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解咖啡烘焙程度|深度烘焙咖啡、中度烘焙咖啡、淺度烘焙咖啡

2020-12-17 咖啡評論

現在很多咖啡店在跟顧客介紹不同咖啡豆的風味時,也會科普一些咖啡知識,其中有很多人關心的烘焙程度,深度烘焙與中度烘焙到底有什麼區別,今天前街咖啡就來解析這個問題。

為什麼要烘焙咖啡豆?咖啡櫻桃在經過各式各樣的處理法之後,就相當於脫去了層層外衣,形成我們所知的咖啡生豆,生豆還得再經過高溫的烘烤,也就是我們所說的烘焙,激發出它的香氣和各種酸甜苦味,最後才能到達我們手中。

激發咖啡生豆各種成分的產生,其實就是發生了一系列的化學反應。由於這些化學反應,香味、酸味、甘甜和苦味相繼產生,每種成分的佔比不同,直接導致最後咖啡豆成品時風味的不同。烘焙過程中所產生的化學反應主要有梅納反應和焦糖化反應。

【梅納反應】

梅納反應是影響咖啡豆的風味和顏色的關鍵。在150-200℃的溫度下,羰基(來自糖類)和氨基(來自胺基酸和蛋白質)發生反應形成風味化合物。由梅納反應形成的數百種風味化合物,匯集成咖啡豆的獨特風味。

【焦糖化反應】

從170-200°C開始,咖啡豆中的糖類物質開始發生焦糖化反應,糖類物質發生脫水與降解,也發生褐變反應,使咖啡豆顏色變深並釋放出芳香和酸性化合物。

可以看出,咖啡豆香氣的形成和顏色的轉變都離不開梅納反應和焦糖化反應。影響一杯咖啡味道的因素中,生豆佔60%,烘焙佔30%,萃取佔10%,所以說烘焙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了。

前街咖啡烘焙現場

咖啡烘焙程度在70-90年代,那時咖啡文化是以商業咖啡豆為主,商業咖啡豆多少會含有羅布斯塔品種,在風味呈現上也多少會有瑕疵,為了降低這個瑕疵感,普遍採用深度烘焙的方式,如果用淺度烘焙或者中度烘焙,就很容易喝出咖啡裡的瑕疵風味。

但現在的咖啡文化已經往精品咖啡這個方向走,也就是我們常說的第三波咖啡文化,會更加提倡口感乾淨、酸質甜度明顯的風味。這種風味上的趨向化,也就導致了現在淺度烘焙的流行。

美國精品咖啡協會SCA制定出一套烘焙標準。總共有八個等級的烘焙程度,極淺烘焙、淺烘焙、淺中烘焙、中烘焙、中深烘焙、深烘焙、重烘焙、極度深烘焙。

市面上常見的是三種烘焙程度:淺度烘焙、中度烘焙、深度烘焙。

淺度烘焙:有豐富的水果調性,帶有酸甜的花果酸香氣息,能感受到較強的酸質。

中度烘焙:有堅果調性,主要是焦糖、可可、麥芽的氣息。

深度烘焙:帶有一點巧克力的苦韻,酸味較低,焦糖香濃,有辛香料、木質、炭燒味。

前街咖啡深烘、中烘、淺烘對比

淺度烘焙說到淺度烘焙的咖啡豆,第一印象就是衣索比亞的耶加雪菲,淺烘的耶加雪菲,能夠很明顯的突出其水果調性。

【以前街咖啡 耶加雪菲孔加咖啡豆為例】

前街咖啡耶加雪菲孔加咖啡豆

【前街咖啡衝煮建議】

前街咖啡衝煮

【前街咖啡衝煮手法】

分段式萃取

用30克水進行悶蒸30秒,小水流繞圈注水至125克時進行分段,水位下降即將露出粉床時繼續注水至225克停止注水,等水位下降即將露出粉床時移走濾杯,(悶蒸開始計時)萃取時間為2'00"。

