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遊:媽祖廟——海南最古老的廟宇之一,心誠則靈

2020-12-11 小張帶你遊遍天下

三亞蜈支洲島媽祖廟位於蜈支洲島上,是海南最古老的廟宇之一。 漁人虔誠供奉航海保護神媽祖,媽祖冥冥中世代護佑著漁人的平安。

這個廟雖然不大,但是也有「大師」,小心上當受騙!咱是來拜媽祖娘娘的,燒根香即可(最便宜最細的香100元),想省錢的朋友可以不進去抽籤燒香,外面遙拜也是心意。

以前出去旅遊,很多景點都會設有一個寺廟,媽祖廟也是這樣子的。媽祖廟門旁有塊告示牌不給進去拍照,站在門外可以拍照。

雖然說媽祖廟是一座比較小的廟,但是由於來往遊客比較多,因此這裡的香火還是比較旺的。媽祖廟有姻緣石~好多祈福帶~~旁邊有求福求子求財求什麼的都有~~~

在蜈支洲島上面,比較小,可以請個平安福。小島小廟,信善信誠。小島風光好,極限娛樂棒,媽祖護佑靈,綠水青山國泰民安。

到了三亞,可以去看看,具有當地特色的風景區,去三亞的必去景點之一。雖然本人比較不迷信,但不得不說,香火很旺盛,金錢味道很濃重,你懂的。信則有不信則無。看客隨意。

相關焦點

  • 媽祖靈籤|測測你近期的運勢如何,心誠則靈!
    媽祖靈籤|測測你近期的運勢如何,心誠則靈!
  • 羅大佑《鹿港小鎮》裡提到的廟,臺灣媽祖廟之冠,媽祖像來自福建
    鹿港老街是鹿港小鎮裡人氣最旺的地方,這裡又被稱為"古市街",其實就是指瑤林街、埔頭街以及大友街這一帶。老街的街屋大都還保持著清朝時期的原樣,好玩、好吃、好逛,又好買。羅大佑一首《鹿港小鎮》中那句歌詞「廟裡的香火是否依然虔誠」,這個廟指的就是天后宮。正所謂入鄉隨俗,到鹿港,一定要去廟裡拜一拜。
  • 臺灣最古老的媽祖廟——澎湖天后宮
    澎湖馬公鎮上的天后宮,可說是全臺灣最古老的媽祖廟,也是全臺灣歷史最悠久的古蹟。據考,該廟建於明萬曆二十年(公元1592年)。萬曆三十一年(公元1603年),荷蘭海軍將領韋麻郎率艦侵入澎湖,在馬公島登陸,佔領媽祖宮。當時福建金門守將沈有容率所部趕來,諭荷人退出。
  • 在臺灣的媽祖廟
    鹿港的「興化媽祖天后宮」在臺灣諸媽祖中地位較高,原因之一是該廟所供奉的媽祖神像是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由福建水師提督靖海侯施琅從莆田湄洲天后宮恭迎來臺的,而臺灣的各媽祖廟則是從這廟分身而出的。據該廟廟志記載,湄洲媽祖神像總共分出三尊,鹿港天后宮媽祖是臺灣全省唯一的由湄洲而來的神像,人稱為「祖神」。
  • 澳門最古老的廟宇——媽閣廟
    媽閣廟是澳門最著名的名勝古蹟之一,也是澳門最古老的廟宇。媽閣廟始建於明弘治元年 (1488年),原稱媽祖閣,又稱天后廟。媽祖是中國沿海地區廣泛供奉的女神,是漁民、水手、商旅在海上的庇護神,擁有廣泛信眾。
  • 海南萬泉河邊「媽祖」廟,為何起名不叫媽祖,而是本土海洋女神呢
