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中國化」只會讓「亞細亞孤兒」更孤單

2020-12-25 中國臺灣網

臺灣「教育部」課審大會日前決定,12年義務教育高中歷史課綱分成臺灣史、東亞史及世界史三個分域,中國史被納入東亞史架構,將不再單獨存在。這一決定引發兩岸輿論強烈質疑與批評,臺灣十多名大學教授16日發起「堅決反對不符合歷史教育的新課綱」聯署,批評新課綱是一份捨本逐末、徹底「去中國化」且急就章的課綱。

中評社8月24日發表評論員林艶署名文章指出,回顧過去,每當別有用心者主政,均會對歷史課綱進行「去中國化」的調整,以此實現其「文化臺獨」的目的。李登輝時代,臺灣史首次成為中國史中的獨立單元;陳水扁時期,臺灣史脫離中國史獨立成冊,歷史課本被劃分為臺灣史、中國史和世界史;現在的蔡當局則變本加厲,直接去除中國史,完成了「去中國化」三部曲中的最後一步,令不少「臺獨」人士喜形於色、彈冠相慶。我們以為,臺灣當局切莫掩耳盜鈴、誤判形勢,以為一切都在按照自己的意念轉動。要知道,逆歷史潮流而動的做法,最終只會陷入「適得其反」的困局。

文章的分析摘錄如下:

首先,以政治操作裹挾歷史教育,有悖學科規律,終難行穩致遠。歷史是一個民族、一個國家形成、發展及其盛衰興亡的真實記錄,是前人各種知識、經驗和智慧匯總起來的「百科全書」。把這本百科全書好好傳授給下一代,是古往今來海內外人們培育青年、教導青年的通行做法。可以說,青年接受了怎樣的歷史文化教育,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其具有怎樣的心胸視野,怎樣的精神氣質、怎樣的競爭能力。然而,民進黨當局為了一己之私,不惜將歷史教育變成政治的工具。臺灣學生不僅無法學到中華5000年文化的精髓,還不得不接受「臺獨」學者們在書齋裡為附庸政治而臆造出的產物。臺灣文史學教育者也不得不違背學者應有良心,被迫在課堂上無視日據當局對臺灣人實施愚民教育,把臺灣人當傻子、把臺灣人變傻子,大力強調日本為臺灣帶來的積極影響,極力淡化臺灣人的抗日歷史。同時,還須殫精竭力對一些本土史中無足輕重的東西拔高度、挖潛力。可以說,課綱改動不僅是對歷史的極不尊重,也是對教育的極不負責。

我們以為,人文教育必須符合社會實際,必須符合學術規律,種下政治「硬坳」的怪種,就要面臨顆粒無收的風險。蔡當局應該不會不記得臺灣本土語言教育的慘敗經驗,2001年,陳水扁規定小學增列「本土語言」為必修課程,以政治力在校園猛推閩南語教學。但17年教育之後,臺灣學生反而普遍不說閩南語。原因很簡單,陳水扁推行「本土語言」只是為了達成其政治目的,嚴重悖離了現實社會,致使臺灣學生對閩南語有著根深蒂固的天然反感。同樣,「去中國化」的扭曲歷史教育不僅對臺灣青年毫無幫助,還會嚴重削弱他們的競爭力。隨著臺灣居民居住證等臺灣同胞同等待遇的措施出臺落實,臺灣青年到大陸發展是必然的趨勢,全球化進程的加速則讓臺灣青年面臨更廣闊舞臺的檢驗。屆時,他們要與大陸傳承了五千年文化底蘊的青年尋找共同語言、進行機會競爭,要在東方文化復興的歷史大背景下在西方世界樹立自己的文化標識和精神旗幟。那一天,他們終會發現自己所接受的「400年歷史教育」是主支不分、以論代史、去精取糟的產物,這必然會讓他們感到捉襟見肘、力有不及。到那時,不補中國史這堂文化課就會被時代所淘汰,而再學習的過程又勢必漫長而痛苦。我們相信,臺灣的家長們也不會願意看到自己的下一代因為政客的居心叵測而陷入如此境地。

