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古早味道 探舌尖記憶 | 謝老家食堂:還原上虞老底子的味道

2020-12-26 浙江在線

2020-08-10 17:36 |浙江新聞客戶端 上虞區融媒體中心 ​記者 沈嘉玲 陳婷

  千百年來,食物隨著人們的腳步不停遷徙、不停流變,可無論腳步走多遠,只有故鄉的味道任時光荏苒、歲月變換,依舊熟悉而頑固,常被世人以「古早」來形容。在城市的快速發展中,那些經時光沉澱下來的味道,往往記錄著城市最本土的記憶和情誼。在城西就有這樣一家店,用老底子的上虞味道烙刻著上虞人心中最深沉的記憶,它就是謝老家食堂。

  再開新店,打造屬於上虞人的餐飲

  下午4時,陽光正好,沿著復興東路前行,路旁出現一幢高樓,這是城西的雙語大廈,謝老家食堂便坐落在大廈一樓。門口印著一個大大的「謝」字,一下子抓住來往路人的視線。簡約的中式風格,別有一番風味,推門而入,又是另一番光景。店內的設計以紅棕色為主調,質感典雅別致,配合悉心營造的燈光效果,盡顯別具匠心的古雅。

  一側的明檔上擺滿各式菜餚,琳琅滿目,色香味俱全,讓人不禁食指大動。再走進,開放式的大灶臺上,一鍋鍋砂鍋燉菜「咕嚕咕嚕」冒著熱氣,肉香、醬香、菜香隨著熱氣蒸騰瀰漫,讓人覺得仿佛步入美食的仙境之中。

  「這是謝老家食堂在上虞的第三家店,今年6月開業。」謝老家食堂合伙人之一的馬培中介紹,作為上虞本土快餐品牌,謝老家食堂一直致力於提升自身發展水平,打破食客對傳統快餐的刻板印象。「因此,每一家店從裝修風格到菜品樣式都會根據店鋪周邊目標消費群體的差異而進行改變。」馬培中告訴記者,謝老家食堂雙語大廈店相較其他兩家店,整體感覺更顯年輕和簡約。

  堅守本味,讓兒時回憶在舌尖暢遊

  有一種味道,是時間衝不淡,記憶抹不去,距離拉不遠的。一個人即使走遍了大江南北的風風雨雨,吃遍了酸甜苦辣,最後渴望的一定是自己家鄉的味道。作為土生土長的上虞快餐品牌,謝老家食堂一直堅守上虞本味,探尋「古早」味道,讓兒時的回憶在舌尖暢遊。

  老上虞味道從早餐便已經開始。謝老家食堂的早餐時間從早上5時開始,為了能讓食客吃到最新鮮的食品,工作人員凌晨兩三點便開始忙碌起來。提起上虞人的早餐,豆漿、油條、小籠包必不可少。碗中放入醬油、榨菜粒、紫菜、蝦米,倒上一勺現磨的豆漿,鹹香四溢,再配上一根金黃的油條,鬆脆適度,嚼勁十足,或是一碟熱氣騰騰的生煎包,輕咬一口,肉香、油香、蔥香、芝麻香……在口中久久不散。

  等到了午市或夜市,點上一盤油亮誘人的紹興名菜——黴乾菜燒肉,肥而不膩,吃上一口,鹹鮮適口,滿嘴留香。或者來上一盤由莧菜梗、南瓜、白豆腐組成的蒸三臭,清香軟酥,鮮美入味,配上一大碗白米飯,讓人不禁大呼落胃。

  家鄉的味道陪伴著一代又一代人的成長,也送走了一個個在外打拼的遊子,它更像是一根繩子,仿佛順著它,人們回到了故鄉。謝老家食堂裡的菜餚沒有花樣的擺盤,沒有花哨的套路,但就是這份簡單和純粹,卻能讓每一位為生活而辛苦拼搏的上虞人吃上一口地道的上虞味道,感受那份如家般的溫暖。