【風味描述】

莓果、奶油、蜂蜜、柑橘、果汁般的口感、酸質明亮。

中度烘焙中度烘焙的咖啡豆,是為了既保留它的一些酸甜感,還調出它的堅果風味。在衝煮過程中,會使用比淺度烘焙粗點的研磨度,水溫也會適當調低。

一般而言,烘焙程度越高,咖啡豆質地會越疏鬆(在烘焙過程不斷釋放物質),也會更吸水,為了避免焦苦澀等雜味被萃取出來,衝煮的時候,相應會調粗咖啡豆研磨度和水溫。

【以前街咖啡 巴西皇后莊園咖啡豆為例】

前街咖啡巴西皇后莊園咖啡豆

【前街咖啡衝煮建議】

*選擇Kono濾杯的原因:Kono濾杯的肋骨不多且位於低端,濾紙緊貼在濾杯上,可以限制氣流使水與咖啡粉的接觸時間增長,讓咖啡粉得到充分的萃取,提升醇厚口感。

前街咖啡Kono濾杯展示

【前街咖啡衝煮手法】

分段式萃取

用30克水進行悶蒸30秒,小水流繞圈注水至125克時進行分段,水位下降即將露出粉床時繼續注水至225克停止注水,等水位下降即將露出粉床時移走濾杯,(悶蒸開始計時)萃取時間為2'00"。

前街咖啡衝煮

【風味描述】

口味中帶有明顯的甜味,附有淡淡的檸檬香氣,含有濃鬱的堅果風味,後段表現有明顯的黑巧克力味,整體感受比較圓潤。

深度烘焙深度烘焙的咖啡豆,就是為了凸顯它的濃鬱巧克力風味。在衝煮過程中,也一樣會使用比淺度烘焙粗點的研磨度,水溫也會適當調低。

【以前街咖啡 印尼黃金曼特寧咖啡豆為例】

前街咖啡黃金曼特寧咖啡豆

【前街咖啡衝煮建議】

*選擇Kono濾杯的原因:Kono濾杯的肋骨不多且位於低端,濾紙緊貼在濾杯上,可以限制氣流使水與咖啡粉的接觸時間增長,讓咖啡粉得到充分的萃取,提升醇厚口感。

【前街咖啡衝煮手法】

分段式萃取

用30克水悶蒸30秒,注水至125克時進行分段,水位下降即將露出粉床時繼續注水至225克停止注水,等水位下降即將露出粉床時移走濾杯,(悶蒸開始計時)萃取時間為2'00"。

