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人翁 逐夢路丨新中國第一輛蒸汽機車上的關鍵零件「月牙板」,是...

2021-01-20 齊魯網


齊魯網10月1日訊 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專題片《主人翁 逐夢路》9月30日起,每天晚間在山東衛視播出。通過一個個生動而深刻的感人故事,聚焦山東70年來的滄桑巨變、輝煌成就,獻給所有為新中國70年做出貢獻的奮鬥者。10月1日晚《主人翁 逐夢路》播出第二集。

山東青島,中車四方棘洪灘廠區內,停放著一臺編號為「2102」的蒸汽機車。當年,它的誕生,結束了中國不能製造機車的歷史。在新中國成立初期,鐵路運輸設備的落後是制約交通運輸大動脈的主要瓶頸。

濟南機務段退休員工閻世恩說:「當時沒有一輛是國產的,都是繳獲來的車輛。拉不動,就和拉地排車一樣拉不動。」

閻世恩撫摸老蒸汽機

今年86歲的閻世恩,是新中國成立後的第一批機車司機。1949年,中國可統計的機車有4069臺,分別出自9個國家的30多家工廠,機車型號多達198種,新中國被當時的一些西方人戲稱為「萬國機車博物館」。

濟南機務段退休員工閻世恩說:「那時候舊的車輛壞了以後,有的時候能修復,有的乾脆就修復不了,修復不了就把配件拆下來,再補到運營的車輛上。」

造一臺中國人自己的機車,成為了新中國第一代機車工人們的夢想,1952年,原鐵道部把這一任務交給青島四方機車廠。

青島四方機廠退休職工孫恩正說:「聽到這個消息大家都很高興,積極性也很高,一定要把它弄出來。」

雖然當時的四方機車廠已經有了比較豐富的修造經驗,但要自己製造機車,面臨的困難仍然很多。

青島四方機廠退休職工孫恩正說:「當時的配氣系統裡邊有一個月牙板,這個機車跑得快慢,力氣大點小點,就是它負責。」

「月牙板」是機車上的一個重要部件,沒有它,機車拉不動貨。它屬於特種鋼材,需要進行表面滲碳處理,達到一定硬度。起初,由於技術水平低,四方機廠的工人們造出的「月牙板」總是很快被磨壞。

青島四方機廠退休職工孫恩正說:「當時沒有現在這麼多技術員,所以當時主要是依靠工人,工人有一些技術上比較過硬的。」

四方機廠

當時,工廠裡沒有完備的化驗室,化學藥品也不多,經驗豐富的老工人丁學文白天去商店詢問化學藥品的含碳情況,晚上惡補化學知識,他買來赤血鹽加上牛骨、水膠等經過上千次的反覆試驗。最終,研製出了完全符合標準的月牙板。

僅僅三個月時間,工人們過五關斬六將,研發並生產出了大大小小上萬個機車零件。

「八一號」機車出廠

1953年建軍節前夕,第一臺國產蒸汽機車組裝完成,定名為「八一號」。

此後,「八一號」在中國鐵路線上奔馳了40年。

北京交通大學機電學院教授李強說:「山東省是我國機車車輛和動車組重要的生產製造基地,一代一代的山東機車人或者車輛人,為實現我國機車車輛以及動車組的更新換代做出了重要的貢獻,2010年設計了CRH380A高速動車組,使我國的動車組技術,站到了世界的前列,2017年他們又設計了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中國標準動車組,也就是復興號動車組。」

