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充電寶集體漲價!濟南消費者:用個三四次就夠買塊新的了

2020-12-12 經濟導報

經濟導報記者 劉勇

近日,「共享充電寶漲價」的話題再度引發關注。經濟導報記者調查中發現,在濟南部分商圈,共享充電寶的價格確實上漲了。除了價格高外,使用感不強也阻礙了共享充電寶的發展。「在持續漲價的背景下,共享充電寶行業若不回到低成本的共享經濟範疇,未來的發展道路恐怕會越來越小。」濟南渴電科技的總經理李世貴接受經濟導報記者採訪時表示。

使用感不強

一家飯店門口擺放著2臺共享充電寶 劉勇 攝

「好借不好還,就那一次,我就再也沒用過共享充電寶。」濟南市民董偉向經濟導報記者說。

據經濟導報記者了解,去年一次出差,因為手機沒電,他就在酒店的怪獸充電櫃機借了一個充電寶。不過,當董偉使用完畢準備歸還時,卻發現櫃機的卡槽已經被插滿了。因為擔心被多計費,董偉當天晚上就按照提示,跑了住處附近的幾條街道。讓人意想不到的是,幾處小程序提示的地點都已經停止營業,董偉還是沒能歸還成功,「只能第二天早上去還,結果扣費18元,問題是充電寶都沒電了,手機也沒充滿。」

據經濟導報記者了解,共享充電寶公司一般都會在微信小程序或者自有的App中,顯示出附近的共享機位置以及可借、可還的狀態。雖然設計十分體貼,但經濟導報記者採訪中發現,不少投放有共享充電寶設備的店家都表示,好借難還確實是普遍存在的問題。「好多次了,有人想還共享充電寶,但我這裡的充電櫃都是滿的,根本還不上,只能讓消費者去其他地方看看。」濟南市花園路一家小超市的負責人說。

除了好借難還外,充電速度慢、充不上電的情況也讓不少消費者撓頭。

濟南歷城大潤發在電梯口擺放著共享充電寶機櫃 劉勇 攝

「去年借了個街電的共享充電寶,結果充了不到10分鐘充電寶就沒電了,沒辦法只能再掃碼借一個。」濟南市民張樹娟說。

與張樹娟不同的是,濟南市民王珂對共享充電寶的充電速度慢也很撓頭。

「用我自己的充電寶,從20%充到手機滿需要1個多小時,而用共享充電寶,1個多小時最多才能充到50%,太慢了。」王珂說。

對於充電慢和充不上電的原因,福州市消費者協會給出了答案。今年9月份,福州市消費者協會公布了共享充電寶比較評測結果:在標識和警示項目上,受檢8款共享充電寶100%不規範;在常溫輸出容量項目上,5成以上不達標。

福州市消費者協會租賃併購買共享充電寶16款,標稱額定容量從2800mAh到5000mAh不等,涉及街電、小電、來電、怪獸充電、雲充吧、咻電、美團、充電等8個品牌。評測結果顯示,兩款標稱額定容量為3600毫安的小電共享充電寶常溫下的有效書櫥容量僅2938毫安和2602毫安;兩款標稱額定容量為5000毫安的雲充吧共享充電寶常溫下的有效輸出容量僅3137毫安和1880毫安。

經濟導報記者注意到,在黑貓投訴平臺上,關於共享充電寶的投訴不少。其中來電共享充電寶的投訴量為1835條,街電有2344條,小電科技6246條,怪獸充電6245條。經濟導報記者注意到,除了投訴價格高外,還有就是充電寶沒電、歸還後繼續扣費、未彈出扣費、無法歸還、被強迫購買等情況。

