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李麵包上半年淨利增近四成

2020-12-23 金融界

來源:中國證券報

作者:宋維東

8月19日晚,桃李麵包發布半年報。上半年,公司實現營收27.39億元,同比增長7.08%;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4.18億元,同比增長37.54%;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為5.16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45.12%。

桃李麵包表示,報告期內,公司銷售收入穩步增長促進了生產規模擴大,整體規模效應增強,毛利率水平有所提高;受國家階段性社保減免政策影響,公司成本費用也有所下降。

業績穩定增長

報告期內,公司核心產品桃李品牌的麵包及糕點實現營收27.31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7.22%。醇熟等明星產品繼續獲得穩步增長,華夫糕點、臻軟山型吐司麵包等新產品呈現較高速增長態勢,產品綜合競爭力繼續獲得提升。針對傳統節假日開發的粽子實現主營業務收入781.73萬元,較上年同期減少26.04%。

上半年,桃李麵包進一步加大力度拓展華東、華南等新市場,不斷增加對重點客戶的投入,提升單店質量。同時,在東北、華北等成熟市場繼續加快銷售網絡細化和下移工作,進一步開拓細分消費市場和銷售渠道,挖掘市場潛力,鞏固和擴大市場佔有率。

桃李麵包率先實現復工復產,並迅速將產品配送到客戶終端。由於快速復產並加快戰略布局,產品市場份額隨之提升,公司一季度實現了快速的營收增長和良好效益。

二季度,在產品方面,桃李麵包在充分保障產能的同時加大研發力度,開發新單品,優化產品結構;在物流方面,提高物流運作效率,充分發揮大物流優勢和規模效應,實現產品迅速鋪市;在營銷方面,進一步加大促銷力度,促進銷售額整體提升以抵消部分因疫情變化帶來的單店銷售業績下滑的情況。

值得一提的是,桃李麵包不斷加大研發投入,陸續推出芝士蛋糕、華夫糕點、巧克力丹麥麵包等中保類產品,適應不同渠道、不同消費者的多樣化需求。同時,推出麥香芳芳等產品,進一步豐富產品線,迎合消費升級的市場需求。

形成規模效應

一直以來,桃李麵包採用「中央工廠+批發」模式進行生產和銷售。截至6月30日,桃李麵包已在全國18個區域建立生產基地。該模式下,公司充分發揮規模效應優勢,在麵包的品類細分上聚焦「少而精」,追求單品生產銷售規模。

桃李麵包表示,大規模的生產可降低單位生產成本,直接銷售給商超等終端,大幅降低銷售費用。同時,技術研發人員經驗豐富且隊伍穩定,有助於保證產品質量。

報告期內,公司設計產能6萬噸的瀋陽桃李麵包系列產品生產基地項目、設計產能2.2萬噸的江蘇桃李麵包(句容)生產基地項目、設計產能4.28萬噸的浙江桃李麵包生產基地建設項目、設計產能2.5萬噸的四川桃李麵包烘焙食品生產項目按計劃在建設中。此外,設計產能2.12萬噸的山東桃李麵包烘焙食品生產項目已完工,並於今年2月10日開始投產,2月10日至6月底實際產能為1.06萬噸。

較為完善的營銷網絡也是桃李麵包的重要競爭優勢之一。截至6月30日,桃李麵包已在全國市場建立了26萬多個零售終端。同時,公司與永輝、華潤萬家、家樂福、沃爾瑪、大潤發等大型商超之間建立了穩定合作關係的同時,還與區域性知名連鎖超市紅旗連鎖等建立了良好的合作關係。

