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4月,我第二野戰軍、第三野戰軍陳兵120萬雄踞長江以北與國軍隔江對峙。
按照上級統一部署,第二野戰軍,由陳錫聯司令員率領的第三兵團,陳賡司令員率領的第四兵團和楊勇統率的第五兵團,聯合組成西集團,自長江上遊發起渡江戰役。
第三野戰軍由王建安司令員率領第七兵團,宋時輪司令員率領的第九兵團聯合組成中路集團,從長江中遊發起渡江戰役。
而第三野戰軍中,由陳士渠率領的第八兵團和葉飛率領的第十兵團組合成東路軍團負責揚州三江營一帶的鎮江張黃港段作戰任務。
當時,英國皇家海軍遠東艦隊派遣「紫石英號」護衛艦,打算在時局混亂的時刻,前往南京接替「伴侶號」英艦,以保護英國使館僑民的安全,但與此同時,南北和談也在緊鑼密鼓的展開著,而根據雙方約定的談判時間底線,當年的4月20日是最後的日期,一旦談判破裂,雙方兵戎相見不可避免。
為此,渡江戰役前,我方對所有遊弋在長江航道上的外國艦隻發出通牒:所有外國軍艦一律不得進入我防區內,凡是進入警戒範圍的,我軍將予以警告,如若無視我方警告的,駐守於長江下遊的特種兵縱隊炮兵部隊第三團、第六團等部可以隨時開火炮擊來犯之敵。
4月20日,南北談判破裂,我軍決定發起渡江戰役,而此時,早已提前知曉我軍通告的英艦「紫石英號」護衛艦卻對我方的通牒置若罔聞。
在英國人看來,中國人沒有膽量向他們開炮,於是,在這種狂傲自大心理的作祟下,英艦「紫石英號」於當日拂曉大搖大擺地闖入了長江下遊的揚州三江營江面,西路軍團特種兵縱隊炮兵第3團發現後立即開炮警告,但「紫石英號」蠻橫地無視我軍的軍事警告,繼續加速逆行,我軍六門火炮隨即開火,英艦「紫石英號」也開炮還擊,經過數分鐘的炮轟,「紫石英號」正、副艦長均負重傷,前主炮被擊毀,艦體被洞穿,船舵被卡死失去方向控制,慌亂中的「紫石英號」倉促轉向南岸卻被擱淺在淺灘上,最後,無路可逃的英艦不得不掛起白旗投降,我軍隨即停止炮擊。
經此一役,英艦「紫石英號」17人陣亡,20人重傷,我軍由於使用的榴彈炮缺乏穿甲彈,「紫石英號」雖多處中彈,但船體並未遭到致命性損傷,我軍派出一個步兵排首次登上了擱淺的「紫石英號」,並對該艦上的全部英軍進行了控制,這就是震驚中外的「紫石英號事件」。
紫石英號事件爆發後,該艦上的英軍趁我軍不懂電訊秘密,向英國皇家海軍遠東艦隊發出了求救信號,「伴侶號」英艦收到信號後,從南京趕到三江營江面企圖救走「紫石英號」英艦,我軍發現闖入警戒江面的「伴侶號」立即開火炮擊,「伴侶號」也回以兇猛的火力,我軍兩門野炮被毀,40名官兵在此役中傷亡,而「伴侶號」也被我軍多發炮彈命中,艦橋中彈,兩座前主炮被擊毀,10人當場斃命,12人被打得身負重傷。
「伴侶號」英艦見救援不成,險些被我軍打成篩子,倉皇中於是向下遊駛去企圖脫離我軍炮兵的射程,可在下遊,他們又遭到了我軍第1團的火力覆蓋,被打得皇皇如喪家之犬的「伴侶號」拼命向下遊駛去,最後逃往江陰。
4月20日夜,南北和談破裂,我第三野戰軍中路軍團率先發起了渡江作戰,渡江戰役正式展開。
而此時,英國皇家海軍遠東艦隊派出了由香港駛來的「倫敦號」重巡洋艦與駐上海的「黑天鵝號」護衛艦同受損的「伴侶號」英艦在江陰匯合,企圖衝破我軍的防線救走他們的「紫石英號」。
