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辣湯的起源 你吃的胡辣湯正宗嗎

2021-02-13 麥佳家園

胡辣湯,又名糊辣湯,是中國北方早餐中常見的湯類食品。常見於街上的早點攤點,其特點是微辣,營養豐富,味道上口,十分適合配合其它早點進餐。

關於胡辣湯起源  對胡辣湯的歷史,說法較多。因為其主料胡椒自唐代才傳入中國,故儘管民間有胡辣湯創於周代和曹魏的傳說,其產生的上限不應早於唐。

 

  北宋定都開封,商品經濟有了長足發展,而民間小吃也隨之興盛,花樣百出。《太平惠民和劑局方》等當時流行的醫藥著作都認為,在食物裡加入辛溫香燥藥物有益行氣,故辛辣味食品頗為流行。一種結合了具有醒酒消食功效的酸辣湯的肉粥,成為胡辣湯的雛形。

明朝嘉靖年間。當時,閣老嚴嵩為了討皇帝歡心,從一個高僧手中得到一付助壽延年的調味藥獻給皇帝,以燒湯飲之。該湯美味無窮,龍顏大喜,命名為「御湯」。明朝亡後,御廚趙紀攜帶此藥逃至河南逍遙(今西華縣逍遙鎮),將此方傳到了該地。該地人因此湯辣味俱全,遂改名為「胡辣湯」。 

 

逍遙鎮的「逍遙鎮胡辣湯」,是一種湯類傳統小吃。已經發展成為每個河南人都喜愛和知曉的小吃之一,一般大早上街頭巷尾很多賣胡辣湯的攤子。油餅包子油條加酸辣胡辣湯就是一道美味早餐。 在數百年的歷史中,聰明的河南人對胡辣湯的吃法做了延伸,把清熱下火的豆腐腦和胡辣湯摻在一起喝,謂之「豆腐腦胡辣湯兩摻」簡稱「兩摻」。 「胡辣湯」作為河南地方傳統小吃,隨著社會發展及地區經濟貿易往來,也流傳到了臨近的省市。陝西西安也有胡辣湯,分為兩種,一種是河南人做的,稱之為河南胡辣湯,也叫肉丁胡辣湯的;另一種是本地回民做的,稱之為肉丸胡辣湯。在安徽中北部的合肥、淮南、阜陽、巢湖一帶,也有辣糊湯售賣。河南胡辣湯的來源極古,手頭可以找到的幾份資料來看,大多是民間傳聞類,有說周代、有說三國、有說宋代、亦有說明代的。周代恐怕是不太可能,屬於附會,怕是往肉羹之類的食物上扯。三國一說,查無實據,託於曹操,可信度就先少了三分,河南糊辣湯的主要調味料是胡椒,按《酉陽雜俎》云:「胡椒,出摩伽陀國,呼為昧履支。其苗蔓生,莖極柔弱,葉長寸半,有細條與葉齊,條上結子,兩兩相對,其葉晨開暮合,合則裹其子於葉中,子形似漢椒,至辛辣,六月採,今人作胡盤肉食皆用之。」

 

胡椒是唐代才傳入中國的。三國一說估計也只是為了抬高自己而偽作的。宋代一說就頗為可信,糊辣湯因是民間小食,典籍很少有涉及的,據專家考證,糊辣湯的祖宗應該是酸辣湯和肉粥,按《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在宋 代流傳甚廣來看,在食物裡加入辛溫香燥藥物,估計是當時的社會潮流,因此糊辣湯在這兩種食物的基礎上進行改進而成的。取酸辣湯的醒酒、消食的功用,加入肉類恐怕是為了適應更多層次人眾的口味和補氣補虛,再輔以生薑、胡椒、八角、肉桂等調料辛香行氣,舒肝醒脾。故此河南糊辣湯的主要口味是酸和辣。待到金元時期,中原動蕩,長江以北的河山多淪於狄夷之手(此處為行文,對少數民族同胞沒有偏見)。

 

  金人和蒙古人習於食用牛羊肉,多半胡辣湯在那時為了順應時勢和生存下去,也就跟著做了改進。跟著的流傳,估計跟河南多遭天災,難民遷徙有莫大的關係。做法也頗為簡單,用羊肉鮮湯加清水和生薑、茴香等調料,炒制好的麵筋、豆腐皮、粉帶、黃花菜之類的輔料,用武火熬製,鍋大開之後,加入洗麵筋水(洗麵筋後有麵漿沉澱的水)勾芡,調好了稀稠,加胡椒粉、五香粉拌勻。吃的時候加醋和香油,撒香菜,調辣椒油,口味是酸辣為主,鮮香為輔。佐餐的時候,吃油條、油餅、蔥油餅等麵食。

