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安溪: 助力扶貧 茶王義拍新高價

2020-12-18 千龍網·中國首都網

來源標題:福建安溪: 助力扶貧 茶王義拍新高價

為展現感德茶葉高香、鮮爽、優雅的獨特品質,講好感德茶故事,推動感德茶經濟快速發展,重振中國茶葉第一鎮雄風,在安溪鐵觀音秋茶產出之際,由安溪縣茶業管理委員會作為指導單位,中共安溪縣委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領導小組辦公室、中共安溪縣委人才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安溪縣茶業管理委員會辦公室、安溪縣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安溪縣農業農村局、安溪縣文化體育和旅遊局、安溪縣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安溪縣感德鎮人民政府、泉州高速公路經營開發有限公司聯合主辦,感德茶館品牌發展中心、泉州漢服天下、福建高速感德徵收管理所協辦,2020年感德鐵觀音秋季茶王品鑑會系列活動,於10月21日在感德鎮隆重舉辦。

本次活動邀請到海峽茶業交流協會副會長楊志英、中華全國供銷合作總社杭州茶葉研究院生化技術研究所所長孔俊豪、國家女排總教練胡進、中共安溪縣委常委、組織部部長陳友愛,安溪縣人民政府副縣長林毅敏、福建省高速公路集團有限公司泉州管理公司副經理杜火南、福建農林大學教授郭雅玲、中國茶文化學者劉軍賢等領導、嘉賓出席,本次活動還邀請到了國家女排冠軍隊員林莉、鄭益昕及福建安溪鐵觀音女排等全程參與活動。

活動邀請到了新華網、中國經濟網、福建日報、泉州電視臺等十餘家國內主流媒體全程報導,特別是新浪網對本次活動進行了全程直播。

現場舉行了一系列精彩活動:

1. 第二屆「感德茶師傅」授牌儀式。 「感德茶師傅」大賽旨在倡導匠心精神,全面提升感德鎮茶葉生產加工技術水平,提升感德鐵觀音核心競爭力,為感德鎮茶產業永續發展提供堅實的人才支撐。大賽於2020年3月正式啟動,歷時六個多月,經過茶葉初制、烘焙、品評、理論演講、拼配和茶園管理等多個環節的比拼。最終,黃小兵、吳金枝奪得「感德金牌茶師傅」,吳金養、王福水、翁清貴奪得「感德茶師傅」。

1.

兩位金牌茶師傅將由縣委人才辦同步納入「安溪縣第七層次人才」管理,並由縣人社局授予「茶葉助理工程師」稱號。(首屆「感德茶師傅」大賽於2019年度舉辦,同樣評出2名「金牌茶師傅」、3名「感德茶師傅」。)

2. 「小康路上茶鄉美」——第八 屆「名家看安溪」中國著名作家走進安溪大型採風活動啟動儀式。

第八屆「名家看安溪」中國著名作家走進安溪大型採風活動將於10月26日-10月29日舉辦,屆時將邀請中國作家協會書記處書記邱華棟,《山花》主編李寂蕩,《人民日報》文藝部副主任劉瓊,《光明日報》文學評論版主編王國平,福建省作家協會原主席楊少衡,人民文學獎獲得者汗漫,魯迅文學獎獲得者劉大先,魯迅文學獎提名獲得者耿立、江子,中國人民大學文學院副院長、茅盾文學獎評委楊慶祥,百花洲文藝出版社社長章華榮,百花洲雜誌社總編朱強等著名作家、學者走進安溪開展採風活動。活動旨在借名家之筆展現安溪感德山水之美、鄉村之美、產業之美,品味博大精深的安溪鐵觀音茶文化,充分挖掘安溪縣特別是感德鎮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偉大成就。

3. 「安溪鐵觀音·感德茶館」新入駐企業授牌儀式 。 建設「安溪鐵觀音·感德茶館」,旨在探索「政府背書+區域品牌+個體品牌+線上線下一體」的品牌營銷方式,打造「感德茶館」區域公用品牌,推動茶企資源整合、抱團發展,培育產業轉型升級的先鋒、精銳。同時,打通消費者購買正宗感德鐵觀音的綠色通道,確保消費者能購買到正宗、安全、性價比高的感德鐵觀音。目前,「安溪鐵觀音·感德茶館」已有國家級農業專業合作社慶芸茶業、省級農業專業合作社老固茶業、怡芳茶業和琦泰茶業、溯茗源茶業、甘泉茶廠、天月盛世茶葉專業合作社、禎清香茶業等8家知名茶企首期入駐。為此,感德鎮成立了「感德茶館品牌發展中心」,設計開發APP,開通專屬公眾號和抖音號,並以「感德茶館」整體品牌入駐天貓商城,參加了廣州、北京、上海等大型茶業高端展會。

