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寫日本茶道家影片《尋訪千利休》獲國際電影獎

2020-12-16 日本頻道
千利休扮演者市川海老藏

人民網東京9月4日電 據日本《讀賣新聞》報導,在加拿大蒙特婁市開幕的第37屆蒙特婁世界電影節頒獎典禮,於當地時間2日晚間舉行。在國際競賽單元,日本電影《尋訪千利休》(田中光敏導演)獲得了最優秀藝術貢獻獎。

該片從茶道家千利休的歷經千錘百鍊的審美意識的形成入手,對此進行大膽地描寫。該片改編自獲得了直木獎的山本兼一的同名小說,主人公千利休由能充分體現日本古典美的歌舞伎演員市川海老藏飾演。其妻則由中谷美紀扮演。

在得知獲獎消息之後,海老藏表示「扮演創立了日本人美學原點的千利休,雖然感到壓力很大,但日本的美學意識和文化能夠被國外理解、讚賞,實在喜不自勝。」(潘坤)

 

相關焦點

  • 《尋訪千利休》:日式茶道美學一代宗師
    千利休為其點茶後,從容說道:「這世上,只有美的事物能讓我低頭。」隨後便切腹自戕。電影《尋訪千利休》以此倒敘,開始了對千利休傳奇一生的回溯,透過電影的詮釋,更可以窺探深植於日本人內心的文化性格,和那份對生活美學近乎極致的追求。
  • 日本茶道鼻祖的人生傳奇——《尋訪千利休》
    我並不精於茶道,但是出於對日本文化的興趣,略讀到有關日本茶道的文字,那種靜和禪祥之美,剃去浮躁,蘊含著日本文化對茶文化的獨特解讀,而也是在閱讀的時候知道了千利休的名字,日本茶道的鼻祖級人物,這樣的地位,如同王羲之之於中國書法。  我在按圖索驥的查詢千利休的資料的時候,發現這張熟悉的海報原來拍攝的電影《尋訪千利休》就是講述這位日本茶聖一生的故事。
  • 尋訪千利休:專業,影響力
    千利休,日本茶道的鼻祖。一生都在研究茶,欣賞美。在電影《尋訪千利休》中,他一出場,便驚豔了四座。《尋訪千利休》電影講述了日本茶道大師千利休和日本一代梟雄豐臣秀吉糾葛的一生,影片充滿了詩意美感,以及片中呈現出來的侘寂美學都讓人回味無窮,引人深思。影片中的千利休說過一段自白:我將這一生都貢獻給了那杯茶,一生都只為精益求精。這盡頭是……」盡頭是什麼?是門外的三千兵甲嗎?
  • 「我只向美頂禮膜拜」 真實的日本茶聖:千利休
    原標題:「我 只向美頂禮膜拜」 觸碰真實的利休 榮獲第37屆蒙特婁國際電影節最優秀藝術貢獻獎的電影《尋訪利休》於12月7日在日本公映。導演田中光敏先生用大膽且細膩的手法將日本茶道的開山鼻祖千利休居士從青年時代,至他切腹自盡的一段人生搬上了銀幕。
  • 推薦電影《尋訪千利休》
    「唯有美麗之物,才能讓我低下頭顱」——千利休       16世紀末的4月,暴雨浸淫京都,天地混蒙,時任關白的豐臣秀吉派出三千武士,圍逼一代茶道宗師千利休的宅邸鏡花水月也無法匹敵的美      千利休出身於商人家庭,很早就開始學習茶道,從師於武野紹鷗。武野紹鷗是村田珠光的再傳弟子,村田珠光則是日本茶道的祖祖祖師爺,可謂「開山」之祖。
  • 從兩部日本電影中看茶道的「繁」與「簡」
    日本僧南浦昭明於1259—1260年間入宋,從虛堂禪師處學得茶禮,回國後成為日本茶道的起源。出生於1522年、日本戰國時代的「茶聖」千利休,既是今日最大流派「三千家」的鼻祖,也是最終完成日本茶道之人。千利休2013年Mitsutoshi Tanaka(田中光敏)導演的日本電影《利休にたずねよ(尋訪千利休)》就是茶道大師千利休的傳記電影。影片主要敘述千利休的生平及死亡:先跟隨大名織田信長,再跟隨大名、實現日本統一的豐臣秀吉,主辦茶會,聲名至於巔峰;後因不明原因被豐臣秀吉命令切腹。
  • 尋訪千利休:茶道心境禪意化解焦慮無聊,重拾生活之美
    所以我靜靜沏了一壺茶,默默打開了一部相當冷門的審美入門電影——《尋訪千利休》(一)千利休——顛覆日本茶道的大師,更是最懂生活之美的大家。千利休(1522-1591),對不愛好茶藝,不關心日本文化的人來說,太陌生。
  • 盤點90年代獲得威尼斯電影節金獅獎的七部電影,收藏吧!
    1988年曼特納憑藉在電影《情況變化了》中的表演獲得了威尼斯電影節最佳男演員獎。1990年他出演了經典電影《教父3》。2007年他加入了電視劇《犯罪心理》成為一名常駐角色至今。喬·曼特納的第一次出場就讓《犯罪心理》贏得了9.4的評分和15%的收視率,使該劇再次成為當晚最受歡迎的劇目之一最佳女演員:伊莎貝爾.於佩爾《女人韻事》(法)1971年,出演個人首部電影《福斯汀與美麗的夏天》。
  • 美學電影《尋訪千利休》,人生苦短,請享受這生命的片刻歡愉
