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人節車釐子花束,供圖:網友番~fanqie223)
經濟觀察網 記者 海若鏡 在北京新發地進口果區,每年11月到2月,是一個熱鬧的高峰期。紅提、藍莓等南半球的進口水果紛至沓來,當然搶眼C位仍是車釐子。
在中國,「車釐子自由」已經成為網友們衡量「財務自由」的刻度,今年智利出口中國車釐子數量近20萬噸,供給量高於去年同期,但一箱車釐子(5kg)比去年平均還要貴一百多元,每斤高出20%多。「一顆車釐子2塊錢」、「中國吃貨養活智利50萬人」的說法一時走紅網絡。
戲謔之餘,每年車釐子在智利的出口,幾乎成了當地一場盛大的儀式,農業部長會目送滿載車釐子的貨船,駛向大洋彼岸的中國。而對於消費者而言,車釐子的中國之旅才剛剛開始。
從昔日的輕奢水果、到今年春節的剛需品,車釐子種植、加工、流通的產業鏈條中,都有哪些來參與者?面對車釐子昂貴的價格,誰才能在這一季貿易中分得一杯羹?
一
北京新發地農貿市場是亞洲最大的農產品貿易市場,但論起進口水果的貿易規模,新發地與廣州的江南市場、上海的輝展市場相比,還有一定的差距。
每年11月,早熟的智利車釐子品種會乘坐飛機、漂洋過海到廣州或上海,再轉運到北京,由於運輸成本高昂,此時車釐子價格往往是一季中最高。批發市場上消息靈通,誰家到了新貨,很快就會散布出來。
凌晨4、5點多,到貨的批發商會在廣場上「開櫃」(打開車門賣貨),會有一群人湊過去看貨。夥計靈活地爬上大卡車,從車門口的一板車釐子中,抽出兩箱來給大夥看品相。有經驗的夥計會抽第2、3層的貨,因為最上面那層的貨水汽往往更大,車釐子的品相和硬度會差些。這品相決定著一櫃(約4000箱),車釐子的售價,自然不能含糊。
剛剛開櫃的車釐子
前來看貨的人們,有來買貨的批發商、零售商,也有專門來打聽行情的。大的進口商會有專門的「行情收集人」,轉幾圈下來,誰家到了什麼規格、什麼品牌、什麼質量的貨,都會記錄下來、編輯好發給僱主,新貨供給是批發商定價的重要依據。
二
鄭雲姜是一家全國連鎖超市的水果買手,這是他第三年負責北京冬季進口水果的採購。凌晨4點多,他就開著自己的「五菱神車」,從單位宿舍到新發地進口果區,轉市場看貨、打聽行情。他雖不怎麼懂英文,但車釐子品種的英語單詞卻能說得明白,像車釐子的早期品種Royal Dawn,就叫「柔蕩」,中期品種Santina,跟拼音類似——「桑提娜」,晚期的Lapins也好讀,喚做「拉賓」。
不同時期和品種的車釐子,價格差異很大,比如今年一斤優質的Santina比尾季的Royal Dawn零售價貴出近20元,僅看果實外觀,消費者難以辨別。從車釐子品質而言,品種、顏色、果實大小、果面光滑度、口感、新鮮度等決定著車釐子層次。即便是鄭雲姜這樣有經驗的買手,也不敢說100%看得準。
所以,他每天凌晨都挨家到幾個供應商的檔口上看車釐子、嘗車釐子,一周七天,幾乎無休,以保證能買到好貨。「今年車釐子價格高,一斤進價比去年貴八九塊。主要是人老外控制得好,市場上一缺貨,貨就到了;貨多了,人就不到貨,所以價格很穩定,一直下不來。」鄭雲姜向記者說道,儘管價高,但1月26日早上他們仍發出去一櫃(約4000箱)智利車釐子。
他所說的「老外控制得好」,主要是指今年智利商人控制到貨船期得當。去年車釐子成熟季,智利只有一家船運公司開了運輸快線,一艘大船運載著1000櫃車釐子集中達到廣州,車釐子保鮮時間有限、市場一時消化不了這麼多貨,短期供大於求,經銷商便只能降價。
鄭雲姜還記得去年北京市場堵貨(即水果供過於求,進口進口商會選擇甩賣)時,他們抓住了幾波市場機會大批量進貨,JJ車釐子(果徑28-30mm)一斤進價才28塊,各家店都敞開囤貨、搭堆叫賣。今年車釐子行情穩定,這樣的低價採購機會幾乎沒有。鄭雲姜反饋,今年車釐子單價高,毛利率有所提升,但因為區域銷量的下滑,整體而言這一單品的毛利額還是低於去年。
為何兩年的行情差異如此之大?智利約85%的車釐子出口到中國,太平洋另一邊的商人們把生意做得更精細,據了解:今年智利有3家船運公司開了快船航線,智利商人會根據中國貿易市場的情況控制船期,廣州江南市場當季每天平均到貨150櫃,高峰可達400櫃。結果就如鄭雲姜感受到的「市場一缺貨,新貨就到了;市場堵貨,就不到貨,車釐子就穩定在高價。」
三
