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海銀灘近岸海域罕現中華白海豚

2020-12-10 中國網

海洋「萌寶」再次光臨北海!8月27日上午,北海銀灘迎來2位「貴客」,幸運的遊客可能親身感受了一番北海的「生態旅遊」。


8月27日上午8時許,銀灘鎮村民張春傑在銀灘海濱浴場的沙灘上工作時,突然看到不遠處的海面似乎有「大魚」在遊弋。

「作為一個北海『土著』,海面那個身影我們太熟悉了,我趕緊放下手頭工作,開著摩託艇出海。靠近一看,果然是2頭海豚。」張春傑說。


看到海豚後,他趕緊拿出手機拍下這罕見一幕。今年29歲的他是銀灘鎮土生土長的漁家人,這是他第一次在銀灘海濱浴場的海面看到海豚的身影。大約10分鐘後,這2頭海豚就遊往冠頭嶺方向去了。


得知這個消息後,日報君按捺不住心中的激動,趕緊分享給北海鯨豚類動物領域的「大咖」——合浦儒艮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主任張宏科。


張宏科仔細看了視頻後確認,這是2頭成年的中華白海豚。


相關焦點

  • 中華白海豚,你好呀~
    今天上午,北海銀灘迎來兩位「貴客」,它們就是極少在銀灘近岸海域現身的中華白海豚。
  • 湛江海域現成群中華白海豚,數量超過100頭,屬國家一級保護動物
    在海豚種類中,中華白海豚在國內主要分布在東南部沿海海域中,有著「美人魚」和「水上大熊貓」之稱。而在五一假期中,汕頭大學海洋生物研究所科考隊在湛江硇洲島西面(鱟沙頭)近岸海域以及東裡鎮東部近岸海域,累積識別中華白海豚個體數在100頭以上,群體數量比較大。
  • 泉州灣石湖港海域:中華白海豚重現石湖港戲水
    中華白海豚重現石湖港戲水泉州灣石湖港海域,村民拍下手機視頻;專家確認為中華白海豚,或為雄性 3月8日,蚶江石漁村民郭先生在石湖港區卸貨時,幸運地拍下了中華白海豚戲水石湖內海的場景。消息甫出,令人驚喜。昨日,該段視頻經廈門海洋珍稀物種保護區管理辦公室主任辛建軍鑑別,確認為中華白海豚,或為雄性偏老年個體。這段視頻僅有數秒,但從畫面中可以清晰地看到:一頭白海豚正在海面上暢遊,躍出海面,瞬間又潛入海中,並發出歡快的嬰兒般的叫聲,不遠處即為石湖港塔吊。
  • 100多頭中華白海豚出沒湛江海域,其中有一隻粉色的老海豚
    本文轉自【羊城晚報】;「我們採用基於背鰭照片的個體識別技術,對目前湛江海域的白海豚熱點區域進行調查發現,『五一』期間,白海豚主要聚集在硇洲島西面(鱟沙頭)近岸海域以及東裡鎮東部近岸海域,累積識別個體數都在100頭以上,包括較大規模的聚群以及獨立的社會單位
  • 中華白海豚
    中華白海豚為近岸定居性動物,除非遭受自然變故,一般都棲息在同一海域。中華白海豚不喜歡集成大群,常3~5隻在一起,或者單獨活動。除了母親及幼豚,白海豚組群不會有固定的成員。中華白海豚主要生活在河口內灣,鹹淡水交界水域,因為這個區域淡水的注入改變了水體的鹽度,增加了魚類的豐富度,提高了中華白海豚補食的機會。目前中華白海豚廣泛分布於西太平洋和東印度洋的熱帶及溫帶沿岸海域,我國的中華白海豚廣泛分布於中國南方近海,已知有福建廈門種群、臺灣西部種群、珠江口—香港種群、廣西北部灣4個種群。
  • 湛江海域出現成群中華白海豚,數量超過100多頭,屬於國家一級保護動物
    而在五一假期中,汕頭大學海洋生物研究所科考隊在湛江硇洲島西面(鱟沙頭)近岸海域以及東裡鎮東部近岸海域,累積識別中華白海豚個體數在100頭以上,群體數量比較大。  據研究人員介紹:湛江海域出現成群中華白海豚,是由於湛江地區的海岸生態系統較為完整,海洋地理多樣性較高,尤其經過多年休漁,給海豚活動騰出空間,集群活動、世代同遊、嬉戲躍水的情景出現頻率越來越高。
  • 多隻中華白海豚現身昌江海域,數量稀少極珍貴
    」)專家確認,這些海豚為中華白海豚,因數量稀少,被稱為海洋中的「大熊貓」,系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白海豚(資料圖)近年來三亞、東方、海口等地附近海域曾多次被發現鯨豚類海洋生物滿屏都是跳躍的「海上精靈」快戳視頻遇見你的小幸運↓↓↓
  • 看,40多頭中華白海豚!北海鯨豚調查發現頭數最多的一次
    說起中華白海豚那可是北海無比珍貴的「生態名片」對於海豚們來說北海這片海域
  • 北海除了有鯨魚,還有白海豚光顧
    北海銀灘迎來2位「貴客」幸運的遊客可能親身感受了一番北海的「生態旅遊」這2位「貴客」到底是誰,一起來看!,這是2頭成年的中華白海豚。很多市民及漁民均以為中華白海豚是一種魚類,其實它們和其他鯨魚及海豚都是哺乳類動物,和人類一樣恆溫,用肺部呼吸、懷胎產子及用乳汁哺育幼兒。中國的最早的發現紀錄是在唐朝。清朝初期,廣東珠江口一帶稱它為盧亭,也有漁民稱之為白忌和海豬。
  • 白海豚!海洋中的「大熊貓」現身昌江海域
