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玉孔洞的加工工藝(二)

2020-12-25 玉痴王紅旗

b.鑿或是先鑿後鑽方式加工:在玉器表面需要加工孔的部位,先以硬物敲擊,使其變薄之後,再以桯鑽鑽透。

石鉞孔加工,先鑿後鑽示意圖。

石犁

良渚文化石犁,先鑿後鑽的打孔方式。

這種加工方式,主要出現在文化期以前,往往在比較容易操作的材料上加工,否則很容易因為敲擊而損壞。現實收藏中比較鮮見。

小結:

這種方式的鑑定,只要從包漿以及此部位發生的入土特徵同工藝之間的先後、相互關係入手即可。

c.先磨後鑽:在需要打孔的部位,先採用磨製的方式使其變薄,再以鑽頭鑽過。

圖1

圖2

先磨後鑽的示意圖

小結:

先磨後鑽,從包漿、入土特徵和加工工藝之間關係入手鑑定。

d.管鑽加工:顧名思義,是以管狀工具加工孔洞。比如玉璧「好」的部分,玉鉞上的穿孔,玉琮的大孔等。

齊家文化玉璧,孔壁的放大圖,這是管鑽留下的痕跡特點。

圖1

圖2

仰韶文化玉鉞的打孔方式,可以明顯地看出是管鑽所為。

齊家文化,管鑽加工玉琮的大孔留下的玉芯。

管鑽未完成的出土品

小結:

管鑽加工痕跡的鑑定,除了看包漿之外,只要掌握了管鑽使用時的特點,就能很容易地找出痕跡的規律。不管是手握的還是安裝在砣機上,原理都是一樣的。

由於往復運動用力的不均,管鑽的垂直性不會很穩固,所加工出來的孔洞會有以下規律:

(1)孔洞皆非正圓;

(2)孔洞的上口和底口不在一個同心圓上;

(3)孔壁的傾斜度不同;

(4)旋痕寬窄、深淺、疏密不一,不閉合。

其次,就是理清入土特徵和加工工藝的關係了。

但是,引起大家注意的是,針對真品旋紋的特點,現在造假也日新月異,就是將鋼絲球的鋼絲繞在降速的電機鑽頭上,在孔內進行二次加工,將孔內規則的旋紋破壞掉。然後再放進串桶磨掉其他加工痕跡,使其光亮。這種方法主要用於仿製文化期的玉珠、玉管之類。

