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月笙60大壽時,蔣介石送了一塊牌匾,上面的字讓人尷尬

2020-12-11 騰訊網

輕輕一陣風,喚醒沉睡了千年的軀體;輕輕一陣風,拂去歷史神秘的面紗。站在時間的肩膀上,我與歷史對話。

杜月笙原名杜月生,後由章太炎建議,改名鏞,號月笙,江蘇川沙人,是近代上海青幫中的一員。1902年,杜月笙進入時為青幫上海龍頭的黃金榮公館,負責經營法租界的賭場「公興俱樂部」。

1925年7月,杜月笙成立「三鑫公司」,壟斷法租界鴉片提運。1927年4月,杜月笙與黃金榮、張嘯林組織中華共進會。1929年,杜月笙任公董局華董,這是華人在法租界最高的位置。1929年,杜月笙創辦中匯銀行,涉足上海金融業。

1947年8月的一天,在上海市的某地正在舉辦一場聲勢浩大的壽宴。這場壽宴中,不僅有商界的各種名流,也有政界的軍界的重要領導,其中就包括蔣介石的兒子,蔣經國。那麼,誰會有這麼大的面子呢?想來,在當時也只有上海青幫的杜月笙了。

抗日戰爭期間,杜月笙勾結戴笠成立蘇浙別動隊,協助淞滬抗戰的士兵撤退,在蘇南蘇北和日軍打遊擊立下了一些功勞。日本佔領上海之後,杜月笙拒絕賣國,跑到香港向中國士兵捐獻了大量的飛機大炮等物資,立下了一些功勞。

這後不久,杜月笙要做60大壽了,對於這做壽的原因嘛,可能大家都心知肚明吧,為了彰顯自己的存在感唄。在那一天,真是政要雲集啊,既有國府文官長吳鼎昌,又有當時上海市市長吳國楨,警備司令宣鐵吾等人。同時于右任、孫科、居正、宋子文、孔祥熙等百於人還聯名寫了一篇祝壽文送與杜月笙。這種種場面讓人看來震驚啊,震驚的不僅是當政的要人同青幫的關係,還有杜月笙那巨大的影響力啊。

恐怕杜月笙此時心裡早就笑得開出了花。除此之外,蔣介石也派自己的兒子蔣經國來為他祝壽,還給他行子侄禮,這讓他有點受寵若驚啊。

但是揭開蔣送的牌匾,杜月笙一下子驚呆啦。上面寫著:嘉樂宜年。表面上是為他祝壽的,背後就不一定了。他想,這或許是勸他安安生生地渡過晚年,不要再有啥非分之想吧。其他賓客們也看懂了蔣介石的弦外之音,一時間滿堂賓客鴉雀無聲,好尷尬。杜月笙強行打起精神,強顏歡笑接待客人了,裝作沒事發生。

不過,這次做壽的場面既是第一次,也是最後一次。在1949年解放戰爭勝利前,蔣再三徵求杜月笙的意見,讓他隨國民黨去往臺灣,他拒絕了,因為他知道:在蔣介石心目中自己只是一個可有可無的夜壺,用的時候爽快,不用就嫌騷,自己在臺灣免不了寄人籬下。

以此同時,共產黨也私下與他交流,如果願意,他可以留在上海。可是,他都拒絕了,他選擇去往香港,在那裡安度晚年。1951年8月16日一代黑幫頭目在香港病逝,就這樣他的輝煌也從此不再。

