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往事:徐志摩葬禮上三條特殊的輓聯

2020-12-19 記者李滿

1931年11月19日,徐志摩搭乘的「濟南號」因大霧導致飛機失事,徐志摩在事件中罹難,時年年僅34歲。徐志摩死後,原配妻子張幼儀以未亡人的身份主持了葬禮,葬禮上,當時文化界名流如胡適、鬱達夫等都紛紛獻輓聯以示哀悼。

在當天的葬禮上,徐志摩原配張幼儀,徐志摩現任妻子陸小曼和前任女友林徽因首次同時出現在葬禮上,而她們的輓聯也引發了在場所有人的關注。

林徽因、徐志摩與陸小曼

葬禮上最長的一副輓聯:陸小曼寫給徐志摩

「 多少前塵成噩夢,五載哀歡,匆匆永訣,天道復奚論,欲死未能因母老。 萬千別恨向誰言,一身愁病,渺渺離魂,人間應不久,遺文編就答君心。 」

這是陸小曼在葬禮上獻給徐志摩的輓聯,在當天收到的所有輓聯中,陸小曼的輓聯無疑是最長的。

這副輓聯表達了陸小曼的悲痛之情,然而,仔細揣摩我們會發現,陸小曼的輓聯裡,提及更多的還是自己。

首先來看輓聯的上半部分,意思很簡單:我們在一起五年,你突然離開,我恨不得與你陪葬,但我尚有老母在世,所以不能陪你死。

這話初聽覺的很是感人,得是多深的感情,才恨不得和你一起死啊!可細想卻讓人匪夷所思:一個真的想死的人,是不會事先說的,陸小曼不僅說還在輓聯上說給所有人聽,這多少是:真想死成分少,博取同情的成分多啊!

輓聯上半部分,最終的落腳點還是在自己身上。再來看下半部分,這個意思就更加簡單了:「我一身病,活不久了,但死前我想把你(徐志摩)的書稿編出來發表,以寬慰你在天之靈」。

這輓聯的後半部分,表面看,是陸小曼在為徐志摩著想,在你死後幫你整理書稿出版,實際上,卻有借葬禮炒作的嫌疑。

你想想,徐志摩屍骨未寒,還在葬禮上,此時作為徐志摩的結髮妻子,不是最應該站在徐志摩角度考慮嗎?徐志摩身死後,最放心不下的是什麼,顯然不是書稿這些,而應該也只能是「白髮人送黑髮人的雙親」和年幼的兒子。

徐志摩與陸小曼

但陸小曼對這些卻隻字未提,反而獨提書稿,要知道,這是隨時可以再談的事情,但陸小曼卻偏偏在葬禮上提,這不得不說:很有借徐志摩葬禮炒作的嫌疑。

那麼陸小曼為何一定要在葬禮上提徐志摩書稿,她的本意僅僅是炒作嗎?其實不然,她還有另外的考慮,陸小曼雖然是一代名媛,但她始終沒有正式工作,也沒有經濟收入,婚後,她的所有花銷全是徐志摩負擔。現在徐志摩離世了,那麼她往後的生活可如何為繼。於是,陸小曼搶先一步,在葬禮上就通過輓聯:先下手徐志摩的遺文。這些都是徐志摩最後的作品,價值連城啊。

徐志摩

此後,陸小曼在徐志摩死後,先後編輯出版了《眉軒瑣語》、《愛眉小札》、《志摩日記》、《志摩全集》等書。這些稿費,自不用說,理所當然地全部歸了陸小曼。

綜上,透過陸小曼的輓聯,我實在品不出她對徐志摩的「愛」,但我卻實實在在地品出了陸小曼的自私。

而實際上後來發生的一切也證實了陸小曼的自私,徐志摩剛死不久他就和徐志摩好友翁端午同居到了一起,此後一直到翁端午離世,兩人都始終保持著同居關係,這期間,翁端午始終有家有室,所以,兩人一直未成婚。在公眾場合,陸小曼始終以「徐志摩夫人」身份自居

最別具一格的輓聯:張幼儀悼念徐志摩

相比陸小曼長長的如敘事一般的輓聯,徐志摩原配妻子張幼儀寫給徐志摩的輓聯就簡短多了。

萬裡快鵬飛,獨撼翳雲遂失路。一朝驚鶴化,我憐弱息去招魂。

張幼儀是不善於抒情的,她天性直率,她也不是文人,不善於操持文字。但這副輓聯裡流露出的真情,卻令人動容。對於張幼儀而言,徐志摩是拋棄她的男子,但他更是她第一個男人,是她兩個孩子的父親。

