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充電寶「悄悄」漲價!50分鐘6塊錢!你還會用嗎?

2020-12-24 江蘇新聞

最近,很多人發現自己身邊的共享充電寶悄悄漲價了。「充了50分鐘,要了我6塊錢,以前一小時才2-3塊。」

這背後,有店鋪和商家的租金因素,也是共享充電寶公司抓住了人們「手機沒電寸步難行」的痛點。

經過了5年的發展,「共享充電」行業如今為何突然「悶聲漲價」?

1 「共享充電」橫空出世

2015年,隨著共享經濟概念的崛起,共享充電寶誕生。

艱難開拓期:虧損、負債……項目打包出售也沒人買。數據顯示,2015年全年我國有355家充電寶相關企業進行了註冊。然而,這段時間卻是共享充電寶艱難的開拓期。街電前員工透露,2016年街電創始人曾想以1000萬元的價格打包出售該項目,但沒賣動。

漸入佳境期:多家公司拿下融資,上市公司紛紛收購。2017年4月,多家公司率先拿下融資,在40天的時間裡行業就獲得了11筆融資,近35家機構入局,融資金額約12億元,是2015年共享單車剛出現時獲得融資額的近5倍。

統計數據顯示,2017年共享充電寶行業的投融資總數超過2015—2019年間其他年份數量之和。

行業轉折點:美團點評的共享充電寶業務嘗試宣告結束,多家企業紛紛倒下。行業大洗牌:「街電」獨佔鰲頭。一場大洗牌過後,行業的格局有了明顯的劃分。數據顯示,至2019年上半年,街電市場份額已超40%,而「三電一獸」(即為街電、小電、來電、怪獸)外的其他企業市場份額僅為3.3%。

2 共享充電寶告別「一元時代」

市場格局初步奠定後,共享充電寶開始提價。

2018年下半年,大多數品牌定價還是1元/小時。2019年8月開始,租金卻悄然普漲。

目前,目前市面上共享充電寶價格多為1.5元/半小時、2元/半小時。部分特殊場景比如電影院,有的是2.5元/半小時,景區則是4元/半小時,甚至10元/每小時。

「從我們來看,從1塊錢變到2塊錢,其實對用戶並沒有什麼太大的影響。」某相關企業副總裁在接受採訪時說道,「用戶能夠接受,因為它本來就是剛需。」

業內創業者在接受採訪時稱,共享充電寶用戶群體有「偽知覺」特徵:「在這個領域裡,從來就沒有用戶能不能接受漲價這個說法。手機沒電了,充電價格漲了2元、3元,用戶是沒有知覺的。」

3 用戶「毫無知覺」還是「任其宰割」?

相較當初面世時1元/小時的「白菜價」,現在的價格讓很多網友直呼「無法接受」。

網友吐槽:「租一天就能買個新的了」

「國慶節的時候還是半小時1塊5,現在就半小時2塊了?"

「充了50分鐘,要了我6塊錢……」

△某網友在11月20日租借了50分鐘共享充電寶,平臺收取費用6元。

最近,很多網友吐槽共享充電寶漲價了。

而有些網友則表示,這是市場行為,很正常。

用戶使用量不減反增

即使從1元/小時漲到5元/小時,消費市場情況也並沒有萎縮,營收反而成倍增長。

數據顯示,2019年中國共享充電寶行業的用戶規模達到3.07億人,一份財報顯示,某大型企業在2018—2019財年營收超68億,營業利潤約3700萬元。

2020年,受疫情影響,共享充電寶用戶數量有所下降,但據艾媒諮詢《2020上半年中國共享充電寶行業發展專題研究報告》預測,今年中國共享充電寶用戶仍可達2.29億人。

4 客服回應:平臺沒有統一提價

而針對最近許多用戶反映的「漲價」問題,相關企業客服表示,最近是有部分櫃機價格輕微提升,是不同區域的門店根據市場情況調整收費標準,不是平臺統一提價。

還有的則表示,不同商家有不同收費標準。

5 商家是漲價重要推手

漲價的背後,除市場原因外,商家也是重要推手。

隨著市場競爭的激烈程度逐漸升級,對商家的搶奪也進入到了白熱化的階段。各企業都在瘋狂鋪設點位,讓機器遍布大大小小的商場、酒吧、餐飲店、娛樂場所等,有助於推廣宣傳、搶佔市場先機。