 

回民的胡辣湯

傳說是受河南胡辣湯啟發而開始從回民傳統燴菜上開始改進的,在漢民聚集的地方想要從事飲食業又要出眾,就只能在調料上下功夫,故此屏棄了酸味,改用西北人更適應的鹹味來映襯羊肉湯、牛肉湯的香味。煮牛羊肉那可是回民的傳統項目,調料的豐富和火候的掌握自不待言。把重口味的胡椒分量減輕,以便更加能突出肉和菜的口味),用回民更常用更大氣的牛肉丸子(牛肉絞碎和面合,下水煮),更有口感和實在。輔料增多,加白菜、土豆塊、胡蘿蔔塊、木耳、黃花菜、腐竹、冬瓜等,下輔料的時間次序也不同,務必使每種菜軟硬得當,看起來也有賣相、頗有點晶瑩剔透的感覺。

 

  等到熬得了,大鍋連爐子擺在門口,師傅一手掌勺攪動鍋,一手叉腰開始吆喝:肉丸~糊辣湯~走上前去,要一碗糊辣湯(必是肉丸極多的),澆香油,覆油潑辣子,再拿一個陀陀饃,這陀陀是回民常見的麵食,一個麵餅怕有20cm的直徑,1cm多的厚度,真箇紮實。掰開了泡進湯裡,比羊肉泡饃要粗疏的多,掰上個拇指第一節大小也就差不多了,按個人喜好而定。大冷天吃一碗下肚,只覺得一股熱流從胸腹之內直散到肌膚毛孔之末,出汗也出的暢快淋漓,更有一份西北人的豪氣從胸中開始擴展開來。