    今天,推薦一部豆瓣8.1的日本電影,知道這個電影是偶然,是來自古代文學史老師的安利。聽她的描述像是在講茶道,懷著學知識的心態進去,也許是我理解能力不夠或者境界沒這麼高深,關於茶道的觀感只佔三分,而對於裡面的情感與人物關聯卻擁有七分想說的。電影《尋訪千利休》講美學有一句名言:「美,就是我說了算。」「美」是貫穿全文的。
  • 成為三百年前日本茶人千利休的君王、妻子與戀人是一種什麼體驗?
    前提起日本,大概總是會記起櫻花、富士山、茶道而講起茶道則繞不過茶人:千利休那麼今天我們就藉由《尋訪千利休》這部極美的電影前去尋訪四百年前的茶人——千利休以及他的茶碗茶人 · 千利休關於「利休」這一名字的涵義
  • 茶道之美,看完這部電影就全知道了
    千利休的名號從此開始。千利休提出的日本茶道四規「和、敬、清、寂」是日本茶道的基本精神,要求人們在清幽的環境中飲茶,追求人心和睦、不染塵埃,心靈達到空寂的境界。他還將茶道與園藝、花道、書畫、器物、食物等相結合,在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貫穿他的美學觀點。茶道源於中國,較早的茶道儀式有唐代陸羽所創的煎茶「五之煮」。
  • 【大家紅茶】日本茶道鼻祖千利休
    千利休生於1522年(1522—1591),日本戰國時代安土桃山時代著名的茶道宗師,人稱茶聖,本名田中與四郎,家紋是「獨樂
  • 尋訪千利休與山海之間的藝術巡禮
    自經過12年一意孤行的努力,成功創辦越後妻有大地藝術祭後,這種結合當代藝術和傳統地域節慶的文化特產就在日本開花結果,如瀨戶內海國際藝術祭、北阿爾卑斯國際藝術祭等。在三年一屆的美濃國際陶瓷節匯聚了來自世界各地的陶藝先鋒作品展,在此你可以運用精美茶陶體驗一期一會的茶道,於茶會之中體驗日本茶陶的運用與文化。
  • 千利休 · 美的極致
    《尋訪千利休》堪想,每周一篇精品影評。堪想君今天給大家推薦是一部蘊含極致浪漫的影片。很多好萊塢片如迪士尼美女與野獸這種奇幻類的電影,「以特效制勝」的理念,已經調整了所有人的審美。看這樣的電影,還哪管它什麼三觀?反正畫面漂亮就對了!但這部電影的不同在於,完全沒有用到特效。影片的背景,設定在16世紀末也就是戰國時代後期的日本。那時候的村子,是織田信長的天下。
  • 千利休,日本茶道巔峰之人的雙面人生
    把茶道作為了一種藝術在完成他們的使命,而且在這其中也是有很多的藝術大家,比如千利休就是日本的茶聖。他的一生就是把自己和藝術完全的融合在了一起,正如日本美學大師岡倉天心所著的《茶之書》裡面說了一句話;茶道大師們努力使自己成為藝術,而非藝術家。
  • 永遠、永恆的千利休
    茶室中沒有一色的調色,沒有一點兒噪音,沒有一個多餘的動作,沒有一句多餘的話,一切的一切都在靜靜地自然地運轉著——這便是茶道的絕妙之處。」從茶到茶道,直至形成以三千家為首的諸多茶道流派,這一條源流下來,有一個名字是無法繞過去的。那就是被稱為日本茶道的集大成者——千利休。
  • 尋訪茶道:中日茶道的碰撞與回歸(2)
    我們的追尋路線並不如此,光靠物質積累,很難完成茶道的積累,我們變化了自己的尋訪方向,去寺廟,去千家流派,包括現在著名的茶人那裡尋訪,呈現了一部分日本茶道的現狀,其實是為完成回答這個問題:日本茶道與中國茶道的淵源,日本茶道如何自立,它對於今天中國茶道的借鑑意義。
  • 日本茶道的全面革新者——千利休
    千利休,本姓田中,名叫與四郎,又名千宗易。田中與四郎最初是跟隨北向道陳學習東山流派的書院臺子,但後來道陳說,已經無所傳授,為了讓與四郎學習更加深奧的茶道,道陳為他介紹了第二任老師——武野紹鷗。成為紹鷗的弟子後,與四郎下定決心削髮為僧,並改名宗易,以示其拜師學藝的誠心。
  • 沒錯,前衛藝術家覺得400多年前的茶人千利休是前衛的
    2013年,電影《尋訪千利休》一片使更多人認識了日本茶聖千利休。該片給人留下最深刻印象的多是那句:「這世上,唯有美能讓我低頭。」於是給觀眾留下了千利休為美赴死,不美不活的印象。
  • 90秒帶你看完《尋訪千利休》,初戀的死使他成為茶道大師
    要給大家講的是一部關於茶道的故事《尋訪千利休》。男主是一名德高望重的茶藝師,他的手藝還得到過當朝陛下的認同,其實他之所以會有如此厲害的手藝,還和他的初戀故事相關。男主在還沒有成為茶藝師之前,是一名花花公子,直到他認識了一名來自高麗的女孩。這位女孩是妓院買來送給上面官員的,女孩也深知自己命運,她打算用絕食來抵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