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畛河川》裡覓鄉愁

2020-12-16 洛陽城裡事

一向很少讀小說,不是不喜歡,實在是困於視力和時間。拿到河南省洛陽市新安縣本土作家李金河先生的小說《畛河川》時,400多頁的厚度著實讓我望而生懼。但一路翻讀下來,先前的心境漸漸轉化成了感慨和敬意。近年,隨著城鎮化建設進程的推進,諸多原生態的村落已不復存在。瓦房炊煙、雞犬相聞的聲息正漸次成為一代人的記憶。鄉愁,作為鄉村的代言或符號,正成為遊子心頭繞不過去的溝坎。

而《畛河川》,恰是一部鄉愁的載體。小說以本土畛河流域為背景,以河流為引子,從村莊名字起源為切口,以龍灣李家老少幾代人的生活為題材,描述了從民國到改革開放以來近百年間,畛河流域的風土人情以及生活在畛河水畔的普通人的生活生命歷程和喜怒哀樂。其內容涵蓋了時代變遷、民俗風物、生活模式、地域文化、人際關係,以及特定時間段的人生觀、價值觀、愛情觀等。小說通過對畛河人家生存文化的還原和再現,為眼下日益凋零的鄉村和鄉愁提供了一幅可供追憶和觸摸的畫卷。

這樣的小說並不好寫,由於時空跨度大,人物事件瑣碎、分散,既要串聯起來承接有度,又要兼具故事性可讀性,同時,還要具備文學、藝術之美,保留民俗文化之原汁精髓,實在不是一件好差事,稍不小心就易落入俗套。《畛河川》的作者無疑是下了功夫的。小說中,從杆首寨匪到良家女子,從耄耋老者到學齡兒童,從改灘造田、秋收麥種到修渠築壩、建橋修路再到聯產承包、移民搬遷,甚至穿插其間的紅白大事、煉鋼運動等,諸多人物的言語行動,諸多場景的刻畫轉換,在作者的匠心布局下,一切情節都得到了最大限度的妥帖安置。而無處不在的方言俚語、鄉風民俗,更處處傳遞出濃鬱的生活氣息。儘管現時代下,一些陳舊的鄉風民約已隨著鄉村的崩解或支離破碎、或被簡化,但我們讀到的時候,依然會深深觸動。比如《畛河川》中描寫婚喪嫁娶的那些儀式、情節,看似複雜繁瑣,倘若仔細閱讀體味,你會發現,在那些小細節裡,處處隱含著鄉人們美好的祈願和寄託。這些看似陳舊的民俗禮儀,恰恰反映出鄉人們長久以來對於美好生活的願景從來沒有熄滅過,如同文人或歌者通過文字或歌聲表達念想一樣,淳樸的鄉人們,把他們所有對生活的熱切祈願,都融和進了身邊的物事上。婚喪嫁娶,任何一項對鄉人來說,都是馬虎不得的人生大事,那些看似條條款款的細節禮儀,是一代代鄉人智慧的集結和烙印,包裹著鄉人們對美好生活的深切嚮往和濃鬱情懷。《畛河川》的作者無疑是有過深厚鄉村生活經驗和體驗的人,這些情節場景在他筆下似信手拈來,卻處處觸動遊子的軟肋。

