中大廚們常用到的有15-20種。基礎香料的用量和功效大家也都了解了,那麼接下來咱們說說怎麼製作滷水。
  • 老師傅詳解中藥香料的特性附加滷水及絕密配方!
    香料調料大全1.十四香配料:大料、花椒、桂皮、丁香、胡椒、陳皮、木香、山奈、白芷、茴香、良姜、甘草、肉蔻、砂仁等十四種名貴天然香料。用途:炒燒葷素、 涼拌菜 、湯類、 醃製各種醬菜、肉制麵食、 風味食品等。
  • 潮汕滷水配方秘方大全:四步給滷菜增香秘訣
    你知道潮汕滷水配方秘方大全怎麼做才最好吃嗎?今天隨手香就給大家介紹的是潮汕滷水配方秘方大全之四步給滷菜增香秘訣。潮汕滷水配方秘方大全中四步賦予滷水香味如何讓滷水更鮮香,其關鍵在於配料。第4組 把豬皮和雞爪為一組稱為「膠質組」,其主要增加滷水的粘稠度。二、香料的運用潮汕滷水配方秘方大全中要知道調香有外香與內香之分。
  • 學滷水需要掌握的基礎知識:16種常用香料的作用和用量,都是乾貨
    常見的香料大約有五六十種,大多數也是傳統的中草藥,但是實際用於滷水中也就二三十種。香料調味的過程中很少可以直接單打獨鬥,絕大多數需要根據食材的特點、口味的要求來合理的搭配使用。要問到各種香料在滷水中的用量與作用是什麼?
  • 滷水香料包之中的秘密,這些好組合可以為滷水更好的増香
    在香料的使用中,除了香料的基礎搭配中的固定模式外,香料之間的靈活搭配也是十分值得新手朋友吸收的知識。小茴香+千裡香(這兩種香料的香味都算是比較輕盈的,一般來說使用這兩種香料的組合,它們的用量在整組配方中建議在佐料的位置,針對牛、羊肉這樣特殊的食材,它們既可以增強香氣,同時又不會對食材本身特殊的味道折損。
  • 豉油雞滷水的配方是怎樣做的?
    豉油雞的味道主要靠的就是滷水的味道,所以製作一鍋好的滷水可是最為重要的工序,其次就是雞的肉質要嫩滑,這樣吃起來才會達到口感與味道並存,下面就給大家分享我曾經用過的一道豉油雞滷水配方,希望對你有用。【豉油雞滷水製作方法】》【食材】:雞骨架兩個、豬骨3斤、生薑100g、大蔥一條、清水18斤》【香料配方】:八角10g、香葉10g、甘草10g、桂皮12g、羅漢果兩個、草果2個(去籽)、丁香8g、小茴香15g、紅穀米20g》【醬料】:生抽10斤老抽500g、黃糖1000g、麥芽酚10g、肉寶王10g、雞粉30g、白酒少許~【製作步驟】~①雞骨架、豬骨清洗乾淨,然後把豬骨砍成小塊
  • 掌握香料五「金剛」,隨心所欲調配方!
    ……2017年7月12-14日,《中國大廚》滷水+燻醬技術培訓班在濟南開講,從香料的基本特性、用法用量到各種食材的預處理技巧,從風靡大江南北的武漢鴨脖,到近兩年迅速躥紅的川式滷水,《中國大廚》金牌主廚李建輝透明講解、系統剖析,完整揭秘了藏在滷水料包裡的秘密,通過公布精準的添湯續料公式,破解了滷水後期養護導致口味走樣的技術難題。
  • 香料在滷水中最根本的作用是什麼?弄清原理,就不會亂用香料了!
    香料在滷水中最根本的作用是什麼?弄清原理,就不會亂用香料了!為了便於大家理解,下面我們分五部分來進行具體介紹,分別是:1,香料在滷水中的輔助作用,防腐。2,香料在滷水中的輔助作用,增香。3,香料在滷水中的最根本的作用,表面上是去異味,實質上只是起到一個掩蓋異味的作用。
  • 從0構思設計川味滷水丨掌握製作配方的方法比配方比例本身更重要!
    在製作滷菜時,首先想到的是配方,而所謂「配方」是指為某種物質的配料提供方法和配比的處方。很明顯,掌握製作配方的方法比配方比例本身更為重要,因為業內前輩留下來的滷水製作配方應該是指引我們尋找或優化製作滷水的方向,而不是束縛我們的枷鎖,更不是我們無法逾越的高度。
  • 滷豬蹄都要放什麼香料?沒有比這在詳細的教程了,價值8000元配方
    ,只要是製作滷製豬肉製品香辛料配方中肯定會有草寇這一味香辛料,這就像牛肉的製作中的香料配方中必有草果一個道理,同樣是滷菜製作禽類的滷菜製作中例如;雞,鴨,等食材在製作中必有的一味香辛料那就是白芷,這都是香料配方的使用規律。
  • 如何做到滷水與香料的精確配比?來看看老師傅的良心分享吧
    製作出一款好的滷菜產品,滷水與香料的精確比例非常關鍵,根據不同的滷製食材所添加的香料比例也是不相同的,比如:滷製鴨、牛肉、羊肉這些腥味重的食材比滷製雞、豬肉類食材比例就會大一些,掌握滷水與香料的使用比例也一個滷菜師傅具備的基本條件,今天小編就給大家分享如何做到滷水與香料的精確配比,
  • 五香滷水配方製作
    [配方](配製滷水5千克)八角15克,小茴香10克,丁香5克,桂皮10克,花椒10克,生薑25克,大蔥50克,白酒15克,精鹽80克,味精25克,幹紅尖椒10克。[操作]將以上五種香料用布袋包住紮緊,鋁鍋置火上加入清水5千克、精鹽、姜塊、幹紅尖椒、大蔥、料酒等。水燒開轉小火熬製10分鐘離火即成。
  • 重味滷水雞(附重味滷水配方)
    重味滷水雞(附重味滷水配方)特點:重味滷水就是比普通滷水味道還要濃鬱的滷水滷水中的香料都是精挑細選,保證了菜品的質量。這道重味滷水雞滷味十足,適合批量生產。重味滷水配方:將鹽、味精、白糖、香茅、魚滷、老抽各10克,草果、陳皮、八角各3克,香葉、白芷、小茴香各2克,薄荷葉、千裡香、甘草各6克,老薑250克,精鹽100克,清水50千克,雞湯2千克,廣東米酒150克熬製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