  注重創新,烹製符合年輕口味的菜餚

  餐飲店的菜品創新是一家店經營的重要策略,更是其持續發展的動力。菜品只有在繼承中創新,在創新中提高,才能跟上潮流,更好地為食客服務。

  下午5時不到,陸續有食客走進謝老家廚房,無一例外的是,他們都會在酸菜魚區域駐足留意。只見一名燒菜師傅正將切得可以透光的魚肉放入漏勺中,然後浸入濃湯中不停搖晃。約30秒,等待魚肉出鍋,一盆酸辣可口的酸菜魚便製作完成了。「這是我們新店開創的全新烹製方式,將部分菜品的製作過程搬到食客面前,讓他們吃得更加安心、放心。」馬培中介紹。

  此外,謝老家食堂雙語大廈店還新增了鐵板燒系列。鐵板師傅根據食客點單情況,直接在明檔前現場製作。只經過簡單醃製的食材在滾燙的鐵板上吱吱作響,讓食客在味覺和視覺上都得到享受。「這是根據年輕人獵奇、追求新意的特點特意開創的。」馬培中告訴記者,「目前,我們推出了鐵板小黃魚、鐵板牛排、鐵板韭菜雞蛋等較為常見的菜餚,接下來將根據食客需求,推出更多菜品。」