本次泉州高速公路經營開發有限公司和廈門芃冉星球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入駐「感德茶館」,是安溪鐵觀音品牌擴張的最新探索,進一步實現資源整合、強強聯合,讓「感德茶館」品牌借船出海、借梯登高,實現線下營銷低成本、高速度擴張,進一步提升品牌市場佔有率。

4. 「感德茶館杯」2020年秋季鐵觀音茶王賽頒獎儀式暨茶王拍賣、扶貧活動。

10月20日,感德鎮政府舉辦「感德茶館杯」2020年秋季鐵觀音茶王賽,通過密碼審評、專家評審,產生金獎1名、銀獎2名、銅獎3名、優質獎若干名。金獎獎金8萬元,銀獎獎金3萬元,銅獎獎金2萬元。縣人社局對茶王賽金、銀、銅獎獲得者,頒發「茶葉助理工程師」證書;對金、銀獎獲得者,疊加頒發「安溪縣技術能手(茶葉拼配)」證書。

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收官之年,也是脫貧攻堅的收官之年。茶王扶貧義拍則是感德鎮茶王賽的特色活動,也是感德鎮脫貧攻堅、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有益探索。此前,感德鎮已於2019年6月和同年10月進行兩次茶王拍賣,拍賣所得的3.98萬元、5.8萬元資金,分別捐贈給20戶貧困戶。

本次茶王拍賣更為激烈,本次茶王拍賣更為激烈,起拍價3萬元,在多輪競拍之後,拍出了9.8萬(9.8萬/50克)最高價!

所得款項作為扶貧產業發展資金現場發放給20戶貧困戶。

值得一提的是,前國家女排主教練胡進,世界冠軍林莉、鄭益昕在拍賣的茶王上親筆籤名,助力本次茶王義拍活動。

5. 「感德民宿」揭牌儀式。

感德民宿是福建省高速公路第一家類四星級酒店品質試點民宿。民宿的建成,有效盤活高速公路閒置資產,是高速公路多元化經營的全新探索,也是感德鎮茶旅融合的一次成功實踐,為「政府+國企+民企」資源整合、強強聯合探索新模式、新路子。感德民宿藉助獨特的高速出口地域優勢和感德茶文化深厚的人文底蘊,集茶文化休閒、觀光、體驗及高端茶品品鑑購買等為一體。「感德茶館」首期入駐的8家企業整體進駐民宿,是茶鄉風情體驗、休閒的絕佳去處。

6.2020年秋季茶王品鑑會暨漢服文化展示活動。

本次秋季茶王品鑑周活動,目的是為展示感德鐵觀音獨特的品質魅力和文化底蘊,把更多的消費者和愛茶人「請進來」品鑑感德好茶、體驗感德茶文化,進一步提升感德鐵觀音的品牌知名度、美譽度和忠誠度。

本次品鑑周的首場活動,融合漢服文化和安溪高甲戲、南音等閩南特色文化,展現「琴棋書畫詩酒茶」的中國傳統文化魅力。

至此,感德鐵觀音秋季茶王品鑑周活動正式拉開大幕。即日起至12月底,感德鎮政府將聯合知名媒體,「走出去」,到北京、廣州、廈門、泉州等城市,開展「山山對話」、「山河對話」、「山海對話」等多種形式的品鑑活動,讓更多的「鐵粉」能現場品鑑到感德鐵觀音「高香、鮮爽、優雅」的獨特魅力。

背景資料:

感德鎮概況

感德鎮地處安溪縣西北部,是安溪西北重鎮,鎮域面積221.78平方公裡,全縣第三大鄉鎮。全鎮轄22個行政村,人口7萬多人。

1.中國茶葉第一鎮。 是安溪鐵觀音的高端產區、核心產區,茶園面積5.5萬畝,年產茶4800噸。以其「高香、鮮爽、優雅」的特質,受到廣大茶人的認可和熱捧。2010年11月,因茶農收入最高、茶葉交易市場最活躍、茶葉製作工藝最精湛、茶園產值最高等比較優勢,被中國商業企業管理協會命名為「中國茶葉第一鎮」。

2.醫神故裡。 下轄的石門村是海峽兩岸民眾共同信奉的醫神「保生大帝」——吳真人的出生地,位於石門村的第七批福建省文物保護單位「玉湖殿」,是奉祀保生大帝的祖籍殿。

3.交通便利。 距縣城68公裡,東連劍鬥,北鄰永春,南眺長坑、祥華,西毗漳平。莆永高速公路穿境而過,設有槐植服務區和感德收費站,到安溪縣城只需45分鐘。漳泉肖鐵路橫貫全境,設有3個火車站。

4.休閒之鄉。 境內有省級自然保護區——雲中山風景區,省級文物保護單位——龍通土樓,華東第一鐵路橋——尾厝鐵路橋,莆永高速第一高橋——路磁溪大橋,以及茶莊園、茶香人家等景觀,形成品茶香、觀古蹟、探名勝、訪民俗的感德休閒旅遊特色。

