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念蒸汽機時代:1947年,他們打造260臺蒸汽機車,開赴東北前線

2020-12-16 科羅廖夫

圖為1956年的牡丹江機車車輛廠。牡丹江機車廠始建於日偽時期,1938年,為了侵略戰爭的需要,日本人用一套圖紙在哈爾濱、齊齊哈爾和牡丹江分別建立了3個鐵道工廠。牡丹江廠在1945年獲得解放,1945年8月12日,日本軍隊在投降之前放火焚燒了牡丹江機車廠,持續半個多月的大火將組裝車間的26米跨度的鋼架全部燒變形,巨大的主廠房變成一片廢墟。

為了加強東北根據地建設,支援全國解放戰爭,東北民主聯軍受黨指派接收了哈爾濱和牡丹江機車廠,並迅速調派人員和設備來牡丹江重新建廠。在黨的領導下,鐵路員工重建了遭到日軍破壞和蘇聯紅軍拆解的工廠,開始依靠自身力量大修蒸汽機車。1947年2月27日,重新建廠後檢修的第一臺蒸汽機車「創造號」,在工人們夜以繼日的奮戰中,隆隆地開向了解放前線。1947年6月15日,黨領導下的新中國第一個蒸汽機車檢修基地,在牡丹江機車廠掛牌成立,從延安派來的幹部石玉永成為廠長。1947年7月14日,東北大地反攻的大炮全面打響,吹響了東北和全國解放的號角。牡丹江機車廠開始向我們解放軍的東北前線支援蒸汽機車。為支援解放戰爭,牡丹江機車廠員工提出「解放軍打到哪裡,鐵路就修到哪裡」的口號。自1947年至1948年共修復機車260輛,有力地支持了全國解放戰爭。

牡丹江機車廠在解放戰爭、抗美援朝和社會主義建設時期都做出了巨大貢獻。抗美援朝戰爭爆發後,為了支援戰爭,牡丹江機車廠又接受了搶修前線蒸汽機車的任務。從抗美援朝戰場上撤下來的蒸汽機,損壞特別嚴重,有的水箱都被炸出了大窟窿。為了保障前線需要,工廠員工們沒黑兒沒白兒地搶修。同時工廠還派出技術工人到抗美援朝前線執行搶修任務。

建國後,牡丹江機車廠迅速成為中國主要的蒸汽機車大修廠。產能在60年代末70年代初達到頂峰,每年可以大修蒸汽機車500臺。1969年珍寶島戰役以後,為了疏散老工業基地,建設三線,牡丹江機車廠一分為二,遷新廠到洛陽,成立了洛陽機車廠。

從1952年到1988年,新中國在36年間製造了各型蒸汽機車9698臺(其中前進型機車4714臺),這些機車的大部分都在牡丹江機車廠大修過。到了80年代末和90年代,全國鐵路大改內燃機和電力機車,1988年12月21日,大同機車車輛廠生產的最後一臺「前進」型機車QJ7207號出廠,此後不再製造蒸汽機車,從而結束了中國幹線蒸汽機車的製造歷史。此時牡丹江廠仍在大修蒸汽機車,技術改造都圍繞高技術新型蒸汽機,而洛陽機車廠則完成了內燃化的技術改裝。

當時預測,中國的蒸汽機車要到2015年才淘汰,結果到了90年代末,主要幹線已經淘汰了蒸汽機車,到2005年,無論是國鐵,還是地方鐵路,還是企業自營鐵路,都基本淘汰了蒸汽機車。2005年7月6日,中國北車集團牡丹江機車車輛廠送走了新中國最後一臺廠修機車,上遊型「1650」號蒸汽機車,幾代工人都趕去惜別,這標誌著我國鐵路機車工廠檢修蒸汽機車的歷史結束。從此我國鐵路機車工廠將不再檢修蒸汽機車,國內最後一個蒸汽機車大修廠已結束歷史使命。2005年12月9日,內蒙古大板車站,我國最後的27臺蒸汽機車退出現役。

「克什克騰國際蒸汽機旅遊攝影節」上拍攝的蒸汽機車照片,作者「北京老夏」。

牡丹江機車車輛廠是中國鐵路蒸汽機車的主要檢修基地之一,近60年來共檢修蒸汽機車16467臺(次),為中國鐵路機車事業做出了突出的貢獻。如今,中國已經跨入高鐵時代,中國的高鐵有多長?長到一張圖都裝不下!這個偉大時代,進步速度真快!

