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轉型升級:德化制瓷、永春制香、安溪制茶亮點紛呈

2021-01-08 中國網

中國網新聞8月11日訊 (記者 慄衛斌)泉州是「海上絲綢之路」的啟錨地。古時候,海外來客從這裡進入中華大地,又從這裡返航,載回中國的瓷器、香料、茶葉。經過千百年的傳承,當前,新時代的德化制瓷、永春制香、安溪制茶依舊煥發著勃勃生機。

德化蘊玉瓷莊瓷器藝術品。中國網 慄衛斌/攝

從日常用具到工藝品 瓷器成為國際交流重要載體

德化位於泉州市北部,被譽為世界陶瓷之都。德化陶瓷以「白」見長,瓷雕技藝享譽天下,早在宋元時期就成為「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出口商品,被譽為「中國白的故鄉、瓷藝術的搖籃」,被列入國家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

明代,德化白瓷大量進入歐洲,迅速在歐洲風靡起來,以超越黃金的價格,成為上流貴族追逐的對象。現在,世界還有40多個知名博物館將德化瓷作為「鎮館之寶」。

思想的碰撞、文化的交融讓瓷器在當今社會有了更多的可能,不單單作為日常用具,瓷器作為手工藝品和藝術品也越來越受人們歡迎。

蘊玉瓷莊第四代傳人、中國陶瓷藝術大師蘇獻忠表示,2016年以來,國際藝術品市場對陶瓷藝術品越來越重視。不久的將來,瓷器可能會成為國際交流間越來越重要的載體。

德化順美集團是「中國出口名牌」企業,產品銷往世界80多個國家和地區,集團策劃設計的歐美節日工藝飾品和陶瓷玩具在歐美市場已經成為暢銷品牌商品。2016年公司工業產值4.27億元,出口創匯2011萬美元。

「集團堅持『以人為本』,不斷培養和挖掘優秀人才,打造優良平臺環境。現在,集團已經培養了一個上百人的成熟設計團隊,」順美集團總經理鄭鵬飛說。

「中國香都」香文化博物館中香道表演項目。中國網 慄衛斌/攝

從宗教朝拜到保健養生 「香都小鎮」產業轉型提速

永春制香工藝源於千年前「海上絲綢之路」的繁盛。宋元時期,泉州成為「海上絲綢之路」的啟錨地。當時定居泉州的阿拉伯後裔蒲壽庚家族,擁有大量海舶,壟斷泉州香料海外貿易近30年,「以善賈往來海上,致產巨萬,家僮數千」。

1978年,漢口村集體創辦漢口制香廠。2006年,「永春篾香」獲得國家地理標誌產品保護。2007年,達埔鎮整合全鎮香業資源,建設永春篾香產業城,即香產業專業園區。經過多年發展,2014年4月,中國輕工業聯合會和中國日用雜品工業協會授予永春達埔「中國香都」稱號。2016年9月,「香都小鎮」被列入福建第一批特色小鎮建設名單。

「中國香都」的香文化是在「海上絲綢之路」的時代背景下中西方的香產品與文化碰撞的結晶。永春縣達埔鎮長林紀東表示,「中國香都」的建設有助於香產業的集群效應和規模抱團發展,對香產業的轉型升級發展具有重要的促進意義。

「中國香都」香文化博物館位於達埔鎮中國香都如意廣場,該館集陳列、收藏、研究等功能為一體。館內展品近千件,其中香藥120種,香品、香具700多件,還有豐富的書籍文稿、影音資料。林紀東說:「香文化博物館是永春打造『中國香都』歷程的展呈。」

彬達制香廠是入駐中國香都香品產業園(一期)企業之一。近年來,該廠推進香產業轉型提速。香產業從宗教朝拜向保健養生、文化創意、居家用品等方向轉變。

永春縣達埔彬達制香廠總經理曾志彬表示,制香廠1983年成立。2012年10月,「具有抗過敏反應的『彬達』香新產品研發評審會」在達埔鎮舉行,這是該鎮打造篾香產業產學研結合的一個新成果。如今,制香廠年產量30~40萬噸,30%為保健養身香,主要銷往國內及東南亞地區。