感德鎮茶業工作情況

今年來,感德鎮認真貫徹落實中央、省、市「六穩」「六保」及縣委、縣政府決策部署,把茶業作為全鎮經濟社會發展的一號工程,以「四心」「四化」為指引,以「3333」為工作總抓手,以市場訴求為導向,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動力,內提品質,外塑形象,全力推動茶產業固本強基、轉型升級,撬動鄉村振興:

1.實施三大攻堅。 繼續推進全面落實茶園「兩留兩禁」管理模式,打好茶園生態修復、茶樹留高、土壤改良三大攻堅戰。① 強化動員宣傳。 9月25日,組織各村主幹、茶農,轄區內的制茶大戶、茶葉收購大戶等130多人召開感德鎮2020年茶業工作專題會,邀請制茶大師傳授制茶經驗,提高茶農制茶質量,動員廣大群眾全面落實茶園「兩留兩禁」管理模式和堅決抵制「壓制茶」,維護好感德茶產業地域地域品牌美譽度。②強化正向激勵。 4月26日上午,我鎮在「感德茶師傅」技術傳承創新中心舉行落實茶園「兩留兩禁」頒獎儀式,對19名幸運茶農兌現獎勵,其中1名幸運茶農獲得價值10萬元小轎車一輛,其餘18名茶農獲得價值6000元的摩託車一輛。制定出臺《關於扶持茶產業發展六條意見》,今年來,鎮財政撥出50萬元資金扶持琦泰茶莊園、老固茶葉合作社、慶雲茶葉合作社等發展建設,進一步提升感德茶業發展水平,做大做強茶企業、合作社品牌,推動產業向二三產延伸。③強化示範帶動。 要求茶企、合作社、家庭農場的茶園要全面落實「兩留兩禁」措施。要求全鎮22個村全部以村委會名義建設一片100畝以上的「兩留兩禁」示範茶園,並在高山和槐植片區建設2片連片千畝生態茶園示範片。④強化反向約束。縣道兩側及一些重點區域未落實「兩留兩禁」的茶園實行「掛牌督辦」並實施強制間伐。今年來,共掛牌督辦200多塊,涉及22片茶山、茶園1500餘畝。

2.辦好三大活動。 繼續辦好「茶王賽、感德茶師傅大賽和鎮村鬥茶品茗會」三大活動。特別是在5月21日的首個「國際茶日」,舉辦「安溪鐵觀音·健康軟黃金」國際茶日暨感德鐵觀音2020年春季茶王品鑑周系列活動,人民日報、新浪網等主流媒體對此進行了報導、刊載,取得了良好的宣傳效應。

3. 搭建三大 平臺 。 打造感德茶館品牌發展中心、感德茶館APP及感德茶師傅技藝傳承創新中心三大平臺。5月21日,舉行感德茶館企業集體入駐儀式,首批8家企業入駐;感德茶師傅技藝傳承創新中心揭牌,並加掛安溪縣鄉村振興茶業人才培訓基地牌子。感德茶館品牌發展中心投入實質性運營。

4.打造三大高地。 ①茶莊園高地。 建設琦泰茶莊園、沃田源茶莊園,推動一二三產融合發展。②茶葉深加工高地。 建設感德佛羅花茶葉及中草藥精加工項目:總投資1億元,規劃建設深加工生產線12條,主要生產茶粉、茶飲料、茶食品、茶日用品及植物功能飲料等系列產品,產品主要銷往東南亞及歐美等國家地區,成為安溪茶葉深加工龍頭企業。③「網際網路+茶葉」高地。 在槐川村建設東澤智慧生態茶園項目:運用物聯網技術實施茶園生產管理全程可視監控;藉助「網際網路+」進行網上產品預售,以眾籌農業、訂單農業、智慧農業方式進行茶葉生產,推動茶業生產及銷售方式變革。

2020年感德鎮秋茶產銷情況

1.產量 、 質量 、 價格三提升 : 產量同比增長15%。價格同比上漲,高端茶每斤上漲60元左右,中端茶每斤上漲30元左右。毛茶單價單價50元-100元佔50%,單價在100元以上佔20%、200元以上的佔5%,最高價一斤600元。主要原因:一是 天氣好。今年秋茶期間氣候是近十年來最好的,天氣晴朗,非常適合茶葉採摘與製作。二是 狠抓茶山生態建設,大力推行「兩留兩禁」生態茶園管理模式,茶青質量提高。三是 經常性組織制茶大賽和技能培訓,茶農茶葉製作水平提升。