相關焦點

  • 河南胡辣湯和西安胡辣湯,到底哪個更正宗?
    「早餐要吃好,午餐要吃飽,晚餐要吃少」。用到的烹飪技法也多種多樣,包括煮、蒸、煎等。和胡辣湯搭配,可以蘸著醬料吃,還可以泡在胡辣湯裡。4、菜餃菜餃,就是油炸過的大素餃子,餡料一般以韭菜雞蛋豆腐粉條為主。河南部分地區有二月二、端午節炸菜餃、吃菜餃的習俗。5、餅子西安的肉丸胡辣湯,需要配「坨坨饃」,有的地方也叫「白吉餅」。羊肉泡饃用的也是這種餅子。
  • 河南特色小吃胡辣湯,誰才是正宗
    逍遙鎮胡辣湯那麼,胡辣湯誰才是正宗呢?我們先來了解下胡辣湯的歷史由來。如果你去到開封,開封胡辣湯裡會有花生和木耳,而且開封胡辣湯用羊肉湯做底湯,口味偏淡,味道鮮美。對於吃不慣辣的人來說,是不錯的選擇。如果你去到鄭州,鄭州滿大街都是胡辣湯,但是也是分兩種流派,一種是方中山派,一種是逍遙鎮派。
  • 胡辣湯,胡辣湯,我滴胡辣湯~
    對於一個河南人來說,離開河南想要找一碗好吃的胡辣湯,太難了。很多人都認為胡辣湯是小吃,難登大雅之堂;也有人認為胡辣湯賣相不好,省外(尤其是南方)基本沒市場。可是,胡辣湯是那一種「吃過才知道多好吃」的存在。
  • 北舞渡胡辣湯比較辛辣,逍遙鎮的胡辣湯減少了辛辣,香味更濃鬱
    河南的胡辣湯和鄭州的區別很大,湯色偏清,有土豆,粉條,千張,海帶,水煮花生粒,肉是豬肉的滑肉,麻辣味偏輕,鮮味偏多,自我感覺比河南北邊的胡辣湯好喝。剛來鄭州工作的時候,慕名到那幾家比較出名的店喝過幾次,各家都有自己的特色,但是基本味道差別不大,還是不太習慣,後來就不再喝了,每次回老家都會喝老家的胡辣湯,小時候的味道一直沒變。胡辣湯最先是藥膳,能溫中養胃,祛寒,助消化,是宮廷中的一道藥膳。
  • 胡辣湯
    必點的倒不是主角燴麵,卻是配角胡辣湯——家鄉緊鄰河南,僅隔一條黃河,方言相近,風俗也差不多,黃河兩岸人民,都愛好聽豫劇,都愛吃麵食,都離不開胡辣湯。依家鄉人民飲食習慣,每天早起必喝一碗胡辣湯,吃兩根油條當早餐。若是一天不吃,就像丟了魂了,全天沒力氣,懶洋洋什麼都不願意幹。胡辣湯可真是美味!美得叫人想不起其它食物。那位說了,不就是一碗湯麼?有必要如此大驚小怪,這般小題大作?
  • 正宗逍遙鎮胡辣湯
    胡辣湯,也稱糊辣湯,中原知名小吃,起源於河南省周口市西華縣逍遙鎮和漯河市舞陽縣北舞渡鎮。尤以逍遙鎮胡辣湯出名。胡辣湯的主要製作材料有胡辣湯料、胡椒、辣椒、熟羊(牛)肉、羊骨高湯、麵筋、麵粉、粉條、黃花菜、花生、木耳等。是中國北方早餐中常見的傳統湯類名吃。
  • 一碗胡辣湯,冬日不思鄉
    對於信陽的男人來說,北方的飯菜畢竟不是強項,可一個男人為了陪你喝一碗胡辣湯開車穿過整座城又何嘗不是這個冬日裡最暖心的故事呢?在羊山新區新十六大街與新一路交叉口博士名城的「超好吃」逍遙鎮胡辣湯店,一大早店內便坐滿了食客,他們每個人面前都放著一碗冒著熱氣的胡辣湯,吃的津津有味。
  • 河南胡辣湯在全國不太有名?怕是你對胡辣湯有什麼誤解吧!
    胡辣湯是河南的名吃,去年去洛陽的那幾天,幾乎每天都要喝上一碗,覺得離開河南就再也喝不到那麼好喝的胡辣湯了。尤其喜歡裡面重重的胡椒味道,酸辣香濃又開胃,冬天喝上一碗渾身暖暖的。配上油條、包子,非常好吃。確實胡辣湯在外地不太多見,我覺得這並不是火不火的原因,我的拙見是,每個地方都有自己當地的特色美食,並不是說,它味道好就能被全國人民所熟知。有時候,只有我們自己到了當地之後,才能吃到真正的地方美食,這些在外地也是吃不到的。拿胡辣湯為例,在外地即便是吃到,可能味道也沒有河南本地的正宗。
  • 對於胡辣湯的那些記憶
    猶記得小時候吃的媽媽做的胡辣湯,沒有那麼精細,褐色的稠糊糊,撒一點南德調料,加幾滴小磨香油,沒有肉,沒有花生,有好些麵疙瘩,端著晚蹲到門口邊吃邊玩。現在在外地上學,回來第一件事就是去喝胡辣湯,在大家眼裡胡辣湯其實比燴麵還能代表家鄉,正宗的胡辣湯配上油條或者在家一點豆腐腦味道那是極好的。對於我來說,過年是時隔一年的團圓,是媽媽的家常菜,是回到家鄉尋找胡辣湯的味道。似乎大團圓後才能背起行囊,重整勇氣,再次出發,才是真正意義上的新年伊始。
  • 大連為什麼沒有胡辣湯?
    沒錯,就是那令人牽魂夢繞的味道——胡辣湯。歷史中雖然花樣不斷翻新但還是數逍遙鎮的胡辣湯最為正宗。記憶中,學校的早餐必備、或是與豆腐腦的完美結合,吸溜吸溜地喝著胡辣湯就著油條油餅炸饃,很是滿足。為了追逐夢想,小編遠離家鄉,來連已十餘載,卻從未再品嘗到正宗的家鄉味道,人生如戲,胡辣湯也就慢慢成為了每次回鄉必點美食,無論如何,能吃到就很美好。