安溪茶文化博物館中呈現的制茶工藝設備。中國網 慄衛斌/攝

從個體戶到合作社 品牌建設打造「有身份證的茶」

安溪鐵觀音自古就是「一帶一路」重要的中國符號,宋元時期,隨著泉州港的興起,安溪茶葉就作為一種重要商品,通過「海上絲綢之路」走向世界。

安溪縣舉源茶葉專業合作社,地處安溪縣西南部,2008年成立,現有社員158戶,管理茶園面積1800畝,合作社資產逾千萬元,現已作為全省合作社推廣模式。

舉源茶葉專業合作社董事長劉金龍表示,過去茶園分散經營、生產效率低下。每年生產的茶葉全部用於商貿交易來解決溫飽問題,當地茶農泡茶也只能使用茶梗。成立合作社以來,通過規模化生產、專業化分工、集約化管理,重新改造低效茶園、量身定製茶樹肥料、創新病蟲害防治方法,茶葉的品質和產量逐年提高。合作社進入良心運作後,茶農收益得到大幅度提升,如今每戶年收入能達到10萬元。

為打造綠色品牌,合作社創製「有身份證的茶」。每一泡茶都可通過條碼查詢,從源頭跟蹤該茶葉的產區、管理操作細節、採摘時間等,確保茶葉質量安全。2010年9月,1800畝無公害茶園成為全國農技推廣茶葉示範基地。2014年2月,該合作社被農業部評為「中國名特優新農產品」。2015年再次被評為「全國農民專業合作社示範社」。