面對「倫敦號」和「黑天鵝號」兩艘軍艦對我警戒江面的挑釁,我東路軍團炮兵第6團發射了三發黃色信號彈表示警告後,炮兵6團1營3連的2炮長梁學成在沒有收到上級指示的情況下率先向英艦開炮,英艦隨即也開火還擊,當時,我軍的炮兵較為隱蔽地布置在江堤之上,而英艦根據彈道誤判我軍的炮兵隱藏於江堤之後,因此,英艦在還擊時,將炮彈打在了江堤後方,結果給江堤後方準備渡江的步兵造成了重大傷亡。
英艦「倫敦號」和「黑天鵝號」衝破我炮兵第6團的火力覆蓋範圍後,旋即又遭到了炮兵第1團的新一輪火力打擊,「倫敦號」在炮戰中多處中彈,艦橋被擊中,艦長負傷,英艦隻得放棄救援「紫石英號」計劃掉頭返航,當英艦再度經過炮兵第6團陣地時,我軍再次給予了來犯之敵迎頭痛擊,「倫敦號」和「黑天鵝號」經過我軍三輪炮火的猛烈打擊後潰不成軍,倉皇攜「伴侶號」逃竄到上海。
此役,「倫敦號」15人陣亡,13人受傷;黑天鵝號7人受傷,我軍傷亡252人,而我軍傷亡的人數中,絕大多數是被英艦誤打誤撞擊傷的步兵。
慘烈的「紫石英號事件」炮戰的消息傳回英國本土後,曾經不可一世的大英帝國艦隊居然被我軍痛打落水狗,英國人的神經受到了強烈刺激,前英國首相邱吉爾氣得漲紅了臉地叫囂要「實施武力報復」。
英國人之所以會難以接受這次的炮戰結果,根源就在於從1840年鴉片戰爭以來,中國人只有被英國吊打的份兒,還從沒有哪個中國人敢對日不落帝國揮動大棒,可他們沒想到,曾經被踩在腳底下的這群人,今天居然敢對著他們還以顏色,這樣的角色轉換著實令有著大英帝國情結的英國人難以接受。
當英國議院決定以外交途徑來解決「紫石英號事件」時,獲知消息後的邱吉爾不由得哀嘆大英帝國敗了,中國已經不是1840年的中國了。
此後,中英雙方舉行了多輪會談,我方的態度很明確,那就是要求英國人賠禮道歉,並賠償損失,顯然,這不是高傲的英國人所能接受得了的,因此,雙方的談判始終沒有任何實質性的進展。
而此時,「紫石英號」英艦擱淺在長江上已經足足長達三個月,我方本著人道主義精神允許「紫石英號」補充燃料,其實,我軍這樣做也是迫於形勢的考量。
當時,我軍發起了全面的渡江戰役,解放長江以南成為了重中之重,在這個過程中,我方並不想再橫生枝節將國外其它的艦隊捲入解放戰爭中,且我軍內部經過充分的研討後認為,作為老牌殖民地的英國人很難在這次事件中拉下臉來賠禮道歉,鑑於形勢的嚴峻性,因此,我軍允許「紫石英號」補充燃料,實則是一種「欲縱故擒」的戰術。
果然,「紫石英號」英艦補充好燃料後不久,趁著長江漲潮的機會,在濃濃的夜色的掩護之下,該艦偷偷開始跑路,我軍作出了「適當」的炮火打擊後,驚弓之鳥的「紫石英號」惶惶逃出了長江,「紫石英事件」至此落下帷幕。
「紫石英事件」雖然並未達到預期要求英國人賠禮道歉和賠償損失的目的,但自1840年鴉片戰爭以來,我們首次敢於向英國人「亮劍」,並迎頭將侵犯主權的英艦予以當頭棒喝,同時,我們首次以勝利的姿態登上了英軍艦船,這無疑是自1840年鴉片戰爭以來從未有過的巨大變局。
而「紫石英事件」更大的意義就在於,中國人以鋼鐵的意志向世界宣告了一個新的時代誕生,中國人民自1840年以來的屈辱歷史一掃而空,一隻強大的「睡獅」悄然醒來,他將以凌厲的咆哮威嚴地屹立於世界的東方之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