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武漢找房君,文章有觀點,有立場,我希望可以分享對大家真正有用的思路,和大家一起聊聊房產的一切
隨著疫情逐漸得到控制,武漢房地產市場開始蠢蠢欲動;朋友圈裡,房價也再次成為人們熱議的話題。
其中,議論最多的就是:疫情之後,武漢房價會不會降?
講真,預測不了疫情之後的武漢房價,但可以確定的是:2020年,武漢樓市一定是買方市場!
1
不知大家還記不記得上面這個場景?這是2020年1月18日,恆大文化旅遊城開盤時的盛況,這也是武漢封城之前的最後一次開盤,當時吸引了全武漢的置業、中介及購房者齊聚紅蓮湖。
疫情之後,這種場景肯定不會再出現了,因為短期內政府不可能再允許如此大規模的人員聚集。不僅不允許大規模人員聚集,整個上半年,武漢的售樓部可能都不會被允許正常開放。因為根據目前的疫情發展,全球疫情高峰還遠遠沒有到來,即便夏天情況會有緩解,但也不排除秋冬季節再次來襲的可能。
更悲觀一點說:即便售樓部正常開放了,又有幾個人會冒著風險去看房呢?
這就必然會導致一個結果:樓市在線下要開始刺刀見紅了,所有項目和競品都會進入赤裸裸的搶客戶階段。
對於廣大買房人來說,則要明白一點:2020年,你,才是市場上的稀缺品。以前置業顧問不待見你,現在他們會特別珍惜你。所以,如果你一旦冒著風險去了售樓部,不要抹不開面子,一定要大膽的要優惠,以前你拿著一兩百萬也得不到的尊嚴,現在統統要要回來。另外,出手之前一定要精挑細選,至少要有針對性地看3個樓盤,千萬別盲目出手,因為現在市場上粗製濫造的房子實在太多了,一定要選口碑好的開發商。
至於二手房市場,情況就更糟了。原因很簡單,新房售樓部雖然不能完全開放,但至少可以有限制地開放,比如每天限流30個;但是,絕大多數小區物業是沒有能力提供精細化的管理的,為了控制疫情,唯一可行的做法是:拒絕一切陌生面孔進入。
所以在很長一段時間,物業會把中介以及二手房帶看當成潛在威脅,能阻擋就儘可能的阻擋,這件事會大大影響二手房市場的交易。
另外,一手房、二手房是相互制約的。二手房的房價很大程度上是由一手房的房價決定,如果一手房都不好賣,那二手房除了降價別無選擇。而二手房的降價又勢必會影響一手房,因為如果二手市場不盤活,市場的購買慾望會嚴重不足。
這是一個惡性循環,最終,一手房、二手房會在短兵相接中達到一種動態平衡。
2
疫情之下,業主可以不買房或者考慮暫緩買房,但開發商卻不可以不賣房。道理很簡單:不賣房,哪來的錢還債呢?
今天,看到一個新聞,2020年前3個月,已有98家房企破產。看後頗有感慨,平日裡,這些地產商賺得盆溢缽滿,一有風吹草動,就破產了事,徒留無數業主在風中凌亂。相比之下,中國的業主真的是全世界最守信用的業主,無論遇到多大困難,他們首先想到的都是把欠款還上;即使現在疫情已經導致很多人入不敷出,也沒聽說哪個業主宣告自己破產的消息。
我們的銀行也深知這一點,所以他們寧願給房企放水,也不願意給業主優惠。
話歸原題。有人會說,明明看到網上賣房、銷售額創新高、籤約量大增這些消息,最近還有杭州、深圳排隊買房的事發生,開發商怎麼會變得這麼慘?
