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第一位女性天皇推古天皇,為擺脫蘇我氏控制朝政立聖德太子

2020-12-14 百家號

日本第一位女性天皇推古天皇,為擺脫蘇我氏控制朝政立聖德太子

日本在中國秦漢以前,全國分為百餘個小國,部落族長一般稱為王。日本第一個女王卑彌呼即為倭奴闊女王,倭奴國國王稱王而不稱「天皇」,這可以後漢光武帝時,倭奴國王派使進貢,光武帝賜於金印「漢委奴國王」為證;後來倭奴國與狗奴國為爭奪地盤,進行了激烈的戰鬥,結果兩敗俱傷。卑彌呼女王死後,由卑彌呼的同族女子繼承王位,即日本第二個女王。由上所知,在推古天皇之前,日本並無正式女天皇,而只是女王而已,後來日本逐漸統一後,推古天皇,才真正稱得上日本的「第一位」女天皇。

推古天皇為日本第33代天皇。她生於公元553年,卒於公元628年3月15日。大和人。本名豐御食炊屋姬,諡號推古天皇。其父為欽明天皇,母為蘇我稻目,蘇我馬子的外甥女,崇俊天皇的妹妹。推古天皇因其母是蘇我稻目的女兒,故被蘇我氏推為敏達天皇的皇后。推古天皇於公元592年登基,時年38歲,在位36年。推古天皇在位時被稱為「飛鳥時代」,也稱為「推古時代」。早在推古天皇即位前,朝廷的鬥爭已達到了白熱化的程度,各種衝突也日趨激烈。敏達天皇即位後,物部氏和蘇我氏的鬥爭已進入爭奪朝廷控制權的較量。其鬥爭的核心問題是揚抑佛教和皇位繼承,其代表人物是物部守屋大連和蘇我稻目之子蘇我馬子大臣。但由於蘇我氏始終掌握著朝廷的財政大權,又是皇室的外戚,所以處於有利的地位。物部氏自然不甘心失敗,還要竭盡全力一比高低。

「敏達天皇」不信佛法,而愛文史」,物部守屋得到天皇支持,燒掉了蘇我馬子建造的佛塔佛殿,扣押了僧尼。這時,國內瘡疥流行,天皇也感染了此病,只好同意蘇我馬子重新供佛。敏達天皇死後,「信佛法、尊神道」的用明天皇即位,蘇我馬子是天皇的親舅舅,佛教自然得到推崇。用明天皇也皈依了佛教。但用明天皇在位兩年便病死了,物部氏要立穴穗部皇子為皇,蘇我氏則要立豐御食炊屋姬為女皇。結果,穴穗部皇子和物部守屋都被蘇我馬子派兵圍殺,豐御食炊屋姬與馬子商議後,推戴泊瀨部皇子繼承了皇位,即為崇俊大皇。但是,蘇我馬子沒有料到,崇俊天皇對他的獨斷專行十分反感。一天,有人在朝廷獻上野豬,崇俊天皇指著野豬說:「什麼時候能殺掉我所討厭的人,就如同砍斷這頭野豬的脖頸一樣。」這話傳到蘇我馬子耳中,蘇我馬子便先下手為強,派東漢直駒殺掉崇俊天皇,然後又找藉口除掉了東漢直駒。於是蘇我馬子立敏達天皇的皇后,自己的外甥女豐御食炊屋姬為天皇,即為第三十三代天皇推古天皇。

推古天皇是日本天皇譜系中的第一位女性天皇,她於公元592年登基時38歲。推古天皂政治賢明,不願讓蘇我氏玩弄朝政於掌上的局面再繼續下去,她於公元593年便立胞兄用明天皇的兒子廄戶豐聰耳皇子為太子,即為口本古代史上知名度甚高的聖德太子。聖德太子傳說出牛於馬廄,故名廄戶,出世即能言語,有聖人之智。他對佛教、儒教、道教及漢學都有造詣。立聖德阜子為太子的另一個原因,也是為了避免與蘇我氏發生直接衝突,特意立廄戶皇子為攝政,朝中實權委其掌管,輔助天皇全面處理罔政。聖德太子初登政治舞臺時年僅19歲,但他自幼「博覽典箱,廣泛接觸過傳自中國、朝鮮的各種先進思想,故早就矢志藉助大陸的文明成果,推進建立中央集權國家的社會改革,解決王權與貴族分權勢力的矛盾。聖德太子在攝政期間,在推古天皇的大力支持下,進行一系列的政治、文化改革,取得了一定成績,這是不容忽視的。