「今年以來,安溪茶葉出口日本、俄羅斯、東南亞等地,出口額增加幾十倍,」劉金龍說。

相關焦點

  • 泉州安溪:一片茶葉,拓開萬千百姓致富路
    安溪是中國烏龍茶之鄉,也是中國重要農業文化遺產地。安溪縣委書記高向榮接受採訪時表示:「安溪以茶為媒,持續發展壯大富民產業,加快茶產業轉型升級,茶產業鏈條從『一葉』向『大業』轉變,實現一、二、三產融合發展,帶動茶農增收、茶企發展,助力鄉村振興。」
  • 「杉品杯」香飄兩岸青年制茶大賽在福建安溪落幕
    茶葉中國9月29日訊 26日,為期2天的「杉品杯」香飄兩岸青年制茶大賽在福建安溪長坑鄉落幕,來自安溪、廈門、臺灣兩岸三地愛茶人士,同飲一泡好茶,共話兩岸茶緣。陳德海來自南鬥村,是祥雲茶葉專業合作社的主要成員,出生於制茶世家的他子承父業,做茶二十餘年,在村裡小有名氣。可每逢茶季下雨,陳德海就發愁,這次比賽也不例外。「茶葉沾了雨水,又沒有陽光,如何出好茶?」首次接觸日光萎凋設備的陳德海對這些飄洋過海而來的臺灣設備將信將疑。直到搖了三遍青後,陳德海心中的石頭才放下。
  • 安溪鐵觀音感德茶館「美好城行」泉州品鑑會啟動
    安溪鐵觀音感德茶館「美好城行」泉州品鑑會啟動儀式 主辦方供圖東南網12月20日訊(本網記者 潘賢利)12月19日,安溪鐵觀音感德茶館「美好城行」泉州品鑑會在泉州清源山天湖舉行啟動儀式此次安溪鐵觀音感德茶館「美好城行」巡迴品鑑會首站落地清源山天湖郵局,感德茶館8家入駐企業攜帶各家高端茶葉產品在此集中亮相,匯聚感德好茶。以「山山對話,問道清源」為主題,讓感德鐵觀音走進泉州清源山,藉此機會讓泉州茶友了解感德鐵觀音歷史、文化,從而了解安溪鐵觀音的獨特魅力和感德鐵觀音對品質的要求,詮釋感德鐵觀音的高質量發展,展示感德鐵觀音獨特的品質魅力和文化底蘊。
  • 安溪 一片茶葉 拓開百姓致富路 - 泉州晚報數字報·泉州網
    安溪是中國烏龍茶之鄉,也是中國重要農業文化遺產地。安溪縣委書記高向榮接受採訪時表示:「安溪以茶為媒,持續發展壯大富民產業,加快茶產業轉型升級,茶產業鏈條從『一葉』向『大業』轉變,實現一、二、三產融合發展,帶動茶農增收、茶企發展,助力鄉村振興。」
  • 安溪:一片茶葉,拓開萬千百姓致富路
    安溪是中國烏龍茶之鄉,也是中國重要農業文化遺產地。安溪縣委書記高向榮接受採訪時表示:「安溪以茶為媒,持續發展壯大富民產業,加快茶產業轉型升級,茶產業鏈條從『一葉』向『大業』轉變,實現一、二、三產融合發展,帶動茶農增收、茶企發展,助力鄉村振興。」
  • 【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安溪深度轉型 茶鄉譜寫新篇
    【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安溪深度轉型 茶鄉譜寫新篇金羊網  作者:泉婉  2018-12-15 全國媒體聚焦安溪「晉級百強」之路從國家級貧困縣到全國百強縣12月3日至6日,由福建省安溪縣、泉州晚報社聯合主辦的「跨越四十年 晉級百強路」全國媒體總編(記者)看安溪大型採風活動在安溪舉辦
  • 安溪茶葉史話
    在宋、元時期,安溪不論是寺觀或農家均已產茶,植茶、制茶、飲茶廣泛傳遍至全縣各地,並迅猛發展成為一大產業。鬼空口有宋植二、三株其味尤香,其功益大,飲之不覺兩腋風生,倘遇陸羽,將以補茶話焉」。宋代安溪大坪人、泉州太守高惠蓮在古時閩南政治、經濟、文化中心的豐州蓮花峰上題刻「巖縫茶香」(公元1011年)。曾任宋代泉州知府的蔡襄於宋皇佑 (1049年—1053年)作《茶錄》,是繼《茶經》之後最有影響的論茶專著,難說不受安溪茶葉影響。
  • 途徑安溪、南安,連接廈門等地,泉州有望新增一條高鐵!
    由京九鐵路興國站引出,經江西省贛州市興國、於都、寧都、石城,福建省三明市寧化、清流、明溪、三元區、永安、大田,再經德化、永春、安溪、南安等縣市,終至泉州市,正線全長495.867公裡,設計時速160公裡,於2017年3月16日開工建設,建設工期為4.5年。
  • 泉州十大特產 泉州有什麼特產
    泉州有非常多的風景名勝,也有非常多的美食。它是一個適合旅遊的好去處。那麼我們一起來看看泉州有哪些特產吧!1、安溪鐵觀音安溪鐵觀音是泉州的特產之一,其樹勢不大,枝條披張,葉色深綠,葉質柔軟肥厚,芽葉肥壯。
  • 來到福建泉州遊玩,務必要瞧瞧這泉州十大特產,你全認識嗎?
    泉州有非常多的風景名勝,也有非常多的美食。它是一個適合旅遊的好去處。那麼我們一起來看看泉州有哪些特產吧!1、安溪鐵觀音安溪鐵觀音是泉州的特產之一,其樹勢不大,枝條披張,葉色深綠,葉質柔軟肥厚,芽葉肥壯。2、永春老醋永春老醋也是泉州的特產,其醋色棕黑,強酸不澀,酸而微甘,醇香爽口,回味生津,且久藏不腐。
  • 帶你「黃金周」玩轉泉州 - 泉州晚報數字報·泉州網