    「瓊海萬泉河嘉積水電站旁有座奇特的媽祖廟,那兒景色很美。」這天,我忙完博鰲項目,正準備回海口的時候,瓊海朋友跟我說道。他真是十分了解熱衷海南傳統文化的我,一句話就把我帶到了這座萬泉河畔的「媽祖廟」。只是水尾聖娘的形象與媽祖不同,媽祖源於歷史上真實人物,屬於歷史人物的神化,而水尾聖娘則是發源於海南文昌東郊的本土自然神靈。據清康熙《文昌縣誌》載:「清瀾水尾廟,即祀南天夫人。明正德年間,有石爐飛來水尾地方,因建廟焉。英顯特異。又廟濱海港,當往來之衝,祈禱立應,血食不衰。每十月十五軍期,四方雜集,殊稱盛會」。
  • 臺灣遊覽觀光名勝——媽祖廟
    正如大陸上的一樣,臺灣島上的有些古老廟宇,成了遊覽觀光的名勝。全島有數百上千座大小廟宇,其中為數最多的是「媽祖廟」,現存的就將近四百座。媽祖廟供奉的是天上聖母,也叫媽祖神,是一位女性。媽祖姓林名默,福建省莆田縣人,是宋代一位巡官林惟憋的第六個女兒,生於宋太祖建隆元年(公元九六零年)。據說她出生以後,一個月內不發啼聲,所以叫「默娘」。民間傳 說默娘從小信佛,好行善事,以後離開故鄉救苦救難,二十九歲的時候渡海升天為神。臺灣與福建隔海相望,自古人們來來往往,許多福建人過海定居。他們到了臺灣紛紛建廟祭祀媽祖,希望媽祖能賜給他們以平安幸福。
  • 澳門媽祖廟的由來
    由於早期澳門居民多以打魚為生了故對漁民的守護神媽祖特別崇敬。在這塊面積僅23平方公裡的彈丸之地,居然建有20多座媽祖廟,其中最古老的己有 500多年歷史,也是當今澳門歷史最悠久的廟宇。相傳宋代孝女27歲的林默娘,福建省莆田縣人。
  • 世界上3000多座媽祖廟的祖廟,湄洲島媽祖祖廟
    媽祖祖廟景區是去福建莆田市湄洲島旅遊的一個最重要的景點,媽祖祖廟景區比較大,位於湄洲島北部的山上,有新老兩個祖廟,其裝飾是非常的金壁輝煌,人氣非常的旺。有著「南國蓬萊」之稱的湄洲島,是第一次接觸媽祖文化,在湄洲島參觀了有2億媽祖信眾信仰的媽祖祖廟。
  • 瀋陽天后宮:中國最北的媽祖廟
    馬業文稿源:中國新聞網  2011-07-26 14:32   瀋陽天后宮中國最北的媽祖廟  □馬業文  瀋陽曾經有一座天后宮,儘管它只留下一塊遺址和一條街道的名字,卻改變不了它曾經是中國最北媽祖廟的地位。
  • 世界三大媽祖廟
    媽祖是宋代福建的莆田人,名叫林默。據宋代史料記載,林默平素急公好義,尤其熱心扶危濟困,救助海難,受到人們敬重。她28歲時有一次為救海難而捐軀,鄉親們在島嶼上給她修建了一座廟宇奉祀。天長日久,林默逐漸演變成了人們心目中的「護海女神」。
  • 海南日報數字報-散落南海諸島的民間廟宇
    每年農曆三月二十三媽祖誕辰和九月初九媽祖升天日,沿海漁民都要舉辦海祭大典,祭拜媽祖娘娘。  元代以來,海南島、南海諸島遍布媽祖廟,如海口天后宮是大陸先民拓化瓊州的見證。許多漁家、疍民的船隻也供奉媽祖。永興島俗稱貓島或貓注,而「貓注」就是海南話「媽祖」諧音。東沙群島中的東沙島,西沙群島的甘泉島、北島、東島等,南沙群島的太平島,歷史上都有娘娘廟。
  • 媽祖文化盛行我國東南沿海:臺灣 「三月瘋媽祖」 香港天后廟活動豐富
    其中,「瘋」勁最足的當數臺中大甲鎮瀾宮媽祖繞境活動。這一臺灣最大規模宗教盛事歷時9天8夜,途經多個縣市的近百座廟宇,每年都會吸引各地逾百萬信眾前往共襄盛舉。繞境的過程需完成十大典禮,包括筊筶、豎旗、祈安、上轎、起駕、駐駕、祈福、祝壽、回駕及安座,每一項典禮都要按照既定的程序、地點及時間虔誠行禮。