相關焦點

  • 杜月笙遺言死後回故鄉入土 為何死後骨灰被人帶到臺灣安葬?
    時人不認識上海市長的很多,沒有聽說「黃金榮」這三個字的卻少之又少。然而,10年過去,風雲突變。一個從鄉下來到上海灘,礙於生計不得不混跡水果攤的的小混混,竟然取代了黃金榮,成為上海灘的頭號老大。此人叫杜月笙。在上海灘三個流氓大亨中,杜月笙最年輕,但他卻最會處事。杜月笙在上海灘結交的圈子極廣。
  • 上海灘三大亨,黃金榮的落寞之日正是杜月笙崛起之時
    實際是黃金榮比杜月笙大二十多歲,讓杜月笙改口稱大哥,還有點不適應。但這裡有個契機,就是杜月笙的正房太太沈月英是黃金榮和林桂生做的媒。長子杜維藩出生時,還被黃林二人認作了乾兒子,這樣一來,他們自然就與杜月笙成為了平輩。
  • 杜月笙罕見舊照,每一張照片背後都是一段江湖風雲
    杜月笙在黑幫的成長速度令人稱奇,黃金榮夫婦將他視為兄弟,林桂生更是忙著給杜月笙找個媳婦。杜月笙成家立業,黃金榮大筆一揮送了他一套房子,這座杜公館和黃公館極近,兩家人像親戚一樣走動,林桂生更是將杜月笙的長子認作乾兒子。
  • 稱霸上海灘的杜月笙,63歲去世時說的七個字,讓人心痛
    ——雅斯貝爾斯(德)文章類型/歷史見聞字數|572,閱讀約2分鐘杜月笙估計是20世紀上半葉上海最具傳奇色彩的大人物。他建立了龐大的青幫集團,在中國近代史上刻下了獨特的印記,至今仍被人津津樂道,"雪中送炭的事我只做,錦上添花的事留給別人",寥寥數語足以展現這位瘦子一生的傳奇。14歲那年,他帶著餘生的簡單包裹,獨自走進繁華的上海。一個十幾歲的孩子想在這裡立足談何容易?
  • 1949年,杜月笙為何拒絕跟蔣介石去臺灣?聽聽他孫子怎麼說!
    在上個世紀二三十年代,上海市已經是遠東第一大城市,當時的上海市是一個移民的城市,是由租界發展而來的,也俗稱舊上海,由於第一塊英租界建立於原上海縣城東門外的荒灘,所以舊上海也叫上海灘,在這裡發生了許多故事,其中最讓人津津稱道的就是上海灘青幫的故事
  • 杜月笙找人算命,算命先生寫了14個字,杜月笙見到竟一病不起而靈驗
    回看20世紀的上海,遠比現在亂,黑幫白道的人全都湧現出來,成為20世紀出名的人物,當時黑幫盛行,尤其是上海灘的青幫,跟斧頭幫這兩個幫派很是著名,而這些人也形成了鼎立的圈子 古有桃園三結義,現有上海灘三大亨,青幫杜月笙,斧頭幫張嘯林,還有黃金榮,三人在20世紀的影響力可不是虛設的,隨著世道的變遷
  • 晚年旅居香港的杜月笙,接到蔣介石一個電話,杜月笙:我生不如死
    杜月笙十分注意結交一些政界人士,同時也很愛惜自己的名聲,經常舉辦一些大型的慈善活動。最讓人津津樂道得就是他善待中華民國總統黎元洪的事情。當時,已經從中華民國總統職務上退休之後的黎元洪選擇了移居上海,可是黎元洪的家中並沒有多餘的錢財。杜月笙知道之後,就安排手下的小弟按時按月負責黎元洪一家的所有花銷。
  • 三合會敲詐杜月笙,杜月笙說了三個字,整個上海灘為之顫慄
    杜月笙是近代上海青幫中的一個重要角色,這個人的一生頗為傳奇,作為一個黑幫老大,他在當時幹過很多犯罪活動,比如販毒;而且他還幫助過蔣介石抓捕共產黨員,後來又積極支持抗日活動,與蔣介石合作共同除掉了不少漢奸。這個人比較複雜,亦正亦邪,總投來說,他的黑的一面更加突出。
  • 1949年,杜月笙寧可去香港,也不敢跟蔣介石去臺灣,這是為何?
    文│小先生在上個世紀二三十年代,上海市已經是遠東第一大城市,當時的上海市是一個移民的城市,是有租界發展而來的,也俗稱舊上海,由於第一塊英租界建立於原上海縣城東門外的荒灘,所以舊上海也叫上海灘,在這裡發生了許多故事,其中最讓人津津稱道的就是上海灘青幫的故事,而作為青幫老大的杜月笙,更是有著無數的傳奇。
  • 杜月笙管他叫爺,黃金榮喊他師傅,蔣介石稱他太爺,「民國教父」青幫...
    張仁奎和杜月笙、黃金榮合照在青幫,相傳其祖師爺在建幫之初特意擬定了輩分,定下二十字,即「清靜道德,文成佛法,仁論智慧,本來自信,元明興禮」,到了清末,這二十個字用完,幫中長者又添了「大通悟學」四字。青幫百餘年開枝散葉,門徒遍布天下。民國年間,時局動蕩,大批幫派人士闖蕩上海,學者唐正常在《上海史》中說:「民國初年,上海灘青幫最高輩分應屬大字輩。
  • 上海灘最牛老大,黃金榮叫他叔,杜月笙稱他爺,蔣介石都尊稱師傅
