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知道了」火爆的冷思考

2020-12-23 中國新聞網

「朕知道了」火爆的冷思考

  最近,臺北故宮博物院禮品店的「朕知道了」膠帶賣得正酣,每卷60元左右,卻阻止不了發燒友的瘋狂採購,就算預訂也要一個月以後才能到貨。在這裡以典藏文物為創意的商品還有2400多種,像「翠玉白菜」「冰山一腳襪」等同樣賣得很火。

  早在2005年,臺北故宮就策劃了「知道了:硃批奏摺展」,當時的導覽手冊封面即印有康熙皇帝滿漢文硃批真跡「知道了」。隨後,臺北故宮研發出「朕知道了」後續產品,從文化出發,以創意為謀,目標是產品鏈,當時開發出了便籤紙、書籤、掛曆、摺扇等,今年又將其與膠帶結合起來,大火了一把。

  為何膠帶能大火?康熙是中華乃至世界歷史上的英主之一,他辦公愛在奏摺尾硃批「朕知道了」;用有「朕知道了」之霸氣字樣的膠帶來封箱子、袋子之口,在行李傳送帶上飄過,那真是「酷斃了!」

  但隨之也出現了尷尬一幕:在淘寶網上,山寨版「朕知道了」不但引發淘友搶購熱潮,各種版本的賣萌膠帶也應運而生。這些山寨版膠帶包括有「朕就是這樣漢子」「賤人就是矯情」「臣妾做不到」「本宮乏了」等甄嬛體膠帶紙,怎麼看都是將創意變成了惡搞,充滿低級趣味。

  「創意產業其實是窮人的行業。」這是英國人說的,作為創意產業的先行之國,英國人首先體味出這個行業只要一臺電腦一張桌子一把椅子即可,但必不可少的則是活躍的大腦和滿腔的激情。J·K·羅琳坐火車穿越英格蘭冒出了「小魔法師」的點子,一路寫下來,如今《哈利·波特》系列小說已經風靡全球,電影、遊戲、玩具、服裝等相關產業獲利甚巨,讓這位昔日靠補貼為生的單身媽媽成了坐擁10億美元的巨富。

  一個不可不說的事實是,在不少城市裡,政府主導型的文化產業園很常見。固然,這彰顯出地方政府城市轉型升級的決心和魄力,但我們要問的是:設「園」之前,文化產業的內涵弄清沒有,創意人才有著落沒有,創意到產業的鏈條有對接之策沒有?如果沒有因應之策,此園最後很可能就會變成餐飲、小賣部充斥的一座園,有的乾脆成了「山寨」世界創意的園。

  創意至少要深諳兩樣東西:一是文化傳統,二是世態人心。有了深厚的文化傳統,創意就會成為大文化中的一棵健康的「樹」;懂人心,並點化誘發,就有了「朕知道了」的熱銷。所以,創意是慢工細活,是「孵」靈氣的活,我們的決策者們要學會等待,學會順勢而為。(劉呈曦)