從輓聯中可以看出,徐志摩突然離世後,張幼儀心裡充滿了悲痛,甚至想去為徐志摩「招魂」,一個「憐」字,從張幼儀口中吐出,怎能不讓人倍感心痛。即使到了這種時候,她心心念念想的還是徐志摩,至於自己的種種,卻隻字未提。而實際上,徐志摩死後,她獨自面臨贍養公婆、教養幼子甚至照顧徐志摩遺孀張幼儀的重任。

徐志摩與張幼儀

徐志摩死後,張幼儀盡心服侍徐志摩的雙親,為了不讓二老心裡有愧,她主動提出給二老做乾女兒,並最終為二老養老送終。別人問起時,她只淡淡地答:因為他們是我兒子的爺爺奶奶

她精心撫育兒子徐積鍇,並努力將兒子培養成才,更難得的是,在徐志摩死後的日子裡,張幼儀始終接濟陸小曼,直到49年她赴香港定居才被迫中止。別人笑她傻,她卻說:因為照顧陸小曼是我兒子的責任。

實際上,張幼儀為徐志摩做的所有,樁樁件件全是愛啊,但她卻從未說過「愛」字。張幼儀唯一一次說到自己對徐志摩的感情時,才第一次提到「愛」這個詞,她說:「真要說起來,我可能才是最愛志摩的人。」事實難道不正是如此嗎!

可嘆,世間真正有愛的人,卻往往並不將愛掛在嘴邊!

只有署名沒有內容的輓聯:林徽因哀悼徐志摩

徐志摩葬禮上,林徽因和梁思成協助主持了葬禮。葬禮上,林徽因進獻了花圈,但花圈上卻沒有給出輓聯,對於這一特殊境況,在場的人似乎並不意外。

作為徐志摩一生最摯愛的女人,林徽因此時已是為人妻的身份,如此,在這種場合為徐志摩寫輓聯,多少會讓丈夫梁思成有些難堪,如此,送空白或許才是最好的方式。

林徽因、託爾斯泰與徐志摩

雖然,林徽因沒有給出輓聯,但在1935年的11月19日,徐志摩忌日這天,林徽因寫了一篇文章《紀念志摩去世四周年》以表達她的悼念之情:

