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訪三畛古村

2020-08-07 邢佔平
探訪三畛古村

文圖/邢佔平

聽說三畛村是個古村,早想去看一看,只是忙於事務,一直沒有成行,但探訪古村的願望一直揮之不去,於是,在一個周末的上午,我們走進了三畛古村。

三畛古村位於太原市陽曲縣大盂鎮,沿著108國道或著走大運高速到大盂,三畛古村的門樓就矗立在我們的眼前。走進古村,村中的一塊照壁上詳細介紹了古村的來歷,原來,三畛村發源於北宋年間,由明清時代王氏家族建造,其建築規模精細宏大,號稱太原府北門第一文化村,漫步古村,一種滄桑撲面而來,

探訪三畛古村

穿過一個進深約40米的古磚洞門,這也許是我見過的最大的洞門了,只見內壁兩側均勻地分布著點燈的洞孔,洞壁上斑駁的古磚留下了歲月的痕跡,洞門額頭題有「萬代榮昌」的字樣。出洞門,映入眼帘的就是那座古老的戲臺了,站在戲臺上,心中多了一份感慨,人生如戲,這座明代修建的古戲臺不知演繹了多少人間滄海桑田,悲歡離合,古戲臺的對面,就是我們見到的真武廟了,因為廟裡供奉著真武大帝,故名「真武廟」,拾階而上,可能是疫情的緣故,只見廟門緊鎖,推開門縫往裡瞧,只有大殿的輪廓給人一種歲月的滄桑,聽村裡的老人講:殿裡的泥塑已基本毀壞,只有牆壁和梁柱上彩繪獅子和捲雲等為數不多圖案仍清晰可見。

探訪三畛古村
探訪三畛古村

但古村給我的印象已經開始衰敗,大多數年輕人已經離開故土,去尋找他們想要的生活,路邊一處院落已經坍塌,只有幾珠蜀葵仍在堅守著這片故土,但院子裡種的蔬菜卻出奇的茂盛,這也許是吸引遊子歸鄉的一種方式,村子裡的老建築依稀猶存,只是全披上了歲月的痕跡,坐落在村北門的磐石堡更像一位戰士,不管經過多少寒冬酷暑,它依然堅守在這塊土地上,默默地守護著它的子民,只是我們孱弱的國力讓日本人在這塊土地上肆孽了幾十年,摧毀了磐石堡內16座大院和17座大樓,好在一眼古井和軲轆的繩痕見證了三畛古村的久遠。

一條青石鋪就的村路連接著

探訪三畛古村
探訪三畛古村

村裡的巷道,家家戶戶都安上了燃氣管道,但這仍擋不住古村衰落的腳步,曾經,三畛古村是何等的輝煌,自古以人才輩出而聞名,在歷史上曾出現過朝廷親賜半付鑾駕和下馬石的文武官員多名,進士、文武舉人、貢士、生員、秀才更是層出不窮。其建築更是規模宏大、布局合理、風格獨特。但這份輝煌在我眼裡已經不復存在,倒塌的窯洞、雜草叢生的院落、人口稀少的村莊讓人不由的潸然淚下。推開一扇門,一位大嫂不冷不熱地看著我,我連忙解釋我是來看古村的,並沒有其他企圖,這時的大嫂才變得和善一些,並指著她家的房屋說,我們家住的地方,在村裡算是保存的比較好一些的,因為村裡沒有年輕人的緣故,大多數已是人去房空,只有這座窯上樓顯示著當年主人家底的富庶,我漫無目的地在古村裡轉悠著,只是心裡多了一份沉重,如果這些古村最終成為攝影師鏡頭裡的資料的話,那麼古村的歷史將會怎樣的延續?

