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紫石英號事件,我軍打得英艦掛白旗,邱吉爾:大英帝國敗了

2021-01-20 騰訊網

1949年4月,我第二野戰軍、第三野戰軍陳兵120萬雄踞長江以北與國軍隔江對峙。

按照上級統一部署,第二野戰軍,由陳錫聯司令員率領的第三兵團,陳賡司令員率領的第四兵團和楊勇統率的第五兵團,聯合組成西集團,自長江上遊發起渡江戰役。

第三野戰軍由王建安司令員率領第七兵團,宋時輪司令員率領的第九兵團聯合組成中路集團,從長江中遊發起渡江戰役。

而第三野戰軍中,由陳士渠率領的第八兵團和葉飛率領的第十兵團組合成東路軍團負責揚州三江營一帶的鎮江張黃港段作戰任務。

當時,英國皇家海軍遠東艦隊派遣「紫石英號」護衛艦,打算在時局混亂的時刻,前往南京接替「伴侶號」英艦,以保護英國使館僑民的安全,但與此同時,南北和談也在緊鑼密鼓的展開著,而根據雙方約定的談判時間底線,當年的4月20日是最後的日期,一旦談判破裂,雙方兵戎相見不可避免。

為此,渡江戰役前,我方對所有遊弋在長江航道上的外國艦隻發出通牒:所有外國軍艦一律不得進入我防區內,凡是進入警戒範圍的,我軍將予以警告,如若無視我方警告的,駐守於長江下遊的特種兵縱隊炮兵部隊第三團、第六團等部可以隨時開火炮擊來犯之敵。

4月20日,南北談判破裂,我軍決定發起渡江戰役,而此時,早已提前知曉我軍通告的英艦「紫石英號」護衛艦卻對我方的通牒置若罔聞。

在英國人看來,中國人沒有膽量向他們開炮,於是,在這種狂傲自大心理的作祟下,英艦「紫石英號」於當日拂曉大搖大擺地闖入了長江下遊的揚州三江營江面,西路軍團特種兵縱隊炮兵第3團發現後立即開炮警告,但「紫石英號」蠻橫地無視我軍的軍事警告,繼續加速逆行,我軍六門火炮隨即開火,英艦「紫石英號」也開炮還擊,經過數分鐘的炮轟,「紫石英號」正、副艦長均負重傷,前主炮被擊毀,艦體被洞穿,船舵被卡死失去方向控制,慌亂中的「紫石英號」倉促轉向南岸卻被擱淺在淺灘上,最後,無路可逃的英艦不得不掛起白旗投降,我軍隨即停止炮擊。

經此一役,英艦「紫石英號」17人陣亡,20人重傷,我軍由於使用的榴彈炮缺乏穿甲彈,「紫石英號」雖多處中彈,但船體並未遭到致命性損傷,我軍派出一個步兵排首次登上了擱淺的「紫石英號」,並對該艦上的全部英軍進行了控制,這就是震驚中外的「紫石英號事件」。

紫石英號事件爆發後,該艦上的英軍趁我軍不懂電訊秘密,向英國皇家海軍遠東艦隊發出了求救信號,「伴侶號」英艦收到信號後,從南京趕到三江營江面企圖救走「紫石英號」英艦,我軍發現闖入警戒江面的「伴侶號」立即開火炮擊,「伴侶號」也回以兇猛的火力,我軍兩門野炮被毀,40名官兵在此役中傷亡,而「伴侶號」也被我軍多發炮彈命中,艦橋中彈,兩座前主炮被擊毀,10人當場斃命,12人被打得身負重傷。

「伴侶號」英艦見救援不成,險些被我軍打成篩子,倉皇中於是向下遊駛去企圖脫離我軍炮兵的射程,可在下遊,他們又遭到了我軍第1團的火力覆蓋,被打得皇皇如喪家之犬的「伴侶號」拼命向下遊駛去,最後逃往江陰。

4月20日夜,南北和談破裂,我第三野戰軍中路軍團率先發起了渡江作戰,渡江戰役正式展開。

而此時,英國皇家海軍遠東艦隊派出了由香港駛來的「倫敦號」重巡洋艦與駐上海的「黑天鵝號」護衛艦同受損的「伴侶號」英艦在江陰匯合,企圖衝破我軍的防線救走他們的「紫石英號」。