雖然受疫情影響,外地茶商數量有所減少,本地茶商數量大有增多,高端茶出現「爭搶」「一茶難求」現象,中端茶銷售旺盛。

為展現感德茶葉高香、鮮爽、優雅的獨特品質,講好感德茶故事,推動感德茶經濟快速發展,重振中國茶葉第一鎮雄風,在安溪鐵觀音秋茶產出之際,由安溪縣茶業管理委員會作為指導單位,中共安溪縣委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領導小組辦公室、中共安溪縣委人才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安溪縣茶業管理委員會辦公室、安溪縣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安溪縣農業農村局、安溪縣文化體育和旅遊局、安溪縣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安溪縣感德鎮人民政府、泉州高速公路經營開發有限公司聯合主辦,感德茶館品牌發展中心、泉州漢服天下、福建高速感德徵收管理所協辦,2020年感德鐵觀音秋季茶王品鑑會系列活動,於10月21日在感德鎮隆重舉辦。

本次活動邀請到海峽茶業交流協會副會長楊志英、中華全國供銷合作總社杭州茶葉研究院生化技術研究所所長孔俊豪、國家女排總教練胡進、中共安溪縣委常委、組織部部長陳友愛,安溪縣人民政府副縣長林毅敏、福建省高速公路集團有限公司泉州管理公司副經理杜火南、福建農林大學教授郭雅玲、中國茶文化學者劉軍賢等領導、嘉賓出席,本次活動還邀請到了國家女排冠軍隊員林莉、鄭益昕及福建安溪鐵觀音女排等全程參與活動。

活動邀請到了新華網、中國經濟網、福建日報、泉州電視臺等十餘家國內主流媒體全程報導,特別是新浪網對本次活動進行了全程直播。

現場舉行了一系列精彩活動:

1. 第二屆「感德茶師傅」授牌儀式。 「感德茶師傅」大賽旨在倡導匠心精神,全面提升感德鎮茶葉生產加工技術水平,提升感德鐵觀音核心競爭力,為感德鎮茶產業永續發展提供堅實的人才支撐。大賽於2020年3月正式啟動,歷時六個多月,經過茶葉初制、烘焙、品評、理論演講、拼配和茶園管理等多個環節的比拼。最終,黃小兵、吳金枝奪得「感德金牌茶師傅」,吳金養、王福水、翁清貴奪得「感德茶師傅」。

1.

兩位金牌茶師傅將由縣委人才辦同步納入「安溪縣第七層次人才」管理,並由縣人社局授予「茶葉助理工程師」稱號。(首屆「感德茶師傅」大賽於2019年度舉辦,同樣評出2名「金牌茶師傅」、3名「感德茶師傅」。)

2. 「小康路上茶鄉美」——第八 屆「名家看安溪」中國著名作家走進安溪大型採風活動啟動儀式。

第八屆「名家看安溪」中國著名作家走進安溪大型採風活動將於10月26日-10月29日舉辦,屆時將邀請中國作家協會書記處書記邱華棟,《山花》主編李寂蕩,《人民日報》文藝部副主任劉瓊,《光明日報》文學評論版主編王國平,福建省作家協會原主席楊少衡,人民文學獎獲得者汗漫,魯迅文學獎獲得者劉大先,魯迅文學獎提名獲得者耿立、江子,中國人民大學文學院副院長、茅盾文學獎評委楊慶祥,百花洲文藝出版社社長章華榮,百花洲雜誌社總編朱強等著名作家、學者走進安溪開展採風活動。活動旨在借名家之筆展現安溪感德山水之美、鄉村之美、產業之美,品味博大精深的安溪鐵觀音茶文化,充分挖掘安溪縣特別是感德鎮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偉大成就。

3. 「安溪鐵觀音·感德茶館」新入駐企業授牌儀式 。 建設「安溪鐵觀音·感德茶館」,旨在探索「政府背書+區域品牌+個體品牌+線上線下一體」的品牌營銷方式,打造「感德茶館」區域公用品牌,推動茶企資源整合、抱團發展,培育產業轉型升級的先鋒、精銳。同時,打通消費者購買正宗感德鐵觀音的綠色通道,確保消費者能購買到正宗、安全、性價比高的感德鐵觀音。目前,「安溪鐵觀音·感德茶館」已有國家級農業專業合作社慶芸茶業、省級農業專業合作社老固茶業、怡芳茶業和琦泰茶業、溯茗源茶業、甘泉茶廠、天月盛世茶葉專業合作社、禎清香茶業等8家知名茶企首期入駐。為此,感德鎮成立了「感德茶館品牌發展中心」,設計開發APP,開通專屬公眾號和抖音號,並以「感德茶館」整體品牌入駐天貓商城,參加了廣州、北京、上海等大型茶業高端展會。

本次泉州高速公路經營開發有限公司和廈門芃冉星球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入駐「感德茶館」,是安溪鐵觀音品牌擴張的最新探索,進一步實現資源整合、強強聯合,讓「感德茶館」品牌借船出海、借梯登高,實現線下營銷低成本、高速度擴張,進一步提升品牌市場佔有率。