其次,臺灣文化的根源是中華文化,文化失根必將導致臺灣社會失力。「國民之魂,文以化之;國家之神,文以鑄之」。雖然歷史的特殊處境使得臺灣文化呈現出多元面貌,但臺灣這塊土地上大多數的生活習俗、價值信仰還是源自於文化中國。佛陀媽祖香火不絕、國文國語通行無阻,華夏文明的種種元素構成了今日臺灣市井街頭的面貌;「篳路藍縷,以啟山林」,中華民族勤勞勇敢的開拓精神鑄就了臺灣經濟今日之活力;孝悌忠信、禮義廉恥、仁者愛人、與人為善,中華傳統美德奠定了「臺灣最美的風景是人」的底蘊。毋庸置疑,中華文化是臺灣文化的主體,更是臺灣同胞引以為傲的臺灣特色、臺灣成就、臺灣價值的精神源泉。

歷史與文化是密不可分的,民進黨當局斬斷中華歷史之根脈,等同於棄置了老祖宗留下的文化瑰寶。5000多年的中華文明史所蘊含的偉大財富,絕非臺灣短暫的本土史所能替代,絕非為南洋島嶼的土壤所能孕育,更絕非任何東西方殖民者所能賜予。我們認為,蔡當局把中國史作為外國史,把忠孝節禮作為外族價值,必然會使臺灣文化因失根而成為飄蕩在太平洋上的浮萍,臺灣的文化魂、人心美、發展力也將因此失去源頭活水。屆時,臺灣民眾勢必承受歷史回憶與客觀現實脫節之痛、核心價值觀崩塌混淆之苦,已有的族群對立、統獨矛盾、政治撕裂現象會愈發嚴重,臺灣社會之精、氣、神恐將就此沉淪。

古人云,「滅人之國,必先去其史」。民進黨當局以為,切斷臺灣與大陸之間的民族、歷史、文化等各方面的聯繫紐帶,就可以構建全新的「臺灣認同」甚至「臺灣民族」,進而建立「新而獨立的臺灣國」。我們認為,蔡當局這樣的做法非但不能改變兩岸關係最終統一的結果,反而會直接影響臺灣的底蘊、臺灣的未來,讓「亞細亞的孤兒」自此走向更加孤單的道路。