相關焦點

  • 桃李麵包淨利潤增長超四成 產能瓶頸有待解決
    來源:號外財經網《號外財經》文 / 楊力8月22日,桃李麵包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桃李麵包)發布了2018年中報。產能瓶頸拖累增速桃李麵包在報告中稱:2018年上半年,公司的主營業務和主要產品未發生重大變化,公司總體經營情況良好,業績實現了穩步增長。公司核心產品桃李品牌的麵包及糕點實現的營業收入215,678.88萬元,較上年同期增加34,799.67萬元,增長了19.24%,其佔公司年度營業收入的比例為99.54%。
  • 桃李麵包深度報告:桃李芬芳,麵包品牌化的全國擴張
    連鎖店模式的85度C與麵包新語的期間費用率達到48%與47%,而「中央工廠+批發」模式的桃李麵包期間費用率不到17%。   此外,連鎖店模式企業的市場主要集中在一二線城市,三四線城市還達不到烘焙連鎖的消費水平,而且消費頻次太低,收入不能覆蓋成本。相較之下,目前「中央工廠+批發」模式的麵包糕點企業盈利能力反而更強。
  • 海天味業上半年實現淨利32.53億元 Q2淨利增近三成
    來源:中國證券報原標題:海天味業上半年實現淨利32.53億元□本報記者 潘宇靜 8月27日,海天味業發布半年報,上半年公司營業收入和淨利潤同比均實現兩位數增長,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淨額同比增長 二季度淨利增近三成半年報顯示,上半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15.95億元,同比增長14.12%;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32.53億元,同比增長18.27%;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淨額為15.70億元,同比增長69.32%。
  • 桃李麵包深度報告:桃李芬芳,麵包品牌化的全國擴張
    連鎖店模式的85度C與麵包新語的期間費用率達到48%與47%,而「中央工廠+批發」模式的桃李麵包期間費用率不到17%。   此外,連鎖店模式企業的市場主要集中在一二線城市,三四線城市還達不到烘焙連鎖的消費水平,而且消費頻次太低,收入不能覆蓋成本。相較之下,目前「中央工廠+批發」模式的麵包糕點企業盈利能力反而更強。
  • 9.9元的桃李麵包遍布全國,桃李麵包的供應鏈是如何運作的?
    一款桃李麵包,保質期只有5到7天。9.9元一袋的價格並不算貴。在每個清晨,許多上班族從一份麵包加牛奶的早餐,開始了元氣滿滿的一天。然而購買這樣的麵包並非難事,在大型商場,便利店,社區商店都隨處可見,問題在於購買這樣的短保質期的麵包,桃李麵包的供應鏈又是如何運作來保持麵包新鮮度的呢?與大多數人在街上看到的連鎖麵包房不同,桃李麵包採用的是「中央工廠+批發」的模式。
  • 桃李麵包漸現「桃李滿天下」 日賺144.5萬元
    桃李麵包日前發布的2018年半年度業績報告顯示,報告期內公司經營業績穩步增長,實現營業收入為 21.67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19.33%,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2.63億元,較上年同期增減長43.54%。按此計算,桃李麵包在今年上半年每天的淨利潤約為144.5萬元。  遼東邊城走出的大品牌  丹東,鴨綠江畔的邊境城市,桃李麵包就發跡於此。
  • 上市公司都在重慶賺錢:桃李麵包半年賺近千萬,紅星美凱龍吸金近3億
    8月27日,桃李麵包(603866)發布2019年半年報,公司2019年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25.58億元,同比增長18.06%;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3.04億元,同比增長15.51%;每股收益0.46元。扣除非經常性損益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淨利潤2.95億元,同比增長 14.07%。
  • 桃李麵包為何取名為「桃李」?
    大家知道桃李麵包為何取名為「桃李」嗎?這一切還得從瀋陽這位60歲的退休老教師下海經商說起。90年代中期,吳志剛剛從學校退休,閒不住的他很快就對大街小巷裡的麵包店產生了興趣。於是他開始進行走訪研究,歷經半年,他也創立了自己的麵包作坊。
  • 桃李麵包一口氣關閉兩家公司,「麵包第一股」還是無法徵服全國人的胃
    事實上,今年上半年,在桃李麵包整體業績雙增長的背景下,多家子公司仍處於虧損狀況。根據半年報數據,桃李麵包37家主要子公司中有17家虧損,主要集中於華南、華中等非「傳統」市場。針對分公司虧損情況以及未來的經營計劃,11月27日,時代財經聯繫桃李麵包方面並發去採訪函,但截至發稿,未獲得回復。
  • 「中央工廠+批發」構築護城河 麵包第一股桃李麵包...
    而資本市場中同樣也是如此,不信你看:在國內市場中,茅臺是白酒行業的大哥大,海天味業是醬油行業的NO.1,格力是空調行業的老大,溫氏股份是養豬行業的龍頭,今天我們要說的是麵包行業,「中國麵包第一股」--桃李麵包在麵包行業中,有這樣一家企業異軍突起,引人矚目--桃李麵包股份有限公司。其在過去2018一年裡收入超過40億人民幣。
  • 桃李麵包嚴重依賴華北市場中報光鮮卻信心不足?實控人家族減持24億!
