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心調解
「非常感謝你們,我真的沒想到現在社區的服務這麼貼心,我每天要照顧女兒,出門一次真的很不方便,現在給我上門辦理,真是解決了我的大難題。」近日,當西固區西柳溝街道古浪路社區工作人員為轄區居民陶林娣上門辦理特別扶助時,她感動不已。
陶林娣是古浪路社區的一位單親母親,因獨生女兒精神二級殘疾需要辦理特別扶助,在其致電社區諮詢時,社區工作人員給她詳細解釋了相關政策,並記下了她的聯繫方式和家庭具體住址。考慮到她的女兒時刻需要照顧,所需手續又較複雜,工作人員就通過簡訊方式告知她需要準備的資料,並約定上門服務的時間。社區工作人員對記者說,有一些居民需要辦事,但由於存在各種困難,不能親自過來,開展這種上門代辦服務,我們也只不過是多跑幾趟腿,而對於有困難的居民來說確實得到了最大的幫助。這種事事群眾為先的工作理念,貼心細緻的服務,是西固區西柳溝街道開展「治轉提」專項行動的一個縮影。
居民遇難事可預約服務
西固區西柳溝街道轄5個社區、2個行政村,是一個村委會與社區居委會並存的混合型街道,轄區企業較多、困難居民較多。針對這種情況,街道以「治轉提」專項行動為契機,全面實施「愛心動車組」服務品牌,針對孤寡老人、未成年人、困難群眾、流動務工人員等不同群體,以改善服務質量為根本,整合各類優勢資源,開展多層次、全方位的「愛心+」系列服務,做到為民服務全覆蓋、精準化、高品質。
愛心義診
西柳溝街道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為了進一步改進幹部作風,更快更好服務轄區居民,街道採取上門服務、難事預約服務、居民互助服務等形式,通過實施愛心代辦、愛心門鈴、愛心義診、愛心義剪、愛心義演、愛心港灣、愛心巡邏、愛心輔導、愛心網上議政廳、愛心調解、愛心助困、愛心家政等便民行動,創造性地為轄區群眾提供個性化、精細化、品質化服務項目,在群眾最盼上贏民心、在群眾最急上見真情、在群眾最怨上改作風、在群眾最需上辦實事。在「治轉提」專項行動開展以來,街道共受理代辦事項120餘件次,全部按時辦結,為轄區居民興辦好事55件,較上年同期相比辦事率提高30%。
開展「3+4」民情大走訪
西柳溝街道黨工委在深入開展「兩學一做」學習教育過程中,結合雙聯幫扶「大走訪回頭看」和即將開始的村(社區)換屆等工作,部署開展了為期30天的「走村不漏戶、戶戶見幹部」民情大走訪活動。
此次大走訪活動以「3+4」為模式,「3」即:街道領導幹部帶頭走訪重點戶、聯扶單位走訪困難戶、機關幹部走訪普通戶。「4」即:結合《西柳溝街道走訪困難群眾「四個一」工作制度》,街道班子成員每月走訪和服務所包抓社區(村)的困難群眾不少於5戶;社區(村)書記、主任每月對轄區內的困難群眾走訪1次;樓院長每周對所管轄樓院內的困難群眾走訪1次;街道幹部每人每月定點走訪1次困難戶。通過「3+4」民情大走訪,實現了「街道幹部全員參與,走訪入戶全面覆蓋」,努力做到「走村不漏戶、戶戶見幹部」,打通聯繫群眾「最後一米」。
愛心巡邏
「三訪三問」知民情
了解民意,疏通情緒,打起背包到群眾最需要的地方去。隨著街道黨工委動員號角的吹響,全街黨員幹部和聯扶單位迅速行動起來,帶齊走訪資料,迅速下到村、社區開展走訪活動。在走訪中,一方面積極踐行「四下」暖民心。首先是放下架子,不講官話、套話,讓群眾在交談過程中沒有壓力,能暢所欲言。其次是記下民情,入戶幹部用民情日記原原本本記下群眾的意見建議,然後進行歸納、梳理和總結。最後是留下聯繫方式,走訪的黨員幹部主動留下聯繫方式,做到人走心不走,對群眾反映的內容做到事事有落實、件件有回音。另一方面,認真落實「三訪三問」知民情。即:訪上訪纏訪戶,問事情原委;訪困難戶,問衣食冷暖;訪小康戶,問致富經驗。同時,有些幹部工作日工作太忙便周末開展走訪,白天要坐班處理日常事務便選擇晚上入戶走訪,切實做到走訪與日常工作兩手抓、兩不誤,走訪隊伍有聲有色,幹部足跡遍布了家家戶戶。
走訪中,柴家臺村村民普遍反映近期村上建築工地較多,一方面夜間施工存在擾民現象,另一方面建築餘物亂堆亂放既影響村容村貌又阻礙交通。針對以上問題,黨員幹部協調施工方儘量減少晚間作業,同時向施工隊大力宣傳農村環境衛生整治的重要性,積極動員他們將建築餘物擺放整齊有序,對部分無主的堆放物及建築垃圾,由村上僱傭車輛統一進行清運,共清運垃圾20噸。
愛心門鈴
情真意切解難題
冬季是張家大坪的農忙時節,而韭黃收割需要點火,這與冬防工作嚴禁點火冒煙的要求發生了衝突。市委號召打贏保衛「蘭州藍」攻堅戰的任務必須完成,但張家大坪農民一年的收成也必須要保障。那麼街道是如何解決這一難題的呢?
該街道黨工委書記張瑞峰告訴記者,張家大坪村將實際情況上報後,街道立刻派幹部深入田間地頭,對韭黃生產傳統的保溫模式進行調研。一直以來,大坪農民都是靠燃燒木柴、雜草、秸稈等來取暖保溫,這種傳統的取暖方式顯然違背了冬防工作的原則。在充分了解情況後,街道積極與村「兩委」班子進行溝通,最終決定採取自主研製韭黃保溫爐,創新採用安全又環保的取暖方法,這樣既符合了冬防的環保要求,又利於韭黃收割。方案一出,街道在張家大坪村召開了冬防工作會議及村民會議,告之廣大村民政府將配發保溫爐,並免費提供引燃煤和蜂窩煤,讓村民明白此方案既可以防止冒煙現象,消除冬防隱患,同時可以避免韭黃受凍,保障農民收益。此外,張家大坪村委會還與村民們籤訂了《2016—2017年度冬防期間杜絕燃燒柴草取暖承諾書》,倡導大家積極配合冬防工作。
記者 董永前 特約記者 李奕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