聖德太子曾有四位妻妾,其中有敏達、推古兩位天皇的女兒、孫女,還冇一位是蘇我馬子的女兒刀自古郎女。這不僅是蘇我馬子同意讓聖德太子攝政的一個主要原因,同時也是太子企圖通過各種聯姻和利用親緣關係來實現自己政治抱負的一種手段。當然,太子的改革離開了天皇與馬子的支持,改革也只能是一種空想。說起太子被稱為聖德,這裡還有一個傳說,據《日本書紀》記載,推古二十一年,太子出遊時,看到路旁躺著一位面黃肌瘦、飢餓難忍的流浪漢,太子問其姓名而不能回答,太子便親自端來飯菜給他吃,並脫下自己身上穿的衣服給他蓋上,請他好好安歇。第二天一大早,太子便打發人再前往探望。不料到了流浪漢身邊時,他已死在了路邊。太子聽說後,十分悲痛,傳令葬在當地。過了兒天之後,太子向隨從們說到:「那個流浪漢並不是凡人,一定是『真人』。」隨從們打開墳墓一看,果然屍骨已無,唯有疊好的衣服放在棺材上。太子取回衣服後,穿在身上和平常一樣。人們都說真是聖人才知道神仙的事啊!太子被稱為聖德,也許就由此而來吧!