相關焦點

  • 年夜飯預訂火爆應多些「冷思考」
    隨著經濟社會發展和生活條件改善,近年來各大飯店春節年夜飯預訂火爆已然成為慣例。比如在北京,有的知名飯店國慶假期剛一結束,就開啟了年夜飯及春節期間訂餐,一些老字號的年夜飯包間早在半個月前就已經全部訂滿。年夜飯及春節期間訂餐火爆,對於拉動餐飲業發展、激發消費潛力當然是好事,但是在疫情防控常態化的背景下,面對火爆的春節年夜飯預訂,各方還應多些「冷思考」。  首先,要警惕聚集性疫情發生。
  • 年夜飯預訂火爆,各方應多些「冷思考」
    隨著經濟社會發展和生活條件改善,近年來各大飯店春節年夜飯預訂火爆已然成為慣例。有些知名飯店在國慶假期一結束,就開啟了年夜飯及春節期間訂餐業務,甚至有飯店提前一年接受年夜飯包間預訂。年夜飯及春節期間訂餐火爆,對於拉動餐飲業發展、激發消費潛力當然是好事。不過,在疫情防控常態化形勢下,各方應多些「冷思考」。
  • 朕知道了"
    臺北故宮介紹說,「朕知道了」的創意來自於院長馮明珠2005年策劃的「知道了:硃批奏摺展」,「展覽導覽手冊由當時任研究員的馮明珠執筆主編,目前已再版9次,封面即印有康熙滿漢文硃批真跡『知道了』。」
  • "朕知道了"誕生記:15.8萬件康熙硃批中挑四字
    如今,「朕知道了」已經成為網絡流行詞彙,引來謝娜等明星在微博中引用,同時也誕生了把「朕略萌」和「朕知道了」串起來的若干段子;購買這般「冷豔高貴」的膠帶,也被小夥伴們羨慕不已。倘若康熙皇帝再見奏摺,說皇上御筆已經出宮,大受當代青年歡迎,估計會欣然提筆,「朕知道了」。  「朕知道了」這款創意文化產品是如何誕生的?近日,成都商報獨家專訪臺北故宮。
  • 點餐App火爆背後的冷思考
    以全國排名第一的訂餐平臺「餓了麼」為例,從今年5月到10月的半年時間,日訂單從10萬個增加到100萬個,覆蓋城市從12個飆升至接近200個,移動端交易佔比從30%上升至70%,可見移動訂餐的日趨火爆。也該是思考一下app點餐火爆的緣由了!首先,從各大美食網站逐漸轉戰及爭奪移動訂餐這塊自留地,可見app點餐是順應移動網際網路發展的產物。app點餐因為不涉及門店租賃、各種營業執照等相關問題,給創業者一個很好的機遇,也應該是真正的民間美食或者私房菜崛起的機會。對於消費者來說:1、可選擇餘地大。
  • 「朕知道了」紙膠帶淘寶網被仿 臺北故宮:沒錢告大陸
    康熙皇帝一定想不到,數百年後的21世紀,他的硃批「朕知道了」會在「民間」如此火爆。這股熱銷風暴最近從臺灣刮到了對岸,爆款「朕知道了」紙膠帶在大陸淘寶網上出現仿冒品。原產地臺北故宮準備跨海提告,卻因沒錢只能作罷。
  • 朕知道了、朕就是這樣漢子(圖)
    臺北故宮博物院近日推出一款以康熙硃批真跡為原型設計的紙膠帶,上書「朕知道了」,引起兩岸網友熱烈討論和購買,本月5日,臺北故宮禮品部的該款紙膠帶被搶購一空。有此物伴身,實在霸氣。@愛娜娜的小轟紙則覺得:還是皇上辛苦,還要寫四個字,我們老師只批一個閱或日期就完事了……@數控卡帶機則進一步揣摩皇上的四字真意:「知道了」三個字表達的是:不同意奏摺的意見,但為了尊重進言者而不追究他的責任,是一種委婉的拒絕,也就是「冷處理」。真是這樣嗎?也許只有皇上才知道。@埃迪特嘉看到膠帶的反應是:先清皇帝都改文風了,為啥現在八股文章還那多呢?
  • 雍正皇帝手跡,朕知道了!
    臺北故宮博物院暢銷過一段創意品「朕知道了」膠帶,極其受大眾喜愛。「朕知道了」四字是康熙皇帝真跡的複製品,因康熙在批閱奏則時,愛在文末硃批「朕知道了」, 簡單4字,霸氣十足!日今河工事已少緩,朕另斟著<酌>。該部知道。此人因原記不真,所以有旨令王景顥(灝)到來,再著張保去。今爾奏明,甚是。
  • 軍營版《成都》火爆背後的冷思考
    軍營版《成都》的火爆及流行,折射著無數官兵對原創軍旅歌曲的渴望 軍營版《成都》的火爆及流行,折射著無數官兵對原創軍旅歌曲的渴望。這種渴望,某種程度上映照著軍旅歌曲由盛轉衰的現實。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90後甚至95後進入軍營。