面對「倫敦號」和「黑天鵝號」兩艘軍艦對我警戒江面的挑釁,我東路軍團炮兵第6團發射了三發黃色信號彈表示警告後,炮兵6團1營3連的2炮長梁學成在沒有收到上級指示的情況下率先向英艦開炮,英艦隨即也開火還擊,當時,我軍的炮兵較為隱蔽地布置在江堤之上,而英艦根據彈道誤判我軍的炮兵隱藏於江堤之後,因此,英艦在還擊時,將炮彈打在了江堤後方,結果給江堤後方準備渡江的步兵造成了重大傷亡。

英艦「倫敦號」和「黑天鵝號」衝破我炮兵第6團的火力覆蓋範圍後,旋即又遭到了炮兵第1團的新一輪火力打擊,「倫敦號」在炮戰中多處中彈,艦橋被擊中,艦長負傷,英艦隻得放棄救援「紫石英號」計劃掉頭返航,當英艦再度經過炮兵第6團陣地時,我軍再次給予了來犯之敵迎頭痛擊,「倫敦號」和「黑天鵝號」經過我軍三輪炮火的猛烈打擊後潰不成軍,倉皇攜「伴侶號」逃竄到上海。

此役,「倫敦號」15人陣亡,13人受傷;黑天鵝號7人受傷,我軍傷亡252人,而我軍傷亡的人數中,絕大多數是被英艦誤打誤撞擊傷的步兵。

慘烈的「紫石英號事件」炮戰的消息傳回英國本土後,曾經不可一世的大英帝國艦隊居然被我軍痛打落水狗,英國人的神經受到了強烈刺激,前英國首相邱吉爾氣得漲紅了臉地叫囂要「實施武力報復」。

英國人之所以會難以接受這次的炮戰結果,根源就在於從1840年鴉片戰爭以來,中國人只有被英國吊打的份兒,還從沒有哪個中國人敢對日不落帝國揮動大棒,可他們沒想到,曾經被踩在腳底下的這群人,今天居然敢對著他們還以顏色,這樣的角色轉換著實令有著大英帝國情結的英國人難以接受。

當英國議院決定以外交途徑來解決「紫石英號事件」時,獲知消息後的邱吉爾不由得哀嘆大英帝國敗了,中國已經不是1840年的中國了。

此後,中英雙方舉行了多輪會談,我方的態度很明確,那就是要求英國人賠禮道歉,並賠償損失,顯然,這不是高傲的英國人所能接受得了的,因此,雙方的談判始終沒有任何實質性的進展。

而此時,「紫石英號」英艦擱淺在長江上已經足足長達三個月,我方本著人道主義精神允許「紫石英號」補充燃料,其實,我軍這樣做也是迫於形勢的考量。

當時,我軍發起了全面的渡江戰役,解放長江以南成為了重中之重,在這個過程中,我方並不想再橫生枝節將國外其它的艦隊捲入解放戰爭中,且我軍內部經過充分的研討後認為,作為老牌殖民地的英國人很難在這次事件中拉下臉來賠禮道歉,鑑於形勢的嚴峻性,因此,我軍允許「紫石英號」補充燃料,實則是一種「欲縱故擒」的戰術。

果然,「紫石英號」英艦補充好燃料後不久,趁著長江漲潮的機會,在濃濃的夜色的掩護之下,該艦偷偷開始跑路,我軍作出了「適當」的炮火打擊後,驚弓之鳥的「紫石英號」惶惶逃出了長江,「紫石英事件」至此落下帷幕。

「紫石英事件」雖然並未達到預期要求英國人賠禮道歉和賠償損失的目的,但自1840年鴉片戰爭以來,我們首次敢於向英國人「亮劍」,並迎頭將侵犯主權的英艦予以當頭棒喝,同時,我們首次以勝利的姿態登上了英軍艦船,這無疑是自1840年鴉片戰爭以來從未有過的巨大變局。

而「紫石英事件」更大的意義就在於,中國人以鋼鐵的意志向世界宣告了一個新的時代誕生,中國人民自1840年以來的屈辱歷史一掃而空,一隻強大的「睡獅」悄然醒來,他將以凌厲的咆哮威嚴地屹立於世界的東方之巔。