圖片均來自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作者及時刪除。

相關焦點

  • 日本最早的氏族有哪些?蘇我氏是否滅亡
    聖德太子(中)繪畫作品上圖:聖德太子(中)及其皇弟殖慄皇子(左)和長子山背大兄王(右)的肖像畫在古代日本,尤其是奈良時代以前的人物中熱愛古代史的人士想必會舉出許多名字,當中無疑會有廄戶皇子(聖德太子)之名。眾所周知,廄戶皇子活躍於「天皇」額田部皇女(推古天皇)時代,以「太子」名義協助天皇進行統治。這一時期(即7世紀前半期)也被稱為「聖德太子時代」。當時,以「大臣」身份輔佐兩人的便是蘇我馬子,也就是作為本書主題的蘇我氏在當時的族長。
  • 被頌為日本的釋迦摩尼——聖德太子的教育思想對後世帶來的影響
    一.導語聖德太子是日本歷史上最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推古天皇十二年(公元604年),據《日本書紀》記載"夏四月丙寅朔戊辰,皇太子(聖德太子)親肇作撰《憲法十七條》"的記錄,其第一條第一句曰"以和為貴"。此文可謂日本揚棄《論語》之濫觴。
  • 聖德太子,他是一個怎麼樣的人,你知道嗎?
    聖德太子是日本歷史上最著名的政治家之一。他出生於 574 年,是用明天皇的第二個皇子,母親是穴穗部間人皇后。他雖然沒有登上夭皇的寶座但執掌日本的最高權力長達 30 年,為適應國內外風雲變幻的新形勢,進行了一系列引人注目的改革,被尊為日本的佛法之皇、聖王、偉人。
  • 佛教的大護法之八:日本聖德太子
    公元574年,聖德太子即是出生於這種動蕩的文化之中,他的父母是蘇我氏的天皇與皇后,為保有其皇位而艱苦爭鬥。佛法雖早在52年前就已由朝鮮半島的百濟王國傳入日本,但並未受到重視。太子的舅公雖不脫其蠻夷之氣,卻是一位大乘佛教弟子,在他的影響之下,聖德太子自幼即熟記佛典。(傳說他四月大即能言語,未滿周歲便能識字書寫)。
  • 宗薩欽哲仁波切談佛教的大護法系列之八:日本聖德太子
    公元574年,聖德太子即是出生於這種動蕩的文化之中,他的父母是蘇我氏的天皇與皇后,為保有其皇位而艱苦爭鬥。佛法雖早在52年前就已由朝鮮半島的百濟王國傳入日本,但並未受到重視。太子的舅公雖不脫其蠻夷之氣,卻是一位大乘佛教弟子,在他的影響之下,聖德太子自幼即熟記佛典。(傳說他四月大即能言語,未滿周歲便能識字書寫)。
  • 日本版「玄武門之變」,女天皇嚇得退位!
    日本第一位女天皇推古天皇四十歲繼位,由於飽嘗人間苦樂冷暖,索性大膽起用聖德太子攝政,女天皇自己退居幕後。聖德太子在日本歷史上是周公、孔子式的人物,他興建了很多的寺院。當時中國處在隋煬帝時代,聖德太子多次派遣使者出使隋朝學習,制訂了憲法、官階、曆法,確立了日本的國號。但是由於蘇我氏權力太大,聖德太子壯志難酬、抑鬱而死。
  • 細說號稱「萬世一系」的日本天皇為何能延續至今?
    日本天皇,是日本皇帝的稱號,相傳為日本神話中的創世之神天照大神後裔,其王朝稱「菊花王朝」,從第一代神武天皇,到現在的明仁天皇已延續125代,從來沒有改朝換代,是世界歷史上國祚最長的王朝,號稱「萬世一系」並寫入日本憲法,現為日本的國家象徵,要細說「萬世一系」的日本天皇為何能延續至今,就要細說歷代日本天皇
  • 日本歷代女天皇解密
    推古天皇是日本歷史上首位女天皇,繼位時正值日本皇室風雨飄搖之際。當時朝中有蘇我氏和物部氏兩大政治勢力,為爭奪天皇控制權不共戴天。蘇我氏首領叫蘇我馬子,年輕帥氣喜歡腰上別著刀,物部氏的族長物部守屋便嘲諷他像一隻中了箭的鳥。
  • 日本歷史上有8位女天皇,為什麼6位集中出現在飛鳥、奈良時代?
    相比中國,日本歷史上的女天皇要多得多。在我們傳統的印象中,好像日本是一個男尊女卑觀念很強的國家。但實際上,在古代日本,女性的地位並不像我們想像中的那樣低。古代日本曾說「女性是太陽」,可見古時日本女性的地位是極其高的,讓人敬仰。而最直接的證據就是日本歷史上曾一度出現8位女天皇。
  • 了解日本,你需要了解日本的飛鳥時代
    聖德太子提起這個人物,相信很多人並不陌生,當然很多人只是知道其人,不知其事。此人是當時日本飛鳥時期的關鍵性人物,思想家、政治家。雖然其人不是天皇,卻是當時的攝政大臣,當時的天皇是推古天皇(女皇),和蘇我氏共同執政!
  • 應神天皇與聖德太子
    應神天皇與聖德太子上世紀末到4世紀末的大約一百年,是日本歷史W上的「謎一樣的世紀」。我們只能由一些傳說大致推知:約於4世紀中葉前,大和朝廷以武力逐個徵服了各地豪族,基本統一了西部日本。之後,為獲取鐵礦資源而多次出兵朝鮮半島。