  • 臺北故宮再賣萌 繼「朕知道了」新推「朕又來了」
    繼2013年推出風靡一時的「朕知道了」紙膠帶之後,近日,臺北故宮博物院再創新意,推出「朕又來了」系列傲嬌霸氣的文創商品。「朕知道了」紙膠帶(圖片來源於網絡)拿皇帝調侃,如今已成兩岸故宮行之有效的親民策略。
  • 從「朕知道了」紙膠帶 看臺灣文創與傳統文化有機融合
    (原標題:從「朕知道了」紙膠帶 看臺灣文創與傳統文化有機融合)
  • 秦始皇為何以「朕」自稱?專家:把朕字拆開,你就知道他的野心了
    秦始皇為何以「朕」自稱?專家:把朕字拆開,你就知道他的野心了秦始皇自認「德高三皇、改蓋五帝」取「帝」一字,自創「皇帝」,作為天下大一統建立者,又稱始皇帝。秦始皇還規定天子自稱為「朕」。秦始皇為什麼要自稱為「朕」?
  • 「朕知道了」讓藝術衍生品更親民
    7月初,臺北「故宮」推出的以康熙硃批「朕知道了」設計的紙膠帶,引起兩岸網友的瘋狂討論及購買。這款皇帝硃批紙膠帶「穩準狠」地抓住了年輕人的心理,既有文化歷史感,又能在實用的基礎上幽人一默。那些買了紙膠帶的人,也許是個愛打動漫、對歷史文化不感興趣的青少年,但耳濡目染康熙手跡後,說不定他們會對書法產生興趣,又或者被吸引去參觀臺北「故宮」的奏摺展,從而對康熙這位皇帝的生平、性情感到好奇,繼而研究起清史……我覺得,這才是「朕知道了」創意者的真正目的,寓教於樂值得北京故宮借鑑。
  • 乾隆來了,朕知道了!
    乾隆來了,朕知道了! 青島全搜索電子報   2017.01.18 星期三 主辦方透露,臺北故宮人氣最高的文創衍生品也將在周五正式發售,包括拳頭產品「朕知道了」膠帶等正版授權產品將掀起時尚潮人的搶購潮。
  • 朕知道了
    康熙批閱:「知道了。因芒果為一次未見過之物,原想看看,看來甚是無用之物。再也無庸送來也。」  用今天的話說就是,閩浙總督上了一個奏摺:皇上,這是臺灣的芒果和武夷山的茶葉,獻給您。康熙回覆:知道了。之前沒見過芒果,本來想看看什麼樣,原來是個沒什麼用的東西,以後不用再送了。據資料,芒果是明朝嘉靖初年才傳進我國的,清初時期,主要在福建、臺灣、廣東一帶種植。
  • 深讀丨「朕知道了」,康熙到底知道了什麼?
    「朕知道了」。這是清朝康熙皇帝在大臣的奏摺上常用的御批,看似直白的四個字,頗有言近旨遠的味道。  臺灣故宮博物院將康熙這個硃批墨寶,印在文化用品上,作為紀念品銷售,很有市場,遊客特別是大陸去的遊客,對康熙這個遒勁有力的御批,情有獨鍾。  「朕知道了」,居高臨下,洞察秋毫,自然是天下第一的皇帝口氣。
  • 「朕」是什麼意思?古代皇帝為什麼要自稱為朕?
    現如今,我們從各種歷史影視劇中不難發現,裡面的皇帝時常稱呼自己為「朕」。有時候,筆者我不禁在思考著這樣的人一個問題,把「朕」這個字單拎出來究竟是什麼意思?為什麼古代的皇帝們都要自稱為朕呢?要想解開這一謎題,就需要先追溯到秦始皇時期。
  • 「朕知道了」膠帶亮相北京 康熙真跡受熱捧
    「朕知道了3) "← →"翻頁 11月23日,臺北故宮博物院暢銷創意品「朕知道了
  • 臺北故宮「文創」生意巧思:「朕知道了」走紅
    一款以康熙硃批「朕知道了」設計的紙膠帶,在兩岸引發了銷售熱潮。隱藏其後的,是臺北故宮博物院對於文化創意產業開發的巧思   撰文 九歌  今年7月4日,臺北故宮的粉絲團在某社交網站上貼出了一款寫著康熙硃批「朕知道了」的紙膠帶的照片,引發兩岸網友瘋轉,並很快激起了一輪銷售熱潮。
  • 有一種態度,叫「朕知道了」
    《朕知道了——雍正:被誤解的皇帝、被低估的王朝》(節選)傅淞巖西北的戰事決定了雍正帝位的穩固與否。雍正曾給年羹堯寫下了用詞纏綿的硃批,語氣頗似他與年妃的床笫之語:「朕實不知如何疼你,方有顏對天地神明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