    據悉,88項文旅活動包括2020泉州市文創市集暨第三屆閩南美好生活嘉年華、潤物無聲國慶展「言吾閩南」、泉州美食城刺桐時代村開村大喜、石獅動漫節、中秋國慶嗨購安溪好貨等形式多樣的主題活動類40項,油畫寫生展、刣獅非遺主題展、書畫作品展等文化展覽演藝類28項,以及文旅優惠活動20項。
  • 這一天,安溪竟然發生這麼多事情,連臺灣的報紙都報導了……
    聚焦茶博會 感受茶魅力在茶博會展館體驗制茶的展區,制茶高手妙手頻施,或搖或炒或揉,展示傳統制茶技藝,贏得採風團的陣陣掌聲。看到制茶師傅雙手握著搖青篩的邊緣,順著同一方向搖得風生水起,廣西玉林晚報旅遊總編輯陳書英也忍不住上前與同伴一起搖起青篩,體驗傳統的制茶技藝,「還沒搖幾下,胳膊都酸了,據制茶師傅說這搖青需要『四搖四涼』,真是太佩服他們的功力了。」
  • 晉江揚美境主公赴安溪羅內安山祖廟謁祖進香大吉!
    2017年10月2日,農曆八月十三日,安溪羅內村安山廟早早迎來了一群遠道而來的客人,他們是來自泉州晉江揚美謝氏族人!他們一行人數百人乘坐十餘量大巴車,迎請揚美境主公與境主媽一路來到羅山安山廟謁祖進香,場面隆重,聲勢浩大!揚美境主公謁祖進香視頻https://v.qq.com/x/page/g05578myk9x.html羅內境主——安山廟正順尊王
  • 福建安溪鐵觀音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及其關聯企業破產重整案
    之後隨著國家宏觀經濟下行、消費環境變化和市場調整等不利因素的影響,尤其是擔保鏈斷裂等因素,鐵觀音集團和安溪茶廠陷入資金和經營困境。2016年1月份,債權人分別申請鐵觀音集團和安溪茶廠重整,福建省泉州市中級人民法院(以下簡稱泉州中院)、福建省安溪縣人民法院(以下簡稱安溪法院)分別受理兩個案件。安溪法院受理後以案件疑難複雜為由將案件移送泉州中院審理。
  • 福建安溪: 助力扶貧 茶王義拍新高價
    、中共安溪縣委人才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安溪縣茶業管理委員會辦公室、安溪縣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安溪縣農業農村局、安溪縣文化體育和旅遊局、安溪縣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安溪縣感德鎮人民政府、泉州高速公路經營開發有限公司聯合主辦,感德茶館品牌發展中心、泉州漢服天下、福建高速感德徵收管理所協辦,2020年感德鐵觀音秋季茶王品鑑會系列活動,於10月21日在感德鎮隆重舉辦。
  • 安溪再添國家級名片!且看泉州晚報深度解讀…
    (謝旭東 攝)生態工業奏響「綠色」樂章,安溪堅決不要「帶血的GDP」,只要「健康的GDP」。以「壯士斷腕」的決心,安溪在全省範圍內率先實現石材行業全面退出,進而「騰籠換鳥」,按照「一步到位、搶佔高端」的思路,大氣魄、大手筆建設了泉州芯谷安溪分園區、信息技術產業園、湖裡園、思明園、2025產業園、弘橋智谷電商園、藤雲工藝園等一批現代工業園區。
  • 福建日報視點|安溪鐵觀音,走進莊園時代
    外國遊客到安溪三和茶莊園體驗。安溪縣學習借鑑法國葡萄酒莊園經營模式,整合特色山水,建設現代茶莊園。莊園經濟成為該縣茶產業轉型升級的一個獨特亮點和重要支撐,更成為引領現代農業創新發展的一個模式。安溪各大茶企差異化建設茶莊園,湧現出八馬、桃源有機茶場、中閩魏氏、年年香、仙踏石等一大批茶葉莊園。」安溪縣委副書記劉林霜說,一個以生產發展與生態環境相協調的現代化茶業新格局初步形成。
  • 「泉州十大年禮」出爐 金磚國宴瓷奪魁
    由海峽都市報攜手城東萬達廣場舉辦的「泉州十大年禮」,吸引了數十萬泉州市民的參與。在頒獎典禮上,一大批年禮樣品抵達現場:金磚國宴瓷、源和堂蜜餞、紙匠可愛的手作、裕園木桂花茶、興隆制香的香品、惠安精緻的漢白玉金豬石雕、還有革局的皮質手作,好先生年禮花的金玉滿堂……讓在場的市民驚呼,原來泉州還有這麼地道而時尚的年禮產品!
  • 泉州企業家座談會:轉型升級有道 政府幫扶有為
    轉型升級有道 政府幫扶有為 ——泉州企業家座談會側記23日至24日,省委書記尤權率領省直相關部門負責人來到泉州,走訪企業,召開座談會,了解經濟運行態勢,聽取企業轉型升級良方。一路走來,從車間到圓桌,泉州企業用技術改造的堅定步伐,商業創新的奇思妙想,籌謀未來的深遠布局,給出了轉型升級的「泉州答案」,也亮出了「紅旗不倒」的頭羊氣勢。
  • 興泉鐵路泉州段在康美開工
    其中,寧化至泉州段起於三明寧化縣,經清流、明溪、三明、永安、大田,再經德化、永春、安溪和南安,終至泉州,項目總投資255.73億元,建設工期為4.5年,新建正線鐵路298.87公裡、貨車線29.78公裡、聯絡線10.86公裡,改造改建既有鐵路29.65公裡,設33個車站,其中新建29個車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