 開啟漲價模式

「共享充電寶什麼時候漲得這麼貴了?」剛還完「街電」共享充電寶的濟南市民高群,看著手機上1小時47分時長、訂單8元的頁面,一時語塞 。

「以前花一兩元就能充滿電,這次一下子被扣了8元。」高群說,「共享充電寶漲價,這完全是『割韭菜』行為。」

和高群有同樣感受的人還有很多,「充電寶8元每小時」的話題在新浪微博閱讀量已經達5600多萬,有網友感嘆「充電寶自由正在遠去」。

高群告訴經濟導報記者,自己並不是不接受漲價,只是覺得很意外,「突然間就漲價了,扣款比原來高了不少。看來以後還是得自己備一塊充電寶,太貴了,用不起。」

美團共享充電寶也重出江湖 劉勇 攝

高群給經濟導報記者算了一筆帳,如果按照半小時2元的價格租用共享充電寶,將手機的電量從20%充滿到100%,差不多要用3-4個小時,這樣就需要花費12元-16元左右。而購買一塊5000毫安的充電寶也不過才50塊錢。「也就是說,我用共享充電寶3-4次的費用就可以直接買一塊了。」

經濟導報記者實地調查中發現,在濟南部分商圈共享充電寶的價格確實出現了漲價情況。

在花園路一家小超市,店主告訴經濟導報記者,他店裡一共有2個品牌的充電寶,價格分別從原來的1元/半小時漲到了現在的2元/半小時。分成比例是五五分成。而在濟南歷城大潤發,工作人員表示,聽還共享充電寶的顧客說是漲價了,但具體什麼時候漲的,漲了多少並不清楚。

而在濟南百花洲歷史文化街區,「濟南故事」的老闆告訴經濟導報記者,他這裡的共享充電寶的價格已經到了4元/半小時,用的人不少。他們和共享充電寶公司的分成比例為三七開,其中他們拿七成,共享充電寶公司拿三成。

針對網友近日反映共享充電寶漲價一事,對此,怪獸充電公關總監謝良梁表示,共享充電寶租用價格是品牌方與商戶共同確定的,「具體地點依賴於商戶,而且充電寶要擺放在商戶裡面,所以價格不是我們一方決定的。」謝良梁解釋說, 「我們一般給商戶五五開,並沒有分具體的業態,沒有KTV高些、普通飯店就低些的情況, 因為一家經營好的飯店不一定比KTV差。我們不會一刀切去制定。」

來電科技的高級市場總監劉穎認為,更加貼近的說法是,不同場景共享充電寶的價格從來都不是統一的。「商家掌握一定的定價權,有些是商家主動要求提高定價」,共享充電寶的租借價格和場景消費水平相匹配,比如酒吧、KTV等高消費場景,還有就是車站、醫院等大流量場景,共享充電寶的租金相對較高。

 下半場怎麼玩

作為一家小共享充電寶公司的負責人,李世貴認為,共享充電寶集體漲價,既有企業內部開拓市場的原因,也有外部融資困難的原因。

「渠道成本、運維成本、設備成本、研發成本是共享充電寶行業的主要成本。其中,渠道成本是導致漲價的關鍵因素,市場激烈的競爭導致渠道成本上漲。」李世貴說。

據他介紹,渠道成本其實是入場費和分成,這是共享充電寶行業不成文的規定,也是張凡口中的由於市場競爭導致的額外成本。入場費是指某共享充電寶品牌進入商家需要一次性繳納的費用,分成品牌方、代理商、商家幾方,依據已投放櫃機的訂單量分成利潤。

在共享充電寶企業瓜分市場的焦灼競爭中,商家掌握了極高的話語權。入場費和分成主要看商家的話語權,所謂話語權,是共享充電寶代理商和商家之間的博弈。

「一般規律是,對於小商家,會給五成左右的流水;對於大型連鎖點位,則需要一次性付清高額入場費,外加七成左右的流水。」對於能否掙錢,李世貴給出了明確的答案:能。

李世貴給經濟導報記者算了一筆帳:一臺租賃設備的成本在1000元-2000元不等,如果把機器借到商戶那裡,每個商戶一晚上有10個人借,哪怕給到商戶七成的利潤,依然有錢賺。