將鋼絲繞在鑽頭上,對孔洞二次加工,使旋紋變得不規則。

小型拋光設備,裡面以石子、沙子、水為介質,將需要打磨的小件玉器放進去上下翻滾,起到拋光的作用。

下期繼續講解古玉孔洞的加工工藝

相關焦點

  • 古玉學步(199):古工拉絲無玄妙 仿古工藝步步高
    拉絲工藝幾乎伴隨著整個玉文化始終,拉絲痕跡的識別是鏤雕工藝辨識之關鍵。雖然之前曾經有過涉及(參見《古玉學步(121):古玉作工有特徵再識典型拉絲痕》),仍似猶不足。拉絲工藝現代仿工有哪些特點?真古到代拉絲工與新仿拉絲工之間的區別何在?試作簡要分析。
  • 砼樓板、穿牆套管孔洞預留預埋工藝質量管控
    1、現澆板上立管孔洞、穿牆套管預留和防水套管預埋工序流程:預留孔洞用木盒、PVC管以及剛性防水套管的加工製作→孔洞定位→木盒及套管的固定→澆砼前坐標的覆核→澆砼後洞口清理→洞口安全防護。2、孔洞預留工藝質量要求:預留預埋套管的位置和標高由安裝班組按照施工固化圖的坐標、標高進行控制,洞口預留位置根據圖紙審核的結果,繪出管道布置圖。在混凝土樓板、牆體澆筑前,設置套管留洞,並固定結實防止移位。
  • 古玉玩味(33):秋山黃葉意境美
    國家博物館藏品多是標本級精品,時代的風格、工藝的特徵等都一覽無餘,瀏覽其間美不勝收。所謂「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懂作詩也會吟」,賞玉也一樣,經常欣賞、薰陶國館級精品,自然領會其中奧妙。俏色用得非常自然巧妙:鹿、柞樹葉、靈芝紋用金黃色玉皮表示,樹幹、山石紋用玉的白色部分映襯,呈現出美麗的秋山景色。
  • 古玉工痕之一:凡有人工之處都應有解玉砂磨痕
    工痕是鑑別古玉真假的重要依據。古玉工痕種類比較多,比如砣痕、拉絲痕、接刀痕、開料痕、管鑽痕、桯鑽痕、對鑽痕、象鼻穿等,與工痕相應是不同年代琢玉工具和工藝的區別。在古玉收藏熱方興未艾的今天,仿製古玉工痕也並非完全做不到,所以考察古玉工痕不能就工痕而談工痕,而應將工痕與老化特徵、仿製成本、成品價位等因素綜合起來考慮。在各種工痕中,解玉砂磨痕是一種比較特別的工痕,理由如下。其一,解玉砂治玉工藝持續時間很長。
  • 古玉學步(10):解玉砂痕一點通(上)
    古砣工痕第一要義是「砂痕」,幸在好玉人中並非全都「葉公」,有人專門做了雕玉痕跡對比實驗《大揭秘——實驗驗證仿製古玉工痕》(注),這個我信真,所以也學一次拿來主義。首先感謝源作者(未知「天宇樓33」是原創還是轉載)的勞動成果,讓我們在古砣工砂痕方面有據可尋,接下來拿來實驗成果——我們來做一個雕刻痕跡實驗首先,準備一塊玉料,用筆畫出兩個圖形。一個用古代工藝雕琢出來,一個用現代電動工具雕琢出來。
  • 古玉打磨解玉砂微觀痕跡特徵
    無論是文化期的磋磨工藝還是砣機產生後的打磨工藝,解玉砂打磨是古玉拋光的不二法門。雖然已經知道古工解玉砂打磨痕跡特徵主要是:長短不一、凌亂無章、深淺不一(參見《古玉學步(181):切磋琢磨不離砂、細察打磨砂文化》)。
  • 古玉學步(181):切磋琢磨不離砂 細察打磨砂文化(上)
    華夏古玉文明的「黑科技」秘訣是解玉砂的發現和使用(參見《古玉學步(10):解玉砂痕一點通》、《古玉學步(38):解密古工「黑科技」 軟索一線竟解玉》),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從開料、成形、雕琢、打磨的每一道工序都離不開解玉砂。
  • 「光氣」 是古玉的魂魄
    湖北省博物館籌建於1953年,坐落在武漢東湖風景區,有中國規模最大的古樂器陳列館 。
  • 識別,古今玉飾品「優劣」的妙招!只看「工藝」也能做初步判斷
    圖片來源網絡古玉飾品,從工藝角度初步判斷優劣古代琢玉工匠,多數都有按材施藝,按料施工的慣例。古玉飾品,器物造型和圖案紋樣,結構和比例都不會有問題,古代制玉工匠都是,有師從關係,即使是徒弟在雕刻,也會在師傅的監管之下,不會壞了自己手藝的名聲。他們終身只專注於雕刻行業。作品自然是技藝精湛,雕工熟練流暢。
  • 大型鋼錠孔洞缺陷鍛造閉合過程研究
    本文以大型軸類鍛件鍛造所用大型鋼錠為研究對象,將計算機模擬、物理試驗、Q-Value法三者結合,形成了一套完善的針對孔洞類缺陷閉合過程的模擬分析預測方法,模擬結果外形尺寸與實際生產各火次吻合度高,並成功應用到其他產品的鍛造模擬過程,驗證了我公司大型軸類鍛件鍛造工藝對孔洞缺陷的焊合效果。
  • 玉的拋光工藝有多重要?