探訪三畛古村
探訪三畛古村
探訪三畛古村

相關焦點

  • 《畛河川》裡覓鄉愁
    拿到河南省洛陽市新安縣本土作家李金河先生的小說《畛河川》時,400多頁的厚度著實讓我望而生懼。但一路翻讀下來,先前的心境漸漸轉化成了感慨和敬意。近年,隨著城鎮化建設進程的推進,諸多原生態的村落已不復存在。瓦房炊煙、雞犬相聞的聲息正漸次成為一代人的記憶。鄉愁,作為鄉村的代言或符號,正成為遊子心頭繞不過去的溝坎。而《畛河川》,恰是一部鄉愁的載體。
  • 探訪:廣東新會古井鎮慈谿村,感受趙姓皇族古村風韻
    廣東保留著一批美麗神秘古村。下面和大家探訪:廣東新會古井鎮慈谿村。這裡是趙姓皇族村落之一,有著580年歷史。現今如何了呢?(江門古村)宋室親臣趙公祠,宋室皇裔村的代表建築之一。建於清代鹹豐年間,為該村開族宗祠,2014年完成全面維修。江門市文物保護單位。
  • 探訪福建千年古村蘇堤手工線面傳承技藝
    探訪福建千年古村蘇堤手工線面傳承技藝林翠慧 攝 發布時間:2012-04-10 21:02:17 【編輯:楊彥宇】 探訪福建千年古村蘇堤手工線面傳承技藝
  • 探訪千年古村唐模 徽派民宿中的法式理念
    探訪千年古村唐模 徽派民宿中的法式理念 2020-10-17 12:56:57 作者:黃鈺涵 責任編輯:黃鈺涵   中新社黃山10月17日電 題:探訪千年古村唐模
  • 探訪南社明清古村:南天一社,華夏獨珍
    實地探訪,感受古韻按照規劃,隊員花了一個上午的時間,感受、探訪南社古村的古韻魅力。在從售票、驗票再到進入村落的這一系列流程中,售票人員、保安等工作人員作為本地村民,向隊員初步介紹了南社古村的特色古建築以及部分獨特民情民俗。根據工作人員們的介紹,南社古村歷史可追溯至南宋末年。
  • 廣東古村:探訪新興縣簕竹鎮良洞村,新舊和諧共處,大讚
    尋訪廣東古村,記錄那些被遺忘的風景。我們來到位於廣東新興縣簕竹鎮良洞村。良洞村現今保留著許多清朝,民國時期的老房子。這些老房子和一幢幢新式房子和諧共處,共享安居樂業。停好車。我們漫步在良洞村乾淨整齊的村道上。兩邊都是粉刷了牆畫,感覺一種和諧與自然。
  • 探訪東莞鳳崗江屋古村:一座座排屋,一條條小巷,裡面住滿人
    下面和大家探訪東莞鳳崗江屋古村:有碉樓鎮守,裡面是一座座客家排屋,一條條深深的小巷,裡面都住滿了外地務工人員。(東莞古村)用無人機在江屋古村裡拍攝。在高空上看下去,幾座碉樓高高聳立,一座座井然有序的排屋,一條條縱橫交錯的小巷。很有氣勢。(東莞古村)走進村子,四周都是麻石小道,很有古韻。(東莞古村)村子裡,高高聳立的碉樓。
  • 廣東珠海南門古村,一座600年歷史的趙氏皇族古村
    廣東各地保留著一批美麗歷史古村。下面和大家探訪:廣東珠海鬥門區圩鎮南門古村。這裡是宋朝趙氏皇族後裔聚居地,有著600多年歷史。一起走進去探訪。(珠海古村)走進村子,隨處可見老人悠閒地坐著聊天。南門古村,自明永樂元年(公元1403年)建村,村內近九成人口是宋太祖趙匡胤之弟魏王趙匡美的後人。有皇族血統。(珠海古村)順著村道往裡面走去。到處可見縱橫交錯的古巷。只是人跡罕至。承載著昔日輝煌的皇族古村,終究不敵社會變遷。(珠海古村)在雜草叢中的一口古井。(珠海古村)隨處可見的古民居。(珠海古村)村裡一座趙公祠,現今也用作老年人的活動室。
  • 探訪於都千年古村——石溪圳
    說到嶺背鎮的村落,除了遠近聞名的謝屋村,其實還有一座叫做「石溪圳」的千年古村被入選為第四批中國傳統村落名錄。這是當地人描繪的石溪圳古村景象,從詩句中我們可以體會到村子石山環抱,大禾溪、小禾溪兩條古河道在此交匯,村前良田千畝。村子具體位置則位於嶺背鎮往北1.6公裡處,於雩山山脈之下,總面積12萬平方米。至今石溪圳古村還保留有古祠堂、官廳、練舞場和傳統民居等明清古建築20餘處,佔村莊建築總面積的56%。
  • 探訪雲南紅河瀘西城子古村
    城子古村地處兩州(紅河、文山)三縣(瀘西、彌勒、這裡擁有雲南最具特色彝漢結合的的獨特古村落景觀,土掌房規模巨大,歷史悠久,有明代昂土司府遺址城子古村,幾百戶人家依山而居,層疊相連的土掌房民居堪稱雲南民居建築的活化石。