「按照2元/半小時計算,10個人每人按1.5個小時計算,那就是30元,按照3成的利潤,每天我能賺9元錢,100個商戶就是900元,一個月下來就是2萬元左右。如果商戶的數量是1000個、1萬個甚至更高的話,數量就更高了。」李世貴解釋說,「但是如果把機器放到一天只有兩三個人借的地方,就算商戶只拿五成,利潤也是很低的。所以大家寧願去搶人多的地方,哪怕讓一些利,用量來補質。」

事實上,雖然消費者不希望漲價,但是無論是行業人士,還是專業人士都認為,漲價是行業發展的必然趨勢,低價戰略只是商業推廣的手段。

「在持續漲價的背景下,共享充電寶行業若不回到低成本的共享經濟範疇,未來的發展道路恐怕會越來越小,甚至會被玩死。」李世貴說,「價格過高,消費者用腳投票,無人使用,共享充電寶的使命就結束了。」

在李世貴看來,無線充電路燈的出現,給共享充電寶這門生意敲響了警鐘。並且,伴隨著智慧型手機電池技術的發展以及城市規劃建設的逐步完善,留給共享充電寶的時間不多了。

相關焦點

  • 共享充電寶悄悄漲價!充幾次可買一個,還用嗎?
    上周日,吳女士在北京朝陽區某商場吃飯,租借的充電寶只充了30分鐘,就扣了3塊錢,才覺得有點不對勁。「我記得去年還是一小時一塊錢,什麼時候漲了好幾倍?」吳女士之前開通了免密支付,所以沒注意過結算金額,她感覺自己不知不覺被割了韭菜。「如果不是朋友提起,我都沒注意到漲價。按我這個使用頻率,估計花的錢早就夠自己買一個充電寶了吧!」
  • 共享充電寶漲價,3元一小時你還會用嗎
    與哀鴻遍野的共享單車相比,經歷洗牌後的共享充電寶行業,已逐漸形成「三電一獸」的市場局面。倖存的共享充電寶企業進入良性循環,甚至已實現自我造血,還開始尋找收取租賃金之外更多的盈利可能。共享充電寶集體漲價最高每小時要收費3元這波漲價可以說是一次行業的集體行為。
  • 3年漲5倍,共享充電寶「暴利收割」消費者?是誰給了漲價的勇氣?
    所謂的「三電一美獸」,指的是現在在共享充電寶領域發展最好的五個品牌,這些品牌已經佔據了我國這一領域的大部分市場,它們分別是街電、小電、來電、美團和怪獸。數據顯示,在2019年的時候,街電的發展最為成功,佔據了中國共享充電寶28.6%的市場份額。隨後分別是小電、怪獸和來電,佔據的市場份額分別為27%、25.1%和15.6%。
  • 共享充電寶漲價疑雲:同品牌同地段價不同 價格由品牌方和商戶共同...
    她有些懊惱,「這已經不是第一回了,總有那麼幾次忘了還,因為忘還扣的錢都夠買10個充電寶了。」  近幾年來,隨著共享充電寶的點位逐漸飽和,疲於生計的「打工人」也逐漸對其形成了依賴。說起流傳的有關共享充電寶漲價的消息,陳燃有些不忿,她回看了自己的過往訂單,發現價格確實有波動。「過去都是2塊錢1小時的,1天封頂20元,但現在有1.5塊錢半小時的,也有4塊錢1小時的。」
  • 看完共享充電寶漲價真相:真用不起了
    打開社交媒體,對共享充電寶悄悄漲價表達憤怒的用戶不在少數,甚至還上了微博熱搜。過了一個節日就漲價 1 塊錢、一小時 10 塊錢的共享充電寶,如果還不上就扣 99 元……年輕人繼失去車釐子自由之後,連充電寶自由都快失去了。張洋自詡沒有什麼電量焦慮症,平常出門也不會太關注手機電量,沒電的時候就用共享充電寶。