4. 「感德茶館杯」2020年秋季鐵觀音茶王賽頒獎儀式暨茶王拍賣、扶貧活動。

10月20日,感德鎮政府舉辦「感德茶館杯」2020年秋季鐵觀音茶王賽,通過密碼審評、專家評審,產生金獎1名、銀獎2名、銅獎3名、優質獎若干名。金獎獎金8萬元,銀獎獎金3萬元,銅獎獎金2萬元。縣人社局對茶王賽金、銀、銅獎獲得者,頒發「茶葉助理工程師」證書;對金、銀獎獲得者,疊加頒發「安溪縣技術能手(茶葉拼配)」證書。

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收官之年,也是脫貧攻堅的收官之年。茶王扶貧義拍則是感德鎮茶王賽的特色活動,也是感德鎮脫貧攻堅、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有益探索。此前,感德鎮已於2019年6月和同年10月進行兩次茶王拍賣,拍賣所得的3.98萬元、5.8萬元資金,分別捐贈給20戶貧困戶。

本次茶王拍賣更為激烈,本次茶王拍賣更為激烈,起拍價3萬元,在多輪競拍之後,拍出了9.8萬(9.8萬/50克)最高價!

所得款項作為扶貧產業發展資金現場發放給20戶貧困戶。

值得一提的是,前國家女排主教練胡進,世界冠軍林莉、鄭益昕在拍賣的茶王上親筆籤名,助力本次茶王義拍活動。

5. 「感德民宿」揭牌儀式。

感德民宿是福建省高速公路第一家類四星級酒店品質試點民宿。民宿的建成,有效盤活高速公路閒置資產,是高速公路多元化經營的全新探索,也是感德鎮茶旅融合的一次成功實踐,為「政府+國企+民企」資源整合、強強聯合探索新模式、新路子。感德民宿藉助獨特的高速出口地域優勢和感德茶文化深厚的人文底蘊,集茶文化休閒、觀光、體驗及高端茶品品鑑購買等為一體。「感德茶館」首期入駐的8家企業整體進駐民宿,是茶鄉風情體驗、休閒的絕佳去處。

6.2020年秋季茶王品鑑會暨漢服文化展示活動。

本次秋季茶王品鑑周活動,目的是為展示感德鐵觀音獨特的品質魅力和文化底蘊,把更多的消費者和愛茶人「請進來」品鑑感德好茶、體驗感德茶文化,進一步提升感德鐵觀音的品牌知名度、美譽度和忠誠度。

本次品鑑周的首場活動,融合漢服文化和安溪高甲戲、南音等閩南特色文化,展現「琴棋書畫詩酒茶」的中國傳統文化魅力。

至此,感德鐵觀音秋季茶王品鑑周活動正式拉開大幕。即日起至12月底,感德鎮政府將聯合知名媒體,「走出去」,到北京、廣州、廈門、泉州等城市,開展「山山對話」、「山河對話」、「山海對話」等多種形式的品鑑活動,讓更多的「鐵粉」能現場品鑑到感德鐵觀音「高香、鮮爽、優雅」的獨特魅力。

背景資料:

感德鎮概況

感德鎮地處安溪縣西北部,是安溪西北重鎮,鎮域面積221.78平方公裡,全縣第三大鄉鎮。全鎮轄22個行政村,人口7萬多人。

1.中國茶葉第一鎮。 是安溪鐵觀音的高端產區、核心產區,茶園面積5.5萬畝,年產茶4800噸。以其「高香、鮮爽、優雅」的特質,受到廣大茶人的認可和熱捧。2010年11月,因茶農收入最高、茶葉交易市場最活躍、茶葉製作工藝最精湛、茶園產值最高等比較優勢,被中國商業企業管理協會命名為「中國茶葉第一鎮」。

2.醫神故裡。 下轄的石門村是海峽兩岸民眾共同信奉的醫神「保生大帝」——吳真人的出生地,位於石門村的第七批福建省文物保護單位「玉湖殿」,是奉祀保生大帝的祖籍殿。

3.交通便利。 距縣城68公裡,東連劍鬥,北鄰永春,南眺長坑、祥華,西毗漳平。莆永高速公路穿境而過,設有槐植服務區和感德收費站,到安溪縣城只需45分鐘。漳泉肖鐵路橫貫全境,設有3個火車站。

4.休閒之鄉。 境內有省級自然保護區——雲中山風景區,省級文物保護單位——龍通土樓,華東第一鐵路橋——尾厝鐵路橋,莆永高速第一高橋——路磁溪大橋,以及茶莊園、茶香人家等景觀,形成品茶香、觀古蹟、探名勝、訪民俗的感德休閒旅遊特色。

感德鎮茶業工作情況

今年來,感德鎮認真貫徹落實中央、省、市「六穩」「六保」及縣委、縣政府決策部署,把茶業作為全鎮經濟社會發展的一號工程,以「四心」「四化」為指引,以「3333」為工作總抓手,以市場訴求為導向,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動力,內提品質,外塑形象,全力推動茶產業固本強基、轉型升級,撬動鄉村振興:

1.實施三大攻堅。 繼續推進全面落實茶園「兩留兩禁」管理模式,打好茶園生態修復、茶樹留高、土壤改良三大攻堅戰。① 強化動員宣傳。 9月25日,組織各村主幹、茶農,轄區內的制茶大戶、茶葉收購大戶等130多人召開感德鎮2020年茶業工作專題會,邀請制茶大師傳授制茶經驗,提高茶農制茶質量,動員廣大群眾全面落實茶園「兩留兩禁」管理模式和堅決抵制「壓制茶」,維護好感德茶產業地域地域品牌美譽度。②強化正向激勵。 4月26日上午,我鎮在「感德茶師傅」技術傳承創新中心舉行落實茶園「兩留兩禁」頒獎儀式,對19名幸運茶農兌現獎勵,其中1名幸運茶農獲得價值10萬元小轎車一輛,其餘18名茶農獲得價值6000元的摩託車一輛。制定出臺《關於扶持茶產業發展六條意見》,今年來,鎮財政撥出50萬元資金扶持琦泰茶莊園、老固茶葉合作社、慶雲茶葉合作社等發展建設,進一步提升感德茶業發展水平,做大做強茶企業、合作社品牌,推動產業向二三產延伸。③強化示範帶動。 要求茶企、合作社、家庭農場的茶園要全面落實「兩留兩禁」措施。要求全鎮22個村全部以村委會名義建設一片100畝以上的「兩留兩禁」示範茶園,並在高山和槐植片區建設2片連片千畝生態茶園示範片。④強化反向約束。縣道兩側及一些重點區域未落實「兩留兩禁」的茶園實行「掛牌督辦」並實施強制間伐。今年來,共掛牌督辦200多塊,涉及22片茶山、茶園1500餘畝。

2.辦好三大活動。 繼續辦好「茶王賽、感德茶師傅大賽和鎮村鬥茶品茗會」三大活動。特別是在5月21日的首個「國際茶日」,舉辦「安溪鐵觀音·健康軟黃金」國際茶日暨感德鐵觀音2020年春季茶王品鑑周系列活動,人民日報、新浪網等主流媒體對此進行了報導、刊載,取得了良好的宣傳效應。

3. 搭建三大 平臺 。 打造感德茶館品牌發展中心、感德茶館APP及感德茶師傅技藝傳承創新中心三大平臺。5月21日,舉行感德茶館企業集體入駐儀式,首批8家企業入駐;感德茶師傅技藝傳承創新中心揭牌,並加掛安溪縣鄉村振興茶業人才培訓基地牌子。感德茶館品牌發展中心投入實質性運營。

4.打造三大高地。 ①茶莊園高地。 建設琦泰茶莊園、沃田源茶莊園,推動一二三產融合發展。②茶葉深加工高地。 建設感德佛羅花茶葉及中草藥精加工項目:總投資1億元,規劃建設深加工生產線12條,主要生產茶粉、茶飲料、茶食品、茶日用品及植物功能飲料等系列產品,產品主要銷往東南亞及歐美等國家地區,成為安溪茶葉深加工龍頭企業。③「網際網路+茶葉」高地。 在槐川村建設東澤智慧生態茶園項目:運用物聯網技術實施茶園生產管理全程可視監控;藉助「網際網路+」進行網上產品預售,以眾籌農業、訂單農業、智慧農業方式進行茶葉生產,推動茶業生產及銷售方式變革。

2020年感德鎮秋茶產銷情況

1.產量 、 質量 、 價格三提升 : 產量同比增長15%。價格同比上漲,高端茶每斤上漲60元左右,中端茶每斤上漲30元左右。毛茶單價單價50元-100元佔50%,單價在100元以上佔20%、200元以上的佔5%,最高價一斤600元。主要原因:一是 天氣好。今年秋茶期間氣候是近十年來最好的,天氣晴朗,非常適合茶葉採摘與製作。二是 狠抓茶山生態建設,大力推行「兩留兩禁」生態茶園管理模式,茶青質量提高。三是 經常性組織制茶大賽和技能培訓,茶農茶葉製作水平提升。