「風雲武漢」想告訴大家的是,別信那些房產大V的忽悠,每年的這個時候,他們都會來帶一波節奏,什麼「小陽春」、什麼「樓市回暖」之類。事實上,大部分房企真實的銷售額度跌了90%左右。除了個別龍頭企業重新定義了成交,將預定算成籤約,部分企業甚至已經開始1元訂房、10元訂房了。
90%的跌幅是什麼概念?也就是說,開發商手裡每10套積壓的房子,最近三個月真正賣出去的可能只有1套,剩下的9套全都窩在自己手裡,對外公布的業績「強顏歡笑」,心裡有多苦只有自己才知道。
「風雲武漢」提醒各位購房者注意一個時間點:2020年7月份。
據21世紀經濟報導,今年房地產行業境內加境外的到期債務總額約在1.46萬億,其中7月份是高峰期,達到1490億。頭3個月,已經有98家房企破產了,可想而知,到了7月份還會有多少房企會堅持不住。
「風雲武漢」再提醒各位注意另一個時間點:2021年。
據華泰證券統計顯示,2020年、2021年和2022年,房地產境內債到期量分別為4316億元、6212億元和3764億元。顯然,2021年房企資金鍊的壓力會達到最大程度,也是最近這些年以來債務壓力達到極致的時刻。
黃奇帆在2019年底演講說,現在全國房企總數達到了9萬多家,還不含中介。全世界180個國家的地產商加起來也沒有9萬個,美國大大小小房產商沒超過500個,歐洲20多個國家所有房產商,獨立法人加起來不到1萬個。
中國地產商規模減少是大勢所趨,此次房企所遭遇的財務壓力,很有可能會成為房地產行業發展進程的「分水嶺」。
今年開始,房企的求生欲將會越來越濃,再加上百年一遇的疫情影響,預計今年6、7月份會有一大波房企開啟薄利多銷模式。
3
很多人說:現在物價上漲,錢不值錢,錢留在手裡就會不斷貶值,我不早點買房我留著幹啥呢?
這句話也對也不對,物價確實在上漲,錢確實也在貶值,因為如果錢不貶值的話,那些繼承了幾百萬遺產的懶漢,從此便可以坐吃山空,錢一輩子也花不完。所以,為了防止社會出現越來越多的這種懶漢,錢必須要不斷貶值。
但是,錢在貶值並不意味著錢不值錢,那只是一種相對論的說法;事實上,任何時候,錢都是很寶貴的,尤其是現在,錢非常值錢。
前幾年,你貸款買個房子,基準利率打九折,利率只有4點多;現在,動不動上浮30%,利率6點多。
很多買房小白被那些樓市大V忽悠著進了樓市,以為買了房就可以坐等房價上漲。殊不知,房子也是有持有成本的,如果房價不能快速上漲,那點漲幅根本抹不平你的持有成本。以首付50萬、貸款100萬的房子為例,每年還貸款約8萬、物業費+維修基金約5000、首付換算成餘額寶利息約1萬,如果要交易,辦房產證還要花一大筆錢。算下來,一套剛需房,每年的持有成本也在10萬以上。也就是說,如果房價繼續橫著不動,你每年至少要虧損10萬元。
所以我經常說,房子並不是買得越早越好,而是買的越對越好。因為如果認為房子買的越早越好,大家都等著房價上漲,就不會有那麼多人跑大街上去維權了,也不會有那麼多人因為買了不稱心的房子而後悔了。
2018年6月的時候,我有一位在光谷上班的讀者,搶了兩次雅居樂花園都沒有搶到,我提醒他不要病急亂投醫,房地產很快就會熄火。他沒有聽我的建議,跑到梁子湖搶了一套湖景房。
我問他幾十公裡遠,如何上下班。他說:我沒得選,貴的我買不起,便宜的我搶不到。
現在想來,他要是再堅持幾個月就好了,因為到了10月份,雅居樂花園根本不用搶,我的好幾位讀者都輕輕鬆鬆買到了附近的另一個神盤——廣信萬匯城。
這就是買房時機不對的典型案例,我想,如果這位讀者把那筆錢留到現在再買房,他也並沒有吃虧呀!
4
說了這麼多,並不是我故意看空武漢樓市,而是就事論事,疫情確實會對武漢樓市產生巨大影響:二手房肯定會降價,新房也會越來越難賣。
比起短期的房價動蕩,其實我更擔心的是:疫情是否會影響到武漢對外來人口的吸納能力。
目前的武漢,沒有房子的家庭已經極少了,很多家庭都有2-3套房子,武漢的房地產市場肯定是要靠外來人口來帶動的。
疫情期間,上頭說有大約有500萬人離開了武漢。後疫情時代,這數百萬回了老家的外來人口,能不能心甘情願地回到武漢;經過這場風波之後,百萬大學生會不會仍將武漢作為第一選擇地。
這些,都需要打一個問號。
所以,對於政府來說,一定要提供更大的優惠去安撫那些「損失慘重」的武漢業主,一定要用真金白銀去吸引更多的大學生留漢、返漢。
如果這兩個問題能解決好,武漢的樓市肯定是長期向好的;如果解決不好,武漢樓市的陣痛期就會更長一些。
但不管怎麼說,有一點是肯定的:今年的方向一定是買方市場。
文末小語:在武漢如何用最少的投入買到升值最大的房,可以關注「武漢找房君」微信公眾號,這邊會有武漢所有優質樓盤推薦,有任何問題我們會詳細為您解答您的疑慮,給出最真誠的建議。