  • 共享充電寶最高漲價至8元/小時「共享經濟」請還我錢
    ofo搬家了,第五次搬家了!小真探的「共享單車」押金還沒有拿回來。另一位同事也因為「共享」哀嚎了一整天。作為一個跨城上班的girl,前一天在上海火車站借了某品牌的充電寶,半小時後火車快來了,正準備還走充電寶,竟然發現——沒有充電槽了!
  • 共享充電寶一路漲價,王思聰吃了幾坨翔?
    然後眼看著手機電池見紅後,乖乖刷一個充電寶用著。畢竟,共享充電寶已經很貴了。半小時四塊錢,已經是正常價。不停漲價都嚇不退的中國人,哪會在乎概率極低的監聽隱患啊!早幾年,守一君像很多人一樣,非常看不上共享充電寶。
  • 共享充電寶"悄悄"漲價!50分鐘6塊錢你還會用嗎
    最近,很多人發現自己身邊的共享充電寶悄悄漲價了。「充了50分鐘,要了我6塊錢,以前一小時才2-3塊。」  這背後,有店鋪和商家的租金因素,也是共享充電寶公司抓住了人們「手機沒電寸步難行」的痛點。
  • 共享充電寶「悄悄」漲價!50分鐘6塊錢!你還會用嗎?
    最近,很多人發現自己身邊的共享充電寶悄悄漲價了。「充了50分鐘,要了我6塊錢,以前一小時才2-3塊。」這背後,有店鋪和商家的租金因素,也是共享充電寶公司抓住了人們「手機沒電寸步難行」的痛點。經過了5年的發展,「共享充電」行業如今為何突然「悶聲漲價」?
  • 共享產品集體漲價,哈羅單車從2塊漲到4塊,你會騎它嗎?
    2019年5月,摩拜、小藍車、哈羅單車紛紛漲價,其中哈羅單車漲價直接翻倍,從每小時2塊漲到4塊。這哪是我騎車?明明是它騎我嗎!共享單車為什麼漲價呢?不賺錢唄。共享單車前期投入大,維護成本高,除了收租金外,盈利模式並不清晰。
  • 一年漲價10倍,慢慢地,我連共享充電寶都借不起了
    最可怕的不是感嘆花唄還不上、大牌買不起,而是你突然發現用個充電寶都要精打細算了。少則一小時3、4塊,在三裡屯這種黃金地段能飆到12塊錢。雖說花錢如流水,但在借充電寶上花得「細無聲」。共享充電寶為什麼越來越貴#的熱搜話題,變成吐槽大會。漲價只是導火索,共享充電寶還有五花八門的方式讓你崩潰。有時你花高價借了塊磚頭。收費貴可以忍,但光拿錢不幹活太不講武德。
  • 共享產品集體漲價怎麼回事 共享單車漲到1小時4元
    據工作人員介紹,這些「美團黃」新車是摩拜的第五次升級產品,首批置換的數量不少於一萬輛,將分批落地杭州。對於新車,路過的人群中不乏好奇者,屢屢投來目光。但上路15分鐘,記者仍未看到願意「吃螃蟹的人」。「萬一又像ofo一樣,退不回押金怎麼辦?」附近上班的小王道出了個中原委。近兩年出事不斷的共享單車,和頻出的押金難退現象,都讓消費者對新品牌興趣寥寥。
  • 小電、怪獸等充電寶不斷悄悄漲價,共享充電寶價格亂象何時休?
    然而隨著時間推移,很多消費者們注意到不同的場景共享充電寶的收費標準各有不同,其中有的品牌充電寶悄無聲息的漲到高達到5-10元每小時,共享充電寶企業不斷的漲價已經讓消費者有所牴觸,漲價背後緣由為何,漲價亂象幾時能休?
  • 共享充電寶又開始燒錢了