  • 「神界姐妹花 愛你麼麼噠」雲遊各地媽祖廟
    媽祖重點宮廟(大陸)一覽賢良港天后祖祠賢良港天后祖祠是海峽女神媽祖的誕生地,媽祖羽化後,鄉人建祠紀念。 祖祠始建於宋代,原為林氏宗祠,在媽祖(987)升天后,開始祭祀媽祖,遂成為最早媽祖廟之一,與湄洲島媽祖祖廟遙遙相望。
  • 臺灣媽祖廟
    媽祖廟宇名稱不一,有天妃宮、天后宮、媽祖廟、天后寺、天后祠、聖母壇、文元堂、朝天宮、鎮瀾宮、安瀾廳、雙慈亭、中興宮厝等;奉祀的媽祖,因來自大陸不同的地方而有不同的稱呼,如來自興化軍稱「興化媽」,來自泉州的稱溫陵(泉州舊稱)媽祖,來自龍溪的稱「清溪媽」,來自同安的稱「銀同媽」等。
  • 【媽祖】汕尾鳳山媽祖廟——歷史縱橫
    一、香火傳入宋雍熙四年(987),福建莆田湄洲島傳奇漁家姑娘林默羽化之後,建立了第一座媽祖廟,人們把林默當作海之女神來供奉。後因朝廷賜封和文人學者的宣傳,其慈愛之心、聰慧睿智和濟世救人的事跡廣泛傳播開來,媽祖成了統領四海的最高海神。
  • 我國三大媽祖廟之一天津天后宮免費開放
    天后宮也是天津市區現存最古老的廟宇,與福建莆田湄洲媽祖廟、臺灣北港朝大宮並列為我國三大媽祖廟。    據了解,天后宮內目前新建有18間仿古作坊,引進了天津「泥人張」「風箏魏」「楊柳青年畫」「內畫」「糖畫」「蛋殼雕」「刻瓷」等18項天津精品民間藝術陳列,民間藝術傳承人還在作坊內現場為遊人表演民間藝術品的製作過程。
  • 【媽祖】 鳳山媽祖廟祭典民俗
    幾百年前,閩籍漁民飄洋過海捕撈,帶著媽祖保護神飄泊到鳳山(原為海中之島)開基創業,並建立媽祖廟。清康熙解除海禁,汕尾港得到極大發展,出現「舟楫雲屯、商旅雨集」之興旺景象,鳳山祖廟也因此於乾隆壬戌年(1742)得以擴建。整座廟宇採用粵東建築風格的三進兩院布局,面闊三間,風火式山牆,硬山頂,主體建築面積840平方米。一時成為汕尾港商貿往來、貨物集散、文化交流、民俗活動的場所。
  • 進廟參觀燒香有何講究?祈福求安,這些一定要注意了
    中國有歷史悠久的神明信仰文化,無論天南地北的人們,或在中秋、端午等傳統節日;或逢考試、做壽等人生重要節點,向來有前往所在地的廟宇燒香拜神,祈福求安的習慣。其次,隨著講究生活水平的提升,越來越多的人喜歡外出旅遊,中國的名山大川之上、名勝古蹟之處,大多建有名寺寶剎,所謂「入廟拜神」,我們進廟參觀燒香有何講究,祈福求安的時候,需要注意什麼?
  • 澳門媽祖廟簡介
    已有逾500年歷史的媽閣廟,是澳門三大古剎(媽閣廟、觀音堂、蓮峰廟)中歷史最悠久的。   媽閣廟原稱媽祖閣,俗稱天后廟。整座廟宇包括石殿、大殿、弘仁殿和觀音閣4座主要建築。  1998年10月28日,在澳門最高點,路環島的疊石塘山頂,又落成了全世界最高的媽祖雕像,其設計者為澳門的中國畫院院長梁晚平,雕像高19.99米,象徵澳門1999年12月20日重回祖國懷抱。這尊媽祖雕像由120塊漢白玉石相嵌而成,其中媽祖臉部由一塊完整的漢白玉石雕刻而成。媽祖雕像重達500多噸,全身晶瑩潔白,而容顏慈祥溫和,遠眺澳門海面,猶如時刻深情地關注著澳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