雖然受疫情影響,外地茶商數量有所減少,本地茶商數量大有增多,高端茶出現「爭搶」「一茶難求」現象,中端茶銷售旺盛。

相關焦點

  • 福建安溪:打造產業扶貧樣板 贏取脫貧攻堅勝利
    地處福建東南部的安溪縣,轄24個鄉鎮、481個村(社區),人口121萬,是綜合實力百強縣、著名僑鄉、世界藤鐵工藝之都。自黨中央作出打贏脫貧攻堅戰決策部署以來,安溪舉全縣之力、攻扶貧之堅,下足繡花功夫,推動脫貧攻堅取得了決定性勝利。
  • 臺灣包種茶「源起」安溪
    部份茶商,將茶葉運往福建福州,進行加工,改制成包種茶,因為獨特的香氣,當時稱為花香茶。  1881年,福建同安茶商認為由臺灣將茶葉運至福建製造運輸成本太高,於是帶著制茶師到臺灣,在臺北產地直接加工,將包種茶的製法傳入臺灣。
  • 拼多多與福建安溪多家龍頭茶企「連姻」,成立「安溪縣茶產業新品牌聯盟」,打造國民普惠好茶
    「福建安溪是我國最重要的茶產區之一,生產的鐵觀音遠近聞名,在整個茶產業發展和茶文化傳播中都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安溪縣副縣長肖印章在「新品牌計劃」大會表示,「安溪茶企與拼多多的合作承載著弘揚茶文化、打造茶品牌的使命,將為中國茶產業跨越升級提供全新路徑。」
  • 安溪鐵觀音成茶市熱點
    安溪鐵觀音的持續熱銷,除了因其香氣、韻味給消費者帶來的舒適度外,還在於它的保健功效。福建農林大學安溪茶學院院長、博士生導師、教授林金科在現場通過實驗數據,為我們揭示了安溪鐵觀音對於衰老相關的神經退行性疾病的預防作用。據介紹,安溪鐵觀音能夠保護神經元、促進神經突生長,可用於預防阿爾茨海默病、帕金森病、肌肉萎縮性側索硬化症等疾病的研究。
  • 「鐵觀音發源地杯」鐵觀音茶王賽暨廣州市安溪鐵觀音茶文化節羊城...
    「鐵觀音發源地杯」鐵觀音茶王賽暨廣州市安溪鐵觀音茶文化節羊城圓滿落幕2019年12月13日,2019年秋季「鐵觀音發源地杯」鐵觀音茶王賽暨廣州市安溪鐵觀音茶文化節在廣州白天鵝賓館隆重舉行,眾多安溪鐵觀音愛好者聞香而來,與安溪縣相關領導、各行業協會嘉賓、安溪茶葉協會會員、茶商、眾多媒體代表匯聚一堂,共品安溪鐵觀音茶韻芳香,共同見證此次大賽的盛況。
  • 人民日報:多措並舉抓扶貧 茶鄉安溪展新貌
    產業扶貧,帶動促進增收「蓄金池」在扶貧開發工作中,安溪因地制宜、精準施策,把產業扶貧作為脫貧攻堅主攻方向,立足當地資源特點、產業基礎和比較優勢,實施產業扶貧,實現貧困村、貧困戶全覆蓋,增強自我發展能力。
  • 一顆手工貢糖敲開了助力「消費扶貧」的大門
    本報訊 近日,福建泉州供電公司收到一封來自南安山夫生態農業專業合作社的感謝信。來信說,山夫合作社受疫情影響,銷售大幅度下降,在企業最困難的時期,泉州供電公司「以買帶幫」的方式,為鄉村脫貧出了一份力,讓山夫合作社增強了信心和動力。信中飽含了對供電公司感激之情。
  • 安溪茶葉史話
    安溪是鐵觀音、本山、黃金桂、毛蟹、佛手等名茶的發源地和主產區,產茶歷史悠久。很多人認為,安溪茶葉最早可追溯至唐代,其實還可以更早。距安溪僅幾十公裡的豐州古鎮蓮花峰石上,發現東晉時期(公元376年)的摩崖石刻「蓮花茶襟」,比陸羽《茶經》記載的要早三百餘年。
  • 第九屆福州安溪鐵觀音文化節成功舉辦 50克茶王拍出13.8萬元
    安溪茶是富民強縣支柱產業「福州的這場活動,是今年秋茶以來安溪縣茶管委計劃在全國舉辦和參與舉辦的27場推廣活動的第26場,我們要共同宣傳好、維護好、發現好安溪鐵觀音,把最好的服務、最優的產品,奉獻給消費者。」與會的安溪縣政協副主席陳春買介紹說,得益於今年秋茶採制期間的良好天氣,安溪茶的品質為近十年來最佳。
  • 「安溪好茶·香飄膠東」2020安溪鐵觀音品鑑會盛大舉辦
    12月17日下午,「安溪好茶·香飄膠東」2020年福建安溪鐵觀音品鑑會在煙臺大成門酒店盛大舉辦。本次活動由福建省安溪縣人民政府指導,安溪縣茶業發展促進會主辦,安溪山東煙威茶業發展促進會、安溪縣西坪鎮人民政府承辦,煙臺市福建商會、安溪縣雲嶺茶業有限公司、三站茶城、中正茶葉市場、大世界茶城、福山茶葉批發市場協辦。
  • 春茶即將上市 安溪茶配套搶先機
