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調查顯示,我國正處於城鎮化快速發展時期,城市建築垃圾年產生量已超過20億噸,年增速保持10%以上,總量是生活垃圾產生量的10倍左右,約佔城市固體廢物總量40%以上,建築垃圾已成為我國城市單一品種排放數量最大、最集中的固體垃圾。
如何破解當前國內渣土總量龐大且快速增長、資源化利用率低、運輸及處置環節加劇環境汙染、運輸市場秩序混亂、消納場所尚未進行統籌規劃、資源化利用產業鏈欠缺、監管機制尚未健全等系列問題現狀?
杭州市富陽區建築垃圾的治理經驗,值得業界關注。
建設規劃先行,超優謀劃破解消納場所困境
富陽資源循環利用示範基地是杭州市規劃建設的三大基地之一,符合《杭州市城市總體規劃(2001-2020年)》中「建設循環經濟產業園,形成以東、西、南、北、中分片處置的垃圾處置設施體系」與《杭州市固體廢棄物綜合處理規劃》中「形成東西為主,多點處置的總體空間布局」的要求,有助於解決富陽區乃至杭州市各類固廢終端處置難題,是推進杭州市可持續發展的必要保障。
基地配套政策支撐完善。基地已經完成規劃編制、政策處理、用地指標落實、項目的開工建設等前期規劃工作,部分重點項目已開工建設,並且為後續基地發展預留了充足發展空間,為謀劃建設城市和產業廢棄物資源化利用項目提供有力保障。
基地項目空間布局完善、基礎設施協同優化程度高。生活垃圾焚燒發電、飛灰綜合利用、爐渣綜合利用、再生資源分揀處置中心等多個項目均已在基地內落地,且充分考慮了產業園內項目空間布局的優化整合,實現了公共基礎設施的集中共享,廢棄物收運系統的整合、監管體系的高效運行,大大推動渣土資源化處置的處置水平,為高質量簡稱資源循環利用示範基地提供了重要保障。
處理固體廢棄物處理種類多樣、覆蓋面廣。富陽區循環利用基地擬處理廢棄物不少於4類且來源不限於本地,包括生活垃圾、餐廚垃圾、一般工業固體廢物、等多種不限於本地的廢棄物,提升各類固體廢棄物的的協同處置水平。
治理主體多元化,推動政府職能轉變
富陽資源循環利用基地推動多元化建設運營,探索「政府+企業+社會+居民」多元運營模式,強化政府主導作用、鼓勵企業參與運營、加強社會協作互補、發揮群眾主體作用。
發揮市場功能。基地引進多元參與主體,鼓勵社會資本與政府進行合作,推動資源再生項目市場化。採取特許經營、承包經營、租賃經營等方式,引入專業化投資主體和運營服務企業。完善特許經營制度,推動政府與社會資本合作(PPP)模式,通過政府購買服務的方式,將廢棄物資源化與無害化處置項目推向市場,進行市場化運作。
強化政府主導作用,政府負責對購買的資源化再生服務進行監管、考核,根據服務數量和質量向其支付費用;在社會資本合作項目中,在減輕財政壓力的同時,實現政事分開、管幹分離,引導政府職能轉型升級。
充分發揮民眾力量實現第三方監督。基地各類垃圾處置項目周邊設置有顯示屏,並通過網絡平臺及時發布項目企業、運營狀況,完善投訴處理機制,建立舉報投訴受理平臺,鼓勵群眾對固體廢棄物產生、收集、運輸、處置違法活動進行投訴和舉報,實現有力監督。
處理技術水平領先,提高廢棄物資源化利用率
富陽資源循環利用基地引入並且培育了一大批產業規模大、技術裝備新、經濟效益好的再生資源利用的龍頭骨幹企業;推動基地高新技術企業與高效科研單位加強技術合作,加大新技術、新工藝、新設備的推廣使用。
高科技企業入駐,廢棄物處理技術領先、精細化程度高。基地內杭州富倫生態科技有限公司擁有國內領先的「紙塑分離」、「鋁塑分離」等專利技術;垃圾焚燒採用PPP模式,與光大環保能源共同出資建設,可達到領域最高排放標準、實現無廢水排放等。
建立渣土分類回收利用機制,利用渣沙分離技術,實現渣土分類、分揀、破碎及篩分,探索表層土再利用、混合土製磚等利用方式;採用杭州山亞南方水泥公司的水泥生產線,實現固體廢棄物的無害化、減量化和資源化處理。
延伸廢棄物循環利用產業鏈,推動資源化利用規模效應
富陽區促進各類廢棄物回收及資源化利用產業鏈延伸及耦合,充分發揮惠眾環保、有涯環保、富倫生態等龍頭企業的示範帶動作用,開展供應鏈管理,通過兼併重組等市場化模式,形成再生資源等典型廢棄物上建回收網絡、中連轉運分揀網絡、下接資源化利用的產業鏈,拓寬企業發展空間,穩定和保障廢棄物資源化產品供應。
通過積極引導企業通過兼併重組或連鎖經營等方式,強強合作,優勢互補,培育基地龍頭骨幹企業,提升企業現代化水平。
構建網際網路監管平臺,推動監管機制智能化
運用數位化手段,建立健全垃圾分類信息監管平臺。實現垃圾處置全過程監管。對固體廢棄物的分類、收運、處置和資源化利用進行全過程監管,運用資料庫傳感技術進行智能稱重和進場在線計量,對清運車輛進行實施監控,配置GPS裝置,實現對廢棄物收集、運輸和處置的全過程動態監管,實現「一張網」監管。
通過「大系統、大平臺、大數據」固體廢棄物監管平臺,實現監管工作與雲計算、大數據、「網際網路+」的融合發展,實現監管機制常態化、長效化和高效性。
建立環境信用監管制度,強化信用激勵效能
富陽資源循環利用基地創新推行信用激勵和懲戒制度,強化信用激勵效能。基地在加強企業資源循環利用方面的信用信息歸集、共享的同時,強化了信用管理應用水平。通過酌情發布「黑名單」,建立環保守信激勵、失信懲戒機制,在環保行政許可、環保科技項目立項等多方面對信用良好企業予以優先支持、失信主體予以約束和懲戒;同時完善環境信用多部門聯動機制,促進環保部門以外的財政、銀行、工商部門的溝通協調,實現金融支持、公共採購等多方面的激勵與懲戒。
推動環保信用無形資產化,發揮守信激勵機制的正向作用,肯定企業主體的守信行為進而動態增減社會主體的信用度,有效杜絕企業違法行為。
(中國日報浙江記者站)
來源:中國日報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