相關焦點

  • 蒸汽機車 時代的記憶[組圖]
    蒸汽機車的出現使人類加快了進入工業時代的腳步,並成為這個時代文化和社會進步的重要標誌和關鍵工具。蒸汽機車的出現使人類加快了進入工業時代的腳步,並成為這個時代文化和社會進步的重要標誌和關鍵工具。而如今,這劃時代的標誌已悄然失去,蒸汽機車已逐漸退出歷史的舞臺。蒸汽機車由蒸汽鍋爐、汽機、車架、行走部、制動設備以及貯存燃料和水的煤水車等組成。
  • 追尋蒸汽機車時代,學開蒸汽火車
    人類是尋求意義的動物,所以2019年1月17日的鐵嶺聚集了很多攝影人。這一天,第12屆蒸汽機車旅遊攝影節在鐵嶺市調兵山隆重拉開帷幕。調兵山市原稱鐵法市,遼寧省鐵嶺市下轄縣級市,位於遼寧省北部,鐵嶺和法庫之間,丘陵地帶。從1960年到2002年,蒸汽機車是鐵嶺鐵法礦區、鐵法市主要的運輸工具。
  • 時代的記憶,漸行漸遠的蒸汽機車
    近10多年來,在遼寧鐵嶺調兵山,每年搞一屆蒸汽機車節,今年已是第十三屆,當地還設立了蒸汽機車博覽園,為蒸汽機車愛好者、攝影師、遊客,參觀、記錄、體驗蒸汽機車提供方便,探尋蒸汽機車的前世與今生!蒸汽機車的歷史已有200多年,英國人史蒂芬孫於1814年發明了第一臺具有實用價值的蒸汽機車,加快了人類進入工業時代的步伐。
  • 「毛澤東號」蒸汽機車:國家一級文物
    1946年8月,工人們從濱洲線肇東車站拉回了一臺破舊蒸汽機車,奮戰27個晝夜將這臺機車修復。同年10月30日,中共中央東北局將這臺機車正式命名為「毛澤東號」。從此這臺以偉人名字命名的機車開始了它的傳奇之旅。在解放戰爭炮火中誕生的「毛澤東號」機車組在支援前線的運輸中,發揮了主力軍的作用,執行了很多急難險重任務。
  • 世界近代簡史:史蒂芬遜設計製造出了人類歷史上第一臺蒸汽機車
    1850年,南丁格爾投身護理工作,她制定了護理制度,使護理工作首次有章可循。由於她的突出成就,南丁格爾擔任了英國皇家醫院的護士主任。3年的克裡木戰爭,南丁格爾始終堅持在克裡木前線。英國社會各界人士為表達對她的感謝,募捐了5萬英鎊贈送給她。南丁格爾用這筆錢辦了英國第一家護理學校。現在,國際紅十字會設立了「南丁格爾獎」,對在護理工作上作出卓越貢獻的人頒發南丁格爾獎章。
  • 兩臺蒸汽機車何去何從?
    退役後廢棄廠區,因城市開發面臨「無家可歸」——兩臺蒸汽機車何去何從?記者現場採訪施工人員,想了解該蒸汽機火車頭該如何處理,大部分人員都稱還無定論,不過,因為這裡要搞房地產開發,遲早要處理的。據了解,1958年,原鐵道部都勻橋梁廠修建湘黔鐵路時建廠,廠區修建有5條鐵路專業線,外接黔桂鐵路線清泰坡車站。
  • 科技日曆|蒸汽機車時代結束 「野鴨號」曾創下火車歷史極速
    1958年1月7日,在荷蘭的烏得勒支,最後一臺蒸汽機車的車頭開進博物館,這標誌著蒸汽機車時代的結束。蒸汽機車是19世紀工業革命的象徵,但隨著電氣機車、內燃機車的出現,蒸汽機車逐漸被淘汰。蒸汽機車是利用蒸汽機,把燃料(一般用煤)的化學能變成熱能,再變成機械能,而使機車運行的一種火車機車。根據百度百科顯示,蒸汽機車是蒸汽機在交通工具上運用的最好範例。蒸汽機是靠蒸汽的膨脹作用來作功的,蒸汽機車的工作原理也不例外。