相關焦點

  • 1949年紫石英號事件,英艦被打得掛白旗,重創4艘英艦
    4月20日,英國護衛艦紫石英號出現在兩軍陣前的江面上,公然在我軍陣前挑釁,耀武揚威。 見此,我軍立即向紫石英號發射炮彈,以示警告,並要求英國人馬上離開此地。但囂張的英國人不但不聽,反而向我軍開炮襲擊。
  • 「紫石英號事件」背後的外交鬥爭
    來源:中國國防報微信公眾號 作者:張家康1949年4月20日,渡江戰役發起前,英國海軍「紫石英」號護衛艦闖入長江,遭我軍炮兵炮擊,「紫石英」號遭重創擱淺,兩次掛起白旗,這是英國海軍艦艇在1840年鴉片戰爭後第一次向中國軍隊掛起白旗。
  • 炮擊英國軍艦紫石英號,第一次揚眉吐氣的炮擊列強
    1949年的4月下旬,正當我軍百萬雄師準備發起渡江戰役時,一艘英國軍艦卻大模大樣地闖進了我軍預定發起計劃進攻的江段。這艘軍艦就是英國海軍遠東艦隊下轄的護衛艦「紫石英號」。該區域正是我三野的8兵團下屬的炮兵3團部署之地,在發現英艦後,我軍先是開炮示以警告,要求其迅速駛離。
  • 邱吉爾激進應對"紫石英"號事件:向中國派航空母艦
    1948年11月,國民黨南京政府同意了英國政府的請求,軍艦每月輪換一次。斯玳文遜知道長江水域國共軍隊即將發生大規模戰役, 1949年4月7日,他致電英國遠東艦隊副總司令梅登,請他不要在這個危險時刻派艦來南京輪換伴侶號。但梅登不以為然,解放軍的炮兵在他眼裡只是小米加步槍,是不會主動對英艦開炮的,即使開炮也不會對英艦構成威脅。
  • 紫石英號事件:國民黨軍居然和解放軍聯合炮擊英艦
    1949年4月,人民解放軍百萬雄師即將橫渡長江之際,發生了一件轟動國際的事件:在長江中遊弋的英國軍艦「紫石英」號與長江北岸的人民解放軍炮兵展開炮戰,「紫石英」號遭受重創,3艘英艦先後趕來救援,也被擊傷。長期以來,介紹1949年這場中英炮戰的文章大多語焉不詳,而且往往把各次炮戰彼此混同,使人難知真情。
  • 「萬縣慘案」與「紫石英號事件」為何結果迥異
    9月23日,楊森秉承吳佩孚的旨意,下令釋放了「萬通」、「萬縣」兩輪,並壓制了群眾的反英示威鬥爭,致使失敗。23年後,時間指向了1949年4月下旬。此時,飲馬長江的解放軍第二、第三野戰軍虎踞長江北岸,正待一聲令下,「打過長江去,解放全中國」。在舊中國橫行了近百年的英帝國主義者,又來滋事了。
  • 紫石英號事件:中國結束「炮艦外交」,打擊了英國囂張氣焰
    1949年4月末,我軍在長江北岸部署了解放軍第二、第三野戰軍總共120萬人,與敵軍隔江對峙,即將實施「渡江戰役」。組織命令配屬的第三野戰軍特種兵縱隊的各炮兵團指定部隊封鎖長江,若是發現外國軍艦先警告,如果對方不聽,可開火射擊。另一邊,英國皇家海軍遠東艦隊在南京停了一艘軍艦,計劃用它為南京的英國使館人員以及僑民提供援助。
  • 炮轟紫石英號,英軍死亡45人我軍傷亡252人,為何還說是一場勝利
    1949年4月20日,這是解放軍下令各國軍艦撤離長江流域的最後期限,英國不但不撤,還派出紫石英號軍艦,來替換停泊在南京的伴侶號軍艦。英國之所以敢在兩軍對壘的長江流域自由航行,是因為他們認為解放軍不敢對他們開炮。但他們這次想錯了,解放軍既不是腐朽的滿清軍隊,也不是民國時期的軍閥部隊和國民黨軍。
  • "紫石英"號事件中的英國大使館:僱員工資按周發
    操阿姨表示,8月20日《發現周刊》刊登的《南京諜報戰》寫得很真實很好看,也因此讓她想起了另一件同樣發生在1949年南京的大事件——「紫石英」號(也譯作「紫水晶」號)事件。這場發生在解放軍與英國皇家海軍軍艦之間的炮戰,曾震驚了整個世界。當時,她的父親操伯林,正好是英國大使館裡的一位工作人員。
  • 紫石英號擅闖長江,毛主席得知後急電前線:擅入戰區,均可轟擊