《畛河川》描述的是尋常人家尋常人的尋常生活,是北方農村大眾生活的縮影。文本語言質樸平實,情節自然鮮活,尤其諸多方言俚語的巧妙運用,既契合人物身份,又充滿鄉土風味,體現了鄉人特有的智慧和幽默,為文本增色不少。在人物刻畫方面,從逃婚的青年嘉賢到成為有擔當有作為的生產隊長再到土地承包勞動致富,從少年求學的青青到高考落榜教書育人再到成為一校之長,從宗武、宗義到秋桂、玉蓮等,這些生長在傳統農村,淳樸、勤勞、本分的人物形象呼之欲出。人,說到底都是具備兩面性的,早年的鄉村,文明和野蠻在某些時候時常互為轉換,有時候,雞毛蒜皮也會引起一場戰事,而大是大非面前,人們又會一笑泯恩仇,表現出一種大局和擔當。而這樣的情節,往往在鄉人身上表現更為明顯。譬如:王二虎和李嘉賢從狹路相逢到締結親家姻緣,為磨麵先後而對罵打架的鳳蓮和素花,為先人遷墳立碑出力出錢的族人,嘉賢為村學校修建校舍桌椅以及與菊花從被動到和諧的婚姻,青青帶領團支部創辦「青年書屋」以及對摯愛若蘭的適時放手,為支持國家小浪底建設而背井離鄉的村民等,這裡面既有人性的狹隘,更有人性的寬善,以及面對公眾利益的擔當。同樣,告黑狀的喜才,村裡的精神領袖宗明大伯,睿慧通達的秋桂,溫順孝順的杏莉,吃苦耐勞的菊花,活潑矜持的若蘭等,這些人物刻畫,真實自然,形象鮮明,從這些尋常而又具有典型意義的人物身上,我們很容易能夠找到父輩和自身幾代人的影子。這些,都充分展現了作者對於生活素材的深度審視以及挖掘塑造的能力。

文學源於生活,但不是一味複製生活,如何通過經驗和認知有所選擇地提煉,藝術性地還原和展現生活,給人回顧與反思,並從中感受生活滄桑與精彩從而善待生活,是一個寫作者應有的擔當。《畛河川》的作者無疑是清醒的。他沒有選擇博取眼球的「亮點」做噱頭,也沒有選擇晦澀難懂的玄幻來故弄玄虛,而是選擇了家鄉的人和事,這是情懷使然,更是對日益凋零的鄉村與文化生態的一種保護與守護。或許,迎合不了時下新生代的目光和口味,但必定會為歷史留住一抹歲月的印記。從這點來說,《畛河川》不單單是小說,更多了幾分地方史料的意義。或許某一天,原生態的村落會消弭無蹤,但至少,還有文字可追循。

作者:琴心,生於鄉野,長於鄉野,抬首聽風語,俯首煮羹湯。作品見於《奔流》《唐山文學》《洛陽雜文年選》《洛陽散文年選》等。

長篇小說《畛河川》作者李金河簡介:李金河,祖籍河南洛陽新安縣人。民俗攝影學會會員,中華詩詞學會會員,河南詩詞學會會員,洛陽作家協會會員,洛陽詩詞學會常務理事,洛陽市某企業政工幹部。工作之餘,其先後編導拍攝專題宣傳片、風光資料片、微電影200餘部,主要作品有電影劇本《烽火河洛》《北邙殤》、戲曲劇本《黛眉仙緣》《和合塬》、詩詞集《詩路心語》、散文集《文心雕夢》等。《畛河川》是作者又一精品力作。