  • 碩果僅存的孤品,最後的蒸汽聖地,新疆天山腳下的建設型蒸汽機車
    對於蒸汽機車的迷戀不是一時興起,而是追尋年輕的記憶懷戀童年的時光。一個鐵道邊長大的孩子,伴隨童年成長的必定是那鏗鏘震撼的蒸汽機車,每天充斥與腦海的必定是呼嘯的機車和汽衝雲霄的畫面。童年裡每天看蒸汽機車就像今天的孩子看動畫片玩網遊一樣的必不可少,甚至上癮。現在看到蒸汽機就仿佛看到了我的昨天。
  • 這臺機車竟然是國家一級文物
    在中國鐵道博物館東郊館展廳的中心位置,陳列著一臺車頭掛有毛澤東主席頭像的蒸汽機車。它就是被譽為「機車領袖」的「毛澤東號」第一代機車。 「毛澤東號」機車作為新中國鐵路的一面旗幟,誕生於解放戰爭的炮火之中。當時鐵路運力嚴重不足,一場「死機復活」運動在哈爾濱機務段轟轟烈烈地展開。
  • 電傳動蒸汽機車?這兩款機車是美國蒸汽機車的絕唱
    上兩個章節我們介紹了通用電氣的電力機車發展歷程,從整個發展過程中大家可以看到,美國鐵路的發展時間線是從蒸汽時代到電力機車再到內燃時代,這和我們國家是截然不同的。今天我們要介紹的則獨立於這三種機車的一種機車,雖然說獨立,但是這兩款機車在本質上又和蒸汽機車和內燃機車有著一定的聯繫,接下來我們將逐一對這兩款機車進行介紹。
  • 工業史話—中國的第一臺蒸汽機車「龍號」機車
    1881年6月,唐胥鐵路鋪軌後,曾使用了一臺我國工人最早自己製造的蒸汽機車——「中國火箭」號機車,也稱「龍號」機車。這臺機車是唐山機車車輛廠(當時叫南廠)製造的。就是用這些簡陋的設備,參照當時任總工程師的英國人金達提供的幾份簡單的圖紙,利用煤礦起重機的鍋爐改造成機車鍋爐,用煤礦豎井架子的槽鐵製成機車車架,並用生鐵鑄成動輪,用銅錠搪成汽缸……,憑著人力、大錘和風箱完成了鍋爐的鉚制與檢驗工作,用小工具機加工出了大車輪和機車鞴鞴杆,用自搭的土組裝臺完成了十幾噸重的機車組裝工作,製成了一臺0-3-0型蒸汽機車。
  • 圖集| 蒸汽機車發展史
    蒸汽機是18世紀初起源於英國的一種動力機械1705年,英國工程師託馬斯·紐卡門(1663-1729)製造了一臺性能較好的蒸汽機到1725年,這種蒸汽機已在許多煤礦中得到應用▲PL1型(頗勒把蒸汽機用於鐵路機車動力的並不是瓦特而是理察·特裡維西克1804年2月21日他用一臺以蒸汽機為動力的機車拖掛了5節車廂載了10噸貨物和70名乘客以8英裡的時速運行了大約16公裡
  • 改變世界的機器四,蒸汽機車的發明
    人類在對代步工具的探索歷程中,儘管經歷了無數的失敗,他們那種堅韌的創造精神和嚴謹的科學態度,永遠值得後人敬仰和學習。前面我們講到早在1757年,英國的工程師詹姆斯瓦特在修理紐克門蒸汽機的時候,改良了蒸汽機,用蒸汽機驅動機械,發生了劃時代的第一次工業革命,而之後,蒸汽機也用在了汽車上,作為了汽車的發動機!
  • 「好消息」政府補貼暢遊鐵嶺蒸汽機藝術節 還能親自開蒸汽火車