    這也意味著,目前中國共享充電寶市場頭部格局基本穩定,從四家共享充電寶的用戶規模和市場覆蓋情況來看,街電、小電、來電、怪獸充電已經佔據了市場前四位,被統稱為「三電一獸」。這也就意味著,雖然市場份額上漲了,但是企業卻可能不會因此而獲得高額利潤,企業想要活下去,除了依賴融資,還需要拓展新的營收方式。提價試探,尋找新的增長點由於共享充電寶產品同質化特點明顯,對於消費者來說,只要掃碼就能獲取充電寶給手機充電,使用哪個品牌的充電寶並不重要。
  • 要步共享單車後路?共享充電寶一小時8元,廠商憑什麼瘋狂漲價
    曾幾何時,共享經濟成為了當下的一個主流。共享單車是之前最熱門的共享產品。既然車子可以共享,那麼按照這個理論,其他東西是不是也可以進行共享呢?智慧型手機已經普及多年,各項參數都在大幅度的升級,唯獨手機續航沒有任何長進,即便是用上大電池,依然很難經得起用戶的長期使用。所以共享充電寶就應運而生了。
  • 一年漲價10倍,我連充電寶都借不起了
    來源:創投內參作者:橘總來源:Vista氫商業(ID:Qingshangye666)最可怕的不是感嘆花唄還不上、大牌買不起,而是你突然發現用個充電寶都要精打細算了。同一商場不同充電寶品牌價位《每日經濟新聞》給大家算了筆帳,加電站一輛特斯拉Model 3 每小時電費2.6元,而你永遠不知道一臺蘋果能抵幾輛特斯拉。被閱讀了2.7億次的#共享充電寶為什麼越來越貴#熱搜話題,變成吐槽大會。漲價只是導火索,共享充電寶還有五花八門的方式讓你崩潰。
  • 街電等共享充電寶計費大漲價 被指難逃盈利困局
    一度成為風口的共享充電寶領域經過資本角逐、洗牌調整及模式探索後,開始進入提價階段。北京商報記者近日發現,共享充電寶品牌街電常規使用的計費標準從每小時1元翻倍漲價為每小時2元。同時,多個共享充電寶品牌也都實施了漲價。
  • 1小時漲價至4元,年收入三千多萬!王思聰吐槽的共享充電寶火了
    對於商家來說,有了這個共享供電寶不僅能獲得一定的利潤分紅還能吸引消費者的到來,從而增加店鋪的交易流水,而自己只需要保證設備的正常供電即可,非常簡單! 共享充電寶由於自身良好的行業屬性,完全沒有這個弊端! 03.成本低廉利潤豐厚,回報周期短 買過充電寶的同學都知道,它的售價並不高,好點的一兩百元,差不多的幾十塊就能買到。而共享充電的成本就更便宜了,造價差不多10塊錢左右,這樣算下來一個整體的機器也不過百來塊錢,對於批量性投入非常適合!
  • 用不起的共享充電寶,悄悄漲價6倍割韭菜,有人被迫99元回購
    根據艾瑞諮詢統計的數據顯示,2019年共享充電寶行業完成79.1億元的交易總額,同比增長141.3%,行業頭部的四家平臺均已實現盈利,標誌著共享充電寶正式步入良性發展的軌道。根據智研諮詢發布的行業研究報告顯示,2019年,共享充電寶用戶規模從2017年的0.8億人增長至2.5億人;行業四巨頭共投入1350萬臺共享充電寶。
  • 比給特斯拉充電還貴!共享充電寶「不講武德」再提價,你還會使用嗎?
    15分鐘5元錢「共享充電寶真是越來越貴了,充幾次都夠我買個新的充電寶了」「充50分鐘,要了我6塊錢,以前一小時才2-3塊錢」「真的!充了31分鐘9塊錢!」「看著從1.5元漲到4塊」「超出1分鐘,按1小時算,不合理!」「國慶節的時候還是半小時1塊5,現在就半小時2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