相關焦點

  • 歌曲背後的兩岸情懷:亞細亞的孤兒如何通過政審
    儘管島內政治風雲變換,「反攻大陸」早已不再是臺灣朝野的追求,「去中國化」教育下成長起來的臺灣年輕人,對這些行動背後的家國情懷也略顯陌生,不過黑蝙蝠和黑貓中隊的故事也並未就此被島內民眾遺忘。2011年臺灣東吳大學法律專業碩士班的綜合常識測驗中有一道題:以下何者不是「中華民國」空軍曾經編制下的偵察機中隊名稱?四個備選項中,即有「黑蝙蝠」和「黑貓」。
  • 歌曲背後的兩岸情懷:從「黑蝙蝠中隊」到「亞細亞的孤兒」
    儘管島內政治風雲變換,「反攻大陸」早已不再是臺灣朝野的追求,「去中國化」教育下成長起來的臺灣年輕人,對這些行動背後的家國情懷也略顯陌生,不過黑蝙蝠和黑貓中隊的故事也並未就此被島內民眾遺忘。2011年臺灣東吳大學法律專業碩士班的綜合常識測驗中有一道題:以下何者不是「中華民國」空軍曾經編制下的偵察機中隊名稱?四個備選項中,即有「黑蝙蝠」和「黑貓」。
  • 亞細亞的孤兒 竇良羽
    亞細亞的孤兒 46x35cm 紙本水墨 2020孤兒  46x35cm 紙本水墨 2020
  • 「臺灣對美日卑躬屈膝,淪為亞細亞孤兒!」又一名臺灣作家絕望了……
    由於日方主張衝之鳥礁是島,因此擁有200海裡的經濟海域,但中、韓國等國及中國臺灣一直認為衝之鳥是巖礁而不是島嶼。面對日本無理扣押臺漁民,即將「完全執政」的民進黨上下集體緘默。臺灣作家、電視節目主持人黃智賢27日在臉書發文,批評臺灣寧願被美國和日本吃幹抹淨,也不要大陸的善意,臺灣搞了半天「把自己搞成了亞細亞的孤兒」。
  • 被上帝詛咒的地方:1.6億人口的孟加拉國,為何成為亞細亞孤兒?
    東孟加拉則成為後來的東巴基斯坦,也就是今天被稱為「亞細亞孤兒」的孟加拉國。亞細亞的孤兒孟加拉國是一個由恆河、布拉馬普特拉河和梅克納河衝積出來的一個三角洲,文化源遠流長,在13世紀以前一直都是印度教的核心腹地。
  • 《三隻小孤兒貓》:第一次走進中國的迪士尼
    隨後,迪士尼迅速包攬了奧斯卡的最佳動畫短片獎,一部《三隻小豬》成為了大蕭條時期美國民眾的精神「頂梁柱」。1935年,隸屬於《米老鼠和唐老鴨》系列的《三隻小孤兒貓》獲得第八屆奧斯卡最佳動畫短片獎,還成功打入中國市場。由於其搞笑的風格和細膩的畫風,動畫片迅速被中國小朋友所熟知。
  • 亞細亞王遂舟去世
    打量著那一抹「亞細亞藍」,王遂舟的眼中有光閃過。他不懂商業,卻革了中國商業的命;他身體垮下,但是又站起來,重新革了自己的命;他不懂養老,卻悄然切入行業已10年,立志要革了中國養老業的命。他要去籌備的鄭州亞細亞商場,是河南第一家股份制百貨商場。這在當時國有商場一統天下的鄭州,是個「異類」。4年前的1984年,中國著名經濟學家厲以寧才在公開場合第一次論證倡導中國的股份制改革,他也因此被尊稱為「厲股份」。股份制改革,對中國由計劃經濟時代步入市場經濟時代,起到了巨大的推動作用。這4年間,中國誕生了6000多家股份制企業。
  • 兩個人的孤單比一個人的孤單更可怕
    她說想出去走走,也只是想他們能有一點的時間相處,享受只屬於他們的二人世界。這些林飛似乎都不懂,也許在林飛的眼裡,婚姻對他來說不過是傳宗接代的一種儀式罷了。除此之外他覺得工作才是他的全部,也可能林飛還沒有意識到家庭的重要,還不懂得如何去愛一個人。
  • 刁雪梅:18歲的「成年孤兒」更需要關愛
    編者按:為致敬為中國的慈善公益事業做出貢獻的愛心人士,探索我國慈善公益事業發展的方向和面臨的主要任務,全方位、多角度宣傳報導中國慈善公益事業的最新成果、聆聽榜樣心聲,謳歌時代精神,引領慈善公益潮流,中華慈善新聞網特邀請相關嘉賓對如何打造現代慈善公益理念、提升慈善公益事業在人民群眾中的影響力、我國慈善公益事業繁榮發展面臨的形勢挑戰與機遇等話題進行分析解讀
  • 「超特急」亞細亞號:80年前中國最快的火車是日本人造的
    由一臺鮮藍色的流線型機車牽引六節深綠色的車廂,從大連到偽滿洲國「國都」新京(長春)只需要8小時30分鐘,平均時速82.5公裡,遠遠超過當時日本國內最快的「燕」號列車(時速69.55公裡)。       南滿鐵道會社(簡稱滿鐵)是1905年日俄戰爭結束後為了對中國東北實行殖民開發而成立的機構,其肩負的使命是「依靠滿洲、開發中國的產業」,被視為「日本的東印度公司」。