    未經加工的璞玉就像一個素顏的美麗女人。而從原料到成品的轉變,則像一個女人在慢慢打扮,最後顯出「濃妝淡抹總相宜」之美。尤其是玉石的拋光工藝,如果使用得當,可為美玉錦上添花,就像素顏女人的美妙妝容一般。什麼是拋光拋光是大多數玉器加工的最後一步。有句老話「合抱之木,生於毫末」。這最後一步拋光,看起來很簡單,但對整個玉器的視覺效果和價值卻有重大影響。
  • 天長博物館館藏精美古玉,真養眼!
    天長博物館館藏玉器大多數從漢墓中出土,特別是1991年天長三角圩西漢墓群出土的90多件精美玉器,其中有璧、璜、環、帶鉤、七竅玉飾、玉印章等,品類繁多,構思巧妙,琢磨精細,珍品迭現,如龍形環、白玉哈蟬、白玉帶鉤、玉獸面蒲紋璧等都是不可多得的珍品。下面給大家介紹部分出土玉器精品。
  • 古玉玩味(91):玉作技藝超一流 堪為高古頂級牛
    高古玉由於原料極其珍貴,在製作工藝上不輕易丟棄任何一塊玉料——哪怕玉料本來很小、不輕易割捨任何一塊玉料的邊邊角角——哪怕玉料形狀各異。這就催生了古玉工藝的「依料成形」,在商、周尤為盛行(參見《古玉學步(58):片飾器定型——巧用邊餘料釘線打樣稿》)。
  • 古玉的古樸自然美,是東方歷史文化的物證代表之一
    古樸是一種美,精緻是一種美,簡潔是一種美這些都是古玉的真美特徵。古玉的拙樸自然美,是東方歷史文化的物證代表之一。今後文化藝術品的強者一定產生在中國,因為我們有任何文明不可替代的古玉藝術品是我們祖先留給我們獨一無二,它產自中國是珍貴稀少國寶。
  • 古法工藝修繕!香山將重現清乾隆時期古水系歷史原貌
    為此,在北京市公園管理中心的資金技術支持下,香山公園啟動了「古水系環境綜合治理及修復工程」,分三期修復和補配7000餘米引水石渠和3處水源地設施構件。未來,香山公園將重現清乾隆時期的古水系歷史原貌。修 繕:補配引水石渠2673.1米,使用原產地石材古法工藝香山公園副園長林毅介紹,去年,香山公園正式啟動「古水系環境綜合治理及修復工程」,分三期開展修復和補配工作。
  • 高古玉、明清玉、現代玉,哪個更適合你?
    放眼中低端、大眾化的民間市場,古玉行情同樣不給力,出現了「商周玉賣不過清明玉,清明玉賣不過當代玉,當代玉賣不過原材料」的情況。為什麼?明清玉見證了市民社會興起後的社會變化,玉器進入生活和審美領域。在明清玉身上,我們能看到明清之際的社會活力和充滿生機的藝術氣息。而在當代玉上,我們看到的是有著濃鬱藝術氣息、與當代思想和文化息息相關的藝術創造。高 古 玉 高古玉指的是戰漢時期及其以前的玉器,主要以出土器為多,因此目前高古玉的上拍一直受限。
  • 古玉並非年頭越早價值越高 少"大器「或受材料所限
    古玉為何少大器?  主持人:中國的玉文化博大精深,因為年代跨度很大,很多人習慣把古玉分為高古玉、中古玉、近古玉,這是怎麼區分的?玉、水晶、瑪瑙有著共同的時代特徵,製作工藝也基本相同。  從西周開始出現的「組玉佩」,除了玉璜、牌形飾為主體外,串聯其間的珠、管首先瑪瑙。到兩漢魏晉南北朝時期,水晶、瑪瑙製品的範圍擴大,創新增多。當時將水晶製品鑲嵌在高等級劍具的劍首,文獻上稱為「明珠標首」;瑪瑙製品裝飾在劍鞘上,古人視作「紅玉」。
  • 中國六大茶類的發展史及其基本加工工藝
    三國魏朝—清朝一、綠茶(基本加工工藝:殺青-揉捻-乾燥。)上一篇文章提到三國時的魏國已出現了茶葉的簡單加工,通過採來的葉子做成餅,或曬乾或烘乾,制茶工藝出現萌芽。前面提到的蒸青團茶、龍鳳團茶、包括唐宋元時代進一步發展的炒青茶,基本都屬於綠茶的範疇。
  • 現代哈芬槽的加工工藝
    現代哈芬槽的加工工藝有哪些改進呢? 現在河北英瑞廠家已經引進了全自動的設備。槽體部分熱軋完成後,後續步驟一步到位,直接從槽體到成品全自動完成。全自動設備有什麼好處呢?2.提高加工速度,機器一體全部製作完成可以大大提高槽道的加工速度,工期也會大大地縮短。3.提高精確度,人工加工往往會出現數據的偏差,嚴重點可以會產生報廢品。但全自動的生產機器可以避免這種情況發生,設定好數據後,按照定好的尺寸規格進行加工,偏差低,企業保證了產品的質量。
  • 變廢為寶的泡沫加工工藝
    如果我們採用合適的工藝去加工它,則可以變費為寶,成為一架架精緻的飛機。在這裡想和大家分享的是每個人都可以做到的一些簡單工藝和「土」辦法。希望能給廣大的業餘玩家提供一些幫助,只有業餘玩家多起來才會出現更多的專業人士。不希望模友們因為找不到材料而做不出自己的飛機,也不希望模友們因為摔機而遠離自己飛行的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