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10月1日訊 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專題片《主人翁 逐夢路》9月30日起,每天晚間在山東衛視播出。通過一個個生動而深刻的感人故事,聚焦山東70年來的滄桑巨變、輝煌成就,獻給所有為新中國70年做出貢獻的奮鬥者。10月1日晚《主人翁 逐夢路》播出第二集。
山東青島,中車四方棘洪灘廠區內,停放著一臺編號為「2102」的蒸汽機車。當年,它的誕生,結束了中國不能製造機車的歷史。在新中國成立初期,鐵路運輸設備的落後是制約交通運輸大動脈的主要瓶頸。
濟南機務段退休員工閻世恩說:「當時沒有一輛是國產的,都是繳獲來的車輛。拉不動,就和拉地排車一樣拉不動。」
閻世恩撫摸老蒸汽機
今年86歲的閻世恩,是新中國成立後的第一批機車司機。1949年,中國可統計的機車有4069臺,分別出自9個國家的30多家工廠,機車型號多達198種,新中國被當時的一些西方人戲稱為「萬國機車博物館」。
濟南機務段退休員工閻世恩說:「那時候舊的車輛壞了以後,有的時候能修復,有的乾脆就修復不了,修復不了就把配件拆下來,再補到運營的車輛上。」
造一臺中國人自己的機車,成為了新中國第一代機車工人們的夢想,1952年,原鐵道部把這一任務交給青島四方機車廠。
青島四方機廠退休職工孫恩正說:「聽到這個消息大家都很高興,積極性也很高,一定要把它弄出來。」
雖然當時的四方機車廠已經有了比較豐富的修造經驗,但要自己製造機車,面臨的困難仍然很多。
青島四方機廠退休職工孫恩正說:「當時的配氣系統裡邊有一個月牙板,這個機車跑得快慢,力氣大點小點,就是它負責。」
「月牙板」是機車上的一個重要部件,沒有它,機車拉不動貨。它屬於特種鋼材,需要進行表面滲碳處理,達到一定硬度。起初,由於技術水平低,四方機廠的工人們造出的「月牙板」總是很快被磨壞。
青島四方機廠退休職工孫恩正說:「當時沒有現在這麼多技術員,所以當時主要是依靠工人,工人有一些技術上比較過硬的。」
四方機廠
當時,工廠裡沒有完備的化驗室,化學藥品也不多,經驗豐富的老工人丁學文白天去商店詢問化學藥品的含碳情況,晚上惡補化學知識,他買來赤血鹽加上牛骨、水膠等經過上千次的反覆試驗。最終,研製出了完全符合標準的月牙板。
僅僅三個月時間,工人們過五關斬六將,研發並生產出了大大小小上萬個機車零件。
「八一號」機車出廠
1953年建軍節前夕,第一臺國產蒸汽機車組裝完成,定名為「八一號」。
此後,「八一號」在中國鐵路線上奔馳了40年。
北京交通大學機電學院教授李強說:「山東省是我國機車車輛和動車組重要的生產製造基地,一代一代的山東機車人或者車輛人,為實現我國機車車輛以及動車組的更新換代做出了重要的貢獻,2010年設計了CRH380A高速動車組,使我國的動車組技術,站到了世界的前列,2017年他們又設計了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中國標準動車組,也就是復興號動車組。」
四方高鐵生產線高速磁浮試驗樣車在青島下線幾代機車高速穿行
如今每4天就有3輛高鐵從山東下線,2019年5月23日,時速600公裡的高速磁浮試驗樣車在青島下線,更是標誌著我國在高速磁浮技術領域實現重大突破。
閃電新聞記者 張衍峰
[責任編輯:楊凡、張帥、王雪]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夥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