    ,經中國科學院深海科學與工程研究所(下稱:中科院深海所)專家確認,這些海豚為中華白海豚,因數量稀少,被稱為海洋中的「大熊貓」,系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其實, 近年來,三亞、東方、海口等地附近海域曾多次被發現鯨豚類海洋生物。今年4月5日,三亞海警局千舟艦在執行日常巡邏任務時,先後兩次看到大量海豚在三亞附近海域騰空嬉水,最多一次遇見上百隻。
  • 廣西北海自然保護區科研人員28年守護中華白海豚
    廣西北海自然保護區科研人員28年守護中華白海豚2014-06-17 13:41: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北海日報        瀏覽量: 1270 次 我要評論   細浪淘沙,海豚戲水,海天一色。
  • 「綠色低碳」看,40多頭中華白海豚!北海鯨豚調查發現頭數最多的一次
    說起中華白海豚那可是北海無比珍貴的「生態名片」對於海豚們來說北海這片海域更是它們繁衍生息的家園時許,廣西儒艮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中心和南京師範大學在保護區的海域內開展鯨豚調查工作時發現,保護區核心區海域有5個不同的中華白海豚種群正在該海域內覓食嬉戲。
  • 廣西不止有北海,還有欽州三娘灣,這裡還有中華白海豚
    相信很多人都知道廣西有北海,海景也是非常的漂亮。那麼今天要說到的是廣西欽州的三娘灣,是廣西十佳景區之一,國家4A級景區,是中華白海豚的故鄉。三娘灣地處中國南方北部灣沿海,位於廣西欽州市犀牛腳鎮南面。三娘灣村東與北海隔海相望,景色非常的漂亮。獨特的海景,吸引了很多人到此遊玩。
  • 中華白海豚|資源保護不容樂觀
    在我國,中華白海豚主要棲息於長江口以南的河口海域,包括福建的三都澳、廈門灣、東山灣,臺灣島的西部海域,廣東的韓江口、珠江口、漠陽江口、雷州半島東部海域、海南三亞附近海域以及廣西北部灣等,其中珠江口水域(包括香港澳門)數量最多,超過2000頭。
  • 綠藻大規模爆發,北海銀灘「被綠」了!
    北海銀灘「被綠」了! 隨著今年春季氣溫回升 這裡原本潔白的沙灘 披上了厚厚的綠色海藻
  • 中華白海豚連續6天現身廈門海域
    ■周清拍攝到的白海豚。■資料圖。最近,我市小嶝、土嶼、東渡等多個海域出現了白海豚頻繁出沒的美麗情景。昨天,廈門海洋保護區小嶝監測站觀測員許振作說,2月24日至29日,白海豚連續6天出現在小嶝海域。據許振作介紹,小時候,小嶝人經常看到海裡成群的白海豚追魚嬉戲、衝浪跳躍的場景,非常壯觀,老漁民稱作「過龍兵」。9歲那年,他和幾個玩伴相約去釣魚,看到一群白海豚從身邊海域遊過,留下了終生難忘的美好回憶。這也讓他與白海豚結下了特殊緣分。「近期白海豚活動頻繁,說明小嶝海域的海洋生態環境變好了,白海豚喜歡吃的魚類增多了。」
  • 廣西欽州的小漁村,驚現中華白海豚,遊客:太震撼了
    廣西沿海城市有北海欽州防城港,當地人合稱為北欽防,但知名度而言,北海有潿洲島號稱是中國最美海島,早已盛名在外,防城港近幾年因北方人炒房熱,也讓防城港知名度一度上升,唯有欽州少有人知曉, 而位於欽州灣南部的三娘灣驚現中華白海豚,雖有中央電視臺和人民日報報導過,但知道的人也不多,基本都是本地遊客居多
  • 廈海域發現中華白海豚屍體 屍體高度腐爛
    (珍稀海洋物種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供圖)廈門網(微博)-廈門日報(微博)訊(記者 吳海奎)在廈門海域,生活著一群充滿靈性、活潑可愛的生物,它們就是素有「海上大熊貓」之稱的中華白海豚。然而,昨日下午,一條令人遺憾的消息傳來——一隻成年中華白海豚屍體在海滄嵩嶼附近海域被發現,廈門珍稀海洋物種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工作人員表示,這隻白海豚死亡超過四五天了,由於屍體高度腐爛,死因暫時無法查明,很可能是外港漂到廈門的。目前,白海豚屍體已經作深埋處理。據了解,這也是兩個月內,廈門第二次出現白海豚死亡案例。
  • 【驚訝】珠江口大部分中華白海豚將遷移到臺山海域?
    和以往不同的是,這次出現的中華白海豚數量較多,各種顏色都有,而且距離岸邊比較近。類似這樣的情況,非常罕見。        中華白海豚是一種海洋哺乳動物,同時也是國家一級重點保護動物。中華白海豚主要生活在淺水區,很少進入深度超過25 米的海域。一般情況下,中華白海豚也不會遊向距離岸邊較近的位置,因為一不小心,就會擱淺。
  • 合浦海域發現中華白海豚群躍出海面
    合浦海域發現中華白海豚群躍出海面,最大一群有30頭次!12月12日,儒艮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中心與南京師範大學在保護區海域鯨豚船隻調查發現最大中華白海豚群。當天共發現中華白海豚種群5群次,最大群頭數30頭次。這是近三年鯨豚調查發現最多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