  • 日本歷史書上沒有記載的歷史,三國時期日本就開始朝貢中國
    蘇我氏的老大蘇我馬子擁立了崇峻天皇,這種情況大家都懂,崇峻天皇就是個傀儡,他對掌握實權的蘇我馬子非常的不滿,可能崇峻天皇他比較沒有城府,把想要除掉蘇我馬子的這種想法表現得特別的明顯,所以蘇我馬子就派刺客暗殺了崇峻天皇,然後立著自己的外甥女也是崇峻天皇的異母姐姐為推古天皇,成為了日本歷史上的第一位女天皇,然後又立了原來的老天皇,也就是那個病死的那個老天皇的兒子,
  • 杜鋼建:日本聖德太子是轉世人,前世是南嶽慧思和尚——源於大湘西的佛教真實不虛
    在聖德太子之前,6世紀中葉,百濟的聖明王將金銅釋迦佛像和經論幡蓋等贈送給日本,為中國佛教傳入日本的開始。曾經在中國求法的百濟僧慧慈於公元595年(推古3年)自朝鮮半島的高句麗東渡日本。聖德太子拜僧慧慈為師。聖德太子於日本推古天皇十一年即公元603年頒布《冠位十二階》。推古天皇十二年即公元604年,日本開始使用曆日,無疑是奉中國正朔之標誌。
  • 為什麼日本在南宋時期才進入封建社會?
    蘇我馬子(551—626年),日本飛鳥時期的大臣。仕于敏達天皇、用明天皇、崇峻天皇、推古天皇等四朝天皇,聖德太子的丈人。構築了蘇我氏的全盛時代。﹀聖德太子和蘇我馬子的改革在朝廷逐漸擴大自己的直轄領地後,掌管財政機構的蘇我氏勢力決定以渡來人(古代日本對朝鮮、中國等外國移民的稱呼,技術人員和行政事務長官有不少人屬於渡來人)的支持廢除模擬的氏族制度,這與保守派的大伴氏和物我氏等家族
  • 太子町:有許多與聖德太子和遣隋使有關的歷史遺蹟
    日本 - 大阪府 - 叡福寺 :叡福寺位於南河內郡太子町。除聖德太子外還埋葬了其母穴穗部間人皇后、妃子膳部大郎女的陵墓(故被稱為"三骨一廟"),據傳,為了守護陵墓,推古天皇敕令建造該寺廟,於神龜元年(724)聖武天皇敕令整修大伽藍。
  • 杜鋼建:日本佛教鼻祖聖德太子是南嶽慧思和尚的轉世人——大湘西考古發現與世界工匠文明之五十
    在聖德太子之前,6世紀中葉,百濟的聖明王將金銅釋迦佛像和經論幡蓋等贈送給日本,為中國佛教傳入日本的開始。曾經在中國求法的百濟僧慧慈595年(推古3年)自朝鮮半島的高句麗東渡日本。聖德太子拜僧慧慈為師。聖德太子於日本推古天皇十一年即公元603年頒布《冠位十二階》。推古天皇十二年即公元604年,日本開始使用曆日,無疑是奉中國正朔之標誌。同年,聖德太子肇作《憲法十七條》。
  • 從鑑真六次東渡,淺析慧思轉世日本聖德太子說法之真偽
    引子在中日兩國的交往歷史上,有過這樣一段佛教奇緣,1400多年前的隋朝時期,在後世日本人心目中有著崇高地位的聖德太子,彼時正主政日本,作為天皇的後代,他曾自述為衡山高僧惠思轉世,到了唐朝,著名的鑑真大師曾聽聞此事,因而同意日僧的邀請,歷經六次磨難東渡日本。
  • 同是佛門弟子,為什麼日本和尚不禁喝酒吃肉,甚至可以娶妻生子?
    推崇佛教的聖德太子日本佛教的傳播,聖德太子功不可沒,但聖德太子為什麼要大力弘揚佛教呢?其實最初的目的就是為了宮鬥。(號稱日本曹操的蘇我馬子,正是因為蘇我氏父子的大力傳播,才有了聖德太子推崇佛教)蘇我氏是從中國大陸或朝鮮東渡而來的外來氏族,只因為天皇娶了蘇我氏的兩個女兒才逐漸顯貴,所以在朝堂上經常遭到以物部氏等老牌貴族為首的打壓和排擠,佛教的到來讓蘇我稻目意識他能夠藉助佛教對抗神道教,這也是蘇我氏如此追捧佛教的重要原因
  • 日本天皇為什麼要到唐朝請和尚
    反對者大臣物部尾輿和中臣鐮子說:「我國向以天地社稷百八十神,春夏秋冬,祭拜為事,方今改拜蕃神,恐致國神之怒。」而其同僚蘇我稻目卻堅稱,既然「西蕃諸國」都對佛教以禮相待,「豐秋日本」豈有「獨背」之理?天皇最終同意蘇我氏在自己家中供奉佛像。用明天皇二年(587年),日本發生政變,主張「崇佛」的蘇我氏藉機消滅了主張「排佛」的物部氏,並擁立崇峻天皇,掌握了實權。五年後,蘇我氏又暗殺崇峻天皇,改立推古女皇。推古女皇又任命用明天皇次子聖德太子為攝政王。
  • 四天王寺,日本最早的佛教寺院
    大阪的四天王寺(してんのうじ),簡稱天王寺,從關西機場去京都的Haruka第一站就是天王寺,以前去京都時對這個站名很熟悉,但並了解天王寺的背景,前年去過法隆寺後,才得知都是聖德太子建的寺院,也是日本最早的佛教寺院之一。我們從地鐵天王寺站出來,按導航進的這個門是南大門。門前有聖德太子1400年忌的字樣,那就先說說聖德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