  • 陝西的胡辣湯和河南的胡辣湯都很有名,這兩種舌尖美食你愛吃哪種
    導讀:陝西的胡辣湯和河南的胡辣湯都很有名,這兩種舌尖美食你愛吃哪種文|美食漢子各位看官大家好,歡迎閱讀由美食漢子提供的資訊。今天我們的主題是:陝西的胡辣湯和河南的胡辣湯都很有名,這兩種舌尖美食你愛吃哪種!接下來我們一起進入正題。胡辣湯是人們比較熟悉的早餐,尤其是一些北方人,每天的工作,都很忙碌,為了節省時間,早上的時候,吃一些快餐,比如說雞蛋餅,豆漿,豆腐腦,小籠包,油條,煎餅果子,水煎包等等。
  • 河南胡辣湯PK西安肉丸胡辣湯
    胡辣湯簡介: 說起胡辣湯全國人民可以說是人盡皆知,而且還上過《舌尖上的美食》欄目。是風靡中華的風味名吃之一,色香味俱佳,且能醒酒提神,開胃健脾,正宗的胡辣湯中只用胡椒不用辣椒,即"胡亂辣",各種辣味加在一起。由30多種中草藥,加上燉肉,胡椒,辣椒,花椒,八角等一起熬製的。
  • 被嶽雲鵬帶火的河南美食,比胡辣湯還要接地氣,你知道是什麼嗎?
    被嶽雲鵬帶火的河南美食,比胡辣湯還要接地氣,你知道是什麼嗎?嶽雲鵬相信大家肯定也是非常熟悉的,因為他有一個很好的大臉蛋,一個能說會道的嘴,給我們呈現的是搞笑幽默的形象。,對於沿海一帶的人來說,早上吃這麼重口味還真的是有一點接受不了,因為胡辣湯辛辣開胃,早上如果你沒有胃口的話,那麼你吃上一碗胡辣湯,能夠讓你感覺到非常的舒服。
  • 正宗逍遙胡辣湯就是好喝
    大家好,我是小郝,昨天同村的一個發小,從廣州回來了,晚上幾個玩的很不錯發小一起喝酒,由於好久沒見過面,就多喝了幾杯,今早起來有點難受,和他們一商量我們就一起去喝胡辣湯去。河南逍遙鎮胡辣湯,可以說是中華風味名吃之一,全國聞名吧。
  • 同樣都是胡辣湯,河南胡辣湯和西安胡辣湯,還有這些差別!
    中國美食博大精深且富有地方特色,陝西的褲腰帶面,山東的雜糧煎餅,河南的胡辣湯……有一些美食雖然名字一樣,但卻因為地方不同,他們也有很大的差異化。說起胡辣湯,它是河南人的最愛,早晨上班的時候,如果一天不喝胡辣湯,就會覺得少點什麼,渾身不自在。
  • 河南人的早餐——胡辣湯和水煎包,你吃過嗎?
    那河南人的早餐都吃些什麼?那就是胡辣湯和水煎包,這兩種食物搭配起來一吃一喝一頓早餐就完美地解決了。胡辣湯和水煎包作為河南中部地區的特色美食不但歷史悠久而且食用人群廣受好評多。由於上世紀河南地區大旱人們紛紛逃荒,來到陝西後胡辣湯和水煎包這些河南美食也被帶了過來。
  • 舌尖上的河南,這4碗胡辣湯你喝過幾種?哪一個在你心中最好喝?
    在河南眾多的美食小吃中,有這麼一種,它平淡而不平庸,平常而不簡單,是深受河南人喜愛的早餐小吃,它就是胡辣湯。胡辣湯也被稱為糊辣湯,是河南的傳統名小吃,其起源就是在河南省的逍遙鎮和北舞渡鎮,其以逍遙鎮的最為有名,也是北方早餐中很常見的湯類名吃。
  • 不懂胡辣湯文化的人認為胡辣湯是辣椒湯
    胡辣湯顧名思義是胡辣椒湯,這是一種民間小吃,他從宋微宗起被稱為胡辣湯,他已經傳播了800多年了,河南人對這胡辣湯情有獨鍾,早喝胡辣湯。高群生胡辣湯第13代後代。先煮骨湯,牛骨湯,綿羊骨湯,綿羊骨湯,然後第二天使用,骨頭湯必須煮七八個小時,否則,他不會嘗起來,在此期間,你可以開始製作麵筋,麵筋是胡辣湯必需的食物,在Euryale ferox粉的早期,麵筋水洗後可以用來煮胡辣湯,剩下的是麵筋,最後,麵筋再煮麵筋,洗到水一定要變成水,越清越好。
  • 曾經在鄭州很早出現的胡辣湯「消失」了?卻出現很多姓方的胡辣湯
    對於吃辣這件事來說,南方的四川的人們肯定有著非常大的話語權,中原地區大家都知道沒有四川那麼能吃辣,但也少不了辣,而就在河南省有一個美食,不少人吃過都說非常辣,那就是除了河南燴麵外的第二大美食——胡辣湯。
  • 現在河南的胡辣湯,已經不是傳統的胡辣湯,口味又鹹又辣,特別重
    現在河南的胡辣湯,已經不是傳統的胡辣湯,口味又鹹又辣,特別重,不是四川人,第一次喝可能有點接受不了,這個辣味以辣椒為主,而不是傳統的胡椒,這個絕對是成本原因,所以丟失了傳統胡辣湯的本味,喝原味的胡辣湯還是應該自己做,網上有教程,身為一個河南省西華縣逍遙鎮的人,我覺得有可能更加的了解一些關於胡辣湯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