    中國·遼寧(鐵嶺)國際蒸汽機車旅遊節從2002年開始已舉辦了十一屆,目前已成為享譽海內外的省級節慶活動。該團是前蘇聯歌舞團的民間藝術象徵,他們色彩繽紛的絢麗服飾、雅致清麗且奔放的少女舞蹈、令人目不暇接的高難度絕技等,必將給觀眾帶來與眾不同的藝術陶醉和享受。
  • 我國第一臺蒸汽機,世界上第一輛火車,旅行號
    這時,他聽說有人想把蒸汽機用來帶動車輛,但許多人試製都沒有成功。他仔細分析了別人失敗的原因,認真琢磨,經過好幾年的鑽研,終於在1814年製成一臺名叫「半統靴號」蒸汽機車。因為它在前進時不斷從煙囪中冒出火來,所以人們稱它為「火車」。這臺火車速度很慢,走動時震動得很厲害,但已能運載30多噸貨物,成為世界上第一臺具有使用價值的蒸汽機車。
  • 1851年倫敦世博會 蒸汽機:工業革命的原動力
    她好奇地問這臺機器的「力氣」有多大?工程師們回答:相當於700匹馬(700 馬力)。女王激動地說:「科學技術使大英帝國擁有了全世界君主都夢寐以求的東西—力量。」1851年倫敦水晶宮世博會展示了工業革命的偉大結晶:蒸汽機、火車頭、汽輪船、汽壓機、起重機、鑽孔機、紡紗機、造幣機、抽水機等,它們都使用了蒸汽機提供的強大動力。19世紀中期,世界的經濟中心已經從西班牙轉移到了英國。
  • 蒸汽機的發明與原理
    早在1世紀時,古希臘數學家亞歷山大港的希羅就發明汽轉球,這是最初蒸汽機的雛形。   1679年法國物理學家丹尼斯·巴本在觀察蒸汽逃離他的高壓鍋後製造了第一臺蒸汽機的工作模型。約與此同時薩繆爾·莫蘭也提出了蒸汽機的主意。   1688年,法國物理學家德尼斯·帕潘,曾用一個圓筒和活塞製造出第一臺簡單的蒸汽機。
  • 最後的蒸汽機車內蒙古「退役」
    中新網烏蘭察布10月16日電 (記者 李愛平)在內蒙古呼和浩特鐵路局集寧機務段院內,一臺名為前進型蒸汽機車在退役20年後,作為歷史的見證如今正引發當地市民紛紛關注,甚至一些中外遊客還專程趕來拍攝並了解該輛老式蒸汽機的過往。
  • 從蒸汽機車到標準動車組 火車頭見證中國鐵路百年變遷
    從100多年前的引進外國蒸汽機車,再到具有完全自主智慧財產權的高鐵,不斷發展的火車頭見證了中國鐵路的高速發展,也見證著車輪上的中國高速奔跑。「這些機車能夠基本上代表我們國家早期機車發展的一個歷史脈絡……」走進位於北京東郊的中國鐵道博物館,1萬多平方米的展廳內陳列著120多個火車頭。俗話說,「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
  • 臺中客人參觀調兵山蒸汽機車博物館
    5月31日,參加遼寧(鐵嶺)臺中周暨兩岸少兒文化展演節的臺中客人,來到調兵山蒸汽機車博物館進行參觀,感受那裡濃厚的蒸汽機車文化。  臺中客人一行首先來到調兵山蒸汽機車博覽園,在導遊的娓娓介紹下,詳細了解我國蒸汽機車發展史、早期蒸汽機車應用等。博物館內設有能發出聲音的蒸汽機車動輪模型,直觀地向臺中客人們演示蒸汽機車驅動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