  • 「校長爺爺」黃梅生 他給了257名「事實孤兒」一個家
    我現在就好一些,招到孩子來啦,大的哥哥姐姐去幫小的弟弟妹妹,這樣就輕鬆多了。在採訪的幾天裡,記者發現有一個小孩子格外引人注目。無論什麼活動,他表現得總是最積極,偶爾還會展現出調皮的一面。老師:有哪個孩子會做?劉雅鵬:我會。老師:你會是吧?
  • 一隻會說話的熊!愛吃果醬,暖化人心
    如果說《泰迪熊》講的是會說話的玩偶熊,那麼一隻真正的熊會說話是什麼故事?雖說建國以後不許動物不許成精,但這頭不僅會說話還愛吃果醬的熊,還是出現在了大銀幕上。我又來了,我是堅持只劇透一半的大神!名字還沒想好,咱們先看故事後聊名字。故事的主角,帕丁頓,是一隻小熊,沒有,不是玩偶,是一隻真正的熊。它屬於秘魯叢林中神秘稀有的高智慧物種。帕丁頓原本是個孤兒,被一對熊夫婦收養長大,它管它們叫做叔叔、嬸嬸。熊夫婦年輕時結識了一位來自倫敦的探險家,並與其成為朋友。
  • 亞細亞大酒店原址
    亞細亞大酒店處 將崛起五星級酒店  亞細亞大酒店和亞細亞商場都將被改造。  規劃顯示,位處民主路和正興街交叉口的亞細亞大酒店原址地塊,新定位為商務辦公、休閒購物、五星級酒店。而此前的規劃顯示,這裡的五星級酒店就是二七時代廣場,建築規模13.76萬平方米,初步設計樓高207米,由鄭州新田置業有限公司開發。
  • 邳州擁軍五姐妹寒冬送暖新春慰問佔城特困孤兒
    (徐淮網孫宜方 鑾翠翠訊)新春佳節應該是孩子們最歡樂的節日,但因種種原因,有的孩子失去了父母成為孤兒,他們失去父親後缺少父愛母愛,生活十分因難,更缺少關懷和溫暖,特別到了春節,看到別的孩子圍著親人團圓歡樂,這些孤兒更加失落和孤單,讓人十分牽掛和揪心。
  • 盛世- 中國歌劇舞劇院舞劇《趙氏孤兒》片段
    2015年推出的原創舞劇《趙氏孤兒》--一「義」孤行的片段。遺憾的是,當下的咱們早已經沒有了樂府這樣的機構,無論官方還是民間;更少有音樂人有意識的去從中提取素材汲取養分。於是乎,韓流肆虐黑泡盛行。試圖對華語音樂進行梳理分類一定是一件困難的事,所以沒有人去做。而之所以今天分享這首歌曲,或許也是我的不甘心以及由此驅動的唯一能做的事。
  • 亞細亞號——87年前的高鐵,偽滿洲國曾經的「驕傲」,至今仍令人咋舌
    1934年11月1日,南滿洲鐵道株式會社的「亞細亞」號列車開始投入運行。由一臺鮮藍色的流線型機車牽引六節深綠色的車廂,從大連到偽滿洲國「國都」新京(長春)只需要8小時30分鐘,平均時速82.5公裡,遠遠超過當時日本國內最快的「燕」號列車(時速69.55公裡)。
  • 中國舞劇《趙氏孤兒》亮相韓國
    中新社首爾5月23日電 (記者 曾鼐)舞劇《趙氏孤兒》22日晚亮相首爾,獲得韓國觀眾好評。5月22日中國舞劇《趙氏孤兒》晚亮相首爾,獲得韓國觀眾好評。中新社記者 曾鼐 攝  《趙氏孤兒》被視為中國元雜劇四大悲劇之一,取材自春秋時期歷史故事。
  • 趙氏只剩下一個孤兒,封地全沒了,如何成為戰國七雄的?
    「趙氏只剩下一個孤兒」的故事是假的。這個故事假得不得了。故事主要來源於《史記·趙世家》。趙朔夫人毫無辦法,只好聽天由命,把趙武塞入裙內,夾在胯下,一個勁地禱告說:「如果天要滅趙氏,你就放聲地哭吧,如果天不想滅趙氏,你就一聲都不要哭。」老天保佑,趙武一聲也沒哭。屠岸賈一無所獲,認為嬰兒已經被轉移,便沿著宮門向城外搜去。
  • 營前伯牙潭與「亞細亞浴場」
    早在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基督教美國公理會就曾派遣神職人員到此地設布道所,後又開辦聖經班、識字班。外國商人也紛紛在此地及其附近沿江搶灘佔塢,建碼頭泊口,置油輪、駁船自由行駛於橫江港道,還佔地築洋樓、建陵園,儼如一個小「租界」。光緒二十八年(1902年),英國在此附近的營前港口大塢強行圍地約1.3公頃,修建「亞細亞」煤油公司福州囤油倉庫。
  • 通過亞細亞瓷磚,一窺華東頭部品牌實力
    還是以亞細亞瓷磚舉例:     三、品牌營銷聲量足  作為華東品牌,它們在品牌建設上的理念更新,廣告傳播上的投入更大,營銷營銷方式也更加新穎,更能打動年輕消費者,是經銷商的強大後盾。。比如亞細亞瓷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