前街咖啡衝煮

【風味描述】

層次多變,醇厚乾淨,平衡感高,有強烈木質芬芳,濃鬱麥芽和焦糖香氣,帶有水果氣息,尾韻持久。

相關焦點

  • 咖啡烘焙:咖啡豆烘焙程度區別 深度烘焙咖啡與淺度烘焙咖啡推薦
    通過梅納反應和焦糖化反應,大家可以知道咖啡烘焙產生的反應會怎麼影響一杯咖啡的風味了吧,之前有聽別人說影響一杯咖啡的因素中,其實咖啡生豆佔70%烘焙度20%,衝煮佔10%。其中一支豆子的烘焙程度就已經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這支豆子的風味展現方向,烘焙可簡單分成三個程度:淺度烘焙、中度烘焙以及中深/深度烘焙。
  • 生豆烘焙顏色詳解|淺度烘焙、中度烘焙、深度烘焙咖啡豆風味區別
    很多咖啡店在跟顧客介紹不同咖啡豆的風味時,也會科普一些咖啡知識,其中最最讓人想了解的,莫過於烘焙程度,不同的烘焙程度有什麼區別呢~【為什麼咖啡豆要烘焙?】【咖啡烘焙程度】美國精品咖啡協會SCA制定出一套烘焙標準。總共有八個等級的烘焙程度,極淺烘焙、淺烘焙、淺中烘焙、中烘焙、中深烘焙、深烘焙、重烘焙、極度深烘焙。而我們市面上常見的烘焙程度有淺度烘焙,中度烘焙,重度烘焙。
  • 咖啡烘焙程度哪個好?咖啡豆烘焙程度口感與風味詳解
    影響一支豆子風味的因素有品種、種植條件、處理法以及烘焙程度等等,其中一支豆子的烘焙程度就已經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這支豆子的風味展現方向,烘焙可簡單分成三個程度:淺度烘焙、中度烘焙以及中深/深度烘焙。
  • 咖啡烘焙:建議烘焙咖啡和輕烘焙咖啡的烘焙程度不同
    通過梅納反應和焦糖化反應,可以知道咖啡烘焙過程中產生的反應如何影響一杯咖啡的風味,之前聽別人說影響一杯咖啡的因素,其實生咖啡豆佔烘焙度的70%,烘焙度的20%,而釀造的10%。其中一種豆的烘烤程度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豆方向的風味表現,烘烤可分為三個層次:淺烘焙,中度烘焙和中深度/深度烘焙。
  • 咖啡烘焙度與口感的關係 什麼咖啡口感 咖啡body指的是什麼
    一般而言,總烘焙時間越久,最後留下的酸味就越少,相反地,苦味則隨著越長時間的烘焙而越強,越深焙的咖啡會越苦,這影響著咖啡的口感從青澀慢慢變到順滑再到醇厚。市面上常見的烘焙程度分為淺度烘焙,中度烘焙,深度烘焙。
  • 星巴克的咖啡故事:咖啡的烘焙
    咖啡的濃香同樣不是與生俱來的。從厚厚的咖啡果殼剝出的咖啡豆,還需經過重重磨鍊,才能最終以沁香宜人的姿態出現在我們的面前。  星級咖啡師常說,烘焙咖啡是一件讓人激動的事情!因為在烘焙之前,這些咖啡原豆長的就像一顆顆小小卵石。從咖啡的種植者們利用自然方法或水洗方法,對這些咖啡豆進行初步處理開始,咖啡豆的精彩生命旅程就此開始了!
  • 中度與深度烘焙的咖啡豆,不僅僅只是顏色不同
    咖啡豆是需要使用烘焙機在高溫下烘焙成熟後才能使用的。在烘焙的過程中,會針對咖啡豆的特性與最終用途進行不同程度的烘焙。咖啡烘焙度可以分為三種,依次為:淺度烘焙、中度烘焙、與深度烘焙(也稱高度烘焙)。淺度烘焙常用於咖啡豆的樣品測試以及微批次咖啡豆烘焙,常見的咖啡豆以中度烘焙與深度烘焙為主。中度烘焙與深度烘焙的區別1.烘焙時間不同這是烘焙度之間最根本的區別:烘焙時間的不同。
  • 烘焙咖啡豆時間與溫度|耶加雪菲咖啡豆烘焙要求 咖啡烘焙入豆溫度
    耶加雪菲咖啡有著迷人的果酸、明亮活潑的柑橘酸調,飽滿莓果和熱帶水果風味而受人喜愛,為了更好的表現耶加雪菲咖啡這個風味,前街咖啡一直都是用淺度烘焙來烘焙耶加雪菲咖啡豆。雖說市面上常見的耶加雪菲咖啡豆均是採用淺度烘焙的手法,但前街咖啡就想試試,更深程度的烘焙,耶加雪菲咖啡豆能呈現出怎麼樣的風味。
  • 關於咖啡烘焙丨出油美學與淺焙美學
    如果你心情抑鬱不知為何、戀人失約而孤單一人、夢想著當大作家卻走投無路,抑或因長途跋涉而磨破鞋子……那麼,坐下來喝一杯咖啡吧,無論是清冷的早晨還是閒暇的午後,這都會是你的不二選擇。那什麼烘焙程度的咖啡豆最適合你呢?
  • 咖啡烘培度有什麼區別?中淺烘焙與深度烘培咖啡怎麼衝 曼特寧
    淺度烘焙/ Cinnamon Roast又稱「肉桂烘焙」下豆時間:一爆開始至密集風味:豆表呈肉桂色,此時的青草味已除,酸質強烈、略帶香氣,常用來衝泡美式咖啡。中度烘焙/ Medium Roast又稱「微中烘焙」下豆時間:一爆密集至結束間風味:豆表呈慄子色,口感清淡、偏酸帶苦、香氣適中,保留咖啡豆原始風味中度微深烘焙