四方高鐵生產線高速磁浮試驗樣車在青島下線幾代機車高速穿行

如今每4天就有3輛高鐵從山東下線,2019年5月23日,時速600公裡的高速磁浮試驗樣車在青島下線,更是標誌著我國在高速磁浮技術領域實現重大突破。

閃電新聞記者 張衍峰

[責任編輯:楊凡、張帥、王雪]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夥伴。

相關焦點

  • 第一面國旗、第一臺解放型蒸汽機車……來70周年成就展看歷史上的...
    齊魯網9月20日訊 山東省政府升起的第一面國旗、新中國第一臺解放型蒸汽機車、第一批黃河牌重型汽車……9月20日,山東省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成就展在山東博物館開幕。
  • 新中國首臺蒸汽機車:全面採用國產材料 代號jf
    於是,經過認真研究後決定:通過修復、重新組裝,仿製1臺ㄇㄎ1蒸汽機車向新中國的生日獻上一份厚禮。  8月28日,工廠成立了「國慶日獻禮新造機車工作委員會」。該車在仿製過程中,基本上是用庫存的機器設備材料,但是大家「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精細加工,協同作戰,特別是工人曹俊密製造出分配閥以代替進口產品,為順利仿造做出了貢獻。
  • 最後的蒸汽機車!
    黎明時分,三道嶺煤礦剝離站,一臺蒸汽機車釋放出部分存儲的蒸汽,整裝待發。「2005年集(寧)通(化)鐵路的蒸汽機車全部退役,從此中國幹線鐵路的蒸汽機車告別歷史舞臺。而三道嶺煤礦的這些蒸汽機車,算是中國最後的大規模、成建制蒸汽機車組了。」
  • 前進型蒸汽機車
    本期瀋陽晚報邀請瀋陽鐵道國際旅行社集團有限公司機車陳列館館長郭寶權為讀者權威介紹瀋陽機車陳列館。瀋陽鐵路陳列館不僅珍藏了許多外國製造的蒸汽機車,也收藏了對於新中國鐵路作出重要貢獻的國產不同型號的蒸汽機車。
  • 中國火車圖鑑—蒸汽機車篇
    龍號蒸汽機車:傳說中的中國第一臺蒸汽機車,誕生於19世紀80年代的開灤煤礦唐胥鐵路0號蒸汽機車:0號蒸汽機車是我國保存的最古老的機車,1882年起運用於唐胥鐵路,它由英國工廠製造聯盟型(KF-1)蒸汽機車 :20世紀30年代初國民政府為粵漢鐵路株韶段專門定製,英國沃爾岡機車工廠生產,目前存世的僅有兩臺勝利7型蒸汽機車 :該型蒸汽機車是日本川琦重工株式會社專為中日戰爭生產的產品
  • 宣紙上的火車:用國畫畫蒸汽機車
    原本在陸地上馳騁的火車如今也可以在宣紙上「暢行無阻」。2014年4月18日,Stage1論壇網友woxihuan23 貼出了十數副關於火車頭的國畫作品。畫作上的這些蒸汽機車類型多樣,有DB1型蒸汽機車、人民型機車、FD型機車等等。這些描繪火車的國畫出自於陳海濤的手筆。
  • 圖集|運載中國前行120年,記憶中的蒸汽機車都去哪了?
    從中國擁有第一條鐵路起,大約120年間,蒸汽火車曾運載著中國前行。廣袤的國土面積與龐大的人口數量創造了世界上極為壯觀的鐵路場景。1881年中國第一條鐵路通車後的 30 多年時間裡,可統計的機車分別出自9個國家的30多家工廠,機車型號多達198種,中國被迫成為「萬國蒸汽機車博物館」。到了1949年,我國鐵路共接收各國遺留的蒸汽機車4069臺。它們整裝待發,它們意氣風發。新中國為它們起了新名字,「解放」(JF)和「勝利」(SL)。
  • 餘江蒸汽機車供應商
    中國曾是大規模工業生產蒸汽機車的後一個,但根據本文作者的探訪和記錄,退役後的「蒸爺」大多下場悽慘,如今中國只餘不足60臺仍可運行。蒸汽動力的時代的確已經過去,不過,「蒸爺」們能否轉換身份,絕處逢生?我們又能從其他國家的成功經驗中獲得怎樣的啟示?中國後一處使用蒸汽機車的幹線鐵路——內蒙古自治區的集通鐵路,於2005年將全體蒸汽機車淘汰。
  • 火車發展史,蒸汽-內燃-電力,你了解中國的蒸汽機車?
    1952年,青島四方機車車輛廠製造出了中國第一臺「解放」型蒸汽機車。隨後,四方、大連、唐山、大同等機車車輛廠陸續生產了近萬臺蒸汽機車。蒸汽機車一度成為中國鐵路運輸的主要牽引動力。1988年12月21日,大同機車廠停止蒸汽機車生產,標誌著中國蒸汽機車製造史的結束。
  • 最後的蒸汽機車(組圖)
    今年我國的鐵路主幹線將全部淘汰蒸汽機車4月,為了目睹蒸汽機車最後的風採,記者驅車千多公裡趕到內蒙赤峰大板鎮採訪現存蒸汽機車最多的大板機務段,這裡運行的全是大同機車車輛廠生產的前進151型蒸汽機車,車身自重達160多噸。
  • 最後的蒸汽機車內蒙古「退役」
    最後的蒸汽機車內蒙古「退役」   中新網烏蘭察布10月16日電 (記者 李愛平)在內蒙古呼和浩特鐵路局集寧機務段院內,一臺名為前進型蒸汽機車在退役20年後,作為歷史的見證如今正引發當地市民紛紛關注,甚至一些中外遊客還專程趕來拍攝並了解該輛老式蒸汽機的過往。