△共享充電寶點位幾乎遍布城市各大商戶。

從業人員表示,有些品牌在鋪設點位時直接給到商家90%的分成,這樣算下來,1塊要給出去9毛,再加上業務員的提成、機器的成本和損耗,剩下的錢生存都難。

競爭之下,提升對用戶銷售的最終價格也是最容易、最直接的多賺止損手段。

6 共享充電寶還能火多久?

《2020上半年中國共享充電寶行業發展專題研究報告》還稱,5G手機推廣後,行動裝置在使用時耗電量增多,但目前終端電池技術仍未出現突破,行動裝置續航時間無法得到延長,因此市場上對共享充電寶的需求將長期存在。

目前業內對共享充電寶的擔憂主要集中在電池領域,但短期之內,電池技術尚未有將出現明顯突破的跡象。

手機電池消耗得越來越快,手機沒電人們會產生焦慮,充電逐漸成了剛需,這也是行業的趨勢。

目前看來,面對電量告急的手機,即使價格上漲,更多用戶還是難逃掃碼「救急」的命運。然而隨著5G的普及與電池的升級換代,未來「共享充電」能否在優勝劣汰的市場中存活下來,結果還是未知。

一夜爆火的丁真是哪裡人?熱搜裡「打」成一團了,江蘇也火速加入!

1死3傷!醫生發朋友圈提醒,願悲劇別再發生!

重磅!蘇北首條全線時速350公裡高鐵來了!

江蘇公共·新聞頻道

綜合/ 央視財經

編輯 / 小燕

你怎麼看?!