相關焦點

  • 探訪三畛古村
    三畛古村位於太原市陽曲縣大盂鎮,沿著108國道或著走大運高速到大盂,三畛古村的門樓就矗立在我們的眼前。出洞門,映入眼帘的就是那座古老的戲臺了,站在戲臺上,心中多了一份感慨,人生如戲,這座明代修建的古戲臺不知演繹了多少人間滄海桑田,悲歡離合,古戲臺的對面,就是我們見到的真武廟了,因為廟裡供奉著真武大帝,故名「真武廟」,拾階而上,可能是疫情的緣故,只見廟門緊鎖,推開門縫往裡瞧,只有大殿的輪廓給人一種歲月的滄桑,聽村裡的老人講:殿裡的泥塑已基本毀壞,只有牆壁和梁柱上彩繪獅子和捲雲等為數不多圖案仍清晰可見。
  • 新加坡河川生態園大揭秘
    河川生態園是亞洲首個也是唯一一個以河川為主題的野生動物園,園內擁有超過5,000 個動物棲息。遊覽八大 淡水棲息地,與巨型動物面對面,如巨型水獺、娃娃魚以及湄公河巨鯰。漫步淡水畫廊,在河川動物棲息地展覽中了解獨特的野生動物世界。
  • 河川生態園全面開放
    本報訊(呂倩)12月7日,亞洲首個以河川為主題的野生動物園——河川生態園在新加坡亞馬遜河遊船河景點開放。    新加坡野生動物保育集團主席張齊娥女士說:「亞馬遜河探索遊船的啟程象徵著河川生態園的全面開放,並為訪客提供一個親身體驗亞馬遜河奇妙野生生態的平臺。
  • 臺灣39條主要河川中重度汙染 乾淨河川僅剩6條
    臺灣39條主要河川中重度汙染 乾淨河川僅剩6條 2008年11月12日 11:50 來源:中國新聞網 發表評論   中新網11月12日電 臺灣「河川日
  • 孝昌磨山村美麗鄉村建設探訪:石頭大觀園裡覓鄉愁
    王青華介紹,大石洞裡的石料略呈紅色,是做石磨的好材料。上百年開採,石洞在地下延伸數百米,與地面垂直深度達數十米。上世紀60年代,村民將30臺水車連起來放到洞內抽水抗旱,幾天幾夜抽不幹。  村民樊月東是遠近聞名的石匠,曾因腰椎間盤突出,幹不得重活。去年底,村裡要在春水塘上建座石橋,村支書齊平衡請他出山。
  • 第六屆湖臺鄰裡節開幕 臺灣鄉親德清覓鄉愁
    第六屆湖臺鄰裡節開幕 臺灣鄉親德清覓鄉愁 2018年09月18日 21:35:00來源:中國臺灣網
  • 新加坡 · 河川生態園
    河川生態園(RiverSafari)是亞洲第壹個也是唯壹的以河流為主題的野生動物公園,託管東南亞的最大的大熊貓展出世界上最大的淡水水族館。它不只是壹個收集的野生動物展品,而是將動物的棲息地融合入自然環境---浸泡嘉賓和動物壹樣的風景。它讓人們觀察動物如何在野外生活,與動物建立壹個開放的、正宗的連接,還提供了壹個更傳統的外殼相同的安全好處。
  • 【尋找故道鄉愁】鄉愁滋味 且向楊店古街深巷尋~
    鄉愁是什麼?有人說,鄉愁是一枚郵票,鄉愁是一張船票,而在我們眼裡,鄉愁是用相機定格的,一幅又一幅的圖片,照片從黑白到彩色,變化的是家鄉的美景,不變的是留鄉人的歸屬感與遊子的思鄉情。「隴南兩當發布」微信公眾平臺將在這個深秋,推出系列專欄【尋找故道鄉愁】,我們將用文字和圖片在一點一滴間嵌入歲月的年輪,積累起來化解鄉思愁緒。
  • 九張機,淹不沒的鄉愁
    詞文滿載鄉愁戀,激起歸途萬緒飛。一張機,先尋夢裡老房基。六十餘載韶光逝,流離鄉梓,荒苔殘壁,誰認遠遊兒?二張機,幼年片斷貴而稀。百般寵愛堪稱溺,恩慈懷抱,明珠掌上,牽手不松離。三張機,晴天霹靂響驚雷。崎嶇山徑陪學子,悽風苦雨,飢腸困履,礪我覓真知。五張機,扶犁種地奉家資。窮孩老早脫青稚,揣摩氣象,躬耕春壟,小獲樂如詩。六張機,新安水庫築高堤。幾時發電功勞記,村莊湮處,山巒變島,空有夢相思。七張機,離鄉背井徙江西。綢繆畎畝供衣食,殷勤累作,桑麻揮汗,福地盼長棲。
  • 新加坡河川生態園下月迎客