1597052203000

相關焦點

  • 尋古早味道 探舌尖記憶
    在城西就有這樣一家店,用老底子的上虞味道烙刻著上虞人心中最深沉的記憶,它就是謝老家食堂。再開新店,打造屬於上虞人的餐飲下午4時,陽光正好,沿著復興東路前行,路旁出現一幢高樓,這是城西的雙語大廈,謝老家食堂便坐落在大廈一樓。門口印著一個大大的「謝」字,一下子抓住來往路人的視線。
  • 母親節還原「媽媽的味道」
    媽媽包的蒲菜餃子她最愛吃,昨天她學著包了一次,作為禮物送給媽媽——大二女生展廚藝母親節還原「媽媽的味道」昨天母親節,大二「00後」女生成語,一大早就趕到江陰小湖的菜市場,挑選一種當季特有的食材蒲菜!之所以用這種不常見且難買的食材做餃子餡,因為它是女孩記憶裡最鮮香、溫馨的媽媽的味道。成語在包蒲菜餃子「作為吃貨,這種鮮嫩的食材,我媽每年都要狂追,而我又是吃著她包的餃子長大的,所以蒲菜餃子是我最愛的主食之一了。母親節嘛,就不勞她動手啦。」成語樂呵呵地說。
  • 這家MUJI風的早餐店錯過了100次,是屬於諸暨老底子的味道!
    潮人說屬於諸暨的老底子!>在下城區杭州老底子小館雲集的新華路上,這家叫做「早城故食」的早餐店格外顯眼,40m的小店被裝修成了清新簡明的MUJI風。杭州本地的老饕也前來一探究竟,只為這口傳統正宗的「老味道」~執著的手藝人
  • 傳承的味道,三十年寧波老底子牛肉麵
    「32年老店,只做老底子寧波牛肉麵」鄞州區邱隘菜場有家開了三十二年的無名牛肉麵館,一頭扎進細窄擁擠的巷子裡,循著香味,就能找到這家小店。九月,讓我們從一碗牛肉麵開始。提起老底子寧波味,牛肉麵總是一個繞不開的話題。純白透亮的湯底,勁道可口的麵條粉絲,厚實軟糯的牛排牛骨,組成了一碗平凡卻不平淡的牛肉麵。老闆熱情地介紹,自家的牛肉麵從不打廣告,也能吸引風味人間總導演陳曉卿這樣的美食老饕前來打卡。「隨便點!每碗都好吃!」老闆一邊用帶著口音的寧普回答,一邊麻利的舀湯。
  • 本幫菜縈繞於舌尖的味道,只有懂經的老底子上海人才知其中深意
    上海老底子每天呈送精彩文章一組打開塵封的記憶,尋覓往昔的歲月敘上海老底子事 憶上海老底子人訴上海老底子情本幫菜的濃油赤醬,並不入八大菜系之列,然而它卻奠定了上海這座城市的味覺之本。
  • 傅建良:堅守「河上傅氏」老底子味道
    河上鎮的個體工商戶傅建良的家庭作坊設在河上西山邊的偉民村裡,他做這個糕點已有數十年歷史,他說他的糕點時間放不長,因為是按照老底子的做法,不添加防腐劑,做出來的味道,就是他奶奶老早時候說的老味道。
  • 老底子的杭州究竟是什麼味道?
    在影像展的準備過程中,我們一直在尋找有關杭州的味道。而這個味道,在快拍小友「溢齒留香」的《老底子的杭州味道(春夏秋冬杭幫菜)》這本書裡,找到了。「溢齒留香」是地道杭州人,2006年開始,她堅持每天發布自己做菜的文章,之後,又開始用攝影,記錄她嘗到的菜和親手製作的菜。
  • 本地人才知道的老店,尋覓老底子杭幫菜的味道
    比起濃墨重彩的川菜來說杭幫菜顯得清淡很多恰似江南煙雨朦朧更勝在一番悠然意趣其實杭州的大街小巷裡坐落著很多老底子杭幫菜今天去的這家九甲裡·老杭州味道便是其中之一店鋪:九甲裡·老杭州味道交通:地鐵一號線定安路站下D口出步行八百米左右菜系:浙菜/杭幫菜環境:店鋪是河坊街道路邊的臨街商鋪
  • 老底子的味道,就在這寧波弄堂裡
    寧波必吃榜探店|老寧波弄堂菜館·本地口味本地人推薦的餐館肯定錯不了,聽朋友說位子還不好訂。寧波人靠海,食海鮮,以鮮為食定是好味道。再加上傳統菜的韻味,值得來探一探。★———————★實用信息★-——————★🥢餐廳名稱:老寧波弄堂菜館·天源巷餐廳地址:寧波天源巷37-41#營業時間:11:00:14:00/17:00-21:00️停車攻略:門口有少量停車位(◐‿◑)餐廳環境名為弄堂菜,還真是在弄堂裡的店。古樸的民風布置,也更有老寧波的風範。一樓點餐檯,可以看菜點菜。豐富的菜品,很有滿足感。‍
  • 藏在角落裡的上虞老味道,你都吃過嗎?|上虞|蔣元平|沈德記|宣立勇|...
    城市跟人一樣,也有記憶在老上虞人的記憶裡一定都有一條狹長的街巷深藏著一段溫情歲月穿梭在上虞大大小小的巷裡總有一些老店勾起記憶中熟悉的味道在唇齒間蔓延開來老縣城裡的老味道上虞一帶的傳統茶食,分為酥皮類、糖皮類
