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繼承,國民黨陸軍中將。他14歲畢業於江蘇陸軍小學堂第三期,後入陸軍第四中學。1924年5月,陳繼承任黃埔軍校教授部戰術教官,1925年1月,陳繼承任黃埔軍校第三期入伍生總隊第一營營長。抗日戰爭結束後,1945年10月10日陳繼承獲忠勤勳章。後來,他出任第十一戰區第一副司令長官,兼北平前進指揮所主任,在北平主持華北日軍受降。1949年春,他先後隨中華民國政府遷往廣州、重慶,後來遷居香港。
戰爭時期,士兵能夠死在戰場上,為國捐軀,是很光榮的事情。而那些身居高位的將士們,很多沒有死在戰場上,卻死在了暗殺中。暗殺在戰爭時候,是最有效的,打擊敵人士氣的辦法。1971年12月10日,陳繼承病逝於臺北,葬於臺北陽明山麓,其墓碑為蔣介石親筆題寫。黃埔軍校「八大金剛」,書法各成一家。那麼,大家知道這8個人都是誰嗎?現在小編就給大家帶來這8大金剛吧!
這八大金剛就是一般是指:何應欽、陳誠、顧祝同、蔣鼎文、劉峙、張治中、錢大鈞、陳繼承這八個將官。眾所周知,蔣介石是在擔任黃埔軍校校長後,才真正有了自己的親信班底,而後迅速崛起。這八大金剛,也正是從黃埔軍校時就開始追隨蔣介石,成為蔣介石最信任的大將。 參加兩次東徵,東徵後調任黃埔軍校教導團第四團團長。1924年被聘為黃埔軍校中校教官。
北伐戰爭因汀泗橋一戰升任國民革命軍第二十二師師長。1932年,被國民政府任命為洛陽衛戍司令,負責衛戍國民黨中央和國民政府機關事宜。在1932年對鄂豫皖蘇區發動的第四次大規模"圍剿"時,任中路軍第二縱隊指揮官。抗日戰爭結束後,1945年10月10日陳繼承獲忠勤勳章。後來,他出任第十一戰區第一副司令長官,兼北平前進指揮所主任,在北平主持華北日軍受降。
1931年7月,他代理陸軍第一軍軍長,兼河南洛陽衛戍司令部司令官。1932年6月任陸軍第一軍軍長。1932年6月兼任豫鄂皖三省邊區剿匪總司令部(蔣介石任總司令)中路軍(劉峙任總司令)第二縱隊指揮官,指揮中央軍第二師、第三師、第五師、第八十師對鄂豫皖蘇區紅四方面軍展開第四次圍剿。1932年12月,他兼任豫南特別區善後委員會副委員長、豫南清剿區指揮部指揮官、河南省第九區行政督察專員。
1937年4月,陳繼承接替張治中任南京中央陸軍軍官學校(蔣介石任校長)教育長,並曾兼任中央陸軍軍官學校本部教育處處長。抗日戰爭爆發後,陳繼承負責將中央陸軍軍官學校本部遷往中國西南,仍任該校教育長,併兼任成都中央陸軍軍官學校軍官教育隊隊長。在1946年5月,他獲勝利勳章。1946年8月任擴編以後的北平警備總司令部總司令。1946年11月獲美國政府所頒自由勳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