這是什麼人生?什麼風濤?什麼道路?志摩,你這最後的解脫未始不是幸福,不是聰明,我該當羨慕你才是。

徐志摩墓

在悼詞中,林徽因這樣寫到。

相關焦點

  • 徐志摩遇難現場:四肢燒成焦炭,半邊身軀折斷,張幼儀輓聯意味深長
    引言:「1931年,徐志摩飛機失事,機毀人亡,他半邊身軀折斷,頭上被砸出個洞,原配妻子送來輓聯,輓聯上寫的東西卻意味深長。」 1913年,張幼儀的四哥,浙江都督秘書張嘉璈在巡查學堂時發現一篇文章寫得出類拔萃,嘴角露出滿意的笑容,心裡想著這樣一個人才如果是自己家裡的人就好了,就看了一眼這個作者的名字,只見紙上寫著「徐志摩」三個大字。張嘉璈想起家裡正好有個15歲的妹妹張幼儀,可不通過聯誼的方式把徐志摩變成他們家的人,於是自做主給張幼儀安排了親事。
  • 賭王葬禮神秘17子何猷邦,獻上4字輓聯,含義太特殊
    這些天,賭王的豪華葬禮,也得到了大家持續的關注,他的妻子和兒女們也給賭王送來了深深的祝福。賭王的三位太太更是為賭王準備了輓聯,這些輓聯也被曝光了出來。在殯儀館的正大廳擺放著許多花束,三位太太各自送的輓聯也引人注目,從外形上來看,是由三個龐大的玫瑰花束組成,上面白布寫滿了對賭王的話語。二房太太,藍瓊纓在輓聯上寫著,「白頭永訣」,這代表著她對賭王,深深的思念。三房太太陳婉珍的玫瑰花束上寫的是,「痛斷琴弦」,看得出三房的悲切之情。
  • 民國愛情往事:徐志摩,林徽因,陸小曼
    徐志摩的人生被隱去很多,除了那兩段婚姻和被無限放大的三個女人之外,他還懷揣著報國理想、以政論文章針砭時弊的青年熱血,他和那個時代的讀書人憂心家國,嚮往自由。他創立的新月派,匯集了文學圈的許多人,他的詩歌具有鮮明的風格,影響了好幾批人。胡適這樣評價他:徐志摩的人生觀只有三個大字:一個是愛,一個是自由,一個是美。
  • 在蔣介石的葬禮上,張學良送出16字輓聯,蔣經國看後臉色蒼白
    幾天後,在他的葬禮上,有一位老人前來弔唁,宋美齡特意安排秘書將他引至蔣介石的遺體前,做最後的道別。只見,這位老者俯下身去,輕撫水晶棺,他的手指微微顫抖,神情凝重。 來者不是別人,正是同楊虎城將軍一起發動了「西安事變」的少帥張學良。張學良的來到立刻在現場引發了不小的轟動。隨後,大家的目光都聚集到了他送來的輓聯上。
  • 賭王葬禮輓聯曝光:太太們表心意四太最特殊,17子何猷邦僅四字略生疏
    近日,何鴻燊的葬禮持續引發人們的關注,他的妻子、子女們和朋友們送給他的輓聯也曝光了出來。 何家為舉辦好這次葬禮,包下了整個殯儀館供人前來悼念,場館中放置了許多花束、輓聯,看起來非常盛大且溫馨。
  • 蔣介石葬禮上,張學良已是「古稀老人」,他為何留下了這16字輓聯
    蔣介石和張學良是近代的知名人物,他們在民國的舞臺上叱吒風雲,是那個時代的知名人物。兩個人一生中充滿了各種恩恩怨怨,前半生親如手足,後半生勢同水火,在蔣介石的葬禮上,張學良來到了現場,還留下了16個字的輓聯,張學良和蔣介石究竟有著怎樣的過往呢?
  • 74歲張學良,出席蔣介石葬禮,輓聯寫了哪十六個字?讓人膽寒!
    就這樣蔣介石一代梟雄,最後因心臟病,病逝與臺灣享年88歲,在蔣介石葬禮當天,張學良也趕到了現場,並在輓聯上親筆寫下了十六個字,令在場人員大驚失色,究竟為何?真正讓人膽寒!中國近代史上,鐵骨錚錚的民族英雄數不勝數,在那樣一個國家動蕩不安的年代,無數中華兒女為了祖國而奮鬥,民族復興,這是他們最大的心願,當時軍閥林立,只要有槍就有權利,各個軍閥之間不停的相互攻擊,戰事不斷,實力最強大的軍閥,主要是以國民政府,蔣介石為主的一派和以張作霖為領導的奉系軍閥,這兩方勢力爭鬥不斷,無數次燃起戰火。
  • 金庸葬禮今日舉行 阿里巴巴集團、劉德華等送上花圈輓聯
    據新浪電影微博消息,金庸先生的葬禮於今日舉行,董建華、杜琪峯、許鞍華、劉德華、鍾楚紅、阿里巴巴集團等都送上花圈輓聯,靈堂現場安放金庸先生遺像與「一覽眾生」的橫幅。 ​​​​
  • 朝霧裡的小草花 | 徐志摩原配夫人張幼儀的悲歡(二)
    後來,徐志摩父母還向張幼儀訴苦:徐志摩、陸小曼、翁瑞午三人同睡在抽菸片的煙榻上,「翁先生和陸小曼躺得橫七豎八,徐志摩臥在陸小曼另外一邊,地方小得差點掉到榻下面。」然而,徐志摩相信,「只要陸小曼和翁瑞午是一起躺在煙榻上吸他們的鴉片,就不會出什麼壞事。他們是互相為伴。」張母去世後,張幼儀攜子回滬。
  • 徐志摩:你是生命的萍蹤,蕩漾在我的心間
    也許,詩人的名字只是一個生命的符號,而徐志摩卻用生命譜寫了愛情,成就了詩歌。「談話是詩,舉動是詩,畢生行徑都是詩。」這是在徐志摩墜機離世後,蔡元培寫給他的輓聯的內容。是的,詩人用盡一生都在譜寫的就是他那淋漓盡致的詩意人生。