  • 寧波老底子美食,每一口都是時間的味道
    時間慢慢流逝,城市發展速度越來越快,一幢幢高樓大廈的立起,隨著日新月異的寧波,很多傳統的味道都逐漸離我們遠去,今天新鮮君就帶大家來找一找寧波老底子的味道.      兒時常在家裡聽到外面有「哆哆咚,咚咚咚」有規律的敲打聲,我就知道是「兌糖擔」來了。然後就會馬上跑出去叫住賣糖人,畢竟稍微一慢,賣糖人可能就走過了。
  • 老底子寧波人都知道的味道,這碗面結面,好吃的忘不掉!
    老底子寧波人都知道的味道,這碗面結面,好吃的忘不掉!要說寧波有哪些特色小吃,很大一部分的人反應一定是寧波湯圓和寧波年糕。不過寧波小吃可不單單只是這些哦!比如:米饅頭、冰鎮木蓮、水晶油包,青麻餈等等都是寧波非常有特色的小吃。
  • 藏在角落裡的上虞老味道,你都吃過嗎?|沈天明|上虞|蔣元平|沈德記|...
    城市跟人一樣,也有記憶在老上虞人的記憶裡一定都有一條狹長的街巷深藏著一段溫情歲月穿梭在上虞大大小小的巷裡總有一些老店勾起記憶中熟悉的味道在唇齒間蔓延開來老縣城裡的老味道上虞一帶的傳統茶食,分為酥皮類、糖皮類
  • 【舌尖上的蕭山】蕭山那些「老底子」味道的飯店,勾起你小時候的回憶了嗎?
    年齡越來越大,是不是開始懷念那種老底子的味道,像醬排骨、蝦油雞、醃肉……這些土菜都是小時候最愛吃的。電話:(0571)82101777, (0571)83897788大灶頭也算是蕭山比較久的土菜館,很多蕭山人都推薦那裡的土家菜很正宗。這家店開了也有些年頭了。男生好像特別喜歡去這家店吃飯,說是有童年的味道,點的最多的就是紅燒豬蹄、土雞煲和麻球。
  • 舌尖上的老味道找回記憶中的年味兒
    晨報訊「這大粉皮,就是我小時候吃的味道。」2020年1月13日,70歲的張大媽在星海會展中心2020大連春節年貨商品博覽會上,由衷地說。一大早,她就和老伴來這裡買年貨,前幾天買回家的嘗了嘗味道,發現就是小時候記憶中的味道。
  • 藏在角落裡的上虞老味道,你都吃過嗎?
    沈仁德的父親年輕時是上海老飯店——天香樓的一名大廚,烤鴨技藝頗為嫻熟,深得食客喜愛,他自小耳濡目染,對於烤鴨有了天然的親近。於是,沈仁德在當時老百官的鬧市區解放街一帶,蔣家弄裡尋找了一間小店面,支起了爐子,開啟沈德記烤鴨店三十餘年的上虞歷程。
  • 《舌尖3》裡的寧波湯圓竟然長「角」?老底子味道勾起你的食慾
    近日,風靡全國成功勾起無數吃貨食慾的《舌尖上的中國》又回來了!雖然說第三季在豆瓣的評分不高,但還是有很高的收視率的!2018年2月25日晚播出的《舌尖上的中國3》的第七集《時節》出現了寧波特產之一:湯圓。
  • 老底子的味道(五)
    它們是桐廬的「網紅」食物,也沒什麼特別時髦的材料調味,但人們都說老底子的味兒最迷人。的確,人間有味是清歡,在這些個平凡中的美味中,透露著老底子的桐廬味道。椒鹽炒制、奶油炒制、老鍋炒制;椒鹽手剝、奶油手剝;水煮烤制……越來越多元化的品種滿足了大眾消費日益刁鑽的口味需求。鍾先生還是最愛奶油味的手剝山核桃,原因很簡單——剝起來不麻煩。在製作過程中經過前期的處理,每顆山核桃都非常好剝,剝出的果實又大又完整。據悉,山核桃果實為優良的乾果和木本油料,果仁香脆可口營養價值極高,是糕點佐料。
  • 油豆腐燒肉是寧波人老底子傳統菜,小時候記憶裡的味道,百吃不厭
    周末去我爸媽家看望他們,這是自春節以來第一次上門去看他們,因為各個小區都封閉,來回走動不方便,再說打電話過去,我媽老說一切能夠自理,買菜啥的都很方便,我幾次提出要送點菜去都被拒絕了。這幾天復工復產,各方面的情況都好轉了很多,周末就去看望一下老人。
  • 做一隻醬鴨原來有這麼多講究,看現代工藝如何還原老底子的味道
    這和以前我媽媽在家裡做醬鴨時的味道一模一樣。」一走進廠區,一股醬油香氣就撲鼻而來,也瞬間勾起了童女士兒時的記憶。上周五,2020 年(第七屆)「中國透明工廠」評選活動參訪團走進杭州大康醃臘食品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新大康」)。走進新大康的生產車間,大家詳細參觀了從解凍、醃製、風乾到晾曬的生產全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