    據《聯合早報》網站3月26日報導,以淡水野生動物棲息地為主題的河川生態園即將在下月3日(星期三)起對外開放,為公眾展現這些奇特景觀。  這個新的旅遊景點總面積為12公頃,計劃展出300個品種的5000多隻水生或陸地動物。
  • 新加坡河川生態園讓遊客沿蓄水池看動物
    到河川生態園遊覽的訪客可乘船遊覽實裡達上段蓄水池,觀賞蓄水池風光和沿岸的動物。(圖片來自《聯合早報》)     據新加坡《聯合早報》報導,新加坡河川生態園推出新遊覽服務,從明天開始,遊人可乘船遊覽實裡達上段蓄水池,沿途除了觀賞蓄水池的自然風光,也可能看見鄰近動物園的部分動物。    這項遊船服務改良自新加坡動物園的遊船項目。
  • 新加坡河川動物園不為人知的一面 , 水族新知
    新加坡河川動物園,融入文化、故事線去詮釋它被賦予的主題——河川。 河川動物園入口 動物園像是一個以河川為主題串起的萬國博覽會,從密西西比河到剛果河,從尼羅河到恆河,從湄公河到長江……跟新加坡其它三個動物園相比,河川動物園用了大量的文化元素去詮釋各條河川所孕育的文化以及人類與河川極親密的關係
  • 遊記 新加坡動物特輯(三):河川生態園
    說實話用河川生態園單獨寫一輯比較單薄。所以文後會附上一些其他的新加坡見聞和景點推薦。照片分享,文字輔助穿插了一些GIF~河川生態園(River Safari )河川生態園與新加坡動物園比鄰,可以搭乘地鐵NS線再換乘公車前往地圖看上去很大,然而裡面一會兒就可以走完了~當然如果你對魚和河川風景情有獨鍾,這裡應該可以讓你逛很久。
  • 鏡頭裡的古村 故事裡的鄉愁
    老城古街,一條青石路,袒露出歷史的滄桑,兩邊排門上的紅燈籠,陳述著歲月的崢嶸,角落裡的門牌字號,記錄著一段地域的正名,不論是滄桑還是繁華,都流淌在歷史的長河裡。
  • 臺灣的河川祭
    河川的祭祀與捕魚有關,目的也是祈求漁獲物豐收和漁人安全。臺灣原住民大體皆知捕魚,但對河伯的祭儀則不大普遍。曹族在狩獵祭後數日,各氏族的男子都在河邊祭祀河伯,稱為「密敖斯古」。阿美族在收穫祭之後也有集體捕魚,帶有河川祭的意思。住在蘭嶼的雅美人,因捕魚在經濟生活中佔有重要地位,有關捕魚的祭儀不少,有飛魚漁祭、漁組結成祭、漁組招魚祭、小船初漁祭、個人漁中止祭、食飛魚祭、飛魚乾收藏祭、飛魚終食祭等。  魚祭  原住民花蓮大港口阿美人祈神豐漁的祭儀。
  • 新加坡河川生態園 最新推出遊船生態之旅
    以河川為主題的新加坡河川生態園,不僅是亞洲首創第一座以河川為主的野生動物園。
  • 鄉愁難覓,樂山城的老餐廳
    樂山城的鄉愁,在哪裡?在育賢門城牆盤根錯節的古榕上。在迎春碼頭老茶館說書人的敘事中。
  • 街角覓鄉愁! 這家六十年老店,裝滿老閔行人的飲食記憶
    她指了指在店裡忙碌的阿姨,「這個阿姨在店裡做糕團做了幾十年了,她和她丈夫也是在店裡待了幾十年。後來他們的兒子也開始經營起了這家飲食店。」現在的店主姓王,年紀不大,是店裡老一輩經營者的兒子,店主王先生說,「光川飲食店」的前身是「新光飲食店」,1958 年以來,也算是見證了六七十年來閔行江川路的工業發展歷史和時代變遷。
  • 春風十裡 詩鄉柳街邀你往金黃花海寄放鄉愁
    四川在線消息(四川在線記者 張雪嬋)3月12日,「詩意柳街·寄放鄉愁」 2016都江堰柳街花海野炊狂歡節在遍地金黃的柳街現代農業示範區盛大開幕。  尋景覓句 我在詩鄉等你  柳街的花海野炊狂歡節吸引了大批遊客和攝影愛好者,還吸引了不少詩人前來尋句覓詩。
  • 遊記:我們的河川動物園指南
    出了日間動物園,左拐就是河川動物園了。兩個動物園的面積感覺是差不多大,但是河川動物園有一大片水域,被規劃成走廊式的觀賞路徑。玥玥對這些小生物們都很感興趣,不停地問問題,想要滿足好奇心?可以掃一掃展柜上的二維碼,獲取更多相關知識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