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商專欄:最早醒來開張的杭州四季青特色服裝街店面在凌晨五點半,女店員匆忙化妝、吃早點,迅速準備一天的生意。
接下來的十幾個小時裡,1.6公裡特色街上18個專業市場、8000多商戶12000多店面激活,接待買手超70000人。批發佔比在8成以上,提袋率超過95%,萬商雲集、摩肩接踵。
這裡是中國服裝專業市場TOP3,與廣州十三行、福建石獅服裝市場各擅勝場,是全國專業市場TOP50,每天供應大量網店、各地小市場和門店所需。
一個店就是一個T臺,女裝更是天天訂貨會,她們的人員配置有:銷售、穿版模特、門口小弟、開單、店長,很多門店的面積在9平米左右,大店有數十平米。男裝和童裝要簡單的多,店數和客戶同比更少。
女裝店多有穿版模特,少則一個女生,站在高出地面15釐米以上的圓臺上展示衣服,大中店會有兩三個甚至六七個女孩站在小舞臺上,輔以音箱,她們不停地向意向客戶試穿展示,或者向門口潛在客戶用新品招攬。稍轉個身,甚至原地不動,就直接換另一件衣服,內衣單薄卻毫無猶豫。一天工作12小時,月收入多者萬餘。
租金、人工、出廠成本、物流及其他,每天都是不小的支出,多數店老闆親自上陣,帶領店員不停熱場、銷售及方便時聯絡沒有到場的客戶。
我逛了六個小時、途徑近千店面,只聽到十次招攬。
四季青市場、意法原創女裝、中紡中心、童裝等是29年陸續開發啟用的同在街區的專業市場,最貴的店面已經超過每天每平租金100元,少的也要20元。
製造大國,設計與產品稍遜,不少店門口貼上「同行免進 面斥不雅」字樣,對合作供應商更三緘其口。走廊堆滿衣服和快遞,物流或買手親自推車、背袋匆匆而過。生意越來越不容易做,中紡中心二樓六間店面同時騰空裝修。
中國服裝第一街是29年的傳奇,一個生態發展成影響中國百萬人生意與生計的平臺,鼎盛時期整個市場產生的銷量達到6000億元——是杭州那年GDP的50%。
此間顧客,多是淘寶、線下店鋪店主或買手,女士居多,背著黑色袋子、拉著行李箱,許多穿鮮豔整齊的衣服。只有在這裡,才能看到這麼多風風火火的女生毅然扛起重物。少量的貨,她們直接用車拉走;外地貨多,則委託商場門口的貨運公司。
百貨黃金十年,淘寶興起,購物中心發展,都給市場帶來莫大衝擊,同時又快速發展,其與淘寶服裝賣家更互相成就。從前年開始,老市場搬遷的消息開始流傳,四季青服裝集團董事長祝浩泉無力反駁,這個29年前奠定基礎的風雲人物,明白城市發展的戰略意義。
主播在四季青服裝市場悄然興起,其中四季青電商公司最高直播記錄周銷900萬,在市場內拉出橫幅,誠邀店鋪加入供應鏈,多銷量少庫存。還有更多網絡平臺和直播公司正在成立。這又是一個新行當,需要更好的設施和表現力。
市場門前停滿了板車、貨車,幾十萬幾百萬的私家豪車——賺到錢的攤主不在少數,這裡走出過不少服裝品牌公司和富豪,也經歷了三四個大節點的挑戰,其中祝浩泉、吳文宏等五個大佬實際控制穩定市場,合縱連橫幾十年。
1989年11月,四季青服裝專業市場54萬元起家,不久後此地走出杭派女裝,兼顧配飾、童裝、男裝,成為華東第一服裝市場。1999-2009是百貨黃金十年,杭州的銀泰百貨快速連鎖發展,杭大蒸蒸日上,彼此居然相安無事,足見消費升級、消費分層;近十年商業地產熱潮,其零售佔比有限,影響可控。一些四季青的服裝也在百貨和購物中心普通零售店鋪有一席之地。
2003年淘寶上線,服裝賣家大半來自杭州,其採購多來自四季青,包括淘寶在內的全部線上份額日增,時至2016年,市場的線下銷售與線上售賣比例已至4:6。阿里B2B曾主動合作,奈何一年後解約。
市場租金年複合增長率超過10%,去年開始策略性保持,人工微漲,而電商則遇瓶頸,部分淘寶網店同比持平乃至下降,天貓壯大,拼多多崛起,四季青不斷迭代以應對環境。
批發是價值,零售需要體驗和服務,商業地產是生活方案提供商。從某種程度上說,市場攤位比百貨及購物中心零售店鋪更有活力。
阿里久攻不下,時代滾滾向前,始料未及的是,城市化建設或將在未來三五年後讓市場消失,全部動遷至下沙九堡與外埠海寧,他們都很擔心,其勢必將渙散,被不斷分流。杭州舉行G20會議的時候臨時關停過一陣四季青,因為過於擁擠和忙亂。從那以後,杭州的目標是國際性大城市。
一公裡外就是房價動輒千萬元的錢江新城,那裡有巨大氣派的城市政治經濟文化民生中心的市民中心,體驗式大商場如萬象城、來福士、銀泰百貨慶春店、天虹商場、杭州大廈501。
時代變遷,市場迭代,求於勢而不責於人,生意生生不息。
(作者系聯商高級顧問團成員月小刀,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