一些超市的朋友羨慕鄭雲姜天天能吃著車釐子,他卻苦於冬季凌晨嘗冰果子的胃疼。蘇友藝,新發地一家進口水果檔口的老闆,建議鄭雲姜每天凌晨喝一杯溫開水。蘇友藝做水果貿易多年,人稱蘇老闆,也有人叫他小蘇,他所在的公司直接從智利進口車釐子,所以對車釐子的貿易模式頗為了解。
車釐子的流通環節大致包括:果農種植——採摘——入包裝廠——進口商——零售商——消費者,據小蘇介紹,包裝廠相當於「品牌商」,目前在中國市場比較常見的有San Fracisco、Copefrut、Miss』O等品牌。品牌商從果農處採貨,在流水線上分級選果、包裝;每一箱車釐子上都有特定編號,可以直接追溯到它出生的果園。
按往年的行情,車釐子的價格隨年產量、供需行情波動很大,為了平衡利益,包裝廠和進口商逐漸形成了3種主要的合作方式:
第一,買斷——常規的賣貨方式,進口商按協定好的價格買貨,之後賠賺自負,與包裝廠無關。
第二,籤保底價——雙方協定保底價,比如車釐子保底250元/件,進口商拿到中國市場上賣270元/件,那與包裝廠各賺10元/件;若進口商賣了230,那麼雙方各賠10元/件。
第三,代賣——進口商幫助包裝廠在中國市場代賣車釐子,抽取一定比例的佣金。進口商穩賺固定的點數,其它盈虧由包裝廠承擔。
「按照今年這個穩定的高價,我們要跟包裝廠談『買斷』比較划算,但因為有去年行情倒掛的教訓,我們最後還是籤了保底價。」小蘇解釋道。進口商眼中的「行情倒掛「,也就是市場堵貨時,售價低於進價的賠本買賣,「籤保底價」,進口商和包裝廠一定程度上可以分攤風險。
小蘇的主顧中不乏商超、電商等大渠道,他認為今年跟超市做車釐子,根本就沒賺到錢,主要為維護渠道。「以前中國車釐子是買方市場,今年這種情況已經變成賣方市場了,我們進口商賺不著多少錢,主要是包裝廠拿利潤,應該比果農都可觀。」小蘇的觀點與國際果蔬協會的報導不謀而合:「本季車釐子價格始終在高位運行,可預見供應鏈上遊的利潤今年是非常可觀的。」
四
零售商鄭雲姜、進口商小蘇體會到的批發高價,傳導到零售市場,形成了「月薪10000元,吃不起車釐子」的現象。車釐子從普通水果,升級為微博、朋友圈、小紅書等社交媒體上的「炫富輕奢品」。一般消費者選購車釐子的渠道,多為超市、水果店、電商等渠道。為了借車釐子之機,在競爭激烈的生鮮零售戰中吸引流量,各家零售商亦是各顯神通。
重慶永輝1月新到庫的3000件車釐子
今年諸多零售商跨過小蘇這樣的進口商,對車釐子進行產地直採。據國際果蔬協會報導,業內人士預估,以往近70%的智利進口車釐子會進入批發市場分銷;而在2019年,該比例下降到50%左右。在某種程度上,也衝擊著進口商的生意規模。
據了解,永輝超市的雲商貿易板塊負責從智利直採車釐子,供貨給旗下超級物種、永輝超市等業態。每日優鮮作為生鮮電商新秀,近兩年將車釐子作為主打單品,官方宣布這個車釐子季(截至1月底)平臺銷售4000噸車釐子,其也有涉足智利產地直採。另外,阿里旗下的雲象供應鏈也與國外供應商直接合作,整合渠道,為盒馬鮮生、天貓超市、大潤發等採購車釐子。
張群是一家零售商蔬果供應鏈的負責人,在他的操盤下,車釐子、榴槤等進口水果銷售都曾創下記錄。他所在的公司,不僅有獨立的國際採購部門,也投資了一家水果進口商,針對不同生鮮單品的特性,選擇不同的商業模式進行操作。車釐子,他們除了從智利訂貨直採外,也從批發市場採購補貨。
進口鮮果行情波動大,他認為操盤車釐子,應像炒股一樣「踩準節點」,儘管產地訂貨價已定,但也要根據市場行情進行價格調控。因為消費者對車釐子的單價依然敏感,需要採取一些營銷手段,傳遞出自家車釐子性價比最高的信號。所以,每年在空運車釐子即將結束、海運車釐子逐步批量到貨的過程中,他會分幾次波段、踩節點,領先其他零售商半步、把車釐子價格降到市場最低,先入為主,「搶佔消費者心智」。
在生鮮行業徵戰多年,畢業於浙江大學的張群時常總結、復盤,在一次內部培訓會上,他告訴幾位「徒弟」:生鮮供應鏈,關鍵是要做到兩個字——「穩定」:品質穩定、貨源穩定、價格相對穩定。大的零售渠道需要根據服務的客群,進行商品結構規劃,不是要價格最便宜的貨,也不苛求標準最高的貨,關鍵是選擇符合客群需求的商品,穩定供應。
本季智利車釐子已然結束,未來一年,無論是選擇批發市場貿易、還是智利產地直採,抑或兩者結合、對衝風險,都再一次考驗著靠「車釐子」吃飯的商人們的眼光。
(應採訪對象要求,文中張群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