  • 今日11:00,一起探訪嶺南古村
    夏有蔭、秋有果、冬有綠」民風淳樸歷史文化積澱深厚今天我們一起探訪隆慶古村遠離繁華喧囂我們真切地感受到生活的氣息當一切慢下來才能更好地體會時光留下的韻味一起感受古村魅力
  • 深圳-東莞「周末活動」探訪南社古村品江鮮
    探訪南社古村品江鮮周末1天時間,該怎麼玩才能休閒又有趣?請把地圖指向深圳的北面--東莞,藏著一個有著近800年歷史的明清古村落,南社古村,曾獲得過「中國傳統村落」「魅力名村」等稱號!南社古村位於東莞市茶山鎮的南社明清古村,今天我們就來揭開具有「鳳凰」號稱的南社面紗。
  • 談古論今話江西-13 走進篁嶺--探訪徽派藝術
    整個古村,在鮮花綠樹簇擁中如仙境般靜謐靚麗。      古村徽派風格與周圍鮮花綠樹野果小鳥完美融合,在藍天白雲呵護下,如詩如歌,畫面動人。漫步古村,無論從哪個角度怎樣拍攝,都能框進清新自然的美妙情景。
  • 東莞這一座古村變美啦,攝影的勝地,關鍵還免費
    下面和大家探訪:東莞石排鎮塘尾古村。這是廣東一座有800多年歷史,由李氏族人開創的,暗含風水玄機的古村落。現今怎麼樣啦?一起走進去看看。(東莞古村)古村依自然山勢緩坡而建,圍前三口魚塘一大二小,分別代表蟹殼與兩隻蟹鉗,圍面兩口古井代表兩隻蟹眼,喻意一隻巨蟹守護後面的村落和前面的千畝良田。這是塘尾古村風水奧秘。(航拍-塘尾古村)筆者曾多次探訪塘尾古村。現今的古村變美啦!
  • 文明之花映古村——探訪第五屆全國文明村鎮寧都縣東龍村
    12月20日,記者探訪了這座邊遠小村。   村莊整潔秀麗  冬日裡,走進田埠鄉東龍村,只見村容乾淨整潔,偶有片片落葉點綴在水泥路和鵝卵石路上,讓古村更顯恬靜與安逸。  「我們東龍是有名的旅遊景點,打掃好環境迎接客人來。」
  • 美了千百年 探訪隱藏在繁華市井中的膠東古村鎮(圖)
    看慣了車水馬龍和高樓大廈,返璞歸真、歲月靜好的古村、古鎮成為人們心中的一方淨土。心嚮往之,行必能至。接下來,2018青島全域旅遊媒體採風團繼續探訪,帶您一同看看,隱藏在的古老村落有多美。膠東民俗,千年傳說——平度古峴鎮「先有即墨城,後有青島市」的諺語,相信你並不陌生。
  • 探訪平潭海峽公鐵兩用大橋沿線的離島古村——漁限村
    原標題:一橋橫貫離島 古村重煥新機 解讀大練漁限村的秀美風情平潭海峽公鐵兩用大橋的建設不僅讓平潭逐步邁向「高鐵時代」,也讓沿線的離島古村煥發出新的生機,位於海壇島西北部大練島的漁限村就是其中之一。過去,漁限村因交通不便而黯然失色,如今,隨著平潭海峽公鐵兩用大橋從村前橫貫而過,這座古樸的山海漁村正勾勒出一幅「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美好藍圖。
  • 贛州贛縣區白鷺古村,大山深處一腳踏三縣的客家古村,古建築眾多
    贛州位於江西省南部是江西的南大門面積最大的地級市,說到贛州的古村保存最完整歷史古建築最多的那一定是非白鷺古村莫屬了。白鷺古村位於江西省贛州市贛縣區的最北端白鷺鄉境內,可以說是地處非常偏僻的古村落,白鷺距贛州市區約63千米,毗鄰興國和萬安所有有一腳踏三縣之說,全村總面積約1平方千米。
  • 探訪武平亭頭古村 打開一段塵封的歷史
    亭頭是一個從元代走來的閩西古村亭頭有一段烽火連天的土地革命史亭頭是一個充滿傳奇的秀麗小山村
  • 坐著高鐵看中國 探訪合福高鐵沿線的千年古村
    呈坎古村位於安徽省黃山市徽州區,距離合福高鐵黃山北站30分鐘車程,始建於東漢時期,現有古建築遺址100餘處。 秋日呈坎,古村與遠山交相輝映,構成一幅美麗的畫卷。呈坎古村位於安徽省黃山市徽州區,距離合福高鐵黃山北站30分鐘車程,始建於東漢時期,現有古建築遺址100餘處。 秋日呈坎,古村與遠山交相輝映,構成一幅美麗的畫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