    而包裝僅僅只是安溪茶配套產業中的一部分,從中可以看出,安溪茶配套市場的空間有多大。  這幾年,安溪的茶配套市場發生了巨變,不論是數量,還是規模、品質都得到了極大提升。每年,各地的茶商來到安溪,既是為了這裡的名茶安溪鐵觀音,也是為了這裡日趨成熟的茶配套市場。  眼下,春茶即將開始上市,眾多的茶配套企業已經開始搶佔商機。
  • 拼多多「新品牌計劃」深入茶產業帶:首站安溪鐵觀音,將打造國民...
    (張磊 攝)   「福建安溪是我國最重要的茶產區之一,生產的鐵觀音遠近聞名,在整個茶產業發展和茶文化傳播中都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安溪縣副縣長肖印章在「新品牌計劃」大會表示,「安溪茶企與拼多多的合作承載著弘揚茶文化、打造茶品牌的使命,將為中國茶產業跨越升級提供全新路徑。」
  • 【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安溪深度轉型 茶鄉譜寫新篇
    採訪團實地走訪了聚豐工藝品公司、中科生物植物工廠、天電光電、尚卿鄉灶美村(中國淘寶村)、藤雲驛站創客空間(國家級星創天地)、尚卿鄉物流集散中心、福建農林大學安溪茶學院、智造產業園、弘橋智谷(泉州)電商產業園、雲嶺茶莊園等地,感受安溪發展巨變和茶鄉之美。從貧困縣到百強縣一提起福建泉州安溪縣,很多人立刻會聯想起「一古三鄉」來。
  • 歐盟國家青睞福建安溪茶企 三和茶業發力高端定製
    在茶葉高端定製方面,有嚴苛食品標準的歐盟國家為何青睞福建茶企?為有源頭綠意來群山雲霧繚繞,茶園裡是綠意盎然的茶樹。這裡是三和茶業在安溪縣蘆田鎮芹草洋的茶基地,眼前的這片茶園,就是義大利總統府專屬定製的中意建交45周年紀念茶「絲路知音」高山茶園。
  • 福建壽寧鋅橙採摘節助力扶貧公益
    福建壽寧鋅橙採摘節助力扶貧公益 2017-11-25 17:34:來自浙江泰順縣的遊客王先生,25日在福建寧德市壽寧縣對中新網記者如是說。圖為國家「非遺」北路戲表演。 吳蘇梅 攝  當天,「扶貧公益 橙鋅橙意」——第二屆「壽寧鋅橙」採摘旅遊節在壽寧縣芹洋鄉溪源村舉辦,逾千名遊客品鋅橙、嘗特色小吃,觀國家非遺北路戲及舞獅舞蹈,並現場採摘鋅橙,做慈善公益。圖為蒙眼吃鋅橙趣味比賽。
  • 賽烘焙茶技,贏大獎茶機!安溪茶人趕緊了!
    比賽規則是這樣的:1、參賽選手隨機抽取烘箱一臺、茶樣兩份共6斤;2、分批限時烘焙,兩天時間,一天烘焙一份茶樣,選手用抽到的烘箱、在規定時間內根據自己的經驗和對茶葉的判斷進行烘焙,兩份茶樣可用同樣或不同的方法進行烘焙
  • 安溪連續四年百萬元重獎鐵觀音制茶大師
    中國日報福州12月18日電 工夫茶,這三個字在2020年賺足了眼球。以福建和廣東為主要的工夫茶文化受到更多人的關注。12月18日,一場關於福建與廣東兩省工夫茶的深刻對話在福建安溪展開。
  • 「泉安杯」秋季清香型安溪鐵觀音茶王賽頒獎
    安溪縣委書記高向榮(左)為拍得金獎的楊永華先生頒發拍賣證書。由安溪縣人民政府主辦,泉州市泉安企業商會承辦,安溪縣茶業管理委員會辦公室協辦的本次茶王賽,其規模、規格、覆蓋面等多項指標均刷新紀錄,堪稱安溪鐵觀音茶王賽的「奧斯卡」。
  • 福建安溪:線上線下百餘萬網友「雲遊」好茶生長的地方
    安溪鐵觀音是『天、地、人、種』的完美共鳴,清新、時尚、高雅。」6月16日,安溪縣委書記高向榮通過新華社「快看」快手直播平臺,歡迎全國網友前來安溪雲遊大美茶鄉,聽茶人說茶、看非遺技藝,尋名山佳茗、品茶香茶韻。
  • 安溪:靠自己骨頭長肉 撬開貧困絆腳石
    一個心酸的場景足見老百姓的不易——上世紀80年代中期,時任福建省長在安溪調研時,看到許多學生都赤著腳,衣服上打著補丁,其中一個孩子衣服上的補丁竟有23處之多,眼中噙滿了淚水。脫貧之於安溪,眾志成城。在黨中央、省、市大力支持下,經過多輪大規模扶貧,安溪用三十年時間打開山門、脫胎換骨,成功甩掉國家級貧困縣帽子,徹底告別了「拖福建發展後腿」「泉州發展大包袱」的歷史,實現由貧困摘帽到基本小康,再到全國百強縣的三大歷史跨越。然而,截至2015年底,安溪仍有71個建檔立卡貧困村、1.58萬貧困人口,脫貧攻堅任務佔全市三分之一以上。長纓在手,縛住貧困蒼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