相關焦點

  • 共享充電寶"悄悄"漲價!50分鐘6塊錢你還會用嗎
    最近,很多人發現自己身邊的共享充電寶悄悄漲價了。「充了50分鐘,要了我6塊錢,以前一小時才2-3塊。」  這背後,有店鋪和商家的租金因素,也是共享充電寶公司抓住了人們「手機沒電寸步難行」的痛點。
  • 共享充電寶悄悄漲價?最高一小時8塊錢!你還用得起嗎?
    然而,最近不少消費者發現,共享充電寶悄悄漲價了,原來租金只要1塊錢一小時,現在有的已經悄悄漲到8塊錢一小時!這些高收費的共享充電寶主要集中在景區、口岸等人流量大、地段好,但相對難進駐或難維護的地方。當時「網紅」王思聰還第一時間在朋友圈發帖,稱共享充電寶能成「他吃X」,陳歐也是高調回應感謝王思聰的監督:大不了做公益。而如今王思聰的預言落空,共享充電寶不僅活下來了,還紛紛漲價了!但也有人發現,在不同的地方,共享充電寶的收費方式是不同的。
  • 共享充電寶悄悄漲價!充幾次可買一個,還用嗎?
    「充了50分鐘,要了我6塊錢,以前一小時不是才一塊錢嗎?」經過了5年的發展,不少習慣了共享充電寶的用戶突然發現,這不起眼又離不開的充電寶,不知何時已變成小小「吞金獸」。租充電寶嗎?99元的那種平時喜歡刷抖音和微信聊天的吳女士,外出經常遇到手機電量告急的情況,共享充電寶的出現幫她解決了這一後顧之憂。
  • 共享充電寶漲價,3元一小時你還會用嗎
    共享充電寶漲價,3元一小時你還會用嗎 2019-08-15 15:50:51 來源:中國經濟網  |  作者:佚名 | 字號與哀鴻遍野的共享單車相比,經歷洗牌後的共享充電寶行業,已逐漸形成「三電一獸」的市場局面。倖存的共享充電寶企業進入良性循環,甚至已實現自我造血,還開始尋找收取租賃金之外更多的盈利可能。共享充電寶集體漲價最高每小時要收費3元這波漲價可以說是一次行業的集體行為。
  • 看完共享充電寶漲價真相:真用不起了
    共享充電寶又掀起一陣浪潮。只不過對於用戶來說,這陣浪潮並不是什麼好事。「在商場裡要叫車,手機馬上沒電,掃了個共享充電寶。從借到還一共 10 分鐘,扣了我 4 塊錢,特別是它還告訴你前 5 分鐘免費。」家在廣州的張洋向極客公園抱怨。
  • 用不起的共享充電寶,悄悄漲價6倍割韭菜,有人被迫99元回購
    文|石如月編|小戎近日,共享充電寶悄悄漲價了。具體漲了多少?根據街電、來電的微信客服回復顯示,不同櫃機的收費標準各不相同,具體收費規則以借用櫃機收費規則為準。隨後編者實地走訪了辦公樓、購物中心(王府井)、旅遊景區(南鑼古巷)、KTV、酒店等五大類人流量較大的區域,對市面上常見的街電、來電、怪獸、美團四大品牌的共享充電寶收費標準進行了統計。
  • 比給特斯拉充電還貴!共享充電寶「不講武德」再提價,你還會使用嗎?
    15分鐘5元錢「共享充電寶真是越來越貴了,充幾次都夠我買個新的充電寶了」「充50分鐘,要了我6塊錢,以前一小時才2-3塊錢」「真的!充了31分鐘9塊錢!」「看著從1.5元漲到4塊」「超出1分鐘,按1小時算,不合理!」「國慶節的時候還是半小時1塊5,現在就半小時2塊了?」
  • 如何看待共享充電寶悄悄漲價?律師:沒有價格提示行為,已侵犯消費者...
    中國經濟周刊-經濟網訊 最近,不少市民發現共享充電寶已告別「1元1小時」時代,悄悄漲到了每小時價格2至5元不等。共享充電寶客服表示,他們沒有統一漲價,價格是各區域門店根據市場情況調整的。有律師認為,共享充電寶悄悄漲價和沒有價格提示的行為,已侵犯消費者的知情權和自主選擇權。
  • 小電、怪獸等充電寶不斷悄悄漲價,共享充電寶價格亂象何時休?
    然而隨著時間推移,很多消費者們注意到不同的場景共享充電寶的收費標準各有不同,其中有的品牌充電寶悄無聲息的漲到高達到5-10元每小時,共享充電寶企業不斷的漲價已經讓消費者有所牴觸,漲價背後緣由為何,漲價亂象幾時能休?
  • 比給特斯拉充電還貴!15分鐘5元錢,你還用得起共享充電寶嗎?
    Model 3能最高支持32A的電流,功率7KW,換算1小時充電裡程約45km,標準版和長續航版充滿一次電所花時間大約10~13小時,每小時所用電費2.6元左右。由此可見,使用共享充電寶的平均價格已經超過了在家給特斯拉充電的價格,幾乎等於使用公共充電樁的價格。
  • 共享充電寶悄悄按下漲價開關 有的品牌漲至1小時4元