    圖|英艦「紫石英」號闖入解放軍防區「紫石英」號是一艘排水量在1500噸多左右的大型驅逐艦,在該艦的前後裝備有6門4英寸主炮,同時配有數門高射炮。無處躲藏的英國海軍,在艦長被我方大炮轟死,副艦長被轟傷的情況下,主動掛起了白旗乞降。炮3團團長李安邦為了大局,只得選擇下令,停止炮擊。本以為事情到這兒就完了,可卻沒想到這完全只是個開始。「紫石英」號被炮三團一頓胖揍後,英國皇家海軍遠東艦隊得知此消息,立即派出了「伴侶」號、「倫敦」號、「黑天鵝」號三艘英艦,迅速趕來增援。
  • 49年三野為何挨軍委批評?看看「紫石英號事件」中的操作就知道了
    49年4月長江炮戰後,實際上生成了一個可大可小的外交問題:英國是當時的世界強國之一,而新中國政權尚未建立,未建交便先發生軍事摩擦、甚至榴彈炮互射,外交上總歸是有些被動的。不過軍委考慮到三野(包括涉及炮擊事件的第10兵團、23軍在內)的首要任務就是渡江,而不是判斷事件的政治影響;既然當時英艦影響了渡江,那麼我們開炮就是對的,儘管沒有得到上級的最後批示。
  • 英艦紫石英號被炮擊,到底是誰先動的手?秘密50年後才被揭開
    1949年4月,解放戰爭進行到最後階段,但即便如此,以蔣介石為首的國民黨仍然不願意投降,繼續負隅頑抗,雖然李宗仁曾主持和談,但由於一系列的條款並未達成一致,因此我軍在預定最後期限,也就是4月20日展開了渡江戰役,也就是在渡江戰役之前,發生了一個小插曲,雖然影響並不大,但是意義卻很深遠。而這件事兒就是紫石英號事件。
  • 渡江戰役紫石英號事件:解放軍三輪炮戰,英國灰溜溜撤出我國
    眾所周知在解放戰爭時期我軍的主要作戰對象為國民黨軍隊,然而在這當中我軍也曾與當時的英國發生過一場衝突,而這場衝途就是1949年的紫石英號事件了。這次的炮擊事件發生在1949年渡江戰役時期,實際上早在渡江戰役前無論是我軍還是國民黨軍隊都曾向當時的英法美等國發出正式的公告,不允許進入長江水域。但是當時的英國狂妄自大,無視雙方的公告強行進入作戰區域執行任務,而這也導致了接下來炮擊事件的發生。
  • 渡江戰役時英國軍艦橫插一腳,解放軍直接打到它掛白旗
    1949年4月20日8點多,一艘懸掛米字旗的英國軍艦被六門火炮首先開火併擊中。由此釀成了新中國成立之前的中共面對的首場外交考驗,這時正值解放軍進行中國歷史上最後一次渡江戰役。此事因此軍艦名紫石英故稱紫石英號事件,或長江事件。
  • 曾經日不落帝國的輝煌,如今就剩下一張嘴來捍衛了
    真當自己還是一百多年前的大英帝國,所到之處無堅不摧?還當新中國是當年任人宰割的清王朝?要說中國海軍確實是禮儀仁義之師,換成毛熊估計早就一頭撞得英國佬半身不遂了吧!難怪有網友調侃他們:你這不是來中國南海打海戰的,是來打嘴仗的吧!
  • 英法海軍下周計劃闖南海,網友警告勿忘「紫石英事件」
    2018年6月4日港媒報導:法國國防部長在新加坡對話會上表示,法國和英國海軍軍艦近日將訪問新加波,之後便會去南海「某些區域」...這句話暗示著,英法軍艦在下周要組團來闖南海了。同時法防長說,即時如果英法軍艦遭到驅離,我們將會冷靜面對繼續航行,因為那裡是國際海域...
  • 震驚世界的「紫石英號事件」,宣告中國雄獅正在醒來
    曾幾何時,帝國主義的軍艦肆意的在中國橫行,自1840年鴉片戰爭以來,中國進入了喪權辱國的時代,外國人在中國成為了人上人。中國的領土就不再是中國人的領土,中俄雙方在清朝的東北打的不亦樂乎。而清朝在對此保持中立。1926年英國幹涉中國革命製造了萬縣慘案,1927年英美軍艦炮轟南京城。中國卻拿他們一點辦法都沒有。人人都說真理都掌控在大炮的射程裡面。
  • 日本一個通牒,大英帝國就乖乖關閉滇緬公路?邱吉爾自有一套說辭
    「大英帝國的對外政策應該是靈活而務實地,為了維護遠東和平,我們應該放下所謂的面子,接受日本的要求,儘快做出關閉那條公路的正確決定。—溫斯頓·邱吉爾這是時任英國戰時內閣首相邱吉爾在議會演講的一段話,時間是1940年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