    在大多數人的印象之中,說起上海灘的幫派人物,第一反應基本上都是黃金榮或者杜月笙,但是在他們的背後,還有以為山東大佬,可能都是大家比較陌生的,不過這個人的來頭可不小,他的徒孫眾多。都說他才是上海灘最牛老大,黃金榮叫他叔,杜月笙稱他爺,連蔣介石都尊稱他為「師傅」。
  • 蔣介石與杜月笙合辦上海選美比賽,原來是為了幫助他們
    我們在上網的時候經常能夠看到不少有關當今選美的吐槽「這到底是選美還是選醜啊」「選美小姐前三名長得個個辣眼睛」「讓人看了簡直是懷疑人生」「模特居然連路人都比不上,這裡頭一定有黑幕」等。小編覺得這一點都不奇怪,選美作為一種商業活動,從來就不是光看長相和才藝,有太多的其它因素會影響到比賽的結果。
  • 臺北寫真:尋訪臺北汐止杜月笙墓(組圖)
    中新社發許曉青 攝  位於臺北縣汐止大尖山麓的上海灘大亨杜月笙墓園入口,原來由蔣介石題「義節秉昭」牌坊因當地小學擴建已被拆除,留下古老的青石界碑「杜墓界」。據記載,杜月笙一九五一年在香港逝世,一九五三年安葬於臺北縣汐止「秀峰國小」後的大尖山。杜月笙夫人、滬上京劇名伶姚谷香之墓也位於「杜墓界」內一側。
  • 杜月笙垂涎三尺的上海市長,老蔣卻給了別人?此人是誰?
    杜月笙早在1920年代初期就認識蔣介石,在反共、抗戰除奸等方面多次幫助老蔣。抗戰勝利後,杜月笙自以為勞苦功高,通過戴笠向蔣轉達想當上海市市長的願望。杜月笙認為憑自己的功勞和與老蔣的交情,即便當不上市長,做個副市長還是不在話下的!作為抗戰有功的杜月笙,雖然已經年近60歲,資歷已在幫會中無人可比,他在返回上海的火車上說「憑著這樣的累累功勞,上海更應該敞開了大門歡迎我!」
  • 臺北寫真:尋訪臺北汐止杜月笙墓(圖)
    位於臺北縣汐止大尖山麓的上海灘大亨杜月笙墓園入口,原來由蔣介石題「義節秉昭」牌坊因當地小學擴建已被拆除,留下古老的青石界碑「杜墓界」。「這附近的人都知道,杜先生的墓就在這山裡」,老人生動地比劃著。  根據指點,花不到五分鐘時間,記者就找到了杜家墓園的出入口。汐止市公所在此立牌,簡短概述杜月笙一生的風雲起伏。  指示牌上寫道:「一九五一年,中元節前夕,杜月笙病逝香港,移櫬臺灣,由太古輪船公司抵基隆,再寄厝臺北『極樂殯儀館』。由陳誠、于右任、王寵惠、許世英、張群等組成『安厝委員會』。」
  • 蔣介石退隱後,剛剛抱得美人歸,杜月笙為什麼就請宋美齡住別墅?
    據有關資料顯示,參加婚禮的賓客有超過1300人還多,另外還有各國駐上海要員,包括美國、英國、德國、法國、比利時、挪威、日本等國的駐滬總領事,美國太平洋艦隊司令布里斯托海軍上將,華北方面軍司令鄧肯少將等人也都前來捧場。12月10日,排除了蔣介石國民黨內部矛盾卻越來越嚴重,出現了大量支持蔣介石出來的聲音。
  • 杜月笙江湖三碗面有多難吃?不速之客登門借錢,看他怎麼做!
    (杜月笙雖然沒有多少文化,但很多觀念很現代,意識很細膩。)再說杜氏情面。這碗面在杜氏江湖三碗面中佔的分量最重,很多人或許聽說過,但未必了解其中的真義。杜月笙曾這麼解釋情面,碰上朋友尷尬時際,天大事也得代頂下來,頂不住那是後文,這當前的情卻不能不講。想在一方天地立定走遠,這碗面很難吃,但不能不吃,且須準定地吃。
  • 杜月笙最驕傲的一張照片,懸掛杜公館,包含了他一生不能原諒的罪
    杜月笙處事風格杜月笙是一個非常低調的人,為人不張揚做事很果斷。在上流社會的人面前,那寧願做一個綠葉去陪襯別人,也不願在這群人面前嶄露頭角。只要讓別人覺得舒服,那他自認為就會缺少一個在背後捅自己刀子的人。很多人評價杜月笙是正人君子,也有人評價杜月笙是一個流氓。更有人稱杜月笙為杜先生。
  • 杜月笙為何不去臺灣?其實是因為一張「紅帖子」,它跟蔣介石有關
    杜月笙此人相信大家都很了解了,「上海皇帝」、「青幫大佬」,種種稱號無一不表現出他當時的身份煊赫。他在上海縱橫馳騁二十餘年,將整個上海灘的地下勢力都牢牢控制在他手中。而根本原因是杜月笙非常會做人,無論是軍界還是政界的的人關係都很好,他懂得怎麼去處理這種關係並藉以己用。
  • 從癟三到梟雄的杜月笙,是黑還是白?
    聽到李志清提起她的婆婆,杜月笙當時就感概,她的婆婆林桂生是杜月笙人生起步時最大的恩人。14年前,這個女人為他搭了梯,做了媒,立了業,現在自己風光了,她卻沉沒在江湖底下了。當天,杜月笙派人去買了兩隻金表,一隻親手送給了李志清,作為答謝媒人的禮物;另一隻他親手去送給了林桂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