  • 烘焙度與烘焙方式之於咖啡味道的影響
    單純的談烘焙程度對咖啡味道的影響是不嚴謹的,因為不同的烘焙速度也會產生截然不同的風味表現。但為了比較直觀,我還是決定將這兩個維度分開單獨進行闡述。:Light(輕度烘焙)、Cinnamon(肉桂烘焙)、Medium(微中烘焙) 中烘焙:High(中度烘焙)、City(中深烘焙) 深烘焙:Full City(深度烘焙)、French(法式烘焙)、Italian(意式烘焙)
  • 咖啡豆烘焙 | 咖啡烘焙記錄全程詳解!
    味道特點:酸度明顯,味道比較乾淨單純,但是味道的豐富性不夠而且缺乏深度,而且深度烘焙容易產生刺激性味道。2.直火式顧名思義,直火式就是用火焰直接對咖啡豆加熱。演變至今,直火的「火」除了一般的火焰(包括瓦斯爐火與炭火)之外,還包括紅外線與電熱管。
  • 做好一杯咖啡,選對咖啡豆的烘焙度已成功一半!
    啡言覺得這些都只是引導消費者去買單的措辭,但作為對咖啡有一定了解的精明消費者,首先要注重的應該是咖啡豆的烘焙程度。   淺度烘焙會讓酸味變強,深度烘焙會讓苦味變強,這是最簡單也是最重要的基本法則。倘若你是對甘苦味情有獨鐘的咖啡愛好者,應該首選中深烘焙的咖啡豆,而不是被「擁有馥鬱花香」等措辭引導選擇了淺度烘焙的咖啡豆。
  • 圖文詳解咖啡果加工過程,風味特點及烘焙變化
    烘焙程度   從烘焙程度來看,烘焙程度越深苦味越濃;烘焙程度越淺,酸味就越濃。選擇何種烘焙程度,要看咖啡豆本身的特性,對於本身苦味較強和酸味較淡的咖啡豆,一般都是選用中度較淺的烘焙程度。   1、淺度烘焙(Light)   最輕度的煎培、無香味及濃度可言,豆還未熟,有生豆的青味,不適合研磨飲用。一般用作試驗。
  • 【星巴克咖啡課堂】咖啡豆的烘焙
    烘焙的過程是使咖啡豆散發出無窮魅力的神奇之旅。通常來講,烘焙程度大致分為淺(LIGHT)、中(MEDIUM)、深(DARK)和極深(VERYDARK)烘焙。經過處理的咖啡原豆要放在一個旋轉式大圓桶裡進行烘焙。
  • roast咖啡烘焙雜誌 | 烘焙 |如何烘焙不同產區的咖啡
    Narino的咖啡以及來自衣索比亞Sidamo的咖啡,你是否應該使用相同的烘焙曲線來?咖啡生產國的氣候,土壤類型,種植海拔等微氣候條件各不相同,進而各國所產的咖啡也有所區別。在烘焙過程中不同的咖啡豆對熱能的反應狀態不一樣,烘焙師在烘焙過程中要突出咖啡豆的某些特點,以上原因表明在烘焙咖啡時不同的咖啡豆需要不同的烘焙方式。本文簡單介紹一些烘焙過程中需要考慮的與咖啡產地有關的因素。咖啡豆種植海拔是咖啡烘焙中重要的注意事項之一。海拔與咖啡豆的密度有關。
  • 星巴克黃金烘焙咖啡全新上市
    同時,全新包裝的星巴克咖啡系列產品將在星巴克全國各門店上市,以幫助顧客根據烘焙類型便捷地挑選最適合自己口味的咖啡:星巴克黃金烘焙咖啡,星巴克中度烘焙咖啡,及星巴克深度烘焙咖啡。一直以來,星巴克都以其深度烘焙咖啡產品聞名,此次推出的星巴克黃金烘焙咖啡,風味柔和,口感和酸度恰到好處,將可滿足偏愛淡雅口味的咖啡愛好者的需求。
  • 意式濃縮咖啡咖啡因 新鮮咖啡豆的烘焙程度會影響咖啡因含量嗎?
    烘焙程度會影響這咖啡豆的咖啡因含量嗎?前街在翻閱資料的時候又看到10幾年前已經有咖啡從業者採用同一品種豆子進行了5—25分鐘不同程度的烘焙,包括:極淺度(JQ);淺度(Q);淺中度(QZ);中度(Z);中深度(ZS);深度(S);極深度(JS);法式重度(FZ)。
  • 咖啡烘焙需要的指南
    咖啡烘焙指南烘焙是一個加熱過程,它使咖啡變成我們知道和喜愛的芬芳的黑褐色咖啡豆。 為什麼要烤?烘焙既是一門藝術,也是一門科學要成為專家級烘焙者,需要多年的培訓,使其能夠「讀取」咖啡豆並以瞬間的時間做出決策。完美烘焙的咖啡和一批破損的咖啡之間的差異可能只需幾秒鐘。
  • 為什麼要烘焙咖啡豆
    一般用在檢驗上,很少用來品嘗)、淺烘焙(一般的烘焙度,外觀上呈現肉桂色,臭青味已除,香味尚可,酸度強,為美式咖啡常採用的一種烘焙程度)、微中烘焙(中度的烘焙火候和淺烘焙同屬美式的,除了酸味外,苦味亦出現了,口感不錯。香度、酸度、醇度適中,常用於混合咖啡的烘焙)。中烘焙(屬於中度微深烘焙,較微中烘焙度稍強,表面已出現少許濃茶色,苦味亦變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