    被譽為「麵包第一股」的桃李麵包(603866)近日披露了2020年上半年業績。半年報顯示,桃李麵包上半年實現營收27.39億元,同比增長7.08%;實現歸母淨利潤4.18億元,同比增長37.52%。再看其他地區的營收,則顯得十分尷尬,尤其是上海桃李幾乎是連年虧損。數據顯示,2018年上海桃李虧損123.94萬元,2019年虧損擴大至1268.82萬元。而到了今年上半年,在桃李麵包整體業績出現雙增長的背景下,依然虧損440.34萬元。
  • 桃李麵包四思:創新、品控、血拼、套現 吳氏兄弟王冠之戰
    作為市值近400億的桃李麵包創始人,其低調得仿佛空氣一般。沒有媒體採訪,沒有名人圈的富麗堂皇,甚至網上也難搜其照片。但在資本市場,吳志剛乃至吳氏家族又是另面人設,頻頻豪橫的減持動作,顯得強彪高調聚焦桃李麵包,麵包第一股的光環背後,身姿不乏窘態:子公司虧損、業績增速下降、擴張遇阻、競品強勢入局。
  • 「促銷戰」、「打後方」,桃李麵包會是達利的下一個犧牲品嗎?
    01、銷售承壓「近幾個月來,超市內桃李麵包的促銷活動確實增加了不少。一直以來,桃李麵包對臨期產品的促銷活動就很多。但近期這種密集型的促銷活動,還是不多見的。」但美焙辰的促銷,極大地影響到了桃李麵包的銷售情況。於是,桃李麵包也不得不跟著做起了大促銷。美焙辰是達利於2018年10月正式推出的短保麵包產品,共包括五5個系列28款產品。今年上半年,美焙辰陸續在全國範圍內鋪市。其主要的競爭對手,正是桃李麵包。對於美焙辰的「咄咄逼人」,除了被動迎接「促銷之戰」,桃李麵包還出了一項「政策」。
  • 桃李麵包入困局
    上市以來,桃李麵包通過新設成立多家子、孫公司,積極拓展全國市場,但是新設公司基本上處於虧損狀態。其中,長沙桃李麵包有限公司2016年-2018年累計虧損1228.19萬元,於2019年清算註銷。從下圖可以看到,桃李麵包盈利能力出現逐年滑坡,其總資產淨利潤率逐年下降,營業利潤率和銷售淨利率除2018年外,也呈下降狀態。
  • 17家子公司虧損,桃李麵包還是無法取悅南方人的胃
    2020年上半年,公司實現營收27.39億元,同比增長7.08%;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4.18億元,同比增長37.54%;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為5.16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45.12%。從產品上看,核心產品桃李品牌的麵包及糕點實現的營業收入27.31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7.22%,佔公司年度營業收入的比例為99.70%。
  • 今日九新股發行申購:思維列控及桃李麵包質地好
    該公司2012~2014年,營業收入呈持續增長態勢,複合增長率為31.08%,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淨利潤也持續增長;近三年及今年上半年,該公司主營業務毛利率分別為58.47%、58.92%、63.55%、63.89%,保持穩健增長;加權平均淨資產收益率維持在30%左右,這意味著該公司投入的資本帶來的收益較高。
  • 桃李麵包2019年上半年淨利3.04億 奶棒等明星產品繼續獲得穩步增長
    挖貝網8月26日,桃李麵包(603866)近日發布2019年半年度報告,公告顯示,報告期內實現營收25.58億元,同比增長18.06%;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3.04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15.51%;基本每股收益為0.4609元,上年同期為0.399元。
  • 看隱形冠軍桃李麵包如何走向行業巨頭...
    如今,桃李麵包已成為烘焙行業為數不多的上市公司,2018年半年度業績實現營業收入為21.67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19.33%,桃李麵包在今年上半年每天的淨利潤約為144.5萬元。在品牌連鎖店紛繁炫目,高端網紅產品更是時時刺激著消費者的神經,如此高壓下,接地氣的桃李麵包又是如何獨佔鰲頭的呢?
  • 桃李麵包:揉一個400億的麵包,造一個烘焙界的茅臺
    2020年對於桃李麵包來說碩果纍纍,在這半年多的時間裡他們創下了許多裡程碑。在前6個月的時間裡,桃李麵包營收27.39億元,同比增長7.08%;淨利潤為4.18億元,同比增長37.54%。面對疫情衝擊,桃李麵包上半年業績報表巋然不動,成為為數不多受疫情影響正增長的快消品企業。
  • [發行]桃李麵包:桃李麵包首次公開發行股票招股意向書摘要
    [發行]桃李麵包:桃李麵包首次公開發行股票招股意向書摘要 時間:2015年06月25日 10:50:53&nbsp中財網 瀋陽桃李麵包股份有限公司 Shenyang Toly Bread Co年11月註銷 西安桃李 指 西安桃李食品有限公司(原名是西安古德食品有限公司,2010年更名為西安桃李食品有限公司),發行人的全資子公司 內蒙古桃李 指 內蒙古桃李食品有限公司,發行人的全資子公司 青島桃李 指 青島桃李麵包有限公司,發行人的全資子公司 濟南桃李 指 濟南桃李麵包有限公司,發行人的全資子公司 天津桃李 指 天津桃李麵包有限公司,發行人的全資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