    共享充電寶悄悄按下漲價開關調查發現,有的品牌漲至1小時4元;業內人士:抬高價格,當心被拋棄共享充電寶漲價了!近日,有網友發現,過去只要1元1小時的共享充電寶,已普遍漲價到2元1小時。瀟湘晨報記者走訪發現,有的品牌甚至開出2元半小時的價碼。
  • 共享充電寶最高漲價至8元/小時「共享經濟」請還我錢
    那時候,共享單車市場風聲水起,ofo、摩拜以及一大批五顏六色的單車前赴後繼衝向這片藍海。然而,從一開始的免費、補貼,到後來收費、漲價,再後來用戶退不到押金,共享單車從潮起到潮落只不過用了一年多的時間。共享單車賽道慘烈2017年是ofo最意氣風發的時候,曾經被很多投資人看好。後來鬧得一地雞毛,成為了最典型的「負面教材」。
  • 共享充電寶漲價疑雲:同品牌同地段價不同 價格由品牌方和商戶共同...
    有遊客在老城故事照相館裡租借共享充電寶 新時報記者薛冬 攝  還記得上一次借充電寶,你被扣了多少錢嗎?說起流傳的有關共享充電寶漲價的消息,陳燃有些不忿,她回看了自己的過往訂單,發現價格確實有波動。「過去都是2塊錢1小時的,1天封頂20元,但現在有1.5塊錢半小時的,也有4塊錢1小時的。」  和陳燃有一樣感受的人還有很多。近日,有關「共享充電寶為什麼越來越貴」的話題衝上了熱搜,不少網友自嘲,共享充電寶提價「不講武德」,被「雙11」薅禿了的「打工人」,這回連手機充電自由都沒有了。
  • 街電、怪獸等共享充電寶齊漲價 借幾次比買一個還貴
    共享充電寶 中新經緯 趙佳然 攝  「借幾次充電寶的錢比買一個還貴」  不知從何時起,印象中「1元1小時」的共享充電寶悄悄漲了價。  「1元1小時」的共享經濟時代已成過往  除了共享充電寶外,身處大街小巷的共享單車也經歷了一波漲價。  今年上半年起,摩拜、小藍車、哈羅等品牌先後調整了在部分地區的收費標準。以北京地區為例,小藍單車起步價從1元/30分鐘上漲為1元/15分鐘,超出時長後為0.5元/15分鐘。
  • 共享充電寶漲價至10塊錢1小時 法律人士:符合市場規律
    12月4日 消息:據央視新聞報導,近日,有網友反映,有些地區共享充電寶的價格已經達到每小時10元,而以前一個小時才2、3塊錢。調查顯示,共享充電寶的租金價格與其所在區域有關。在深圳福田中心區,租金基本都在1.5元/半小時;而在高鐵站等交通樞紐區域,價格基本在4-6元/小時。
  • 要步共享單車後路?共享充電寶一小時8元,廠商憑什麼瘋狂漲價
    曾幾何時,共享經濟成為了當下的一個主流。共享單車是之前最熱門的共享產品。既然車子可以共享,那麼按照這個理論,其他東西是不是也可以進行共享呢?智慧型手機已經普及多年,各項參數都在大幅度的升級,唯獨手機續航沒有任何長進,即便是用上大電池,依然很難經得起用戶的長期使用。所以共享充電寶就應運而生了。
  • 一年漲價10倍,慢慢地,我連共享充電寶都借不起了
    最可怕的不是感嘆花唄還不上、大牌買不起,而是你突然發現用個充電寶都要精打細算了。少則一小時3、4塊,在三裡屯這種黃金地段能飆到12塊錢。雖說花錢如流水,但在借充電寶上花得「細無聲」。共享充電寶漲價趨勢始於去年,用不起的憤怒終於在今年爆發。業內人表示可以理解「一旦用戶形成心智依賴,就得開始考慮盈利了。」那我們這些溫水裡的韭菜,還有選擇的餘地嗎?
  • 共享充電寶集體漲價!濟南消費者:用個三四次就夠買塊新的了
    濟南歷城大潤發在電梯口擺放著共享充電寶機櫃 劉勇 攝「去年借了個街電的共享充電寶,結果充了不到10分鐘充電寶就沒電了,沒辦法只能再掃碼借一個。」濟南市民張樹娟說。與張樹娟不同的是,濟南市民王珂對共享充電寶的充電速度慢也很撓頭。
  • 充電寶開啟搶錢模式:1小時4塊錢,會讓你肉疼嗎?
    對於高傑而言,共享充電寶的問世,簡直是救命般的存在,且早期1塊錢/小時的價格也不貴。圖/視覺中國但就在最近,他發現各家共享充電寶紛紛漲價,大多要4元/小時、每24小時上限20元,相比之前翻了4倍。「太不划算了,用不起」,高傑決定自己背充電寶出門。
  • 3年漲5倍,共享充電寶「暴利收割」消費者?是誰給了漲價的勇氣?
    所謂的「三電一美獸」,指的是現在在共享充電寶領域發展最好的五個品牌,這些品牌已經佔據了我國這一領域的大部分市場,它們分別是街電、小電、來電、美團和怪獸。數據顯示,在2019年的時候,街電的發展最為成功,佔據了中國共享充電寶28.6%的市場份額。隨後分別是小電、怪獸和來電,佔據的市場份額分別為27%、25.1%和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