  • 懷念蒸汽機時代:1947年,他們打造260臺蒸汽機車,開赴東北前線
    在黨的領導下,鐵路員工重建了遭到日軍破壞和蘇聯紅軍拆解的工廠,開始依靠自身力量大修蒸汽機車。1947年2月27日,重新建廠後檢修的第一臺蒸汽機車「創造號」,在工人們夜以繼日的奮戰中,隆隆地開向了解放前線。1947年6月15日,黨領導下的新中國第一個蒸汽機車檢修基地,在牡丹江機車廠掛牌成立,從延安派來的幹部石玉永成為廠長。1947年7月14日,東北大地反攻的大炮全面打響,吹響了東北和全國解放的號角。
  • 蒸汽機車 時代的記憶[組圖]
    蒸汽機車的出現使人類加快了進入工業時代的腳步,並成為這個時代文化和社會進步的重要標誌和關鍵工具。而如今,這劃時代的標誌已悄然失去,蒸汽機車已逐漸退出歷史的舞臺。蒸汽機車的出現使人類加快了進入工業時代的腳步,並成為這個時代文化和社會進步的重要標誌和關鍵工具。而如今,這劃時代的標誌已悄然失去,蒸汽機車已逐漸退出歷史的舞臺。蒸汽機車由蒸汽鍋爐、汽機、車架、行走部、制動設備以及貯存燃料和水的煤水車等組成。
  • 工業史話—中國的第一臺蒸汽機車「龍號」機車
    1881年6月,唐胥鐵路鋪軌後,曾使用了一臺我國工人最早自己製造的蒸汽機車——「中國火箭」號機車,也稱「龍號」機車。這臺機車是唐山機車車輛廠(當時叫南廠)製造的。就是用這些簡陋的設備,參照當時任總工程師的英國人金達提供的幾份簡單的圖紙,利用煤礦起重機的鍋爐改造成機車鍋爐,用煤礦豎井架子的槽鐵製成機車車架,並用生鐵鑄成動輪,用銅錠搪成汽缸……,憑著人力、大錘和風箱完成了鍋爐的鉚制與檢驗工作,用小工具機加工出了大車輪和機車鞴鞴杆,用自搭的土組裝臺完成了十幾噸重的機車組裝工作,製成了一臺0-3-0型蒸汽機車。
  • 改變世界的機器四,蒸汽機車的發明
    顯示大圖該車前面支撐著一個梨形大鍋爐,後面有兩個氣缸,鍋爐產生的蒸汽進入氣缸,推動氣缸裡面的活塞上下運動,再通過曲柄把動力傳給前輪前進,不過,它的速度非常慢,每小時不足四公裡,比馬車還慢,由於鍋爐,氣缸等的重量都加在前輪上,方向操縱非常困難,很容易翻車,在試車時,由於下坡操縱不靈,最後撞到了兵工廠的石頭牆上,這是世界上第一臺蒸汽汽車
  • 時代的記憶,漸行漸遠的蒸汽機車
    近10多年來,在遼寧鐵嶺調兵山,每年搞一屆蒸汽機車節,今年已是第十三屆,當地還設立了蒸汽機車博覽園,為蒸汽機車愛好者、攝影師、遊客,參觀、記錄、體驗蒸汽機車提供方便,探尋蒸汽機車的前世與今生!蒸汽機車的歷史已有200多年,英國人史蒂芬孫於1814年發明了第一臺具有實用價值的蒸汽機車,加快了人類進入工業時代的步伐。
  • 「毛澤東號」蒸汽機車:國家一級文物
    在中國鐵道博物館東郊館展廳的中心位置,陳列著一臺車頭掛有毛澤東主席頭像的蒸汽機車。它就是被譽為「機車領袖」的「毛澤東號」第一代機車。「毛澤東號」機車作為新中國鐵路的一面旗幟,誕生於解放戰爭的炮火之中。1946年8月,工人們從濱洲線肇東車站拉回了一臺破舊蒸汽機車,奮戰27個晝夜將這臺機車修復。同年10月30日,中共中央東北局將這臺機車正式命名為「毛澤東號」。從此這臺以偉人名字命名的機車開始了它的傳奇之旅。在解放戰爭炮火中誕生的「毛澤東號」機車組在支援前線的運輸中,發揮了主力軍的作用,執行了很多急難險重任務。
  • 科技飛速發展中的三道嶺蒸汽機車
    幾天前,媽媽帶我去參觀了蒸汽機車,這輛火車烏黑烏黑的,動起來時,鍋爐噴出的霧氣就像巨龍噴出的鼻息,車輪發出的噪聲,就像巨龍發出的低吟。在蒸汽機車上,我見到了一位非常有學問的司機叔叔,他在三道嶺露天煤礦的機車上已經工作了20多年了,叔叔給我介紹了蒸汽機車的歷史和原理。他說:「現在蒸汽機車很少見了,也就是三道嶺這樣的小地方用,別處的都是用來參觀的,蒸汽機車又慢又費煤,需要用燃煤把水燒開,用產生的水蒸氣推動活塞,帶動曲軸連杆等驅動車輪,才能帶動。
  • 從蒸汽機車到標準動車組 火車頭見證中國鐵路百年變遷
    從100多年前的引進外國蒸汽機車,再到具有完全自主智慧財產權的高鐵,不斷發展的火車頭見證了中國鐵路的高速發展,也見證著車輪上的中國高速奔跑。「這些機車能夠基本上代表我們國家早期機車發展的一個歷史脈絡……」走進位於北京東郊的中國鐵道博物館,1萬多平方米的展廳內陳列著120多個火車頭。俗話說,「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
  • 中國第一臺蒸汽機車龍號機車也叫中國火箭號機車在秦皇島
    中國第一臺蒸汽機車是1881年製造的「龍號(複製品)」機車存放在河北省秦皇島市海港區火車站附近的一段舊路基上。龍號(複製品)機車也稱中國火箭號龍號機車也稱中國火箭號,是中國工人製造的中國第一臺蒸汽機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