  • 從孫中山輓聯看民國政壇恩怨
    但在中山逝世後的次日,章就來到孫宅,擔任追悼會籌備處幹事,並當即撰寫了一副輓聯:  孫郎使天下三分,當魏德初萌,江表豈能忘襲許;  南國是吾家舊物,怨靈修浩蕩,武關無故入盟秦。  輓聯借用三國與屈原故事,借古諷今,對中山應段祺瑞等之邀北上,表示出不同的意見;對中山建立軍政府興兵北伐,亦有嚴厲批評的意味。或因如此,此聯未被允許在孫的追悼大會上懸掛。
  • 《你是人間的四月天》寫給徐志摩嗎?答案在林徽因的一篇文章裡
    《你是人間的四月天》可謂是民國才女林徽因的代表作,詩歌靈動輕盈、浪漫熱情、清朗亮麗,讓多少人過目不忘,以至於人間四月天成了林徽因的代名詞。林徽因去世時,在她的葬禮上,金嶽霖曾有一幅知名的輓聯:一身詩意千尋瀑,萬古人間四月天四月天如此知名,如此讓人喜愛,總免不了有人去探究、爭論詩中的「你」到底是誰?讓人爭議最大的有兩個人,一個是林徽因曾經的戀人徐志摩,一個是林徽因的兒子梁從誡。
  • 金庸葬禮在港舉行,馬雲劉德華鍾楚紅敬獻花圈輓聯
    2018年10月30日,我國著名的武俠小說泰鬥金庸先生於香港養和醫院逝世,11月12日下午6點,金庸先生的葬禮於香港殯儀館舉行,並定於11月13日出殯。金庸先生的葬禮是按照其生前遺願,以私人葬禮的形勢舉行的。
  • 戴笠死後葬禮規模有多大,蔣介石為他選墓地,章士釗親寫輓聯
    戴笠是中國近代史上一個特殊的人物,他的影響在國民時期很大,他的勢力遍布全國,他是蔣介石的鷹抓,是中國的蓋世太保。出生貧窮的他憑藉自己的努力,一步步從默默無聞的小角色到軍統局局長,成了當時連蔣介石都感到懼怕的人物。
  • 生者名字寫上了花圈輓聯……
    本報記者 陳瓊珂 通訊員 嶽明靜壽衣店工作人員疏忽,將花圈上死者的名字「王建兵」錯寫成了死者連襟的名字「王文兵」。誰料想,該店店員因疏忽大意竟將其中一個花圈輓聯上的名字寫成了「王文兵」。這個王文兵不是別人,正是王建兵的連襟。小菡當時並未發現,結完帳後就將花圈送到喪事現場。弔唁會上,一個老鄉發現了花圈的異樣,趕忙告知王文兵。王文兵連忙找到小菡詢問事情來龍去脈,小菡隨即電話聯繫該壽衣店老闆到現場處理。壽衣店工作人員馬上來到弔唁會現場賠禮道歉並更換了輓聯。
  • 賭王的世紀葬禮,特首為其扶靈,前女婿獻身,劉德華的輓聯最顯眼
    賭王一生都如傳奇一般存在,他的葬禮自然也是看點十足。在賭王的遺體舉行家祭前,就有網友爆料,賭王的棺材耗資800萬,僅花海一項就高達200萬,整場葬禮花費在5000萬上下。賭王的葬禮除了在陣容上極度奢華以外,往來的賓朋也是讓人大開眼界。
  • 徐志摩墓前的35級臺階寓意著什麼?陸小曼又為何遲遲不願作聲?
    徐志摩墓前的35級臺階寓意著什麼?陸小曼又為何遲遲不願作聲?不可否認徐志摩這一生都愧對於一人,對於張幼儀而言,徐志摩便是她的噩夢,從媒妁之言一開始,這個夢就永遠的伴隨她一生,直至死亡也沒能擺脫。1932年11月18日,也就是徐志摩為了給林微因在北平舉辦的演講會捧場,於是前一夜去了好友陳定三家暢談了一夜,陳定三勸他放下,徐志摩倒是冷笑一場,說道:「你怎知我沒有放下?」次日徐志摩便火急火燎趕了他人生中最後的一趟班機。轟!飛機撞上大山。
  • 金庸葬禮12日傍晚在香港殯儀館舉行 馬雲、劉德華等人送上花圈輓聯
    【環球網綜合報導】武俠小說泰鬥查良鏞(筆名金庸)10月與世長辭,享年94歲,其私人葬禮於今(12)日18點在香港殯儀館舉行,不設公祭,翌日出殯。靈堂內外亦放有董建華、劉德華、鍾楚紅等數十個來自各界人士的花圈輓聯。下午4點半後,金庸兒子查傳倜、多年摰友李純恩、倪匡夫婦及蔡瀾抵達現場,隨後中聯辦副主任楊健、香港特區政府前民政事務局局長曾德成、阿里巴巴前主席馬雲、導演許鞍華、演員黃曉明等陸續到場。
  • 金庸先生出殯輓聯大集合,馬雲輓聯:一人江湖,江湖一人!
    12日,金庸葬禮在香港殯儀館舉行,13日舉行出殯儀式,靈堂現場安放著金庸的遺像,笑得灑脫,館內充滿了武俠迷對先生的懷念上方掛著「一覽眾生」的橫幅。據了解,按照金庸本人遺願,喪禮不採用任何宗教儀式,也沒有設置致辭悼念環節一切從簡。
  • 為什麼葬禮要送花圈?花圈如何送?
    贈送禮金的同時,葬禮參加者還要向逝者的靈位進獻花圈,上書輓聯,以示哀悼。按照習俗,花圈本應由參加者自行準備。但由於購買不方便等原因,花圈一般都由喪屬提前準備,參加者到場後只需提供姓名等信息,由喪屬安排人員書寫輓聯貼上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